CN208577990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7990U
CN208577990U CN201820976716.9U CN201820976716U CN208577990U CN 208577990 U CN208577990 U CN 208577990U CN 201820976716 U CN201820976716 U CN 201820976716U CN 208577990 U CN208577990 U CN 208577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ir dryer
airflow channel
circuit board
ai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67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冈敏成
章利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767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77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7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7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包括:风扇;电机,用于驱动风扇转动以形成气流;壳体组件,形成有用于使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在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气流通道包括:用于导向经过风扇后的气流流出气流通道的风道部;吹风机还定义有沿风道部延伸的前后方向以及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其中,壳体组件还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的上侧的把手部;吹风机还包括用于控制电机的电路板;电路板位于气流通道的下侧。该吹风机能实现壳体空间的有效利用,并能实现电路板的有效散热。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风机,具体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作为一种花园类工具,其可供用户操作以吹动草屑、树叶等从而对庭院或花园进行清扫。
吹风机通常会包括:用于启动马达的主开关、其它功能开关、壳体、电路板、风筒、吹嘴,电路板连接开关和马达,用于控制电机,电路板在运作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能,如何实现对电路板的有效散热是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电路板安装至把手部会占用把手部大量空间,造成把手部外形粗大,不便于用户握持,造成较差的用户体验,如何实现吹风机把手部外形的合理优化也构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利用壳体空间实现电路板有效散热的吹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吹风机,包括:风扇;电机,用于驱动风扇转动以形成气流;壳体组件,形成有用于使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在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气流通道包括:用于导向经过风扇后的气流流出气流通道的风道部;吹风机还定义有沿风道部延伸的前后方向以及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其中,壳体组件还形成有位于气流通道的上侧的把手部;吹风机还包括用于控制电机的电路板;电路板位于气流通道的下侧。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安装室;安装部还形成有:散热入口,连通安装室和外界;散热出口,通安装室和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安装部还形成有:支撑部,支撑吹风机于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气流通道还包括用于容纳风扇的容纳部和用于导向气流从外界进入气流通道的进风部;其中,进风部包括用于连通外界和气流通道的进风口,电路板位于进风口的下侧。
进一步地,气流通道还包括用于容纳风扇的容纳部和用于导向气流从外界进入气流通道的进风部;进风部围绕形成气流通道的一部分;电路板位于进风部之外。
进一步地,气流通道还包括用于容纳风扇的容纳部和用于导向气流从外界进入气流通道的进风部;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安装室;其中,安装部连接至进风部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把手部关于一个对称平面对称设置;电路板和把手部分别设置在一个与对称平面垂直的平面的两侧。
进一步地,把手部和电路板分别设置于电机的两侧。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还包括:结合部,用于结合给电机供电的电能装置;气流通道还包括用于容纳风扇的容纳部和用于导向气流从外界进入气流通道的进风部;在上下方向上,结合部和电路板分别位于进风部的两侧。
另一种吹风机,包括:风扇;电机,用于驱动风扇转动以形成气流;壳体组件,形成有用于使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电路板,与电机电性连接;
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安装室;安装部还形成有用于将电路板支撑于工作台上的支撑部;安装部内还形成有用于给电路板进行散热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和气流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在不增加其他组件的情况下,将电路板从把手部的空间合理安装至壳体的其他空间、实现电路板的合理安装和高效散热,同时,解决了因为电路板组件占用的空间对吹风机把手部外形设计不便的障碍,使得电把手部外形设计可以实现合理优化,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吹风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吹风机的平面图;
图3是图1中的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吹风机在拆除网罩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吹风机拆除消音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4中的吹风机的消音组件的分解图;
图7是图6中的吹风机的消音组件的另一方案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中的吹风机拆除风道部的立体图;
