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11076B -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11076B
CN109011076B CN201810899625.4A CN201810899625A CN109011076B CN 109011076 B CN109011076 B CN 109011076B CN 201810899625 A CN201810899625 A CN 201810899625A CN 109011076 B CN109011076 B CN 109011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drainage
cover body
cavity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96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11076A (zh
Inventor
万琼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8996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11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11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1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11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1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65Tracheostomy tubes; Devices for performing a tracheostom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masks, filters
    • A61M16/0472Devices for performing a tracheostom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5Splash shields for protection of the surgeon, e.g. splash guards connected to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包括罩体,罩体上开设有管接口,罩体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操作口,操作口安装有第一医用单向膜瓣,罩体内部隔设有隔板,罩体内部于隔板的两侧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安装有第二医用单向膜瓣。罩体设有引流接头。在气切切开术/气切护理时,将管接口与气切套管相连接后,医护人员的双手从操作口伸入,第一医用单向膜瓣受力打开,于第一腔室内进行手术/护理操作。气管受刺激后会使气管内的分泌物从气切管口喷出,分泌物穿过通孔喷射至第二腔室内,再经由引流接口负压吸引至引流瓶内,从而实现具有传染性分泌物的全封闭式引流收纳管理,降低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套管或一次性塑料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的呼吸困难、呼吸功能衰竭或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术中/术后医护人员都要进行给氧、排痰/排血性分泌物或者气道湿化护理处理。将下呼吸道分泌出的痰液、血性分泌物等异物从气管套管内排除。
而临床上需气切切开辅助呼吸的病人多为具有呼吸道分泌物传染或血液接触性传染的(如HIV患者),当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护理时,病人气管因受到刺激而咳嗽,当咳嗽时,气管痉挛使气道压力增大,痰液、血性分泌物等异物容易往外界不定向喷射,甚至喷射到医护人员或者家属身上,特别是眼结膜及周围物品上,导致医源性交叉感染、传染性疾病的传染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安全的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包括用于管路置入手术/护理操作的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用于佩戴使用的固定带,罩体为相对密闭结构,所述罩体上开设有与管路手术/护理部位相对应的管接口,所述罩体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便于医护人员的手伸入罩体内以进行手术/护理操作的操作口,两所述操作口对应设置,且分别安装有第一医用单向膜瓣,
所述罩体内部隔设有与所述管接口相对应设置的隔板,所述罩体内部于所述隔板的两侧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管接口和所述操作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该隔板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安装有受到冲击力会自动打开的第二医用单向膜瓣,所述通孔与所述管接口同轴设置,并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管接口,
所述罩体设有用于与氧供给端相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的氧气接头,所述罩体设有用于与负压引流瓶相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的引流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设有用于与负压引流瓶相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引流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弧形板,该弧形板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二腔室凸出安装设置,所述第二腔室位于该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形成低位区,所述罩体对应于两低位区分别设有所述引流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具有前侧壁,该前侧壁位于所述罩体上与管路护理部位相对的位置,所述管接口设置于该前侧壁的中部,该前侧壁为弧形板,该弧形板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一腔室凸出安装设置,所述第一腔室于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形成低位区,所述第一引流接头设置于所述罩体上对应于所述低位区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接头设置于靠近所述前侧壁的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医用单