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3536U - 粉尘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粉尘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3536U
CN208553536U CN201821198890.1U CN201821198890U CN208553536U CN 208553536 U CN208553536 U CN 208553536U CN 201821198890 U CN201821198890 U CN 201821198890U CN 208553536 U CN208553536 U CN 208553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dust
wetting device
sealing cover
sp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88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树成
耿科威
耿立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Fangto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Fangto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Fangto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Fangtong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988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3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3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35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尘加湿器,涉及化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粉尘加湿器包括筒体、密封盖、散热组件、喷淋装置以及搅拌杆;所述筒体能够沿自身轴向转动,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两端敞开口处,用于封堵所述筒体,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盖内;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筒腔内,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筒腔连通,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筒腔内喷洒液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粉尘加湿设备容易受到粉尘干扰而导致不能正常运作,进而降低工作效率等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粉尘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尘加湿器。
背景技术
在某些工业生产行业的实际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这些粉尘充斥在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中或者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势必会造成重大空气污染,进而引发人们呼吸道疾病等,因此在某些工业生产工序中往往会加入粉尘加湿设备,例如在某些火力发电厂、炼钢厂、炼铁厂、化工厂等众多工业生产场地中,一般会设置有喷水湿式搅拌机等设备,通过该种设备对粉末状物料进行均匀搅拌、输送,进而以满足无尘输送的要求;另外,在化工、矿山等含有固体颗粒物料的场合也经常会采用粉尘加湿设备对物料加湿、搅拌和输送。
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数粉尘加湿设备很容易受到环境中粉尘的破坏,例如粉尘积淀在粉尘加湿设备的转动轴上,会影响转动轴转动时的平稳性,进而导致粉尘加湿设备不能正常运作,也会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当粉尘积淀后大多都需要停机做清理,相对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加湿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粉尘加湿设备容易受到粉尘干扰而导致不能正常运作,进而降低工作效率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尘加湿器,包括筒体、密封盖、散热组件、喷淋装置以及搅拌杆;
所述筒体能够沿自身轴向转动,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两端敞开口处,用于封堵所述筒体,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盖内;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筒腔内,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筒腔连通,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筒腔内喷洒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箱和喷淋管;
所述水箱与所述筒体同步转动;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水箱连通,且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每一个所述喷淋头均与所述筒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头与所述筒腔的连通处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水泵和引水管道;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喷淋管远离所述水箱的一侧,且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引水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直径沿设筒体的轴线方向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采用中空结构,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密封盖的中空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管道;
多个所述散热管道呈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多个散热管道采用蛇形管。
进一步的,所述粉尘加湿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筒体转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盖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减速器。
进一步的,所述粉尘加湿器还包括用于支撑筒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尘加湿器,包括筒体、密封盖、散热组件、喷淋装置以及搅拌杆,筒体能够沿自身的轴线方向转动,且筒体的两端均设置为敞开状,密封盖设置在筒体端部的敞开口处,通过密封盖封堵筒体,从而确保筒体内处于密封性良好的环境中;在筒体上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能够与筒体的筒腔连通,喷淋装置用于向筒腔内的粉尘喷洒液体,以实现对筒腔内粉尘的加湿,以改善当粉尘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容易飞扬的问题;在筒腔内还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与筒体的内壁固接,搅拌杆能够随着筒体也沿筒体的轴线方向同步转动,进而使得筒腔的粉尘与喷淋装置加入的液体充分接触,以增加粉尘的加湿效果;在密封盖内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向筒体内传递热量,从而以提高筒体内的温度,确保粉尘在接受加湿后不会冻结。
