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8351U -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 Google Patents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8351U
CN208558351U CN201820364245.6U CN201820364245U CN208558351U CN 208558351 U CN208558351 U CN 208558351U CN 201820364245 U CN201820364245 U CN 201820364245U CN 208558351 U CN208558351 U CN 208558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axis
clamping jaw
arm
distance
cut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42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义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Xianzhengyixia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Xianzhengyixia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Xianzhengyixia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Xianzhengyixiang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642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8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8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83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刀式切断机构,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第一和二夹爪构成的夹持组件、以及第二枢转轴线、第一和二剪刀臂构成的剪刀头,第一和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第一剪刀臂绕第三枢转轴线铰接于第一夹爪上、第二剪刀臂绕第四枢转轴线铰接于第二夹爪上、第二和第一枢转轴线相互平行,第三至二枢转轴线的距离等于第四至二枢转轴线的距离、第三至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等于第四至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第三至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三至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第四至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小于第四至一枢转轴线的距离,从而在夹持组件夹紧时使得剪刀头能够同步的剪断被夹紧的软管。本实用还提供了应用上述剪切机构的软管卷绕装置、采血针组装设备。

Description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了一种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软管卷绕装置的采血针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设置延长管后,采血针的操作会更加方便,因其具有远离穿刺点、便于更换试管等优势,带柔性延长管的采血针应用更加普遍,但是延长管的输送、截取、固定、转移等方面难度加大。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延长管进行卷绕以便于组装采血针组件。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软管卷绕装置用以对延长管进行卷绕,此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继续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下面概述在范围上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相当的某些实施例。这些实施例无意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这些实施例仅意图提供相应实用新型的可能形式的简要概述。实际上,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可包含可与下面所述实施例类似或不同的多种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软管卷绕装置,使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该软管卷绕装置方便地将采血针的延长管进行卷绕,提高其生产效率及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软管卷绕装置的采血针组装设备。
为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包括:
传管机构,将输入的软管以压紧的状态输出,包括一对用于提供稳定压紧力的滚轮;
卷管机构,带动输出的软管卷绕形成软管环圈;
切断机构,用于将卷绕后的软管固定并将固定后的软管切断以使所述软管环圈从软管上断开;
其中,所述卷管机构包括卷管安装座和安装于该卷管安装座上的可升降的转轴、设于该转轴顶部用于卷绕软管的旋转头、以及驱动所述转轴单向转动的驱动器。
优选地,所述卷管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转轴的转轴孔,所述转轴上设有凸轮槽,所述卷管安装座上设有与该凸轮槽配合的滚轮,所述凸轮槽包括首尾平滑过渡的右旋段和左旋段,所述左旋段和所述右旋段相交,所述右旋段和所述左旋段共计二圈或者三圈、四圈、五圈,所述右旋段占比为75%-92%。
优选地,所述右旋段占比为78%-90%。所述右旋段占比进一步优选为80%或者81%、82%、83%、84%、85%、86%、87%、88%、89%。
优选地,所述驱动器为电动机。
优选地,所述凸轮槽采用设于所述卷管安装座上的方案替代,所述滚轮相应的设于所述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底座、转动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刀片、用于夹持固定从所述底座导入的软管以防止所述刀片切断过程中发生窜动的夹持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刀片转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底座、设于该底座上用于剪断软管的电动剪刀以及用于夹持固定从所述底座导入的软管以防止所述电动剪刀剪断过程中发生窜动的夹持件。
