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3801U - 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3801U
CN208563801U CN201821140739.2U CN201821140739U CN208563801U CN 208563801 U CN208563801 U CN 208563801U CN 201821140739 U CN201821140739 U CN 201821140739U CN 208563801 U CN208563801 U CN 208563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tile
connecting plate
tile
photovoltaic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07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廉军建
魏俊云
夏远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il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njia Thin Film So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njia Thin Film So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njia Thin Film So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407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3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3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3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其中光伏瓦系统包括:至少两片光伏瓦,至少两片光伏瓦包括上下相邻且相互搭接的上层光伏瓦和下层光伏瓦,每片光伏瓦包括背板,上层光伏瓦的背板的搭接端设有第一折边;挂瓦条,固定于待安装面;连接件,设置于上层光伏瓦和下层光伏瓦之间,连接件包括:与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挂瓦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连接部包围下层光伏瓦的背板位于搭接区域内部分的上边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瓦系统,结构更稳定、安装工艺更简便,可以实现更快速部署。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呈现出了高速增长。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发电光伏瓦是用于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中的一种新型的光伏建材,其可以和普通屋面瓦一样安装在屋面结构上,以形成带有光伏发电功能的屋顶。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产品的开发应用是大势所趋,未来,光伏瓦大规模取代传统屋顶产品是必然的。相应地,期望一种安装更简便的光伏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安装工艺简便、可以实现更快速部署的光伏瓦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瓦系统,包括:
至少两片光伏瓦,所述至少两片光伏瓦包括上下相邻且相互搭接的上层光伏瓦和下层光伏瓦,每片光伏瓦包括背板,所述上层光伏瓦的背板的搭接端设有第一折边;
挂瓦条,固定于待安装面;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上层光伏瓦和所述下层光伏瓦之间,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挂瓦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围所述下层光伏瓦的背板位于搭接区域内部分的上边缘。
上述光伏瓦系统,包括光伏瓦和连接件,光伏瓦可以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建筑物顶部,以形成带有光伏发电功能的屋顶;光伏瓦的安装步骤可以包括:首先,将挂瓦条安装在屋面结构上,将下层光伏瓦的上边缘放置在挂瓦条上,然后,将连接件设置在挂瓦条和下层光伏瓦上,具体需要使连接件的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挂瓦条上、连接部包围下层光伏瓦的上边缘,这样,下层光伏瓦的上边缘就被限位在连接部内;接下来,将上层光伏瓦的下边缘放置在连接件上、并使该光伏瓦背板的第一折边与连接件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这样,上层光伏瓦的就被连接件固定在挂瓦条上;采用上述原理,依次类推,可以利用另一个连接件将下层光伏瓦的下边缘固定,同时,再采用一个连接件将上层光伏瓦的上边缘限位。综上可知,上述光伏瓦系统中,上下相邻的两片光伏瓦搭接,且每片光伏瓦的上边缘被一个连接件所限位,下边缘通过另一个连接件固定于挂瓦条上,从而,整个光伏瓦系统的光伏瓦可以稳定安装于屋面结构上、以形成具有坡度的房顶,并且,其安装操作简单快捷。另外,上述光伏瓦系统,使得每片光伏瓦的拆卸更方便,从而使得光伏瓦更方便维修或更换。以上层光伏瓦的拆卸为例,将第一固定部与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进行拆卸分离,然后将整个上层光伏瓦向下抽出,即可实现光伏瓦的拆卸,大大节省了维修更换的时间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顺次连接成阶梯状。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挂瓦条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包覆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层光伏瓦的背板的搭接端设有第二折边;
所述第二连接板压覆在所述下层光伏瓦的搭接端的上边缘上;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下层光伏瓦的第二折边的外侧贴合。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每片光伏瓦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胶层、芯片层和玻璃面板。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层光伏瓦中,
