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2220U - 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2220U
CN208552220U CN201721196247.0U CN201721196247U CN208552220U CN 208552220 U CN208552220 U CN 208552220U CN 201721196247 U CN201721196247 U CN 201721196247U CN 208552220 U CN208552220 U CN 208552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tube member
otitis media
primary treatment
secretory otit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62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晋博
万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11962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2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2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22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包括由内外套接的外管件和内管件组成的推送组件以及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设置在外管件的外侧,通过挤压动力组件,使得外管件与内管件的压力变化,进而经咽鼓管咽口吸取积液完成治疗,解决了现有的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过程中通过鼓膜穿刺方式治疗时,穿刺针眼极易撕裂被感染等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等,是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儿童,其主要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儿童的听力受损,影响语言发育能力,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咽鼓管阻塞是形成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中耳内外气压基本相等,当咽鼓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时,中耳的气体被粘膜吸收,中耳出现负压从而导致中耳粘膜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聚集于中耳,从而形成中耳积液。
现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鼓膜穿刺抽液的方式,在鼓膜的前下象限,选择光锥下缘距鼓环约2-3mm处进针,针尖不可进入太深,否则会造成鼓室内壁损伤;当在穿刺抽液后,鼓室内仍会存留一些残夜,通常采取穿刺后即行咽鼓管吹张治疗,但是,穿刺后即行咽鼓管吹张常常会造成穿刺针眼撕裂扩大,愈合困难,甚至造成永久性穿孔;同时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引起穿刺针眼周围的感染,对治疗会造成极大的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以缓解现有的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过程中通过鼓膜穿刺方式治疗时,穿刺针眼极易撕裂被感染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包括推送组件和动力组件;
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推送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推送组件完成积液的抽取;
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的外管件和能够沿所述外管件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内管件,所述内管件安装于所述外管件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能够变形的、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调节件;
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外管件内部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管件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件连接所述外管件的一端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件贯穿所述外管件,且所述内管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件。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件的材质为软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包括推送组件和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推送组件连接,动力组件能够提供动力使得推送组件完成积液的抽取;推送组件包括外管件和内管件,外管件连接动力组件,内管件安装于外管件的内部,且能够沿外管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将外管件缓慢伸入咽鼓管咽口大约1cm左右,将内管件沿外管件的的长度方向轻轻推入咽鼓管内,然后挤压动力组件,通过动力组件将空气送入咽鼓管,在内管件的另一端还可以连接一个负压装置,再利用压力差将存在于咽鼓管内部的积液通过内管件吸取并排出。因此该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是直接通过咽鼓管的咽口进入,因此属于无创治疗,不同于鼓膜穿刺需要在鼓膜上留有穿刺针口以便穿刺针进入,解决了鼓膜穿刺治疗中因积液排出不完全,而采取穿刺后即行咽鼓管吹张治疗而引起的穿刺针眼被撕裂、扩大,进而愈合困难的问题;同时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引起穿刺针眼周围发生感染,引发并发症亦或是不必要的麻烦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标:10-外管件;20-内管件;30-调节件;40-连接管;50-控制阀;60-橡胶皮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包括推送组件和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推送组件连接,动力组件能够提供动力使得推送组件完成积液的抽取;推送组件包括外管件10和内管件20,外管件10连接动力组件,内管件20安装于外管件10的内部,且能够沿外管件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动力组件包括能够变形的,且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调节件30,通过挤压调节件30增加外管件10内部的压力。
进一步地,动力组件还包括连接管40,连接管40设置在外管件10的外侧壁与调节件30之间,用于连接外管件10和调节件30。
进一步地,动力组件还包括控制阀50,控制阀50设置在连接管40的外侧壁,通过调节控制阀50阀口的大小进而控制外管件10内部的压力增加值的大小程度。
其中,调节件30可以由医用橡胶制成;医用橡胶除了具有其自身的物理性质之外,还必须保证无毒,并且具有化学惰性,特别是体内橡胶制品具有不致病、不损伤邻近组织、不引起过敏、老化性能好的优点。
类似的,调节件30还可以使用医用固体硅橡胶制成,因为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甚至机体的排异反应也很小,其自身的理化特性优良,在接触到体液或是药物仍能保持原有的弹性和柔软度,不被降解,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惰性物质。将医用固体硅橡胶用于制成的调节件30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更高。
其中,外管件10、内管件20和连接管40均可以由医用塑料制成;外管件10与连接管40材质硬,不易变形,内管件20由软质材料制成,在进入咽鼓管后可以随咽鼓管的结构变化自身。
类似的,外管件1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等,当完成操作后,对外管件10进行杀菌消毒,以便再次利用,从而降低资源材料的浪费。
其中,外管件10的管径大约为1-2mm,置于外管件10内部的内管件20的管径更小,以便于能够进入咽鼓管,且不引起周遭组织受到划伤等危险。
其中,外管件10进入咽鼓管咽口的那端的靠前位置处,倾斜设置,倾斜角15-30度左右,因咽鼓管在鼻腔后方的侧壁处,如此更便于进行操作。
具体地,当使用该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时,在真空镜的引导下,将该装置从鼻腔导入,找到咽鼓管咽口后,将外管件10慢慢伸入咽鼓管咽口大约1cm左右,然后将内管件20轻轻的推入咽鼓管内,因为内管件20是由柔软的、可变性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在形状不规律的咽鼓管内移动时,能够随着咽鼓管的管道形状调整自身变化,以适应咽鼓管,同时不会造成咽鼓管组织的损伤;通过手指的握力轻轻挤压调节件30,向咽鼓管内送入空气,在内管件2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有一个负压装置,通过人工形成压力差,利用进入咽鼓管的内管件20缓慢吸取咽鼓管内的积液,从而完成咽鼓管内积液的清理工作。当咽鼓管内的积液吸收干净后,将内管件20从外管件10中抽出,再通过外部设备,例如注射器等沿内管件20抽出的孔向外管件10内注射治疗药物,药物顺着外管件10进入咽鼓管内,进而完成治疗操作。