优选地,所述切断机构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构成的夹持组件、以及绕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剪刀臂和第二剪刀臂构成的剪刀头,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所述第一剪刀臂绕第三枢转轴线可枢转地铰接于所述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二剪刀臂绕第四枢转轴线可枢转地铰接于所述第二夹爪上、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从而在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夹紧时使得所述剪刀头能够同步的剪断被夹紧的软管。上述的切断机构可命名为剪刀式切断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不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不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的比例等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的比例。优选地,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的比例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的比例。
优选地,所述切断机构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构成的夹持组件、以及绕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剪刀臂和第二剪刀臂构成的剪刀头,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所述第一剪刀臂铰接于所述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二剪刀臂铰接于所述第二夹爪上、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夹爪对所述第一剪刀臂形成的第一动力臂与所述第二夹爪对所述第二剪刀臂形成的第二动力臂相等,所述第一剪刀臂对所述第一夹爪形成的第一阻力臂与所述第二剪刀臂对所述第二夹爪形成的第二阻力臂相等,所述第一阻力臂的力臂长于所述第一动力臂的力臂,从而在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夹紧时使得所述剪刀头能够同步的剪断被夹紧的软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臂不等于所述第二动力臂、和/或所述第一阻力臂不等于所述第二阻力臂。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臂与所述第二动力臂的比例等于所述第一阻力臂与所述第二阻力臂的比例。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臂与所述第一阻力臂的比例等于所述第二动力臂与所述第二阻力臂的比例。
优选地,由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构成的夹持组件采用常开式的结构或者常闭式的结构。
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切刀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由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构成,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切刀臂以及位于该切刀臂前端用于切断软管的切刀刃,所述切刀臂的尾端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夹爪上的第三枢转轴线上,所述第二夹爪上设有第四枢转轴线,所述切刀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夹爪上的第四枢转轴线配合的腰形滑槽,所述第二夹爪对所述切刀臂形成的动力臂的长度小于所述切刀臂对所述第二夹爪形成的阻力臂,从而在驱动所述第二夹爪和所述第一夹爪至夹紧时使得所述切刀臂前端的切刀刃能够同步的切断被夹紧的软管。
优选地,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切刀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由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构成,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切刀臂以及位于该切刀臂前端用于切断软管的切刀刃,所述切刀臂的尾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二夹爪上设有第四枢转轴线,所述切刀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夹爪上的第四枢转轴线配合的腰形滑槽,所述第二夹爪对所述切刀臂形成的动力臂的长度小于所述切刀臂对所述第二夹爪形成的阻力臂,从而在驱动所述第二夹爪和所述第一夹爪至夹紧时使得所述切刀臂前端的切刀刃能够同步的切断被夹紧的软管。
优选地,所述滚轮采用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软管卷绕装置的采血针组装设备。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大致如下。
1.所涉及的一种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包括传管机构和卷管机构、切断机构;所述卷管机构包括卷管安装座和安装于该卷管安装座上的可升降的转轴、设于该转轴顶部用于卷绕软管的旋转头、以及驱动所述转轴单向转动的驱动器;由于,所述卷管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转轴的转轴孔,所述转轴上设有凸轮槽,所述卷管安装座上设有与该凸轮槽配合的滚轮,所述凸轮槽包括首尾平滑过渡的右旋段和左旋段,所述左旋段和所述右旋段相交,所述右旋段和所述左旋段共计二圈或者三圈、四圈、五圈,所述右旋段占比为75%-92%;使得转轴仅需要一个转向即可实现卷管机构的转轴的升降,整个工作过程的控制简单、方便。
2.所涉及的一种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包括传管机构和卷管机构、切断机构;其切断机构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构成的夹持组件、以及绕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剪刀臂和第二剪刀臂构成的剪刀头,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所述第一剪刀臂绕第三枢转轴线可枢转地铰接于所述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二剪刀臂绕第四枢转轴线可枢转地铰接于所述第二夹爪上、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和第一枢转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从而在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夹紧时使得所述剪刀头能够同步的剪断被夹紧的软管。这样就只需要控制夹持组件的动作就能实现切断软管,一个控制实现二个动作。