所述背板位于搭接区域部分的上边沿超出所述多层结构的上边沿;
所述第二连接板压覆在所述下层光伏瓦的背板超出所述多层结构的部分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光伏瓦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下层光伏瓦的背板之间的防水胶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件,用于将上下相邻且相互搭接的上层光伏瓦和下层光伏瓦安装于挂瓦条,连接件包括:与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挂瓦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围下层光伏瓦的背板位于搭接区域内部分的上边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在使用时,连接件的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挂瓦条上、连接部包围下层光伏瓦的上边缘,这样,下层光伏瓦的上边缘就被限位在连接部内;接下来,将上层光伏瓦的下边缘放置在连接件上、并使该光伏瓦背板的第一折边与连接件的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这样,上层光伏瓦的就被连接件固定在挂瓦条上;采用上述原理,依次类推,可以利用另一个连接件将下层光伏瓦的下边缘固定,同时,再采用一个连接件将上层光伏瓦的上边缘限位。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其安装操作简单快捷。另外,上述连接件,使得每片光伏瓦的拆卸更方便,从而使得光伏瓦更方便维修或更换。以上层光伏瓦的拆卸为例,将第一固定部与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进行拆卸分离,然后将整个上层光伏瓦向下抽出,即可实现光伏瓦的拆卸,大大节省了维修更换的时间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顺次连接成阶梯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瓦系统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瓦系统中光伏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和光伏瓦系统,其中,连接件用于将上下相邻且相互搭接的上层光伏瓦102和下层光伏瓦101安装于挂瓦条2;光伏瓦系统包括至少两片光伏瓦1、挂瓦条2以及连接件。本文中,术语“光伏瓦”指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瓦片或类瓦片结构的装置,术语“挂瓦条”指用于固定光伏瓦的至少一边的条状结构件。如图1所示,至少两片光伏瓦1包括上下相邻且相互搭接的上层光伏瓦102和下层光伏瓦101;每片光伏瓦1包括背板11,上层光伏瓦102的背板11的下边缘设有第一折边111;
上述连接件设置于上下相邻的两片光伏瓦1之间,包括第一固定部301、第二固定部302和连接部303,具体地,如图1所示,以连接件设置于上层光伏瓦102与下层光伏瓦101之间为例,该连接件可以满足以下设置:第一固定部301与上层光伏瓦102的第一折边111连接、第二固定部302与挂瓦条2连接,连接部303连接于第一固定部301和第二固定部302之间,连接部303至少包围下层光伏瓦101的背板11位于搭接区域内部分的上边缘。
上述光伏瓦系统,包括光伏瓦1和连接件,光伏瓦1可以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建筑物顶部,以形成带有光伏发电功能的屋顶;以下层光伏瓦101和上层光伏瓦102的安装过程为例,光伏瓦1的安装步骤可以包括:首先,将挂瓦条2安装在屋面结构上,将下层光伏瓦101的上边缘放置在挂瓦条2上,然后,将连接件设置在挂瓦条2和下层光伏瓦101上,具体需要使连接件的第二固定部302固定在挂瓦条2上、连接部302包围下层光伏瓦101的上边缘,这样,下层光伏瓦101的上边缘就被限位在连接部302内;接下来,将上层光伏瓦102的下边缘放置在连接件上、并使该光伏瓦102的第一折边111与连接件的第一固定部301固定连接,这样,上层光伏瓦102就被连接件固定在挂瓦条2上;采用上述原理,依次类推,可以利用另一个连接件将下层光伏瓦101的下边缘固定,同时,再采用一个连接件将上层光伏瓦102的上边缘限位,从而实现光伏瓦101和光伏瓦102的固定。综上可知,上述光伏瓦系统中,上下相邻的两片光伏瓦1搭接,且每片光伏瓦1的上边缘被一个连接件所限位,下边缘通过另一个连接件固定于挂瓦条2上,从而,整个光伏瓦系统的光伏瓦可以稳定安装于屋面结构上、以形成具有坡度的房顶,并且,其安装操作简单快捷。
此外,上述光伏瓦系统,使得每片光伏瓦的拆卸更方便,从而使得光伏瓦更方便维修或更换。以上层光伏瓦102的拆卸为例,将第一固定部301与上层光伏瓦102的第一折边111进行拆卸分离,然后将整个上层光伏瓦102向下抽出,即可实现光伏瓦102的拆卸,大大节省了维修更换的时间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层光伏瓦和下层光伏瓦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某一片光伏瓦相对于位于其下层的光伏瓦而言,称之为‘上层光伏瓦’,而当相对于位于其上层的光伏瓦而言时,该光伏瓦则称之为‘下层光伏瓦’。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系统可以包括多个连接件,具体地,上下相邻的每两片光伏瓦1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
如图1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件可以为板材件,具体地,第一固定部301为第一连接板31,连接部303包括第二连接板32和第三连接板33,第二固定部302为第四连接板34;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三连接板33和第四连接板34顺次连接成阶梯状。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以连接件设置于上层光伏瓦102与下层光伏瓦101之间为例,上述连接件中:第一连接板31与上层光伏瓦102的第一折边111通过固定件4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板34通过固定件4固定于挂瓦条2上,第二连接板32和第三连接板33包围下层光伏瓦101的上边缘。
可选的,固定件4为螺钉,具体可以为自攻自钻螺钉。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层光伏瓦102的第一折边111包覆于第一连接板31的外侧。例如,如图1所示,上层光伏瓦102的第一折边111包覆在第一连接板31的外侧,进而,上层光伏瓦102的下边缘不会被第一连接板31所限位,因此,当需要更换上层光伏瓦102时,只要把固定该上层光伏瓦102背板11第一折边111的固定件4拆掉,然后将该上层光伏瓦102向下拉以使其上边缘从上方的连接件中抽出,就可以使该上层光伏瓦102脱离出来,从而实现更换;另外,新更换的光伏瓦1的安装步骤可以与此相反,具体为:首先将光伏瓦1的上边缘插入上方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板32和第三连接板33所形成的弯角内,然后再通过固定件4将该光伏瓦1背板11的第一折边111与下方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31连接起来。