通过上述操作逐渐将咽鼓管内的积液吸收排除干净,因该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是直接通过咽鼓管的咽口进入,因此属于无创治疗,不同于鼓膜穿刺需要在鼓膜上留有穿刺针口以便穿刺针进入,解决了鼓膜穿刺治疗中因积液排出不完全,而采取穿刺后即行咽鼓管吹张治疗而引起的穿刺针眼被撕裂、扩大,进而愈合困难的问题;同时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引起穿刺针眼周围发生感染,引发并发症亦或是不必要的麻烦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抽液操作时,动作应当缓而轻,一只手固定该装置,另一只手缓慢的挤压调节件30。如若操作动作过快或用力过猛,极易使得耳腔内形成一个短时间的、较大的负压,甚至引起内耳淋巴正常活动紊乱,进而使得病患出现眩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等症状。同时,在进行吸取咽鼓管积液操作之前,应当先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进而减小因鼻腔内的分泌物而引发治疗感染的概率,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另外,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涉及到的人体内部组织,必须保证无菌操作,因此该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也必须无菌包装,以保证使用、治疗的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该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不可适用于下列情况:
1、当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时。
2、真咽部出现肿瘤,或易出血病变,亦或无法窥及咽鼓管咽口。
3、装置发生污染。
因为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通道,其一端由鼓室前壁进入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咽部,其主要功能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震动;如若发生鼻炎时,咽鼓管在鼻咽侧的开口处会出现部分阻塞或全部阻塞,从而引起功能障碍,使得鼓膜内外两侧的压力失去平衡,进而影响鼓膜对声波的传导;如若出现持续性功能障碍时,便形成分泌性中耳炎,也是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解决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内管件20连接外管件10的一端密封设置。在外管件10与内管件20均接触到咽鼓管的一端,为保证调节件30能够向咽鼓管内输送空气,故而不能将外管件10与内管件20密封,但是在输送空气时为确保空气是沿外管件10内部进入咽鼓管内,所以需要将外管件10与内管件20的另一端做以密封处理。
具体地,可以采用一个由医用橡胶制成的橡胶皮塞60,将橡胶皮塞60套接在外管件10的远离咽鼓管咽口的一端的末端,沿外管件10的轴线方向在橡胶皮塞60上开设一个通孔,用于穿过内管件20。
其中,橡胶皮塞60可以套接与外管件10的内侧壁,也可以套接在外管件10的外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橡胶皮塞60套接于外管件10的外侧壁。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2所示,内管件20贯穿外管件10,且内管件20的长度大于外管件10的长度。
内管件20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压力的变化吸取咽鼓管内的积液,外管件10的作用是引导内管件20从咽鼓管的咽口进入咽鼓管,同时当内管件20吸取完毕积液后,将治疗的药物导入患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现将外管件10缓慢导入咽鼓管咽口,在推动内管件20进入咽鼓管,吸取积液后从外管件10的后端抽离内管件20,为方便内管件20的推入和后期的抽离,因而内管件20的总长度大于外管件10的总长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图3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3-4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中橡胶皮塞60套接于外管件10的内侧壁,能够沿外管件10的内侧壁滑动。对于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与该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相关的其他结构方案以及工作原理也适用于该实施例,故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组件和动力组件;
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推送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推送组件完成积液的抽取;
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的外管件和能够沿所述外管件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内管件,所述内管件安装于所述外管件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能够变形的、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调节件;
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外管件内部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管件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件连接所述外管件的一端密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件贯穿所述外管件,且所述内管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件的材质为软质材料。
CN201721196247.0U 2017-09-18 2017-09-18 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2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6247.0U CN208552220U (zh) 2017-09-18 2017-09-18 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6247.0U CN208552220U (zh) 2017-09-18 2017-09-18 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2220U true CN208552220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5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624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52220U (zh) 2017-09-18 2017-09-18 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2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9540A (zh) * 2019-08-30 2021-03-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重矿物分离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9540A (zh) * 2019-08-30 2021-03-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重矿物分离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7466U (zh) 一种咽鼓管吹张器
KR20120038981A (ko) 서브글라틱 석션 시스템
CN205667649U (zh) 一种负压式防堵塞引流管
CN208552220U (zh) 初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装置
CN204147317U (zh) 鼻腔免填塞中隔负压吸引器
CN203539534U (zh) 经鼻径路的咽鼓管至鼓室冲洗、给药器
CN107157652A (zh) 可视调压鼓膜微振仪
CN203263967U (zh) 带吸痰管的双管喉罩
CN107485737A (zh) 一种医用创面护理装置
CN207545590U (zh) 一种可吸引气囊上、下潴留分泌物的气管导管
CN207545324U (zh) 一种耳鼓膜治疗装置
CN203954443U (zh) 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106215255A (zh) 一种带穿刺针的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37544U (zh) 创面冲洗装置
CN103006287B (zh) 中间型鼻咽扩张及止血囊
CN208927208U (zh) 一种新型心胸外科护理用气胸急救器
CN207545276U (zh) 一种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窦口支撑物
CN209662410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
CN207666770U (zh) 可视调压鼓膜微振仪
CN109011076B (zh)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CN216319462U (zh) 一种用于鼻炎药的给药装置
CN205494605U (zh) 气管套管的封管器
CN209004999U (zh) 一次性鼓膜穿刺引流装置
SU1050674A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 острого эксудативного среднего отита
CN219230372U (zh) 一种中耳炎渗出液吸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