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1373U - 一种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1373U
CN208561373U CN201820687979.8U CN201820687979U CN208561373U CN 208561373 U CN208561373 U CN 208561373U CN 201820687979 U CN201820687979 U CN 201820687979U CN 208561373 U CN208561373 U CN 208561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elevator
main body
door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879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伟
肖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Tianda Eleva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Tianda Eleva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Tianda Eleva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Tianda Eleva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879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1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1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1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包括主体框架、位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层门、位于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轿厢、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对重、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安全装置、以及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轿厢及所述对重的钢带;所述层门与所述主体框架可旋转连接;所述轿厢至少包括厢体、位于所述厢体一侧的折叠门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折叠门开关的推杆电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的旋转轴以及位于所述旋转轴周围的压紧机构,所述钢带缠绕于所述旋转轴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梯,自带井道,轿厢内部空间大,占用占地面积的80以上,且安装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均设置于井道内部,且其井道内部需要加装诸多的线路、对重、曳引机、安全装置及滑轮组等结构,占用了较大的井道空间,传统轿厢的结构复杂,因此其内部空间较小,但是占用了较大的井道面积,故相应的井道的占地面积也会相应的增加,现有的轿厢内部面积占井道总面积的比例不超过50%,故其需要较大的安装面积。另一方面,目前的旧楼或个人别墅加装电梯处于井喷的趋势,然而,需要加装电梯的个人别墅及旧楼,大部分为外挂式,需要进行解决井道问题,故井道的安装是个人别墅及旧楼加装电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电梯,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梯,自带井道,轿厢内部空间大,占用占地面积的 80以上,且安装方便快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自带井道,轿厢内部空间大,占用占地面积的80以上,且安装方便快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梯,包括主体框架、位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层门、位于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轿厢、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对重、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安全装置、以及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轿厢及所述对重的钢带;
所述层门与所述主体框架可旋转连接;
所述轿厢至少包括厢体、位于所述厢体一侧的折叠门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折叠门开关的推杆电机;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的旋转轴以及位于所述旋转轴周围的压紧机构,所述钢带缠绕于所述旋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主体框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其包括立柱和与所述立柱相连接的横梁,相邻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榫卯结构相互连接,所述立柱相互拼接构成四个竖梁;
所述横梁位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
优选地,所述层门位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其固定于所述竖梁上并与所述竖梁可旋转连接,其宽度小于或等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还包括自闭装置,所述自闭装置与所述轿厢相连接;
当所述轿厢到达预设位置时,所述自闭装置被松开,所述层门能够被打开;当所述轿厢离开预设位置时,所述自闭装置重新开启,所述层门被锁上。
优选地,所述轿厢包括厢体、位于所述厢体一侧的折叠门、用于实现所述折叠门开关的推杆电机、位于所述折叠门上方的滑板、位于所述折叠门末端的滑轮以及位于所述滑轮上的门锁触点。