图9是图1中的中的吹风机拆卸连接盖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中的吹风机拆卸把手部的部分壳体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的吹风机的指示灯组件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的吹风机的拆卸把手部的部分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中的吹风机的指示灯组件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0中的吹风机中的指示灯组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的园林风机,其具体为一种园林吹风机100,包括:风扇10、马达11、壳体组件12。其中,壳体组件12形成有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的气流通道13,在气流通道13的延伸方向上形成有容纳部133、风道部134、进风部135和把手部15,风扇10和马达11安装至容纳部133,马达11用于驱动风扇10以第一轴线101为轴转动,具体的,第一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1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和第一轴线101基本重合,风扇10转动时能够产生从进风部135进入气流通道13内的吹气气流,风道部134用于导向流经风扇10后的气流流出气流通道13,进风部135用于导向气流从外界进入气流通道13,把手部15用于供用户握持操作吹风机100。
壳体组件12还关于一个平行于第一直线的第一对称平面102基本对称。具体而言,壳体包括关于对称平面对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为两个独立的零件,它们两者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接时围绕形成气流通道13。气流通道13基本为围绕第一直线的圆筒,圆筒分为内壁131和外壁132,风扇10设置在马达11靠近进风部135的一侧。在气流通道13的进风部135形成有进风口135b,进风口135b还安装有隔离网14,隔离网14为网格状,能覆盖至少部分进风口135b,并通过可拆卸元件连接至进风口135b。隔离网14使得吹风气流能够均匀的进入气流通道13,且隔离网14还能避免较大颗粒的杂物进入到气流通道13内。
用户操作吹风机100时,电机高速运转,风叶与气流摩擦产生高频噪音,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气流通道13内壁131安装消音组件16实现对上述高频噪音的有效吸收,以下就消音组件16的具体结构及其连接方式做具体介绍。
如图1至7所示,进风部135形成一个圆台状的通孔,其内径沿第一直线远离进风口135b方向逐渐减小并趋于一个预设值。消音组件16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至进风部135的内壁131上,至少部分位于风扇10和进风口135b之间。由于吹风机100特殊的工况决定了消音组件16的寿命小于吹风机100本身的寿命,故在使用工程中,需要周期性地对消音组件16进行更换。为增加消音组件16更换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进风部135内壁131形成有多个安装消音组件16的定位件135a,该定位件135a可以与内壁131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至内壁131,消音组件16形成有与上述定位件135a构成卡扣连接的锁紧件162a。
消音组件16包括消音件161和安装件162,其中,消音件161用于消音,其具体可以为吸音海绵,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吸音功能或消音功能的材料,此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对上述高频噪音的有效吸收或阻断即可;安装件162为沿气流通道13的内壁131延伸的基板,其形成与进风部135内壁131弧度相同的弧面,该弧面上形成有与进风部135内壁131构成卡扣连接的锁紧件162a,具体的,安装件162为塑料件,其形成有贯穿自身的通孔,并在该通孔范围内形成一个至少部分凸出弧面所在平面内的凸起,该凸起与安装件162本体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至安装件162本体;安装件162的边缘部分还形成有凸出弧面所在平面内的凸起,再或者,安装件16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连接至进风部135内壁131上,此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将消音组件16连接至进风部135内壁131上并不产生相对位移即可。
用户在安装上述消音组件16过程中,消音件161和安装件162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消音件161粘贴连接至基板形成一个整体,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件162形成一个内部中空、表面形成多个与内部腔室连通的通孔,消音件161在未成型状态下以流体形态通过上述通孔注入至安装件162的容纳腔中,消音件161通过发泡成型与安装件162构成一个整体,可以理解的,上述消音件161可以是发泡海绵,安装件162在未注入发泡海绵之前可以视为一个模具,通过上述步骤使得消音件161与安装件162构成不可拆卸的整体,该整体构成的消音组件16不会因为特殊工况导致消音件161脱离安装件162,其耐久性更佳,吸音效果也较好。通过安装件162上的锁紧件162a将消音组件16卡扣连接至定位件135a,可以理解的是,消音组件16的弧度可以是一个预设值,多个消音组件16可以铺满上述进风部135内壁131,从而实现对整个进风部135噪音的吸收或阻断。由于进风部135内壁131形成的不规则通孔,为实现消音组件16能够与内壁131有效契合,避免连接面存在较大空隙,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消音组件16连接至内壁131,由于进风口135b内壁131的不规则性,上述四个消音组件16对于其自身所在安装位置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或者,消音组件16采用塑形材料制成,其在连接至进风部135内壁131时,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完全契合至内壁131。
如图1至图9所示,为了控制吹风机100,吹风机100还包括:电路板17、开关组件18,其中,电路板17设置在壳体组件12所形成的容纳腔内。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定义了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分别为:左侧、右侧、上侧、下侧、前侧和后侧。在气流通道13的延伸方向上,把手部15位于气流通道13的上侧,其关于第一对称平面102基本对称,电路板17位于气流通道13的下侧,把手部15与电路板17分置在与第一对称平面102垂直的平面的两侧。在前后方向上,把手部15位于马达11的后侧,电路板17位于马达11的前侧。把手部15位于后侧位置还形成有连接结合部152,结合部152连接有外接导线,用于连接给马达11供电的电能装置。