3.所涉及的一种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包括传管机构和卷管机构、切断机构;其切断机构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构成的夹持组件、以及绕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剪刀臂和第二剪刀臂构成的剪刀头,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所述第一剪刀臂铰接于所述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二剪刀臂铰接于所述第二夹爪上、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和第一枢转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夹爪对所述第一剪刀臂形成的第一动力臂与所述第二夹爪对所述第二剪刀臂形成的第二动力臂相等,所述第一剪刀臂对所述第一夹爪形成的第一阻力臂与所述第二剪刀臂对所述第二夹爪形成的第二阻力臂相等,所述第一阻力臂的力臂长于所述第一动力臂的力臂,从而在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夹紧时使得所述剪刀头能够同步的剪断被夹紧的软管。这样就只需要控制夹持组件的动作就能实现切断软管,一个控制实现二个动作。
4.所涉及的一种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包括传管机构和卷管机构、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切刀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由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构成,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切刀臂以及位于该切刀臂前端用于切断软管的切刀刃,所述切刀臂的尾端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夹爪上的第三枢转轴线上,所述第二夹爪上设有第四枢转轴线,所述切刀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夹爪上的第四枢转轴线配合的腰形滑槽,所述第二夹爪对所述切刀臂形成的动力臂的长度小于所述切刀臂对所述第二夹爪形成的阻力臂,从而在驱动所述第二夹爪和所述第一夹爪至夹紧时使得所述切刀臂带动所述切刀刃能够同步的切断被夹紧的软管。
各个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目的、特性和技术方案能够以任意组合方式共同或独立地应用。在每个技术方案中不一定需要结合所有目的或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其中某些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软管卷绕装置的转轴和旋转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软管卷绕装置的卷管安装座的某一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和图2中的软管卷绕装置的转轴的圆周在凸轮槽处的展开平铺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主要用于软管卷绕装置的切断机构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在张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切断机构在张开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图5和图6中所示的切断机构在切断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切断机构在切断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主要用于软管卷绕装置的切断机构的又一可选实施例在张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所示的切断机构在切断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各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中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只要其不违背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软管卷绕装置的转轴和旋转头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软管卷绕装置的卷管安装座的某一位置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和图2中的软管卷绕装置的转轴的圆周在凸轮槽处的展开平铺后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提供的一种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包括传管机构和切断机构10、卷管机构20;所述传管机构包括一对用于提供稳定压紧力的滚轮以将输入的软管以压紧的状态输出,切断机构10用于将卷绕后的软管固定并将固定后的软管切断以使所述软管环圈从软管上断开,卷管机构20用于带动输出的软管卷绕形成软管环圈。
其中,卷管机构20包括卷管安装座21和转轴22、旋转头23、以及驱动器24。转轴22可升降的安装于卷管安装座21上,旋转头23设于该转轴22顶部用于卷绕软管,驱动器24驱动转轴22单向转动。至于传管机构以及切断机构10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公布号为CN 106002254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供应设备中的技术方案,其中的传管机构与该申请中的描述有些差别,该申请中描述为软管输送机构,该差别只为使其表述更加精准;故CN 106002254 A中已公布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参考图1至图3所示,卷管安装座21上的转轴孔211用于安装转轴22,转轴22上设有凸轮槽221,卷管安装座21上设有与该凸轮槽221配合的滚轮212。图3中,滚轮212是通过一个滚轮安装座213安装于卷管安装座21上的;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滚轮安装座213只是其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现有技术的结构,只要其能将滚轮212安装至对应位置即可。参考图2和图4所示,凸轮槽221包括首尾平滑过渡的右旋段222和左旋段223,左旋段223和右旋段222相交,右旋段222和左旋段223共计二圈,右旋段222占比为75%-92%。此外,凸轮槽221也可以是三圈或者四圈、五圈,甚至更多。
工作时,以俯视卷管机构20的角度看,旋转头23是顺时针转动的。一种可选工作方式中,驱动器24带动转轴22及其顶部的旋转轴23顺时针转动1.5圈,相应的旋转头23带动软管卷绕1.5圈形成卷绕的螺旋状的软管段,待取管机构将软管段取走后,驱动器24继续带动转轴22及其顶部的旋转轴23顺时针转动0.5圈回到初始位置,往复循环即可不断的完成卷绕工序。上述过程中,转轴22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的升降是由滚轮212和凸轮槽221的配合决定的,如图1和图2、图3所示,前部分的1.5圈范围内,滚轮212与凸轮槽221的右旋段222配合使得转轴22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下降,在后的0.5圈范围内,滚轮212与凸轮槽221的左旋段223配合使得转轴22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上升,由于左旋段223和右旋段222又是首尾平滑过渡的,因此,后面这0.5圈转完即使得转轴22又回到初始位置。