如图1所示,以光伏瓦101和光伏瓦102的安装过程为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光伏瓦101和光伏瓦102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建筑物顶部的安装步骤具体包括:首先,将下层光伏瓦101的上边缘放置在挂瓦条2上,再将连接件的第四连接板34压覆在挂瓦条2上、第二连接板32和第三连接板33包围光伏瓦101的上边缘,然后,用固定件4将第四连接板34固定在挂瓦条2上,这样,下层光伏瓦101的上边缘就被限位在第二连接板32和第三连接板33之间;接下来,将上层光伏瓦102的下边缘放置在连接件上、并使该光伏瓦102背板11的第一折边111与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31并行,然后用固定件4将该光伏瓦102背板11的第一折边111与第一连接板31固定连接,这样,上层光伏瓦102的下边缘就被连接件固定住了;采用该原理,依次类推,利用另一个连接件将下层光伏瓦101的下边缘固定,同时,再采用一个连接件将上层光伏瓦102的上边缘限位,从而实现光伏瓦101和光伏瓦102的固定。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下层光伏瓦101中,背板11的上边缘可以设有第二折边112;进一步地,如图1中所示,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板32和第三连接板33包围下层光伏瓦101的上边缘,具体包括:第二连接板32压覆于下层光伏瓦101的上边缘上;第三连接板33与下层光伏瓦101背板11的第二折边112外侧贴合;这样,可以提高连接件与光伏瓦10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从而提高整个光伏瓦系统的防水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系统中,每片光伏瓦1还包括层叠设置在背板11上的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胶层12、芯片层(图中未示出)和透光层13。透光层13可以为玻璃材料层等透光材料形成的层。
进一步地,背板11的第一折边111和第二折边112向远离背板11设有多层结构的一侧弯折。
如图1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下层光伏瓦1中,背板11位于搭接区域内部分的上边沿超出多层结构的上边沿,进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板32可以直接压覆在光伏瓦1的背板11超出所述多层结构的部分上;例如,如图1中所示,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板32直接压覆在光伏瓦101的背板11上,这样,可以避免损坏其他结构层,同时还可以避免上层光伏瓦102遮挡下层光伏瓦101的多层结构,进而影响发电。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系统还可以包括防水胶条5,该防水胶条5设置于光伏瓦1的背板11和压覆在该背板11上的第二连接板32之间;例如,如图1中所示,光伏瓦101的背板11的上边缘与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板32之间设有防水胶条5,该防水胶条5可以避免雨水从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板32与光伏瓦101的背板11之间倒灌,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屋顶漏水。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光伏瓦1的背板11可以为金属材料、如铝或者不锈钢,也可以为复合材料或者工程塑料。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件为钣金件。具体地,金属板材通过冲压、折合等钣金工艺即可以形成顺次连接成阶梯状的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三连接板33和第四连接板34。可选的,连接件的材料可以为铝合金。
另外,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瓦系统中,光伏瓦1可以是薄膜曲面光伏瓦,当然不限于为薄膜曲面光伏瓦,也可以为平面瓦等,如图2所示,每片光伏瓦1沿房檐方向的剖面可以呈波浪形,以便于屋顶的排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片光伏瓦,所述至少两片光伏瓦包括上下相邻且相互搭接的上层光伏瓦和下层光伏瓦,每片光伏瓦包括背板,所述上层光伏瓦的背板的搭接端设有第一折边;
挂瓦条,固定于待安装面;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上层光伏瓦和所述下层光伏瓦之间,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挂瓦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围所述下层光伏瓦的背板位于搭接区域内部分的上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顺次连接成阶梯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挂瓦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包覆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光伏瓦的背板的搭接端设有第二折边;
所述第二连接板压覆在所述下层光伏瓦的搭接端的上边缘上;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下层光伏瓦的第二折边的外侧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片光伏瓦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胶层、芯片层和玻璃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光伏瓦中,所述背板位于搭接区域部分的上边沿超出所述多层结构的上边沿;
所述第二连接板压覆在所述下层光伏瓦的背板超出所述多层结构的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下层光伏瓦的背板之间的防水胶条。
