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1930U -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1930U
CN208551930U CN201720845275.4U CN201720845275U CN208551930U CN 208551930 U CN208551930 U CN 208551930U CN 201720845275 U CN201720845275 U CN 201720845275U CN 208551930 U CN208551930 U CN 208551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embolectomy
thrombus
distal end
s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452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海瑞
邹秋华
郭远益
苗琳莉
金巧蓉
谢志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imally Invasive Shentong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imally Invasive Shentong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Shentong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imally Invasive Shentong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452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1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1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1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所述取栓支架包括:第一取栓支架和第二取栓支架;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形成一凹陷,由此,不仅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能够固定血栓,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而且所述凹陷能够抓捕脱落的血栓,使得脱落的血栓限制在所述凹陷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流的突然阻塞而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致的神经组织损伤。70%~80%有严重症状需要做动脉造影的病人可以见到栓子或血栓的阻塞,而较大血管栓塞的致死率在53%~92%。血管的再通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方法包括两大类:机械取栓和血管内溶栓。
机械取栓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种方法:血栓切除术,这种方法取栓较为彻底,但是对血管壁损伤过大,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激光碎栓,操作难度大,激光能量过低则无效,能量过高则损伤血管,同样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抓捕器取栓,操作简单,对血管壁损伤很小,但是经常不能套住血凝块;捕栓网取栓,操作简单,但因体积较大而无法在颅内血管内使用。
血管内溶栓是通过导管把溶栓剂注入病变所在的血管内的病灶附近,在病灶局部瞬间形成很高的溶栓剂浓度,加快血栓溶解速度,进而增加血管再通的机会。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对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中动脉M1段的近端血栓效果很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血凝块绝对体积过大有关。有关研究发现,颈内动脉末端的平均血栓体积(0.4ml)要比大脑中动脉M2段血栓(0.03ml)大一个数量级。如此之大的血凝块负荷显然能够抵抗酶的消化作用,也就是说,需要极大剂量的溶栓药才能使其溶解,但是这样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风险较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3210077.9公开了一种椭球形血管远端保护器,其包括设有骨架的两端尖的椭球形保护器主体和多孔的高分子膜,高分子膜覆盖在骨架上部,以允许正常血流通过而将由脱落的斑块或形成的血栓等固体颗粒滤住,从而保护下游血管不被堵塞。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20164685.4则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的取栓器,其由伞、主轴杆、推拉杆、内外套管、外套管芯组成,伞由形状记忆合金丝制成,通过两长一短的三爪按一定角度与主轴干焊接在一起而形成,且伞周边附有网状结构,以滤住血栓。美国专利申请2007/0005103、2008/0243170、2011/0098738也公开了类似构造的捕栓装置,其中包括框架和附着于框架的过滤网或膜,用以滤住血栓。上述取栓装置体积较大,因而无法在颅内血管内使用。
此外,利用目前的取栓装置,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流向远端血管,造成新的栓塞。据报道,约有70%的血管介入取栓手术中观察到了有血栓碎片和碎块流向远端血管,这增加了患者血管再栓塞的风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取栓装置,以提高取栓效果,避免/降低血栓脱落而导致的血管再栓塞问题,避免因取栓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并能适用于颅内等更为细小的血管,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取栓装置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包括:第一取栓支架和第二取栓支架;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形成一凹陷。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的第一段及与所述第一段的远端连接的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段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二段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的截面宽度。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段的截面宽度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二段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段的远端连接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远端为封闭式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三段的远端连接有显影头。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二取栓支架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内。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段的近端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第四段,所述第四段的近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端连接,所述第四段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段的近端连接,所述第四段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端的截面宽度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四段自近端至远端的长度为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0mm。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单个网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的单个网孔的面积。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网孔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的网孔交错。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截面宽度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截面宽度之比为1:2~1:5。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段的支杆为波浪形状。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波头数为2个~8个,所述第二取栓支架的波头数为2个~6个。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波头数比所述第二部分的波头数大。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二段的波头数是所述第二部分的波头数的数倍。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固定于一推拉导丝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固定于所述推拉导丝的同一位置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支架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与所述推拉导丝固定的位置上具有显影标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取栓支架、推拉导丝及导管,所述取栓支架包括第一取栓支架和位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内的第二取栓支架,所述第一取栓支架与第二取栓支架均固定于所述推拉导丝上,通过所述推拉导丝带动所述取栓支架沿着所述导管的内腔移动,以使得所述取栓支架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导管内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导管外,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与所述推拉导丝固定的位置上具有显影标记。