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5519U - 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5519U
CN208565519U CN201820992856.5U CN201820992856U CN208565519U CN 208565519 U CN208565519 U CN 208565519U CN 201820992856 U CN201820992856 U CN 201820992856U CN 208565519 U CN208565519 U CN 208565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changer
connecting pipe
pipe head
valve
moun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28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晴竹
史训亮
谌青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28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5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5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5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所述旁通阀,包括旁通阀主体,在所述旁通阀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变速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旁通阀主体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变速器的进油口连接变速器连接管;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散热器的进油口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头、用于与所述散热器的出油口连接的第二连接管头和用于与热交换器的出油口连接的第三连接管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减少了管道布置,减少了泄漏可能性,并且方便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背景技术
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利用感温蜡的膨胀特性,即根据流入变速箱油的温度,感温蜡的体积会膨胀或收缩,并通过阀杆来打开或关闭阀门,从而控制变速箱油流入散热器内进行冷却或直接小循环回到变速箱。现有技术中,旁通阀安装在散热器上,并通过四根油管分别连接到变速器和散热器的进出油口,结构较为复杂,管路布置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管道布置、结构紧凑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包括旁通阀主体,在所述旁通阀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变速器连接的安装部;
所述旁通阀主体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
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变速器的进油口连接变速器连接管;
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散热器的进油口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头、用于与所述散热器的出油口连接的第二连接管头和用于与热交换器的出油口连接的第三连接管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头、所述第二连接管头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头之间的连线为直线;
所述第三连接管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头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头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具有凹部,所述变速器连接管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凹部;
在所述变速器连接管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变速器密封的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
在所述旁通阀主体的底面和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凹部连通的缺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在所述旁通阀主体的顶面上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凸耳,在每个所述凸耳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头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头之间通过第一通道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头与所述变速器连接管之间通过第二通道连通;
所述变速器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头之间通过第三通道连通;
在所述旁通阀主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通断的通道控制阀,所述通道控制阀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其中,在所述通道控制阀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通道被所述通道控制阀断开,所述第三通道导通;
在所述通道控制阀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三通道被所述通道控制阀断开,所述第一通道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控制阀包括感温蜡体和与所述感温蜡体连接的阀门;
所述阀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在所述通道控制阀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将所述第一通道断开;
在所述通道控制阀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并将所述第三通道断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散热器、热交换器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旁通阀;
所述旁通阀通过穿过所述安装部上的螺栓与所述变速器连接;
所述变速器连接管与所述变速器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管头通过第一供油管道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头通过第二供油管道与所述散热器的出油口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管头通过第三供油管道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
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油口与所述变速器的出油口通过第四供油管道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旁通阀主体的顶部设置安装部,从而可以直接将旁通阀与变速器连接;通过在旁通阀主体的第一安装面上设置变速器连接管,其可以直接与变速器的进油口连接,无需管路连接。将与散热器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头、第二连接管头和与热交换器连接的第三连接管头布置在旁通阀主体的第二安装面上,可以优化管道布置,节约管道布置空间和降低管道布置难度。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减少了管道布置,减少了泄漏可能性,并且方便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旁通阀从第二安装面侧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旁通阀从第一安装面侧看的立体图;
图3为使用安装工具将旁通阀安装在变速器上的示意图;
图4为旁通阀与变速器连接的剖视图;
图5为在通道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旁通阀内的第一通道断开、第三通道导通的示意图;
