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7773U - 一种上料切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切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7773U
CN208557773U CN201820757096.XU CN201820757096U CN208557773U CN 208557773 U CN208557773 U CN 208557773U CN 201820757096 U CN201820757096 U CN 201820757096U CN 208557773 U CN208557773 U CN 208557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synchronizing wheel
component
feeding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70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道明
高圳雄
刘铭科
程清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t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t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t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t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70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7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7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77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切断机构,包括基座、送料组件、铆压组件和下料组件;送料组件、铆压组件和下料组件均设置于基座上;送料组件设有第一凸轮,送料组件通过第一凸轮的带动进行送料;铆压组件设有第二凸轮,铆压组件通过第二凸轮的带动进行铆压切断;下料组件设有第三凸轮,下料组件通过第三凸轮的带动进行下料;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通过第一同步带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切断机构,摆脱了多个气缸驱动的作业模式,作业效率更高,设备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切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断机,特别涉及一种上料切断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上料切断机构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主要用于对工件进行切断作业。与手工切断作业相比,机械切断对切断的质量、精度要求更高。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上料切断机构设有多个气缸,用于推动相关构件完成上料,切断,下料三个动作。这种作业方式需要多个气缸协调配合,作业效率慢,而且设备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切断机构,包括基座、送料组件、铆压组件和下料组件;
所述送料组件、所述铆压组件和所述下料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送料组件设有第一凸轮,所述送料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凸轮的带动进行送料;
所述铆压组件设有第二凸轮,所述铆压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凸轮的带动进行铆压切断;
所述下料组件设有第三凸轮,所述下料组件通过所述第三凸轮的带动进行下料;
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第三凸轮通过第一同步带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第三凸轮依次连有所述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第三同步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连接于所述第一同步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二凸轮之间还设有第四同步轮;所述第四同步轮为双槽同步轮。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设有第五同步轮,所述第五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有第六同步轮,所述第六同步轮通过第三同步带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组件还设有送料块、第一滑槽和第一推杆;所述送料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上;所述基座设有滑轨,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抵接;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滑轨之间连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铆压组件还设有压块、压座、升降杆、升降杆套和第一升降块;所述压块和所述压座之间连有第二弹簧;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套接于所述升降杆套内;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一升降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组件还设有吸料头、第二推杆、第二升降块、第二滑槽、第三滑槽、第一推片和第二推片;所述第二滑槽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升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上,所述第二升降块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升降;所述第二升降块与所述基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升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片抵接,另一端接有所述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上,所述第二推杆沿所述第三滑槽水平滑动;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接有所述吸料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片抵接;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槽之间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推片和所述第二推片均与所述第三凸轮抵接;所述第一推片和所述第二推片均铰接于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轮设有双凸片;所述第一推片呈阶梯型;所述第二推片呈勺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切