优选地,所述厢体的截面面积占电梯的占地面积的82%-87%。
优选地,所述对重与所述轿厢相连接,其包括支架和位于所述支架内部的对重块,所述支架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竖梁之间,其宽度小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的间距;
工作中,所述对重在两个相邻的竖梁之间上下运行。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其上设有钢带卡位;
所述压紧机构位于所述钢带卡位的周围,用于将所述钢带压紧于所述旋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设有限位卡位,所述钢带穿过所述钢带卡位及限位卡位。
优选地,所述安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竖梁上的制动轨道、位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限速器、与所述限速器相连接的安全钳以及连接所述限速器及安全钳的钢丝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层门设置为平开门,厢门设置为折叠门,在最小的安装面积下,最大化开门面积,最大开门宽度占安装面积宽度的80%以上,节约占地面积,且开门面积大,便于大件物品的进出,另一方面,通过主体框架的设置,解决了旧楼加装电梯没有井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在所述层门上设置有自闭装置,防止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层门被打开,引起安全事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安全装置中的安全钳设置为液压式安全钳,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被损坏的是安全钳本身,不损害制动轨道,维护成本低,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的厢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的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的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电梯,包括主体框架1、位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的层门 2、位于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的轿厢3、与所述轿厢3相连接的对重4、与所述轿厢3相连接的驱动装置5、位于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的安全装置6、以及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轿厢3及所述对重4的钢带7。
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框架1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其用于承载电梯的运行等功能,其包括立柱11和与所述立柱11相连接的横梁12,相邻所述立柱11之间通过榫卯结构相互连接,所述立柱11相互拼接构成四个竖梁1a,四个所述竖梁1a位于四个角上,且所述横梁12位于相邻所述竖梁1a之间,用于连接相邻所述竖梁1a,横梁12与所述竖梁1a之间相互拼接构成柱状框架,相当于传统电梯的井道,便于在其内部安装各个部件,该技术特征在CN2017107800694 号专利申请中已经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所述层门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位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其固定于所述竖梁1a上并与所述竖梁1a可旋转连接,其宽度小于或等于相邻所述竖梁1a之间的间距,具体的,所述层门2通过合页与所述竖梁1a相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层门2的开关。
更佳的,为了防止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或未到相应的位置,层门2被打开而引起的安全事故,还包括自闭装置,所述自闭装置与所述轿厢3相连接,当所述轿厢3到达预设位置时,所述自闭装置会被松开,如此所述层门2即可打开;当所述轿厢3离开预设位置时,所述自闭装置重新开启,所述层门2被锁上,无法打开所述层门2,消除安全隐患。
具体的,所述自闭装置包括电磁线圈、与所述电磁线圈相连接的伸缩杆以及位于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伸缩杆之间的复位弹簧,当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得所述伸缩杆径向收缩,如此即可开门;当所述电磁线圈断电后,磁场消失,所述伸缩杆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实现所述层门的自闭,防止电梯运行时,所述层门被打开发生危险事故。
所述轿厢3用于承载乘客或物品上下运行,如图4和5所示,其包括厢体 31、位于所述厢体31一侧的折叠门32、用于实现所述折叠门32开关的推杆电机33、位于所述折叠门32上方的滑板34、位于所述折叠门32末端的滑轮35 以及位于所述滑轮35上的门锁触点36。
所述厢体31用于承载乘客及物品,所述厢体31的截面面积占所述电梯的占地面积的80%以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厢体31的截面面积占电梯的占地面积的82%-87%;所述折叠门32位于所述厢体31的一侧,实现所述轿厢3的开关,便于乘客及物品进出所述轿厢;所述推杆电机33用于实现所述折叠门32的开关,其推送所述折叠门32时,实现所述折叠门32的开门,其拉动所述折叠门 32时,实现所述折叠门32的关门;所述滑板34位于所述折叠门32的上方,用于导向所述折叠门32的移动轨迹,防止折叠门32开关过程中位置偏移,影响所述折叠门32的正常开关;所述滑轮34安装于所述折叠门32末端,且其沿所述滑板34滑动,使得所述折叠门32与所述滑板34之间滑动摩擦,防止折叠门 32与所述滑板34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影响所述折叠门32的开关;所述门锁触点36位于所述折叠门32的最外侧,用于检测所述折叠门32是否完全关闭,防止因所述折叠门32未完全关闭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所述对重4与所述轿厢3相连接,其包括支架和位于所述支架内部的对重块,所述支架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竖梁之间,其宽度小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的宽度,便于工作过程中,所述对重4在两个相邻的竖梁1a之间上下运行,且不占用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的空间,节约安装面积,扩大轿厢安装空间。所述对重块的数量为至少一块,其具体的数量及重量可以根据所述电梯的用途及轿厢的重量进行设置。更佳地,所述对重块的数量为至少两块,且其与所述支架可拆卸安装,实际安装及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所述对重块的数量,灵活多用。