如图8至图9所示,壳体组件12形成有容纳上述电路板17的安装部121,安装部121位于进风部135的下侧。开关组件18安装至把手部15,电路板17连接马达11,马达11具体为直流式电机,电路板17同时连接开关组件18,通过开关组件18调节吹风机100的使用状态。用户在使用吹风机100时,需要长期握持把手操作吹风机100,把手部15的造型需要小巧而舒适,由于电路板17安装至把手部15会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影响用户体验,故通过将电路板17安装至上述安装部121,可以有效的节省把手部15的空间,使得把手部15内部零件更少,其外形结构可以做到小巧而舒适,增强用户体验。此外,安装部121所在位置还形成有用于支撑吹风机100至工作台上的支撑部121a,支撑部121a凸出壳体组件12所在连续弧面,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7设置在安装部121内,安装部121还形成支撑部121a,从而实现了支撑部121a凸起空间的有效利用,以下就安装部121的结构做具体介绍。
进风部135外径沿第一直线远离进风口135b方向形成一个凸出容纳部133所在圆周的凸起,该凸起形成的安装室构成安装部121,用于容纳电路板17。具体的,安装部121位于吹风机100后侧的下侧位置,其形成一个适用于壳体组件12的流线型设计外形,位于安装部121的最下侧形成的支撑部121a位于水平方向,用于将吹风机100平稳的放置在工作台上。安装部121的最下侧形成与壳体组件1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盖122,当电路板17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时,仅拆卸连接盖122即可实现上述操作,而不需要拆开壳体组件12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或者拆开整机进行维修。进一步地,安装部121远离支撑部121a的部分形成有散热入口121b,散热入口121b连通安装室和外界,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入口121b存在两组,在第一直线方向上分置在安装部121的前后位置,能够对安装室内的电路板17均匀的散热,同时,多组散热入口121b可以使更多的外界气流进入安装室内,增加散热效率;安装部121靠近进风口135b的部分形成有散热出口121c,散热出口121c连通气流通道13,外界气流从散热入口121b进入安装室,流经散热板并从散热出口121c流出,形成完整的散热通道。当启动吹风机100时,气流通道13形成的高速气流可以快速带走安装室内的热气流,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安装室内的电路板17散热。
用户在操作吹风机100的过程中,开关组件18中的档位开关可供用户根据工况调整电机的运行状态,可实现不同档位的调节,为方便用户对不同档位的有效识别,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供用户参考的指示灯组件19,优选的,指示灯组件19安装至开关组件18前侧,可供用户有效的识别吹风机100当前所处的档位,当然,指示灯组件19也可以安装在其他可视区域,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用户在操控档位开关的同时能够有效识别指示灯组件19的显示情况即可。以下就指示灯组件19的结构做具体介绍。
如图1至图14所示,壳体组件12位于把手部15形成有可视部151,可视部151具体为连接壳体内外的窗口;把手部15还形成有用于容纳指示灯组件19的容纳腔,容纳腔形成有插槽,指示灯组件19包括灯板191、间隔件192、导光件193,灯板191包括安装在容纳腔中的基板和安装在基板上的发光元件,间隔件192用于将灯板191和导光件193分隔在两侧,导光件193用于将通过间隔件192的光线至少部分导向至窗口,用户操作开关时,调整不同的档位会发出不同的信息至信号控制器,信号控制器控制不同的发光元件亮起或熄灭,发光元件发射出的光线经过间隔板至导光件193,导光件193将光线导向窗口,供用户识别。
具体的,灯板191为一块连接至信号控制器的微电路板17,其上安装有多个发光元件,档位开关位于不同档位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的个数也不同,发光元件具体为LED灯,间隔件192为采用能至少部分透光的材料制成的透光件,间隔件192还为绝缘件。更具体的,由于用户在操作吹风机100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本身为一个带电体,用户与吹风机100的把手部15接触时会将自身携带的静电传递至吹风机100,而LED灯板191在上述静电的作用下极易损坏,故需要在用户与灯板191之间实现有效绝缘。将上述间隔件192插装至容纳腔形成的位于灯板191和可视部151之间插槽中,由于间隔件192为绝缘件,其能有效的阻隔灯板191和可视部151之间的电连接;上述间隔设计是在壳体内部实现的,其实现了壳体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且间隔件192不会轻易脱离灯板191和可视部151之间,使得绝缘效果更加持久、稳定,此外,还能避免壳体外部由于需要绝缘设计而改变机体外形的影响,使得壳体组件12能够不受外观结构设计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静电防护设计还适用于其他动力工具,在此不做限制,凡是具备灯板191并需要对灯板191进行的静电防护的电动工具均适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吹风机,包括:
风扇;
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风扇转动以形成气流;
壳体组件,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用于导向经过所述风扇后的气流流出所述气流通道的风道部;所述吹风机还定义有沿所述风道部延伸的前后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
其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形成有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上侧的把手部;
所述吹风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安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电路板的安装室;
所述安装部还形成有:
散热入口,连通所述安装室和外界;
散热出口,连通所述安装室和所述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还形成有:
支撑部,支撑所述吹风机于工作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的容纳部和用于导向气流从外界进入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部;其中,所述进风部包括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口,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的容纳部和用于导向气流从外界进入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部;所述进风部围绕形成所述气流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进风部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的容纳部和用于导向气流从外界进入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部;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安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电路板的安装室;