图6为在通道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旁通阀内的第三通道断开、第一通道导通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200上的旁通阀100,包括旁通阀主体1,在旁通阀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变速器200连接的安装部6。
旁通阀主体1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12和第二安装面13。
在第一安装面12上设置有用于与变速器200的进油口201连接变速器连接管2。
在第二安装面13上设置有用于与散热器的进油口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头3、用于与散热器的出油口连接的第二连接管头4和用于与热交换器的出油口连接的第三连接管头5。
变速器连接管2用于与变速器200的进油口201直接连接,第一连接管头3通过管道与图7中的散热器400的进油口连接,第二连接管头4通过管道与散热器400的出油口连接,第三连接管头5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300的出油口连接,变速器200的出油口与热交换器300的进油口通过管道连接。
变速器200中的油首先进入热交换器300中与发动机系统中的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维持较低的温度,然后经第三连接管头5进入旁通阀100内。
如果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温超出预设温度,则旁通阀100内的油经第一连接管头3进入散热器400内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油经第二连接管头4进入旁通阀100内,然后经变速器连接管2回到变速器200内。
如果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温低于预设温度,则旁通阀100内的油直接经变速器连接管2回到变速器200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旁通阀100,通过在旁通阀主体1的顶部设置安装部6,从而可以直接将旁通阀100与变速器200连接。通过在旁通阀主体1的第一安装面12上设置变速器连接管2,其可以直接与变速器200的进油口201连接,无需管路连接。将与散热器400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头3、第二连接管头4和与热交换器300连接的第三连接管5头布置在旁通阀主体1的第二安装面13上,可以优化管道布置,节约管道布置空间和降低管道布置难度。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旁通阀,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可以减少管道布置,减少了泄漏可能性,并且方便组装。
第一连接管头3、第二连接管头4和第三连接管头5都为螺纹快速连接管头。
较佳地,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管头3、第二连接管头4和第三连接管头5之间的连线为直线。第三连接管头5位于第一连接管头3和第二连接管头4之间。如此设置,方便布置,并利于旁通阀主体1内的感温蜡体准确感知通过第三连接管头5进入旁通阀主体1内的油温的高低。
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安装面12上具有凹部121,变速器连接管2至少部分伸出凹部121。在变速器连接管2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变速器200密封的密封圈21,密封圈21位于凹部121内。
通过在第一安装面12上设置凹部121,将密封圈21布置在凹部121内,密封圈21贴合住变速器200的表面,可以使变速器200的表面与第一安装面121贴合在一起,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地,如图2所示,凹部121位于第一安装面12的一侧。
在旁通阀主体1的底面和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与凹部121连通的缺口部122,可以通过缺口部122调节密封圈21的位置,方便组装。
密封圈21内部具有金属支架,其面向变速器200的一侧具有齿部,利于提高密封效果。
较佳地,如图1-3所示,安装部6在旁通阀主体1的顶面11上位于靠近第一安装面12的一侧,安装部6与第二安装面13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以为安装工具7预留出避让空间。
较佳地,如图2所示,安装部6的背面60与第一安装面12平齐,在组装时,安装部6的背面也贴合在变速器200上,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安装部6通过螺栓紧固在变速器200上。
较佳地,如图1-2和图4所示,安装部6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凸耳61,在每个凸耳61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62。组装时,螺栓63穿过螺栓安装孔62并与变速器200紧固连接在一起,方便组装。
较佳地,如图5-6所示,第一连接管头3与第三连接管5头之间通过第一通道14连通。第二连接管头4与变速器连接管2之间通过第二通道15连通。变速器连接管2与第三连接管头5之间通过第三通道16连通。
在旁通阀主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通道14和第三通道16通断的通道控制阀8,通道控制阀8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其中,在通道控制阀8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通道14被通道控制阀8断开,第三通道16导通。
在通道控制阀8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三通道16被通道控制阀8断开,第一通道14导通。
当监测到通过第三连接管头5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通道控制阀8关闭,同时通道控制阀8将第一通道14关闭,将第三通道16导通。此时,从第三连接管头5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经第三通道16和变速器连接管2回到变速器200内,该循环管路为小循环。
当监测到通过第三连接管头5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通道控制阀8开启,同时通道控制阀8将第三通道16关闭,将第一通道14导通。此时,从第三连接管头5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经第一通道14和第一连接管头3进入散热器内进行散热,散热后的油经第二连接管头4、第二通道15和变速器连接管2回到变速器200内,该循环管路为大循环。如此设置,在油温符合要求时,直接经小循环回到变速器内,可以快速供油;在温度超出预设值时,油先经散热器降温,然后再回到变速器内。通过散热器可以将温度较高油降低至符合要求的范围内。
较佳地,如图5-6所示,通道控制阀8包括感温蜡体81和与感温蜡体81连接的阀门82。
阀门82具有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并能够在第一位置A与第二位置B之间转换。
在通道控制阀8处于关闭状态时,阀门82处于第一位置A,并将第一通道14断开。
在通道控制阀8处于开启状态时,阀门82处于第二位置B,并将第三通道16断开。
阀门82通过感温蜡体81带动其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转换。当油温低于预设值时,感温蜡体81保持原来状态,阀门82处于第一位置A,此时通道控制阀8处于关闭状态,将第一通道14断开,第三通道16开启。
当油温高于预设值时,感温蜡体81体积膨胀,带动阀门82移动至第二位置B,此时通道控制阀8处于开启状态,将第三通道16断开,将第一通道14开启。
阀门82可以通过插入在第一通道14内实现将第一通道14断开,阀门82离开第一通道14时,第一通道14导通;同理,阀门82可以通过插入在第三通道16内实现将第三通道16断开,阀门82离开第三通道16时,第三通道16导通。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200、散热器400、热交换器300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旁通阀100。
结合图1-6所示,旁通阀100通过穿过安装部6上的螺栓63与变速器200连接。变速器连接管2与变速器200的进油口201连接。
第一连接管头3通过第一供油管道91与散热器400的进油口连接,第二连接管头4通过第二供油管道92与散热器400的出油口连接。
第三连接管头5通过第三供油管道93与热交换器300连接。
热交换器300的进油口与变速器200的出油口通过第四供油管道94连接。
组装时,第一安装面12、安装部6的背面60与变速器200的表面贴合在一起。密封圈21密封在变速器连接管21与变速器200的进油口201之间。
该变速器系统的油循环如下:
变速器200内的油经第四供油管道94进入热交换器300内,与热交换器300中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降温。热交换器300与发动机中冷却水循环管路连通,热交换器300中的冷却水来自于发动机的冷却水。
降温后的油经第三连接管头5进入旁通阀100内。当感温蜡体81感知到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其保持体积不变,阀门82保持处于第一位置A。此时通道控制阀8关闭,阀门82将第一通道14关闭,将第三通道16导通。从第三连接管头5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经第三通道16和变速器连接管2回到变速器200内,该循环管路为小循环。