通过将粉尘物料输送至筒体内存储,以减小因粉尘的飞扬对外界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通过筒体内的喷淋装置向筒体的筒腔内喷洒液体,以实现对筒腔内粉尘的加湿操作,使得粉尘因为液体的作用能够下沉,增加了粉尘的重力,减小粉尘的飞扬程度;另外,在进行粉尘加湿的同时,通过在密封盖内设置散热组件,以向筒腔内传递热量,进而确保筒腔内具有一定的温升,以改善因粉尘在被加湿后遇冷发生凝结,进而积淀在粉尘加湿器的传动处,破坏工作稳定性等问题,而且还提高了粉尘加湿器的工作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粉尘加湿器的示意图。
图标:10-筒体;20-密封盖;30-第一水箱;40-第二水箱;50-喷淋管;60-引水管道;70-搅拌杆;80-驱动电机;90-转动轴;100-第一支架;101-筒腔;102-进料口;103-出料口;110-第二支架;120-电机支座;130-连接杆;140-转动套;701-中心杆;702-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粉尘加湿器包括筒体10、密封盖20、散热组件、喷淋装置以及搅拌杆70;筒体10能够沿自身轴向转动,密封盖20设置在筒体10的两端敞开口处,筒体10用于封堵筒体10,散热组件设置在密封盖20内,筒体10的侧壁上具有进料口102和出料口103,搅拌杆70设置在筒体10的筒腔101内,喷淋装置设置在筒体10的侧壁上,且与同向连通,喷淋装置用于向筒腔101内喷洒液体。
具体的,该粉尘加湿器包括筒体10、密封盖20、散热组件、喷淋装置以及搅拌杆70,筒体10为圆柱体结构,且筒体10能够沿自身的轴线方向转动,且筒体10的两端均设置为敞开状,密封盖20设置在筒体10端部的敞开口处,通过密封盖20封堵筒体10,从而确保筒体10内处于密封性良好的环境中,为筒体10内的粉尘物料提供一个密闭的环境,以确保筒体10内的粉尘不会四散至工作环境中。
其中,在筒体10上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能够与筒体10的筒腔101连通,喷淋装置用于向筒腔101内的粉尘喷洒液体,以实现对筒腔101内粉尘的加湿,以改善当粉尘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容易飞扬的问题。
其中,在筒腔101内还设置有搅拌杆70,搅拌杆70与筒体10的内壁固接,搅拌杆70能够随着筒体10也沿筒体10的轴线方向同步转动,进而使得筒腔101的粉尘与喷淋装置加入的液体充分接触,以增加粉尘的加湿效果。
其中,在密封盖20内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向筒体10内传递热量,从而以提高筒体10内的温度,因为通过喷淋装置向筒体10内喷洒液体可能会因为液体的温度较低,导致筒体10内的粉尘受到冷流到冻结;因此,通过散热组件向筒腔101内传递热量,以确保粉尘在接受加湿后不会冻结。
其中,密封盖20采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从而更有利于热量的传递。
通过将粉尘物料输送至筒体10内存储,以减小因粉尘的飞扬对外界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通过筒体10内的喷淋装置向筒体10的筒腔101内喷洒液体,以实现对筒腔101内粉尘的加湿操作,使得粉尘因为液体的作用能够下沉,增加了粉尘的重力,减小粉尘的飞扬程度;另外,在进行粉尘加湿的同时,通过在密封盖20内设置散热组件,以向筒腔101内传递热量,进而确保筒腔101内具有一定的温升,以改善因粉尘在被加湿后遇冷发生凝结,进而积淀在粉尘加湿器的传动处,破坏工作稳定性等问题,而且还提高了粉尘加湿器的工作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其中,进料口102和出料口103均设置在筒体10的侧壁上,当筒体10横向放置时,进料口102设置在筒体10的左上方,出料口103设置在筒体10的右下方,进料口102用于向筒体10内送出粉尘物料,出料口103用于将加湿后的粉尘物料送出。
其中,进料口102呈喇叭状,便于物料的添加。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喷淋装置包括水箱和喷淋管50,水箱与筒体10同步转动;喷淋管50与水箱连通,且喷淋管50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每一个喷淋头均与筒腔101连通。
具体的,喷淋装置包括水箱和喷淋管50,水箱内存储有加湿用的水,喷淋管50与水箱连接,喷淋管50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且每一个喷淋头均伸入筒腔101内,与筒腔101连通;水箱内的水通过喷淋管50流向喷淋头,并由喷淋头喷洒至筒腔101内,与筒腔101内的粉尘充分接触。
其中,喷淋头与筒腔101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具体的,在喷淋头可以作为喷淋管50上的支管,以增加对筒腔101内液体的喷淋量,从而增加对粉尘的加湿度,缩小飞扬的粉尘的占比。
其中,喷淋头伸入筒腔101,且在喷淋头与喷淋管50连接的处稍靠下的位置处,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不仅能够对加湿用的液体进行某些成分的过滤,同时还能够确保筒腔101内的粉尘在加湿的过程中不会沿着喷淋头流向喷淋管50,进而造成喷淋头的堵塞,甚至导致喷淋管50的堵塞,影响喷淋加湿的效果,进而降低了加湿率等众多问题;通过过滤网对加湿中的粉尘起到阻隔作用,以确保喷淋管50和喷淋头的通常,使其能够正常稳定工作,以实现加湿效果。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喷淋装置还包括水泵和引水管道60;水泵设置在喷淋管50远离水箱的一侧,且水泵通过引水管道60与水箱连通。
具体的,喷淋装置还包括水泵和引水管道60,水泵与喷淋管50远离水箱的一端连接,引水管道60连接在水泵与水箱之间;水泵能够产生动力,以促进加湿用的水能够沿喷淋管50通常、快速的流动,确保具有足够的喷洒量以及加湿量。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筒体10的直径沿筒体10的轴线方向逐渐变大。
具体的,筒体10的直径是随着自身的轴线方向逐渐增大,即筒体10的竖直横截面为梯形。
其中,固设在筒腔101内的搅拌杆70包括用于与筒内壁固定连接的中心杆701,以及固设在中心杆701上的搅拌叶片702,中心杆701随着筒体10的转动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702也同步转动。
其中,搅拌叶片702采用螺旋叶片。
其中,设置在筒腔101内的搅拌杆70沿筒体10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数量为多个,多个搅拌杆70又沿着筒体10的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密封盖20采用中空结构,散热组件安装在密封盖20的中空空间内。
其中,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管道,且多个散热管道呈环形结构。
具体的,密封盖20与筒体10可拆卸连接,用于封堵筒体10,以增加筒体10的密闭性;密封盖20采用中空结构,便于设置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管道,且多个散热管道依次排列设置。
其中,散热管道采用环形结构。
类似的,多个散热管道采用蛇形管。
其中,散热组件能够采用蒸汽交换器。
具体的,通过向散热管道内通入热蒸汽,以热蒸汽的热量在传递至筒体10内。
其中,散热管道以及密封带朝向筒腔101内的一侧面均应当采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以便于热量的传递。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粉尘加湿器还包括用于驱动筒体10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80和转动轴90,转动轴90的一端与驱动电机80的输出端连接,转动轴90的另一端与密封盖20连接。