9.一种连接件,用于将上下相邻且相互搭接的上层光伏瓦和下层光伏瓦安装于挂瓦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上层光伏瓦的第一折边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挂瓦条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围下层光伏瓦的背板位于搭接区域内部分的上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顺次连接成阶梯状。
CN201821140739.2U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Active CN208563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0739.2U CN208563801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0739.2U CN208563801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3801U true CN208563801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6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0739.2U Active CN208563801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3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76183B1 (ko) 콤비네이션형 태양 전지 및 지붕 유니트와 그 장착 방법
RU2493338C2 (ru)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битумная черепица,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битумной черепицы и способ укладки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кровли
US20080083176A1 (en) Roofing panel
CN201562685U (zh) 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
AU2007239127B2 (en) An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CN108625550A (zh) 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EA032890B1 (ru) Панель, снабженная фотогальваническ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AU2012317218A1 (en) A composite insulating panel
CN208563801U (zh) 一种光伏瓦系统和连接件
CN113027044A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彩钢瓦及其安装方法
CN114622691B (zh) 一种节能坡屋面构造及其施工做法
WO2019242157A1 (zh) 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屋面板及交通工具
AU2018211333B2 (en) Solar sheeting for roofing or walling
CN216075956U (zh) 薄膜光伏构件及具有其的薄膜光伏方阵
CN214753805U (zh) 一种金属基材复合背板和发电建材
CN213602584U (zh) 光伏瓦和光伏屋顶
US11791762B2 (en) Solar panel for pitched roof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11473092U (zh) 一种光伏瓦
CN114695586A (zh) 一种bipv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4753800U (zh)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发电建材
GB2588379A (en) A roof panel
CN216980583U (zh) 一种bipv光伏组件
CN216288480U (zh) 一种光伏幕墙金属板
CN218061063U (zh) 一种屋面板
CN217711399U (zh) 一种建筑用光伏屋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3

Address after: No.388 Wuyi South Road, Wujin high tech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g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00 Wuyi South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388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ANJIA THIN FILM SOLA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8

Address after: 213300 17-3-3, 83 Shangshang Road,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yang Shinong Lvjian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64 no.388, Wuyi South Road, Wujin high tech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hang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8

Address after: 224499 plant 12, No. 1 Industrial Park, No. 1001, Hong Kong Road, Fu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Shil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300 17-3-3, 83 Shangshang Road,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yang Shinong Lvjian Ener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