断机构,通过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分别驱动送料组件、铆压组件和下料组件,凸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送料组件、铆压组件和下料组件的同步运转;且只使用一个电机驱动凸轮进行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切断机构,摆脱了多个气缸驱动的作业模式,作业效率更高,设备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切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料切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凸轮与第二同步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铆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铆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第三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第一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第二推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 基座 110 第一同步带 120 张紧轮
130 电机 131 第五同步轮 140 第二同步带
150 编码器 151 第六同步轮 160 第三同步带
170 滑轨 200 送料组件 210 第一凸轮
211 第一同步轮 220 送料块 230 第一滑槽
240 第一推杆 241 第一弹簧 300 铆压组件
310 第二凸轮 311 第二同步轮 312 第四同步轮
320 压块 321 第二弹簧 330 压座
340 升降杆 350 升降杆套 360 第一升降块
400 下料组件 410 第三凸轮 411 第三同步轮
420 吸料头 430 第二推杆 431 第四弹簧
440 第二升降块 441 第三弹簧 450 第二滑槽
460 第三滑槽 470 第一推片 480 第二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切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上料切断机构,包括基座100、送料组件200、铆压组件300和下料组件400;
所述送料组件200、所述铆压组件300和所述下料组件400均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
所述送料组件200设有第一凸轮210,所述送料组件200通过所述第一凸轮210的带动进行送料;
所述铆压组件300设有第二凸轮310,所述铆压组件300通过所述第二凸轮310的带动进行铆压切断;
所述下料组件400设有第三凸轮410,所述下料组件400通过所述第三凸轮410的带动进行下料;
所述第一凸轮210、所述第二凸轮310和所述第三凸轮410通过第一同步带110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送料组件200设置于基座100的送料轨道上,送料组件200设有第一凸轮210;通过第一凸轮210的转动,从而驱动送料组件200进行送料作业;铆压组件300设置于送料轨道末端,铆压组件300设有第二凸轮310;通过第二凸轮310的转动,从而驱动铆压组件300进行铆压切断作业;下料组件400设置于铆压组件300上方,下料组件400设有第三凸轮410;通过第三凸轮410的转动,从而驱动下料组件400进行下料作业;第一凸轮210、第二凸轮310和第三凸轮410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110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使用时,送料组件200、铆压组件300和下料组件400协调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切断机构,通过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分别驱动送料组件、铆压组件和下料组件,凸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送料组件、铆压组件和下料组件的同步运转;且只使用一个电机驱动凸轮进行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切断机构,摆脱了多个气缸驱动的作业模式,作业效率更高,设备成本更低。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轮210、所述第二凸轮310和所述第三凸轮410依次连有所述第一同步轮211、所述第二同步轮311和所述第三同步轮411;所述第一同步轮211、所述第二同步轮311和所述第三同步轮4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110连接。
具体实施时,第一凸轮210、第二凸轮310和第三凸轮410通过转轴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轮211、第二同步轮311和第四同步轮411;如图2所示,第一同步轮211、第二同步轮311和第三同步轮411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110连接;使用时,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110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凸轮实现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基座100上设有至少一个张紧轮120,所述张紧轮120连接于所述第一同步带110上。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基座100设有至少一个张紧轮120,张紧轮120与第一同步轮211、第二同步轮311和第三同步轮411通过第一同步带110连接,张紧轮120用于控制第一同步带110的张紧力。
优选地,所述第二同步轮311与所述第二凸轮310之间还设有第四同步轮312;所述第四同步轮312为双槽同步轮。
优选地,所述基座100设有电机130,所述电机130设有第五同步轮131,所述第五同步轮131通过第二同步带140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312。
优选地,所述基座100还设有编码器150,所述编码器150设有第六同步轮151,所述第六同步轮151通过第三同步带160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312。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连接第二凸轮310和第二同步轮311的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第四同步轮312;第四同步轮312为双槽同步轮;
如图2所示,基座100固定连接有电机130,电机130机头连接第五同步轮131,第五同步轮131通过第二同步带140连接第四同步轮312;使用时,第一同步轮211、第二同步轮311和第三同步轮411通过电机130的驱动进行同步转动。
如图6和图7所示,基座100固定连接有编码器150,编码器150设有第六同步轮151,第六同步轮151通过第三同步带160连接第四同步轮312;使用时,编码器150用于接收、编制凸轮同步转动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送料组件200还设有送料块220、第一滑槽230和第一推杆240;所述送料块22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230上;所述基座100设有滑轨170,所述第一滑槽23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170上;所述第一推杆24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230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210抵接;所述第一推杆240与所述滑轨170之间连有第一弹簧241。