显然,上述的工作循环中,驱动器24不需要反转,而只要继续转动非常少的角度即可使得转轴22及其上部的旋转轴23返回初始位置,相对于CN 106002254 A中的技术方案来说,控制更加简便,而且节省了时间也能够效率更高。
另外,上述的转动1.5圈也只是一种优选方案,也可以先转动1.55圈,待取管机构将软管段取走后再转动0.45圈,另外还可以是1.6圈与0.4圈配合、1.58圈与0.42圈配合等多种组合。此外,右旋段222和左旋段223也可以是共计三圈或者四圈、五圈、甚至更多圈数,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在图4所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右旋段222占比为80%;当然,也可以是81%或者82%、83%、84%、85%、86%、87%、88%、89%等各种合适的比例,此外也可以是78%或者90%,比例不同时适当调整其螺旋升角或者说一圈的行程,使其在左旋段223转动时能稳定的回程即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器24采用的电动机。
如图1所示,其示意了切断机构10的一种可用实施例,该切断机构10包括底座11、转动设于底座11上的刀片12、用于夹持固定从底座11导入的软管以防止刀片12切断过程中发生窜动的夹持件13以及用于控制刀片12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控制刀片12转动的驱动机构在该图中未示意,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CN 106002254 A中的附图及其说明。此外,也可以将刀片12及控制刀片12转动的驱动机构采用电动剪刀代替。
在一替换性的实施例中,卷管安装座21上设有用于安装转轴22的转轴孔,转轴22孔上设有凸轮槽,转轴22设有与该凸轮槽配合的滚轮,所述凸轮槽包括首尾平滑过渡的右旋段和左旋段,所述左旋段和所述右旋段相交,所述右旋段和所述左旋段共计一圈或者二圈、三圈、四圈,所述右旋段占比为75%-92%。
对于切断机构,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提供了切断机构的另一可选实施例,请参考图5至图8,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主要用于软管卷绕装置的切断机构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在张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切断机构在张开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7为图5和图6中所示的切断机构在切断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所示的切断机构在切断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的,如图5至图8所示,切断机构10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141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构成的夹持组件14、以及绕第二枢转轴线151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剪刀臂152和第二剪刀臂153构成的剪刀头15,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上的夹头144、145均采用柔性夹头,第一剪刀臂152绕第三枢转轴146可枢转地铰接于第一夹爪142上、第二剪刀臂153绕第四枢转轴线147可枢转地铰接于第二夹爪143上、第二枢转轴线151和第一枢转轴线141相互平行,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等于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等于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小于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小于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从而在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夹紧时使得剪刀头15能够同步的剪断被夹紧的软管。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夹爪142采用固定位置的方式,而第二夹爪143为动作的,这样便于定位,拉杆16用于牵引第二夹爪143的动作。具体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驱动机构驱动拉杆16的动作从而控制第二夹爪143 的运动。工作中,第二夹爪143通过第四枢转轴线147带动第二剪刀臂153动作,张开或者闭合,由于第二剪刀臂153对第二夹爪143形成的阻力臂大于第二夹爪143对第二剪刀臂153形成的动力臂,使得第四枢转轴线147相对第二剪刀臂153转动的角度大于第四枢转轴线147相对第二夹爪143转动的角度;即第二夹爪143运动时带动第二剪刀臂153转动的角度大于第二夹爪143转动的角度;从而在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由张开运动至夹紧时,剪刀头15的第一剪刀臂152和第二剪刀臂153由张开得比夹持组件14更大而能够运动至完全剪断的位置。上述的切断机构10可以理解为剪刀式切断机构。
在一些替代性的实施例中,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也可以不等于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和/或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也可以不等于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与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的比例等于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与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的比例。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与第三枢转轴线146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的比例等于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二枢转轴线151的距离与第四枢转轴线147至第一枢转轴线141的距离的比例。