驱动装置5与所述轿厢3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轿厢3上下运动,如图6 所示,其包括驱动电机51、与所述驱动电机51相连接的旋转轴52以及位于所述旋转轴52周围的压紧机构53,所述驱动电机51与所述旋转轴52相连接,并驱动所述旋转轴52旋转;所述旋转轴52在所述驱动电机51的驱动下旋转,其上设有钢带卡位,便于所述钢带7缠绕于所述旋转轴52上,并实现所述钢带7 的限位。所述压紧机构53位于所述钢带卡位的周围,用于将所述钢带7压紧于所述旋转轴52上,防止所述钢带7在所述旋转轴52上打滑,影响轿厢3的上下运行。
更佳地,为了实现所述钢带7的限位,且不影响所述钢带7的正常运行,所述驱动装置5还包括限位轴54,所述限位轴54上设有限位卡位,所述钢带7 穿过所述钢带卡位及限位卡位,钢带7运行时,所述限位轴54跟随所述钢带7 一起转动,一方面减小所述限位轴54的阻力,另一方面防止所述钢带7在所述旋转轴52上滑动,位置偏移,影响轿厢3的正常运行。
所述安全装置6用于防止所述轿厢运行时速度过大,给乘客带来危险,如图7和8所示,其包括位于所述竖梁1a上的制动轨道61、位于所述主体框架1 上的限速器62、与所述限速器62相连接的安全钳63以及连接所述限速器62及安全钳63的钢丝绳64,电梯正常运行时,所述安全钳63沿所述制动轨道61滑动,电梯紧急制动时,所述安全钳63夹住所述制动轨道61,固定在所述制动轨道61上。
所述制动轨道61安装于所述竖梁1a上,分布于所述竖梁1a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为了使得紧急制动时所述安全装置6能够平稳的制动,所述制动轨道61 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其中两个竖梁1a上,其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竖梁1a 上,也可以位于呈对角分布的两个竖梁1a上,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所述制动轨道6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轨道61位于相邻的两个竖梁1a上。
所述限速器62位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顶部,用于限制所述轿厢3的运行速度,防止电梯发生冲顶或遁底的危险,其具体技术特征为本领域常规技术特征,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安全钳63通过所述钢丝绳64与所述限速器62相互作用,固定于所述轿厢3的顶部,用于实现电梯运行速度过快时的紧急制动,其包括固定于所述轿厢3上的夹具631以及与所述夹具631相连接的液压缸632,电梯正常运行时,所述夹具631跟随所述轿厢3沿所述制动轨道61滑动,其包括第一夹爪和与所述第一夹爪相连接的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分别位于所述制动轨道的两侧,电梯正常运行时,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制动轨道61的厚度,用以保证所述轿厢3能够正常运行。所述液压缸632 与所述夹具631之间通过液压管相连接,其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所述钢丝绳相连接。
所述钢丝绳64用于连接所述限速器62及液压缸632,实现所述限速器62 与所述安全钳63之间的相互作用,电梯正常运行时,钢丝绳64在所述液压缸 632的带动下运动,所述限速器62跟随所述钢丝绳64一起转动,当所述电梯超速行驶时,所述限速器62停止转动,钢丝绳64在所述限速器62的作用下停止运动,与所示钢丝绳64连接的液压杆压缩液压缸,被压缩的液压缸作用于所述夹具631,所述夹具631夹紧所述制动轨道,从而实现所述电梯的紧急制动功能。
所述刚带7用于实现所述驱动装置5、轿厢3以及对重4之间的连接,其一端固定于所述轿厢3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对重4上,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所述轿厢3与所述对重4之间,工作过程中,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所述钢带7运动,所述钢带7运动过程中,带动所述轿厢3及对重4上下运行,实现所述轿厢3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钢带运行,钢带运行过程中带动所述轿厢上下运行,实现载客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层门设置为平开门,厢门设置为折叠门,在最小的安装面积下,最大化开门面积,最大开门宽度占安装面积宽度的80%以上,节约占地面积,且开门面积大,便于大件物品的进出,另一方面,通过主体框架的设置,解决了旧楼加装电梯没有井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在所述层门上设置有自闭装置,防止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层门被打开,引起安全事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安全装置中的安全钳设置为液压式安全钳,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被损坏的是安全钳本身,不损害制动轨道,维护成本低,便于更换。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位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层门、位于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轿厢、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对重、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安全装置、以及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轿厢及所述对重的钢带;
