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1177U - 一种组合式mcu线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mcu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1177U
CN208571177U CN201821327242.1U CN201821327242U CN208571177U CN 208571177 U CN208571177 U CN 208571177U CN 201821327242 U CN201821327242 U CN 201821327242U CN 208571177 U CN208571177 U CN 208571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connector
connector
detection port
copper sheet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72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光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ew Potte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ew Pott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ew Potte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ew Pott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272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71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1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1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包括汽车线束本体,汽车线束本体的一端电性连接有负极接头,负极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检测端口,其中接头本体上开设有检测端口,负极接头还包括接触金属铜片、检测端口保护盖、合页、卡块和卡槽,本实用新型在汽车线束本体基础上对其中一端的接头进行了优化改造,具体为在负极接头上开设了检测端口,该端口通过铜片与接触金属铜片并联电性连接,所以当检测笔检测检测端口时即可知道正极接头与负极接头间线缆的连接情况,可据此判断故障的产生原因,同时检测线束连接故障时,也不用将线束接头拆下进行串联检测,减少了维修人员许多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MCU线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MCU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缺点:汽车线束被形象地称为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神经和血管,然而线束间之间存在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的故障,这些故障需要通过检测器来检测,通过并联来检测线路是否畅通,然后在确定是否线束烧毁,但是现有的接线端部没有专门开设有供进行检测的端口,还需要将线束接口拆下,在通过检测笔来检测,比较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具有方便检测线束电路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包括汽车线束本体,所述汽车线束本体的一端电性连接有负极接头,所述负极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检测端口,其中所述接头本体上开设有所述检测端口。
为了使汽车线束本体能够传递信息且保证汽车线束本体不受摩擦和震动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汽车线束本体包括正极接头、线缆、PVC套管和固定卡环,其中正极接头通过线缆与所述负极接头电性连接,且线缆上套置有PVC套管,PVC套管上套置有固定卡环。
为了使负极接头能够开设有检测端口供检测笔进行检测,且不用检测时,可以保证检测端口不受外界环境干扰,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接头还包括接触金属铜片、检测端口保护盖、合页、卡块和卡槽,其中所述接头本体异于线缆的一端上嵌入固定有接触金属铜片,且所述接头本体上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检测端口保护盖,检测端口保护盖异于合页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块,所述接头本体上还开设有卡槽;所述负极接头不检测时,所述负极接头中的检测端口保护盖通过卡块和卡槽与所述接头本体卡合固定连接。
为了使检测笔可以检测接头间线缆的连通情况,并进一步排查故障的原因,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接头中的所述检测端口内嵌入固定有铜片,且铜片与接触金属铜片并联电性连接。
为了使汽车线束可以控制汽车其他的重要电气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汽车线束本体中正极接头与汽车内部的MCU电性连接,所述负极接头与汽车内部的下一处理构件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汽车线束本体基础上对其中一端的接头进行了优化改造,具体为在负极接头上开设了检测端口,该端口通过铜片与接触金属铜片并联电性连接,所以当检测笔检测检测端口时即可知道正极接头与负极接头间线缆的连接情况,可据此判断故障的产生原因,同时检测线束连接故障时,也不用将线束接头拆下进行串联检测,减少了维修人员许多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极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负极接头上检测端口保护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线束本体;11、正极接头;12、线缆;13、PVC套管;14、固定卡环;2、负极接头;21、接头本体;22、接触金属铜片;23、检测端口保护盖;24、合页;25、卡块;26、卡槽;27、检测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包括汽车线束本体1,汽车线束本体1包括正极接头11、线缆12、PVC套管13和固定卡环14,其中正极接头11通过线缆12与负极接头2电性连接,且线缆12上套置有PVC套管13,PVC套管13上套置有固定卡环14,本实施例中汽车线束本体1采用东莞市康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R3000的新能源汽车线束;汽车线束本体1的一端电性连接有负极接头2,负极接头2包括接头本体21和检测端口27,其中接头本体21上开设有检测端口27,负极接头2还包括接触金属铜片22、检测端口保护盖23、合页24、卡块25和卡槽26,其中接头本体21异于线缆12的一端上嵌入固定有接触金属铜片22,且接头本体21上通过合页24转动连接有检测端口保护盖23,检测端口保护盖23异于合页24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