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7632U - 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7632U
CN208577632U CN201820831400.0U CN201820831400U CN208577632U CN 208577632 U CN208577632 U CN 208577632U CN 201820831400 U CN201820831400 U CN 201820831400U CN 208577632 U CN208577632 U CN 208577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glass
self
tio
nan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14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坚伟
吴从真
廖克生
林俊明
陈惜英
何清
陈晓虹
高春星
薛武辉
张坚华
郑意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Jingang Photovolta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GANG GLAS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GANG GLAS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GANG GLAS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314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77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7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7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玻璃基体的上表面由下向上依次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表面上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作用和自洁净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建材材料,随着人们对建筑装饰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复合功能玻璃在建筑行业中的用量不断增大。现代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玻璃幕墙,这些玻璃幕墙也带来了难清洗的问题,如果采用常规的清洗方法,则存在清洗费用高,不利于环保的问题。现有技术大多通过在玻璃基材表面镀上纳米TiO2薄膜,或将TiO2加入在涂料中获得具有抗菌和自清洁功能的涂层,但存在TiO2对太阳能利用率低、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不足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改善玻璃的自清洁和抗菌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玻璃基体的上表面由下向上依次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玻璃表面上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纳米银涂层有较强的消毒杀菌作用,赋予玻璃良好的抗菌效果;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作为自清洁膜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可以降解玻璃表面的有机污染物,达到自清洁的效果;二氧化钛的亲水性使得附着在玻璃表面的水分形成水膜,并渗入污垢与二氧化钛的界面,降低污垢的附着力。在纳米WO3上覆盖TiO2膜层,能够有效改善TiO2膜层的亲水性,使其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表现出超亲水性,提高TiO2膜层的自清洁效果。
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TiO2膜层为多孔TiO2膜层。
TiO2膜层上的多孔结构能够增加玻璃表面粗糙度,降低水在膜层上的接触角。
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玻璃基体的下表面还涂覆有纳米银涂层。
在玻璃基体的下表面也设有纳米银涂层,进一步提高玻璃基体的抗菌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2~10n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之间还设有SiO2膜层。
TiO2膜层表面的光敏超亲水性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到疏水状态,因此,为了提高玻璃自清洁能力的持久性,需要延长超亲水性的保持时间。在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之间还设有SiO2膜层,SiO2可以吸附较多的水与Si原子对称的表面羟基,且其表面羟基团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因此,SiO2膜层能够有效提高TiO2膜层表面的亲水性和光催化活性,延长超亲水性的保持时间,在失去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亲水性也能够维持很长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SiO2膜层的厚度为15~10n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纳米WO3涂层的厚度为1~5n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TiO2膜层的厚度为25~40nm。
通过控制个涂层和膜层的厚度,能够提高光催化活性,从而改善玻璃表面的自清洁效果和抗菌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表面上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纳米银涂层有较强的消毒杀菌作用,给玻璃赋予良好的抗菌效果;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作为自清洁膜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可以降解玻璃表面的有机污染物,达到自清洁的效果;二氧化钛的超亲水性使得附着在玻璃表面的水分形成水膜,并渗入污垢与二氧化钛的界面,降低污垢的附着力;在纳米WO3上覆盖TiO2膜层,能够有效改善TiO2膜层的亲水性,使其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表现出超亲水性,提高TiO2膜层的自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自清洁抗菌玻璃;
图2为实施例2所述自清洁抗菌玻璃;
图3为实施例3所述自清洁抗菌玻璃;
其中,1为玻璃基体,2为纳米银涂层,3为纳米WO3涂层,4为TiO2膜层,5为SiO2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玻璃基体的上表面由下向上依次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6nm;所述纳米WO3涂层的厚度为4nm;所述TiO2膜层的厚度为30nm。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玻璃基体的上表面由下向上依次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SiO2膜层和多孔TiO2膜层;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2nm;所述纳米WO3涂层的厚度为5nm;所述SiO2膜层的厚度为15nm;所述TiO2膜层的厚度为25nm。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玻璃基体的上表面由下向上依次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SiO2膜层和多孔TiO2膜层;所述玻璃基体的下表面还涂覆有纳米银涂层;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10nm;所述纳米WO3涂层的厚度为2nm;所述SiO2膜层的厚度为10nm;所述TiO2膜层的厚度为30nm。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玻璃基体的上表面由下向上依次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SiO2膜层和多孔TiO2膜层;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8nm;所述纳米WO3涂层的厚度为1nm;所述SiO2膜层的厚度为12nm;所述TiO2膜层的厚度为40nm。