向膜瓣朝向所述第一腔室单向打开活动设置;所述第二医用单向膜瓣朝向所述第二腔室单向打开活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医用单向膜瓣包括第一膜瓣和第二膜瓣,所述第一膜瓣和所述第二膜瓣分别以可单向打开的方式活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口的周侧壁上,所述第一膜瓣和所述第二膜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医用单向膜瓣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医用单向膜瓣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管接口装配有用于呼吸管路护理、口腔护理或者伤口护理的锥形管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管接头包括安装套管和与管路连接的扩径接头,所述安装套管安装于所述管接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接头、所述引流接头和所述第一引流接头均为螺纹接头,并且分别装配有密封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气管切开术/气切护理时,将管接口与气切部位的金属套管相连接后,医护人员的双手从操作口伸入,第一医用单向膜瓣受力打开,于第一腔室内进行手术/护理操作。因气管刺激后是高反应器官,会使气管的痰液、血性分泌物等异物从管接口喷出,分泌物可借助呛咳时气道产生的压力自动打开第二医用单向膜瓣而穿过通孔喷射至第二腔室内,再经由引流接头负压吸引至引流瓶内。从而实现具有传染性分泌物的全封闭式引流收纳管理,降低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罩体进行手术/护理操作卫生安全,可避免如气道分泌物不定向喷射导致医源性交叉感染或者传染性疾病传染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锥形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医用单向膜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罩体-1; 顶壁-11;
底壁-12; 前侧壁-13;
后侧壁-14; 左侧壁-15;
右侧壁-16; 固定带-2;
管接口-31; 护理操作口-32;
隔板-4; 通孔-33;
第二医用单向膜瓣-34; 氧气接头-35;
第一引流接头-36; 第二引流接头-37;
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 第一膜瓣-381;
第二膜瓣-382; 隔板-4;
锥形管接头-5; 安装套管-51;
扩径接头-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包括用于管路置入手术/护理操作的罩体1,罩体1上设有用于佩戴使用的固定带2,固定带2优选为可调节带,如弹性伸缩带、松紧扣带或者松紧绑带等。罩体1为密闭结构,罩体1上开设有与手术/管路护理部位相对应的管接口31。
以图1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为前,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后,罩体1包括相应密封连接形成密闭空间的顶壁11、底壁12、前侧壁13、后侧壁14、左侧壁15和右侧壁16。顶壁11和底壁12呈上、下相对设置,前侧壁12和后侧壁14呈前、后相对设置,左侧壁15和右侧壁16呈前、后相对设置,前侧壁12、后侧壁14、左侧壁15和右侧壁16分别连接顶壁11和底壁12之间。
左侧壁15和右侧壁14上分别开设有便于医护人员的手伸入罩体内以进行手术或护理操作的操作口32,两操作口32对应设置,且分别安装有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两操作口32的形状和大小以足够医护人员伸入为宜。
罩体1内部隔设有与管接口31相对应设置的隔板4,罩体1内部于隔板4的两侧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罩体1的前部,第二腔室位于罩体1的后部。管接口31和操作口32分别与第一腔室相连通,该隔板4上开设有通孔33,该通孔33安装有受到冲击力会自动打开的第二医用单向膜瓣34,通孔33与管接口31同轴设置,并且通孔33的孔径大于管接口31,本实施例中,罩体1用于气切护理,管接口31与气切部位的金属套管相连接,以实现对气切病人的护理。通孔33便于从管接口31呈辐射状喷射出的气道分泌物经过第一腔室的射程,顺利穿过通孔33集中收集至第二腔室内。
顶壁11上设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氧气接头35,氧气接头35用于与氧供给端(如中心供氧/氧气瓶)相连接。氧气接头35设置于靠近前侧壁13的位置,即靠近管接口31的位置。
底壁12上设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引流接头36,第一引流接头36用于与负压引流瓶相连接。底壁12上设有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引流接头37,第二引流接头37用于与负压引流瓶相连接。第一引流接头36为备用接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引流操作。
前侧壁13位于罩体1上与管路护理部位相对的位置,管接口31设置于该前侧壁13的中部,该前侧壁为弧形板,该弧形板的中部朝向第一腔室(即向后)凸出安装设置。前侧壁的弧度与脖子的弧度相匹配。第一腔室于该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形成低位区,有利于喷出的分泌物向低处分流至引流接头处,第一引流接头36设置于底壁12对应于该低位区的位置。
隔板4为弧形板,该弧形板的中部朝向第二腔室(即向后)凸出安装设置,并且隔板4与前侧壁13相对设置。第二腔室位于该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形成低位区,有利于喷出的分泌物向低处分流至引流接头处,优选地,底壁12对应于两低位区分别设有第二引流接头37。在使用状态下,便于因重力因素影响而聚集于弧形板两端的低位区的分泌物进行引流。需要说明的是,隔板4与前侧壁13之间的距离视分泌物的射程而定,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后侧壁14为弧形板,该弧形板的中部向后凸出安装设置。弧形板位于第二腔室的内侧壁呈拱形,对从管接口31喷射出经通孔33至第二腔室的分泌物具有引流作用,可将分泌物引流至隔板4两端的低位区,便于集中收集,以通过负压引流瓶引流处理。
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朝向第一腔室单向打开活动设置。第二医用单向膜瓣34朝向第二腔室单向打开活动设置。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包括第一膜瓣381和第二膜瓣382。操作口32为圆形孔,第一膜瓣381和第二膜瓣382分别以可单向打开的方式活动连接于操作口32的周侧壁上,即第一膜瓣381和第二膜瓣382分别为活瓣。第一膜瓣381呈半圆形,第二膜瓣382呈半圆形,第一膜瓣381和第二膜瓣382相对设置。第一膜瓣381和第二膜瓣382受到冲击力时自动打开,不受冲击力时自动闭合。优选地,第一膜瓣381的半圆弧端的中部铰接于操作口32的周侧壁,形成一个铰接点,第二膜瓣382的半圆弧端的中部铰接于操作口32的周侧壁,形成另一个铰接点;这样,便于第一膜瓣381和第二膜瓣382充分打开。此外,第一膜拜381和第二膜瓣382在不受外力时,可自动实现弹性闭合。第二医用单向膜瓣34的结构与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的结构相同,在此不予累述。本发明中,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和第二医用单向膜瓣34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单向工作原理可参考常见的医用引流球的单向活瓣结构、连接关系和单向工作原理。