所述层门与所述主体框架可旋转连接;
所述轿厢至少包括厢体、位于所述厢体一侧的折叠门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折叠门开关的推杆电机;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制动轨道、位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限速器、与所述限速器相连接的安全钳以及连接所述限速器及安全钳的钢丝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其包括立柱和与所述立柱相连接的横梁,相邻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榫卯结构相互连接,所述立柱相互拼接构成四个竖梁;
所述横梁位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位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其固定于所述竖梁上并与所述竖梁可旋转连接,其宽度小于或等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闭装置,所述自闭装置与所述轿厢相连接;
当所述轿厢到达预设位置时,所述自闭装置被松开,所述层门能够被打开;当所述轿厢离开预设位置时,所述自闭装置重新开启,所述层门被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包括厢体、位于所述厢体一侧的折叠门、用于实现所述折叠门开关的推杆电机、位于所述折叠门上方的滑板、位于所述折叠门末端的滑轮以及位于所述滑轮上的门锁触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的截面面积占电梯的占地面积的82%-87%。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与所述轿厢相连接,其包括支架和位于所述支架内部的对重块,所述支架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竖梁之间,其宽度小于相邻所述竖梁之间的间距;
工作中,所述对重在两个相邻的竖梁之间上下运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的旋转轴以及位于所述旋转轴周围的压紧机构,所述钢带缠绕于所述旋转轴上;
所述旋转轴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其上设有钢带卡位;
所述压紧机构位于所述钢带卡位的周围,用于将所述钢带压紧于所述旋转轴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设有限位卡位,所述钢带穿过所述钢带卡位及限位卡位。
CN201820687979.8U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电梯 Active CN208561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7979.8U CN208561373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7979.8U CN208561373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1373U true CN208561373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1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87979.8U Active CN208561373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1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4797A (zh) * 2018-05-08 2018-08-14 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4797A (zh) * 2018-05-08 2018-08-14 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6783B (zh) 电梯用紧急停止装置
CN105000446B (zh)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
PT2828188T (pt) Paraquedas numa instalação de elevador
CN1199839C (zh) 用于电梯乘客应急撤离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94797A (zh) 一种电梯
US20150191328A1 (en) Hydraulic brake system for elevator
FI96838B (fi) Hissin turvajarru
CN100581971C (zh) 一种电梯的无绳限速系统
CN104876093B (zh) 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移动小车结构和楼道电梯牵引系统
CN104590980A (zh) 带有保持组件的电梯同步门刀装置
CN208561373U (zh) 一种电梯
CN109532936B (zh) 斜井提升自动制动防跑安全车
CN204958047U (zh)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
CN111559683A (zh) 一种结构紧凑型带有失电制动摩擦式制动器的电梯
CN200988715Y (zh) 一种电梯的无绳限速系统
CN208561366U (zh) 一种便于加装的电梯
CN107089610B (zh) 渐进式离心制动器
WO2014102933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609268B2 (ja) 巻胴式エレベータの戸開走行防止システム
CN116199071A (zh) 一种客货分离的施工用升降机
CN103043508A (zh) 电梯的疏散系统
CN210366755U (zh) 双梁小车式内平动电动葫芦
CN107514202A (zh) 驱动装置下置的升降式地铁防淹防护密闭门
CN208700357U (zh) 一种壁挂式电梯
JPWO2005121006A1 (ja) エレベーター用の非常ブレー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