具体实施时,如图4和图5所示,送料块220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230上;基座100设有滑轨170,第一滑槽230滑动连接于滑轨170上;第一推杆24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230上,另一端与第一凸轮210抵接;第一推杆240与滑轨170之间连有第一弹簧241;
使用时,通过第一凸轮210的转动,第一凸轮210推动第一推杆240前移,直至第一凸轮210的凸端与第一推杆240分离,第一弹簧241拉动第一推杆240后移,通过第一凸轮210和第一弹簧241的带动,第一推杆240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送料块220往复运动进行送料。
优选地,所述铆压组件300还设有压块320、压座330、升降杆340、升降杆套350和第一升降块360;所述压块320和所述压座330之间连有第二弹簧321;所述升降杆340的一端与所述压块3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块36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340套接于所述升降杆套350内;所述第二凸轮310与所述第一升降块360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6和图7所示,压座330固定于送料轨道末端,压块320位于压座330上方,压块320和压座330之间连有第二弹簧321;四个升降杆套350固定连接于基座100上,升降杆340套接于升降杆套350内,升降杆340沿升降杆套350上下升降;压座330设有通孔,升降杆340的一端穿过通孔与压块3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升降块360固定连接;第二凸轮310与第一升降块360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第二凸轮310的转动,使得第一升降块360进行上下升降,升降杆340跟随第一升降块360上下升降,从而带动压块320与压座330进行铆压切断。
优选地,所述下料组件400还设有吸料头420、第二推杆430、第二升降块440、第二滑槽450、第三滑槽460、第一推片470和第二推片480;所述第二滑槽450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第二升降块440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450上,所述第二升降块440沿所述第二滑槽450滑动升降;所述第二升降块440与所述基座100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41;所述第二升降块4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片470抵接,另一端接有所述第三滑槽460;所述第二推杆430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460上,所述第二推杆430沿所述第三滑槽460水平滑动;所述第二推杆430的一端接有所述吸料头42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片480抵接;所述第二推杆4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槽460之间接有第四弹簧431;所述第一推片470和所述第二推片480均与所述第三凸轮410抵接;所述第一推片470和所述第二推片480均铰接于所述基座100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凸轮410设有双凸片;所述第一推片470呈阶梯型;所述第二推片480呈勺型。
具体实施时,如图8所示,第二滑槽450固定连接于基座100上,第二升降块440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450上,第二升降块440沿第二滑槽450滑动升降;第二升降块440与基座100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41;第二升降块440的一端与第一推片470抵接,另一端接有第三滑槽460;第二推杆430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460上,第二推杆430沿第三滑槽460水平滑动;第二推杆430的一端接有吸料头420,另一端与第二推片480抵接;第二推杆430的另一端与第三滑槽460之间接有第四弹簧431;如图9所示,第三凸轮410设有前后双凸片;第一推片470和第二推片480分别与第三凸轮410的凸片抵接;第一推片470和第二推片480均铰接于基座100上;如图10所示,第一推片470呈阶梯型;如图11所示,第二推片480呈勺型;
使用时,当第三凸轮410的前凸片低点与第二推片480抵接时,吸料头420位于吸料处,第三凸轮410进行转动,第二推片480推动第二推杆430前移,第一推片470松离第二升降块440,第二升降块440受第三弹簧441拉伸上升;当第三凸轮410的后凸片高点与第一推片470抵接时,下料组件400升至最高点,第三凸轮410进行转动,第二推片480未发生位移,第二推杆430保持水平位置,第一推片470下压第二升降块440;当第三凸轮410的后凸片低点与第一推片470抵接时,下料组件400位于放料处,第三凸轮410进行转动,第二推片480未发生位移,第二推杆430保持水平位置,第一推片470松离第二升降块440,第二升降块440受第三弹簧441拉伸上升;当第三凸轮410的后凸片高点与第一推片470抵接时,下料组件400升至最高点,第三凸轮410进行转动,第二推片480松离第二推杆430,第二推杆430受第四弹簧431拉伸后移,第一推片470下压第二升降块440,直至吸料头420到吸料处;第三凸轮410不断转动,从而实现吸料组件400吸料、放料动作。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基座、同步带、张紧轮、电机、同步轮、编码器、滑轨、送料组件、凸轮、送料块、滑槽、推杆、弹簧、铆压组件、压块、压座、升降杆、升降杆套、升降块、下料组件、吸料头和推片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送料组件(200)、铆压组件(300)和下料组件(400);
所述送料组件(200)、所述铆压组件(300)和所述下料组件(400)均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
所述送料组件(200)设有第一凸轮(210),所述送料组件(200)通过所述第一凸轮(210)的带动进行送料;
所述铆压组件(300)设有第二凸轮(310),所述铆压组件(300)通过所述第二凸轮(310)的带动进行铆压切断;
所述下料组件(400)设有第三凸轮(410),所述下料组件(400)通过所述第三凸轮(410)的带动进行下料;