当双手位于第一腔室外时,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处于闭合状态,可保持第一腔室的密闭性,避免第一腔室内的氧气流失等,此外,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具有防逆流作用,可防止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反向(以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朝向第一腔室打开的方向为正向,与正向相反的方向为反向)打开导致分泌物喷流出第一腔室外。第二医用单向膜瓣34具有防逆流作用,防止喷出压力较大的分泌物因受止挡而反向(以第二医用单向膜瓣34朝向第二腔室打开的方向为正向,与正向相反的方向为反向)运动喷流至第一腔室内,由于第一腔室为操作室,这样设计便于最大程度将分泌物隔绝在第二腔室内,减少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到分泌物的概率,减少传染的概率。此外,当第二医用单向膜瓣34处于闭合状态,可保持第二腔室的密闭性,便于负压引流操作等。
需要说明的是,(1)罩体1可由PE透明材料制成。同时,罩体1可加工成一次性罩体,卫生方便。(2)本发明中,氧气接头35、第一引流接头36和第二引流接头37均为螺纹接口,并且分别装配有密封盖,在未连接氧供给端或者负压引流瓶时,可保持罩体1的相对密闭状态。(3)罩体1可用于气切护理操作或者气切手术操作。
在气切护理时,将管接口31与气切部位的金属套管相连接后,医护人员的双手从操作口32伸入,第一医用单向膜瓣38受力打开,于第一腔室内进行手术/护理操作。即使有分泌物从管接口31喷出,分泌物会穿过通孔33(第二医用单向膜瓣34受分泌物冲击力自动打开)后喷射至第二腔室内,分泌物可受前侧壁13的止挡而引流至隔板4的低位区或者底壁12。这样,通过罩体1进行护理操作卫生安全,可避免如气道分泌物不定向喷射导致医源性交叉感染或者传染性疾病传染等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管接口31装配有用于呼吸管路护理、口腔护理或者伤口护理的锥形管接头5。锥形管接头5包括安装套管51和与管路连接的扩径接头52,安装套管51安装于管接口31上。扩径接头52用于与其他管路连接,用于除去气切护理外的其他管路护理,适用范围广。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包括用于管路置入手术/护理操作的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用于佩戴使用的固定带,其特征在于:罩体为密闭结构,所述罩体上开设有与管路手术/护理部位对应的管接口,所述罩体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便于医护人员的手伸入罩体内以进行手术/护理操作的操作口,两所述操作口对应设置,且分别安装有第一医用单向膜瓣,
所述罩体内部隔设有与所述管接口相对应设置的隔板,所述罩体内部于所述隔板的两侧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管接口和所述操作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该隔板上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安装有受到冲击力会自动打开的第二医用单向膜瓣,所述通孔与所述管接口同轴设置,并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管接口,
所述罩体设有用于与氧供给端相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的氧气接头,所述罩体设有用于与负压引流瓶相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的引流接头;
使用时,分泌物借助气道产生的压力自动打开所述第二医用单向膜瓣而穿过所述通孔喷射至所述第二腔室内,再经由所述引流接头负压吸引至所述负压引流瓶内,实现分泌物的全封闭式引流收纳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设有用于与负压引流瓶相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引流接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弧形板,该弧形板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二腔室凸出安装设置,所述第二腔室位于该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形成低位区,所述罩体对应于两低位区分别设有所述引流接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具有前侧壁,该前侧壁位于所述罩体上与管路护理部位相对的位置,所述管接口设置于该前侧壁的中部,该前侧壁为弧形板,该弧形板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一腔室凸出安装设置,所述第一腔室于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形成低位区,所述第一引流接头设置于所述罩体上对应于所述低位区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接头设置于靠近所述前侧壁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医用单向膜瓣朝向所述第一腔室单向打开活动设置;所述第二医用单向膜瓣朝向所述第二腔室单向打开活动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医用单向膜瓣包括第一膜瓣和第二膜瓣,所述第一膜瓣和所述第二膜瓣分别以可单向打开的方式活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口的周侧壁上,所述第一膜瓣和所述第二膜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医用单向膜瓣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医用单向膜瓣的结构相同。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口装配有用于呼吸管路护理、口腔护理或者伤口护理的锥形管接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接头包括安装套管和与管路连接的扩径接头,所述安装套管安装于所述管接口上。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接头、所述引流接头和所述第一引流接头均为螺纹接头,并且分别装配有密封盖。