其中,所述安装部连接至所述进风部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部关于一个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把手部分别设置在一个与所述对称平面垂直的平面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部和所述电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机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结合部,用于结合给所述电机供电的电能装置;
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的容纳部和用于导向气流从外界进入所述气流通道的进风部;
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结合部和所述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进风部的两侧。
10.一种吹风机,包括:
风扇;
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风扇转动以形成气流;
壳体组件,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
电路板,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安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电路板的安装室;
所述安装部还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电路板支撑于工作台上的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内还形成有用于给所述电路板进行散热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CN201820976716.9U 2018-06-22 2018-06-22 吹风机 Active CN208577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6716.9U CN208577990U (zh) 2018-06-22 2018-06-22 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6716.9U CN208577990U (zh) 2018-06-22 2018-06-22 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7990U true CN208577990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6716.9U Active CN208577990U (zh) 2018-06-22 2018-06-22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7799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6914A1 (zh) * 2020-07-20 2022-01-27 东莞市东井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内部空间的内筒装置
US11434929B2 (en) 2019-08-02 2022-09-06 Techtronic Cordless Gp Blowers having noise reduction features
US11778960B2 (en) 2020-01-21 2023-10-10 Techtronic Cordless Gp Blowers
US11817073B2 (en) 2020-01-21 2023-11-14 Techtronic Cordless Gp Power tool having noise reduction featur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34929B2 (en) 2019-08-02 2022-09-06 Techtronic Cordless Gp Blowers having noise reduction features
US11841023B2 (en) 2019-08-02 2023-12-12 Techtronic Cordless Gp Blowers having noise reduction features
US11778960B2 (en) 2020-01-21 2023-10-10 Techtronic Cordless Gp Blowers
US11817073B2 (en) 2020-01-21 2023-11-14 Techtronic Cordless Gp Power tool having noise reduction features
WO2022016914A1 (zh) * 2020-07-20 2022-01-27 东莞市东井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内部空间的内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77990U (zh) 吹风机
CN208577992U (zh) 园林风机
CN10664232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515241A (zh) 气流交换装置
CN203052819U (zh) 具有新风功能的浴室取暖器
CN112914348A (zh) 烹饪装置
CN208577991U (zh) 动力工具
CN201903821U (zh) 自然散热的电脑机箱
CN211476114U (zh) 空气净化模块、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4046348A1 (zh) 电磁加热设备
KR102055435B1 (ko) 에어컨 송풍 방법
CN210379945U (zh) 一种综合配电柜的散热装置
CN204968322U (zh) 一种室外机柜的散热模块
CN204331588U (zh) 快速散热电脑机箱
CN212178671U (zh) 无叶风扇灯组件
CN208185035U (zh) 一种教育电脑风扇
CN2884523Y (zh) 一种微波硫灯
CN220890556U (zh) 一种可以提供控温的风扇灯
CN206073264U (zh) 一种圆形壁挂机及采用其的空调
CN220581310U (zh) 一种多功能涡轮风机
CN204696517U (zh) 一种防尘散热配电箱
CN210484132U (zh) 一种led灯圈散热风扇
CN210624921U (zh) 一种带有ptc发热结构的暖风机外壳
CN210197477U (zh) 风管机及空调机组
CN210509658U (zh) 一种无叶风扇的机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1106 No. 529, 15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