其中,驱动电机80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减速器。
具体的,该粉尘加湿器还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是用于驱动筒体10转动的动力来源,所以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是与筒体10连接,以确保筒体10能够平稳的沿着自身轴线方向转动。
其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80和转动轴90,转动轴90的一端与驱动电机80的输出端连接,且转动轴90的另一端与筒体10上的密封盖20连接,从而使得转动轴90在驱动电机80的驱动力作用下带动筒体10沿筒体10的轴线方向转动。
其中,在驱动电机80的输出端还应当设置齿轮减速器,对驱动电机80的转动进行调整,以适应筒体10转动所需要的转速。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粉尘加湿器还包括用于支撑筒体10的支架,支架与筒体10转动连接。
具体的,该粉尘加湿器还包括有支架,支架用于支撑筒体10,从而确保筒体10能够平稳的转动。
其中,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00杆和第二支架110杆,第一支架100杆设置在筒体10的大端,与连接该端密封盖20的转动轴90转动连接,第二支架110杆设置在筒体10的小端,与筒体10该端的密封盖20活动连接。
其中,支架还包括用于支撑电机的电机支座120,用于确保电机的平稳性。
在实际使用中,喷淋装置设置有两组,即包括有两个水箱,分别为第一水箱30和第二水箱40,第一水箱30通过连接杆130与转动轴90固接,能够随着转动轴90同步转动,即跟随筒体10同步转动,第一水箱30对应一组喷淋管50、喷淋头、水泵以及引水管道60;第二水箱40通过转动套140与第一支架100转动连接,且能够随着筒体10同步转动,第二水箱40也对应一组喷淋管50、喷淋头、水泵以及引水管道60;从而通过两组喷淋装置对筒腔101内的粉尘进行加湿操作,以增加粉尘与喷淋水的接触程度,是两者更为充分的接触,进而减小筒腔101内粉尘的残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密封盖、散热组件、喷淋装置以及搅拌杆;
所述筒体能够沿自身轴向转动,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两端敞开口处,用于封堵所述筒体,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盖内;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筒腔内,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筒腔连通,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筒腔内喷洒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箱和喷淋管;
所述水箱与所述筒体同步转动;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水箱连通,且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每一个所述喷淋头均与所述筒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与所述筒腔的连通处设置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水泵和引水管道;
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喷淋管远离所述水箱的一侧,且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引水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采用中空结构,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密封盖的中空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管道;
多个所述散热管道呈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加湿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筒体转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盖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加湿器还包括用于支撑筒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直径沿设筒体的轴线方向逐渐变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粉尘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呈喇叭状。
CN201821198890.1U 2018-07-26 2018-07-26 粉尘加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3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8890.1U CN208553536U (zh) 2018-07-26 2018-07-26 粉尘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8890.1U CN208553536U (zh) 2018-07-26 2018-07-26 粉尘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3536U true CN208553536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889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3536U (zh) 2018-07-26 2018-07-26 粉尘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3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9866A (zh) 一种用于供暖系统的具有加湿调节功能的暖风机
CN209464797U (zh) 面粉加工除尘装置
CN208553536U (zh) 粉尘加湿器
CN110606625A (zh) 一种循环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09621609A (zh) 一种漆雾收集装置
CN213706576U (zh) 一种改性abs塑料颗粒储料罐
CN218673221U (zh) 一种暖通用冷却塔
CN201791649U (zh) 地板企口喷涂机的供料与回收系统
CN214925968U (zh) 一种具有风幕隔尘功能的主机罩盖
CN212019307U (zh) 高强度低发气覆膜砂生产系统
CN213493425U (zh) 一种用于水性涂料生产的循环利用装置
CN207317102U (zh) 空调的智能过滤系统及空调系统
CN210740653U (zh) 中央空调水塔节能装置
CN210596639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染色液搅拌装置
RU2671690C1 (ru) Кондиционер с вихревы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CN206508885U (zh) 一种高粘物料搅拌器
CN218743696U (zh) 一种中央空调清洗装置
CN206082268U (zh) 一种新型混合罐
CN218308843U (zh) 一种适用于农业机械加工用喷涂结构
CN216419052U (zh) 一种农业工程用混合喷洒装置
CN215329282U (zh) 一种用于园林施工的划线装置
CN213626521U (zh) 一种建筑施工中涂料的环保喷涂装置
CN218164089U (zh) 一种除虫消毒喷雾机
CN214809473U (zh) 一种粉尘回收防爆装置
CN214050536U (zh) 一种环保可降解的萃取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