CN201810899625.4A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Active CN109011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9625.4A CN109011076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9625.4A CN109011076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1076A CN109011076A (zh) 2018-12-18
CN109011076B true CN109011076B (zh) 2024-05-03

Family

ID=64633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9625.4A Active CN109011076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1107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7896Y (zh) * 2003-05-20 2003-10-08 严军 折叠式气管切开防护罩
CN1539394A (zh) * 2003-10-31 2004-10-27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烈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气管插管隔离防护方法及隔离罩
CN2688243Y (zh) * 2003-05-15 2005-03-30 魏晓丽 立式气管切开防护罩
CN205145330U (zh) * 2015-11-04 2016-04-13 梁小英 防痰液喷溅供氧装置
CN205598379U (zh) * 2016-03-09 2016-09-2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便携式气管切开保护装置
CN206621636U (zh) * 2016-11-30 2017-11-10 黎列娥 一种多功能气管切开患者用的颈部护罩
CN207041717U (zh) * 2017-02-28 2018-02-27 戴平湖 气管切开专用罩
CN207493040U (zh) * 2017-03-21 2018-06-15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气切防护吸氧面罩
CN209361562U (zh) * 2018-08-08 2019-09-10 万琼红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0625A1 (en) * 2012-06-08 2014-01-02 Brenda J. Williams, JR. Trach Secretion Catche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8243Y (zh) * 2003-05-15 2005-03-30 魏晓丽 立式气管切开防护罩
CN2577896Y (zh) * 2003-05-20 2003-10-08 严军 折叠式气管切开防护罩
CN1539394A (zh) * 2003-10-31 2004-10-27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烈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气管插管隔离防护方法及隔离罩
CN205145330U (zh) * 2015-11-04 2016-04-13 梁小英 防痰液喷溅供氧装置
CN205598379U (zh) * 2016-03-09 2016-09-2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便携式气管切开保护装置
CN206621636U (zh) * 2016-11-30 2017-11-10 黎列娥 一种多功能气管切开患者用的颈部护罩
CN207041717U (zh) * 2017-02-28 2018-02-27 戴平湖 气管切开专用罩
CN207493040U (zh) * 2017-03-21 2018-06-15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气切防护吸氧面罩
CN209361562U (zh) * 2018-08-08 2019-09-10 万琼红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1076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17121A1 (zh) 一种高负压无堵塞引流管
CN109011076B (zh)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CN203263967U (zh) 带吸痰管的双管喉罩
CN209361562U (zh) 一种医用带封闭引流收纳的管路维护装置
CN204765731U (zh) 一次性呼出气体冷凝物收集装置
CN207237009U (zh) 一种y型封闭式两用吸引管
CN103357098A (zh) 气切套管加湿、过滤及堵管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432407U (zh) 气管套管堵头
CN211584490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可调节式的防堵吸痰管
CN206597212U (zh) 一种心脏手术用引流管
CN213964733U (zh) 一种一体式气管切开金属套管渐进堵管器
CN220370148U (zh) 一次性使用吸痰包
CN204699214U (zh) 一次性封闭式吸痰管
CN206526315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负压引流装置
CN203469177U (zh) 气切套管加湿、过滤及堵管一体化装置
CN219743600U (zh) 一种可调节的气管套管堵管器
CN216571106U (zh) 一种新型气管套管堵管装置
CN211535859U (zh) 一种中西医结合外科用吸尿器
CN213077060U (zh) 气管套管口防喷溅装置
CN212187369U (zh) 一种一次性无菌双腔可视型喉罩
CN215460674U (zh) 一种患者无呛咳吸痰器
CN215840130U (zh) 一种一次性吸痰管及一次性吸痰包
CN218961119U (zh) 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
CN212187400U (zh) 一种防止气溶胶飞溅的气管插管导管
CN212393944U (zh) 一种兼具单向阀和补充流体功能的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2

Address after: 362000 No.34, Zhongshan North Road, Liche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62000 No.34, Zhongshan North Road, Liche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 Qiongho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