此外,本申请提供了切断机构的又一可选实施例,参考图5至图8,将其中的第三枢转轴146和第四枢转轴线147采用铰接的结构代替,其方案即为如下,切断机构10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141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构成的夹持组件14、以及绕第二枢转轴线151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剪刀臂152和第二剪刀臂153构成的剪刀头15,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第一剪刀臂152铰接于第一夹爪142上、第二剪刀臂153铰接于第二夹爪143上、第二枢转轴线151和第一枢转轴线141相互平行,第一夹爪142对第一剪刀臂152形成的第一动力臂与第二夹爪143对第二剪刀臂153形成的第二动力臂相等,第一剪刀臂152对第一夹爪142形成的第一阻力臂与第二剪刀臂153对第二夹爪143形成的第二阻力臂相等,所述第一阻力臂的力臂长于所述第一动力臂的力臂,从而在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夹紧时使得剪刀头15能够同步的剪断被夹紧的软管。
在一些替代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臂也可以不等于所述第二动力臂、和/或所述第一阻力臂也可以不等于所述第二阻力臂。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臂与所述第二动力臂的比例等于所述第一阻力臂与所述第二阻力臂的比例。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臂与所述第一阻力臂的比例等于所述第二动力臂与所述第二阻力臂的比例。
如图5至图8所示,由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构成的夹持组件14采用的常开式的结构,当然,夹持组件14也可以采用常闭式的结构,依然可由拉杆16控制其开和闭。另外,控制第二夹爪143动作的除了采用上述的栏杆16以外,还可以其他各种现有的传动装置,具体此处不赘述。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将第一夹爪142固定的模式比较好,但是也可以不是固定的。
另外,本申请提供了切断机构的又一可选实施例,请参考图9和图10,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主要用于软管卷绕装置的切断机构的又一可选实施例在张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所示的切断机构在切断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如图9和图10所示,提供的切断机构10包括夹持组件14和切刀组件17,夹持组件14由绕第一枢转轴线141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构成,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上的夹头144、145均采用柔性夹头,切刀组件17包括切刀臂171以及位于切刀臂171前端用于切断软管的切刀刃173,切刀臂171的尾端可转动的设于第一夹爪142上的第三枢转轴线146上,第二夹爪143上设有第四枢转轴线147,切刀臂171上设有与第二夹爪143上的第四枢转轴线147配合的腰形滑槽172,第二夹爪143对切刀臂171形成的动力臂的长度小于切刀臂171对第二夹爪143形成的阻力臂,从而在驱动第二夹爪143和第一夹爪142至夹紧时使得切刀臂171带动切刀刃173能够同步的切断被夹紧的软管。
如图9中所示,在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张开时,切刀臂171前端的切刀刃173与夹头144之间的距离大于夹头145与夹头144之间的距离;而如图10中所示,在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夹紧位置时,切刀臂171前端的切刀刃173已经完全覆盖了夹头144和夹头145之间夹持位置,即切刀刃173能够完全切断夹头144和夹头145夹持的软管,其根本原理也是二个力臂的不同,夹持组件14的第二夹爪143运动时的转动角度小于切刀臂171的转动角度,从而第二夹爪143和第一夹爪142至夹紧位置时使得切刀臂171前端的切刀刃173能够同步的切断被夹紧的软管。
在一未示意的优选实施例中,腰形滑槽172的中心线呈弧线。
在一种替代性的实施例中,结合图9和图10,切刀臂171的尾端铰接于第一夹爪142上。即,提供的切断机构10包括夹持组件14和切刀组件17,夹持组件14由绕第一枢转轴线141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构成,第一夹爪142和第二夹爪143上的夹头144、145均采用柔性夹头,切刀组件17包括切刀臂171以及位于切刀臂171前端用于切断软管的切刀刃173,切刀臂171的尾端铰接于第一夹爪142上,第二夹爪143上设有第四枢转轴线147,切刀臂171上设有与第二夹爪143上的第四枢转轴线147配合的腰形滑槽172,第二夹爪143对切刀臂171形成的动力臂的长度小于切刀臂171对第二夹爪143形成的阻力臂,从而在驱动第二夹爪143和第一夹爪142至夹紧时使得切刀臂171前端的切刀刃173能够同步的切断被夹紧的软管。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滚轮212采用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
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24通过花键轴26和传动套25将转动传递至转轴22,花键轴26为外花键,而传动套25的下部则具有与花键轴26的外花键配合的内花键,这样,转轴22在升降过程中,驱动机构24输出的转动也能通过花键轴26和传动套25正常传递给转轴22。传动套25固定设置于转轴22的下部。当然,除了上述的花键配合结构,也可以采用滑键配合的结构,即驱动机构24通过滑键配合结构与转轴22相连。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应用上述软管卷绕装置的采血针组装设备。具体实施例请参考上述内容,并可结合相关现有技术以得到其具体实施例,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上述对各实用新型的相关的功能或者效果的描述,是指其具有该功能或者效果,其有可能还具有其他的功能或者效果,因此,不应视为对其进行功能或者效果的不当限定。
以上对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以及应用该软管卷绕装置的采血针组装设备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尽管已经对执行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在不脱离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剪刀式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构成的夹持组件、以及绕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剪刀臂和第二剪刀臂构成的剪刀头,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所述第一剪刀臂绕第三枢转轴线可枢转地铰接于所述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二剪刀臂绕第四枢转轴线可枢转地铰接于所述第二夹爪上、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从而在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夹紧时使得所述剪刀头能够同步的剪断被夹紧的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不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不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的比例等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的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式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三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的比例等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二枢转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枢转轴线至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距离的比例。