当感温蜡体81感知到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感温蜡体81体积膨胀,带动阀门82移动至第二位置B。此时,通道控制阀8开启,阀门82将第三通道16关闭,将第一通道14导通。此时,从第三连接管头5进入旁通阀100内的油经第一通道14和第一连接管头3进入散热器400内进行散热,散热后的油经第二连接管头4、第二通道15和变速器连接管2回到变速器200内,该循环管路为大循环。如此设置,在油温符合要求时,直接经小循环回到变速器内,可以快速供油;在温度超出预设值时,油先经散热器400降温,然后再回到变速器200内。通过散热器400可以将温度较高油降低至符合要求的范围内。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旁通阀主体,在所述旁通阀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变速器连接的安装部;
所述旁通阀主体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
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变速器的进油口连接变速器连接管;
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散热器的进油口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头、用于与所述散热器的出油口连接的第二连接管头和用于与热交换器的出油口连接的第三连接管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头、所述第二连接管头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头之间的连线为直线;
所述第三连接管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头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具有凹部,所述变速器连接管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凹部;
在所述变速器连接管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变速器密封的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
在所述旁通阀主体的底面和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凹部连通的缺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旁通阀主体的顶面上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凸耳,在每个所述凸耳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头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头之间通过第一通道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管头与所述变速器连接管之间通过第二通道连通;
所述变速器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头之间通过第三通道连通;
在所述旁通阀主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通断的通道控制阀,所述通道控制阀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其中,在所述通道控制阀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通道被所述通道控制阀断开,所述第三通道导通;
在所述通道控制阀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三通道被所述通道控制阀断开,所述第一通道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控制阀包括感温蜡体和与所述感温蜡体连接的阀门;
所述阀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在所述通道控制阀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并将所述第一通道断开;
在所述通道控制阀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所述阀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并将所述第三通道断开。
10.一种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散热器、热交换器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旁通阀;
所述旁通阀通过穿过所述安装部上的螺栓与所述变速器连接;
所述变速器连接管与所述变速器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管头通过第一供油管道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头通过第二供油管道与所述散热器的出油口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管头通过第三供油管道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
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油口与所述变速器的出油口通过第四供油管道连接。
CN201820992856.5U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Active CN208565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2856.5U CN208565519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2856.5U CN208565519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5519U true CN208565519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8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2856.5U Active CN208565519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5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6999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3352752B (zh) 具有分流冷却功能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车辆
US3752222A (en) Transmission oil cooling system
US8991339B2 (en) Multi-zone vehicle radiators
CN106103152B (zh) 加热冷却模块
US20090159239A1 (en) Vehicl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functions
CN105065651B (zh) 一种通过冷却介质控制变速箱油温度的调温系统
CN201103451Y (zh) 一种柴油机冷却系统循环系统
CN105041446A (zh) 一种基于搭载液力缓速器车型的双阀芯电子节温器
CN204572166U (zh) 汽车换热系统及包括其的汽车
CN107131324A (zh)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箱的调温器
CN201522203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208565519U (zh) 一种用于安装在变速器上的旁通阀及变速器系统
WO2022057378A1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车用冷却系统
CN110259561B (zh) 一种车辆油温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02578887U (zh) 汽车节温器
CN106151470B (zh) 一种变速器冷却系统
CN209413982U (zh) 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和车辆
CN110273746A (zh) 一种并联式车用冷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4946820U (zh) 一种电磁阀用散热装置
CN105041447B (zh) 一种节温器总成及其节温器盖
CN106907472B (zh) 一种缓速器水管布置方案
CN215293533U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冷却系统
CN205013662U (zh) 一种可控型变速箱油冷系统
CN105626227B (zh) 车辆的冷却方法和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