本申请选用普通浮法玻璃作为玻璃基体,厚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其厚度通常为3~10mm。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添加聚乙二醇到钛醇盐溶胶前驱体中,在经过喷涂其它涂层处理后的玻璃样品上制备出亲水性多孔TiO2膜层,并通过调整PEG的加入量控制膜层表面的粗糙度。
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作为菌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镀膜抗菌玻璃JC/T 1054-2007的要求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1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效果。
对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的水接触角进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表现出超亲水性。
表2
玻璃 水接触角(°)
实施例1 4.3
实施例2 2.5
实施例3 2.7
实施例4 3.3
配制10mg/L的甲基橙溶液,将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试样置于甲基橙溶液中,紫外光照3h后,测定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光照前后吸光度的变化,计算甲基橙的降解率,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玻璃 甲基橙降解率(%)
实施例1 82.4
实施例2 93.8
实施例3 88.6
实施例4 86.5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表面上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纳米银涂层有较强的消毒杀菌作用,给玻璃赋予良好的抗菌效果;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作为自清洁膜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可以降解玻璃表面的有机污染物,达到自清洁的效果;二氧化钛的超亲水性使得附着在玻璃表面的水分形成水膜,并渗入污垢与二氧化钛的界面,降低污垢的附着力。在纳米WO3上覆盖TiO2膜层,能够有效改善TiO2膜层的亲水性,使其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表现出超亲水性,提高TiO2膜层的自清洁效果。
在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之间还设有SiO2膜层,SiO2可以吸附较多的水与Si原子对称的表面羟基,且其表面羟基团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因此,SiO2膜层能够有效提高TiO2膜层表面的亲水性和光催化活性,延长超亲水性的保持时间,在失去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亲水性也能够维持很长时间。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玻璃基体的上表面由下向上依次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TiO2膜层为多孔TiO2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体的下表面还涂覆有纳米银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2~1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WO3涂层和TiO2膜层之间还设有SiO2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膜层的厚度为15~1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WO3涂层的厚度为1~5n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TiO2膜层的厚度为25~40nm。
CN201820831400.0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 Active CN208577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1400.0U CN208577632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1400.0U CN208577632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7632U true CN208577632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6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1400.0U Active CN208577632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776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2163A (zh) * 2020-08-12 2020-11-10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抗菌储存专区智能控制盖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2163A (zh) * 2020-08-12 2020-11-10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抗菌储存专区智能控制盖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3745B2 (en) Ceramic glaze having antimicrobial property
CN102219179B (zh) 一种银掺杂二氧化钛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512463A5 (zh)
US20120168666A1 (en)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uses thereof
CN103464129B (zh) 一种镧掺杂纳米TiO2/电气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应用
JP6283922B1 (ja) 光触媒材及び光触媒塗料組成物
TW200838953A (en) Building board
US20100254851A1 (en) Multifunctional photocatalytic paint coat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thereof
CN208577632U (zh) 一种自清洁抗菌玻璃
CN107419866A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大理石瓷砖
JP4672822B2 (ja) 親水性コーティング剤及び表面親水性基体
CN109732725A (zh) 一种基于聚多巴胺修饰的原位负载银/二氧化钛的生物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3792812U (zh) 自动杀菌消毒的水杯
CN201011079Y (zh) 无机复合抗菌天花板
CN103555079A (zh) 一种抗霉除甲醛涂料的涂刷方法
CN102585683B (zh) 一种除醛防霉防黄变的超级亮光白面漆
US20190338148A1 (en) Anti-Bacterial Photocatalytic Coated Apparatus
CN107244826A (zh) 实用新型防霉抗菌硅藻泥壁材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CN204033031U (zh) 抗菌窗帘
JP2008307526A (ja) 光触媒塗装体およびそのための光触媒コーティング液
CN212051201U (zh) 一种持久抗菌涂料涂层
CN203794800U (zh) 自动杀菌消毒的陶瓷洁具
CN203792819U (zh) 自清洁玻璃
JP3717736B2 (ja) 光触媒層を有する積層構造体
CN209381523U (zh) 一种除甲醛的环保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5000 diejin Industrial Zone, Daxue Road,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nsu Jingang Photovoltaic Co.,Ltd.

Address before: 515000 diejin Industrial Zone, Daxue Road,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olden Glass Technologi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