5.一种剪刀式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构成的夹持组件、以及绕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彼此铰接的第一剪刀臂和第二剪刀臂构成的剪刀头,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夹头均采用柔性夹头,所述第一剪刀臂铰接于所述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二剪刀臂铰接于所述第二夹爪上、所述第二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夹爪对所述第一剪刀臂形成的第一动力臂与所述第二夹爪对所述第二剪刀臂形成的第二动力臂相等,所述第一剪刀臂对所述第一夹爪形成的第一阻力臂与所述第二剪刀臂对所述第二夹爪形成的第二阻力臂相等,所述第一阻力臂的力臂长于所述第一动力臂的力臂,从而在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夹紧时使得所述剪刀头能够同步的剪断被夹紧的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刀式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臂不等于所述第二动力臂、和/或所述第一阻力臂不等于所述第二阻力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刀式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臂与所述第二动力臂的比例等于所述第一阻力臂与所述第二阻力臂的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剪刀式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臂与所述第一阻力臂的比例等于所述第二动力臂与所述第二阻力臂的比例。
9.一种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包括剪刀式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式切断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剪刀式切断机构。
10.一种采血针组装设备,包括软管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卷绕装置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管卷绕装置。
CN201820364245.6U 2018-03-18 2018-03-18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8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4245.6U CN208558351U (zh) 2018-03-18 2018-03-18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4245.6U CN208558351U (zh) 2018-03-18 2018-03-18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8351U true CN208558351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5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424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8351U (zh) 2018-03-18 2018-03-18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83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531A (zh) * 2020-04-13 2020-07-28 长沙柳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旋转进行定量切割且稳定绕卷的智能绕卷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531A (zh) * 2020-04-13 2020-07-28 长沙柳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旋转进行定量切割且稳定绕卷的智能绕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7306A (zh)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CN208558351U (zh)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剪刀式切断机构
CN207787562U (zh) 一种钢筋矫直机的调直装置
CN102247180A (zh) 医用持针钳
CN203506780U (zh) 微创缝合打结器
CN209699196U (zh) 一种纸管切刀装置
CN108437481A (zh) 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以及采血针组装设备
CN207239305U (zh) 一种电动往复锯的可调式工件夹持装置及电动往复锯
CN207412191U (zh) 一种毛囊钻取机及其手持式毛囊钻具
CN104158068A (zh) 旋切式剥线钳
CN108422678A (zh) 采血针装置设备、软管卷绕装置及其切断机构
CN209916095U (zh) 一种持针端可转动的腔镜持针器
CN205838181U (zh) 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卷绕装置及采血针组装设备
CN106002254A (zh) 用于采血针组装的软管供应设备及采血针组装设备
CN110061397A (zh) 一种搓线钳
CN206953217U (zh) 一种竹筒取簧机
CN208209566U (zh) 一种电源线长度可调的手机充电器
CN216451072U (zh) 高效的电缆剥皮设备
CN215129595U (zh) 大摆角钳头绕线结构
CN113456141A (zh) 一种吻合器的主动弯转系统
CN211534772U (zh) 一种可旋转止血钳
CN220898755U (zh) 一种腹腔镜下脾脏旋切抓钳
CN206780253U (zh) 三爪卡盘扳手及三爪卡盘
CN209236567U (zh) 飞秒激光眼科近视手术用机械夹头
CN218943411U (zh) 双旋钮电动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