块25,接头本体21上还开设有卡槽26;负极接头2不检测时,负极接头2中的检测端口保护盖23通过卡块25和卡槽26与接头本体21卡合固定连接;负极接头2中的检测端口27内嵌入固定有铜片,且铜片与接触金属铜片22并联电性连接;汽车线束本体1中正极接头11与汽车内部的MCU电性连接,负极接头2与汽车内部的下一处理构件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汽车线束本体1中正极接头11与汽车内部的MCU如何电性连接,以及负极接头2与汽车内部的下一处理构件如何电性连接均不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且MCU为新能源汽车内部的核心组件,其中MCU由外壳及冷却系统、功率电子单元、控制电路、底层软件和控制算法软件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汽车线束本体1基础上对其中一端的接头进行了优化改造,具体为在负极接头2上开设了检测端口27,该端口通过铜片与接触金属铜片22并联电性连接,所以当检测笔检测检测端口27时即可知道正极接头11与负极接头2间线缆12的连接情况,可据此判断故障的产生原因,同时检测线束连接故障时,也不用将线束接头拆下进行串联检测,减少了维修人员许多的工作量,使用时,使用者只要将负极接头2连接到汽车线束本体1上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包括汽车线束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线束本体(1)的一端电性连接有负极接头(2),所述负极接头(2)包括接头本体(21)和检测端口(27),其中所述接头本体(21)上开设有所述检测端口(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线束本体(1)包括正极接头(11)、线缆(12)、PVC套管(13)和固定卡环(14),其中正极接头(11)通过线缆(12)与所述负极接头(2)电性连接,且线缆(12)上套置有PVC套管(13),PVC套管(13)上套置有固定卡环(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头(2)还包括接触金属铜片(22)、检测端口保护盖(23)、合页(24)、卡块(25)和卡槽(26),其中所述接头本体(21)异于线缆(12)的一端上嵌入固定有接触金属铜片(22),且所述接头本体(21)上通过合页(24)转动连接有检测端口保护盖(23),检测端口保护盖(23)异于合页(24)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块(25),所述接头本体(21)上还开设有卡槽(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头(2)不检测时,所述负极接头(2)中的检测端口保护盖(23)通过卡块(25)和卡槽(26)与所述接头本体(21)卡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头(2)中的所述检测端口(27)内嵌入固定有铜片,且铜片与接触金属铜片(22)并联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MCU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线束本体(1)中正极接头(11)与汽车内部的MCU电性连接,所述负极接头(2)与汽车内部的下一处理构件电性连接。
CN201821327242.1U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组合式mcu线束 Active CN208571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7242.1U CN208571177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组合式mcu线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7242.1U CN208571177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组合式mcu线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1177U true CN208571177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50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7242.1U Active CN208571177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组合式mcu线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71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1530A3 (zh) * 2022-05-07 2023-01-19 苏州德斯米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方向接口的线束端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1530A3 (zh) * 2022-05-07 2023-01-19 苏州德斯米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方向接口的线束端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3218U (zh) 一种线束的自动测试装置
WO2024061319A1 (zh) 一种具有数据无线传输模块的连接器
CN206098849U (zh) 电动汽车电池包管理系统信号连接器
CN208571177U (zh) 一种组合式mcu线束
CN105978057A (zh) 智能充电数据线
CN103344549B (zh) 电子设备腐蚀程度远程监测方法
CN105305127A (zh) 一种电线转接装置单体及由其构成的集成式电线转接装置
CN205122939U (zh) 一种传输电能和数据的装置
CN203660159U (zh) 一种防水电子线束连接器
CN102681539A (zh) 一种线束的智能测试方法
CN105870681B (zh) 一种水晶头及网线钳
CN207995131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器
US9647355B1 (en) Automobile start supply voltage detection alligator clip with pull-off function
CN205194937U (zh) 一种usb连接器结构
CN210835090U (zh) 一种开启式线损检测装置
CN209844957U (zh) 一种电缆模拟电路
CN203103645U (zh) 防水连接器插座
CN107994645A (zh) 一种充电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44303A (zh) 一种汽车线束插件
CN205429175U (zh) 一种压接式d型连接器
CN208461140U (zh) 一种汽车用电缆线束装置
CN107290569B (zh) 一种导轨形态数据采集装置
CN206990648U (zh) 一种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
CN216214587U (zh) 一种带有接触感应功能的电子配线架
CN206259570U (zh) 能观察到工作状态的usb充电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