所述第一凸轮(210)、所述第二凸轮(310)和所述第三凸轮(410)通过第一同步带(110)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210)、所述第二凸轮(310)和所述第三凸轮(410)依次连有第一同步轮(211)、第二同步轮(311)和第三同步轮(411);所述第一同步轮(211)、所述第二同步轮(311)和所述第三同步轮(4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1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上设有至少一个张紧轮(120),所述张紧轮(120)连接于所述第一同步带(1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步轮(311)与所述第二凸轮(310)之间还设有第四同步轮(312);所述第四同步轮(312)为双槽同步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 设有电机(130),所述电机(130)设有第五同步轮(131),所述第五同步轮(131)通过第二同步带(140)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3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还设有编码器(150),所述编码器(150)设有第六同步轮(151),所述第六同步轮(151)通过第三同步带(160)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3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200)还设有送料块(220)、第一滑槽(230)和第一推杆(240);所述送料块(22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230)上;所述基座(100)设有滑轨(170),所述第一滑槽(23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170)上;所述第一推杆(24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230)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210)抵接;所述第一推杆(240)与所述滑轨(170)之间连有第一弹簧(2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组件(300)还设有压块(320)、压座(330)、升降杆(340)、升降杆套(350)和第一升降块(360);所述压块(320)和所述压座(330)之间连有第二弹簧(321);所述升降杆(340)的一端与所述压块(3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块(36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340)套接于所述升降杆套(350)内;所述第二凸轮(310)与所述第一升降块(36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400)还设有吸料头(420)、第二推杆(430)、第二升降块(440)、第二滑槽(450)、第三滑槽(460)、第一推片(470)和第二推片(480);所述第二滑槽(450)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第二升降块(440)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450)上,所述第二升降块(440)沿所述第二滑槽(450)滑动升降;所述第二升降块(440)与所述基座(100)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41);所述第二升降块(4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片(470)抵接,另一端接有所述第三滑槽(460);所述第二推杆(430)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460)上,所述第二推杆(430)沿所述第三滑槽(460)水平滑动;所述第二推杆(430)的一端接有所述吸料头(42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推片(480)抵接;所述第二推杆(4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滑槽(460)之间接有第四弹簧(431);所述第一推片(470)和所述第二推片(480)均与所述第三凸轮(410)抵接;所述第一推片(470)和所述第二推片(480)均铰接于所述基座(1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料切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轮(410)设有双凸片;所述第一推片(470)呈阶梯型;所述第二推片(480)呈勺型。
CN201820757096.XU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上料切断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7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7096.XU CN208557773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上料切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7096.XU CN208557773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上料切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7773U true CN208557773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709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7773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上料切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77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6213A (zh) * 2019-05-09 2020-11-10 安徽省亿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绳与铆钉铆压切断功能兼备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6213A (zh) * 2019-05-09 2020-11-10 安徽省亿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绳与铆钉铆压切断功能兼备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53946U (zh) 一种新型门板合页槽开槽装置
CN208557773U (zh) 一种上料切断机构
CN104772767B (zh) 一种机器人的连杆式抓手
CN209439842U (zh) 一种刀库随动的加工中心
CN105750970B (zh) 一种刀库设于主轴架上的龙门机床
CN109290461A (zh) 一种自动冲压生产线翻转装置
CN109158887A (zh) 智能控制十五轴联动高端制造专机
CN116175450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用夹持工装
CN210010517U (zh) 一种可变行程速比系数的牛头刨床
CN209050467U (zh) 一种换刀机构
CN207916393U (zh) 一种雕刻机平移结构
CN201067847Y (zh) 车床进给装置
CN214816520U (zh) 一种数控机床刀座导轨
CN206645132U (zh) 塑料袋折叠装置
CN213977426U (zh) 一种玻璃钢化用冷却风栅
CN213977424U (zh) 一种玻璃钢化用同步摆动风栅
CN209890869U (zh) 一种绗缝机针柱结构
CN109807382B (zh) 一种可变行程速比系数的牛头刨床
CN203817853U (zh) 皮带式传动主轴同步打刀机构
CN208613670U (zh) 一种新型自动铆压机
CN202155771U (zh) 双夹具转接装置
CN208840732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导向架
CN207508287U (zh) 一种吊扇车床送料结构
CN219235561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木材加工用直边机
CN211103981U (zh) 一种桁架式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