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栓装置中,所述推拉导丝上缠绕有显影丝。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中,所述取栓支架包括:第一取栓支架和第二取栓支架;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形成一凹陷,由此,不仅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能够固定血栓,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而且所述凹陷能够抓捕脱落的血栓,使得脱落的血栓限制在所述凹陷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取栓支架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取栓支架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第二取栓支架从远端看向近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取栓支架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取栓支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取栓支架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取栓支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取栓支架的释放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取栓支架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取栓支架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取栓支架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取栓支架;2-推拉导丝;3-导管;4-血管;5-血栓;6-取栓支架;7-取栓支架;8-取栓支架;10-第一取栓支架;11-第二取栓支架;12-第二部分;13-第一部分;14-凹陷;60-第一取栓支架;61-第二取栓支架;62-凹陷;70-第一取栓支架;71-第二取栓支架;72-第二部分;73-第一部分;74-凹陷;75-显影头;80-第一取栓支架;81-第二取栓支架;82-第二部分;83-第一部分;84-凹陷;100-第七段;101-第八段;120-第五段;121-第六段;130-第一段;131-第二段;132-第四段;610-第一段;611-第二段;612-第三段;730-第一段;731-第二段;732-第三段;830-第一段;831-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在本申请文件中,“近端”和“远端”是从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医生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近端”和“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指该医疗设备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医生的一端,而“远端”通常是指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取栓支架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取栓支架1包括:第一取栓支架10和第二取栓支架11;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开放式结构的含义与封闭式相反,尤其是指位于第一取栓支架10内部的第二取栓支架11可以沿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包括第一部分13,所述第一部分13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13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形成一凹陷14。由此,不仅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固定血栓,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而且所述凹陷14能够抓捕脱落的血栓,使得脱落的血栓限制在所述凹陷14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13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的第一段130及与所述第一段130的远端连接的第二段131,其中,所述第一段130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二段131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相应的,可参考图3,其为图1所示的第二取栓支架从远端看向近端的结构示意图,可见,图1所示纵截面中的截面宽度即为图3所示横截面中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130的截面宽度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由此,当所述凹陷14抓捕脱落的血栓时,既易于脱落的血栓进入凹陷14中,从而使得所述凹陷14抓捕住脱落的血栓,又极好的避免了所述凹陷14抓捕住的脱落的血栓再次脱落,从而更加牢固地固定住抓捕到的血栓。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130也可以是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相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所述第一段130的支杆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段131,该支杆设计为波浪状,即非直线杆。波浪形状的支杆能在截面上对血栓起更好的拦截作用。
接着,请参考图2,其为图1所示的取栓支架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在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段130的长度a以及所述第一段130的近端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之间沿径向的距离b,可以调整所述凹陷14的大小与深度,从而设计出适合捕捉不同大小的血栓的凹陷14。
请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131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较佳的,所述第二段131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等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由此,可以使得所述取栓支架1在血管中具有极佳的贴壁性能。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还包括第二部分12,所述第二部分12位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12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段130的近端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部分12包括第五段120及与所述第五段120的远端连接的第六段121,所述第五段120的截面宽度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所述第六段121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与所述第五段12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包括第七段100及与所述第七段100的远端连接的第八段101,所述第七段100的截面宽度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所述第八段101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与所述第七段10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相同。
在此,所述取栓支架1具有压缩状态和膨开状态,当所述取栓支架1处于膨开状态时,所述第八段101呈圆柱体状。由此,当所述取栓支架1被释放到血管中,处于膨开状态时,能够实现很好的贴壁性能以及支撑性能。
进一步的,当所述取栓支架1处于膨开状态时,所述第六段121呈圆柱体状,并且,所述第六段121和所述第八段101在所述取栓支架1的轴向上部分重叠或者全部重叠。由此可以通过重叠部分取得极佳的对于血栓的夹紧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而导致远端血管再栓塞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12的截面宽度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截面宽度之比为1:2~1:5。在此,主要的,所述第六段121直径与所述第八段101的直径之比为1:2~1:5。由此,所述第二部分12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之间能够取得极佳的对于血栓的夹紧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而导致远端血管再栓塞的问题。
接着,请参考图4至图7,其为实施例一的另一取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或者图6所示,所述第一部分13还包括第四段132,所述第四段132的近端与所述第二部分12的远端连接,所述第四段132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段130的近端连接,所述第四段132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与所述第二部分12的远端的截面宽度相同,即所述第四段132呈圆柱体状且截面宽度与所述第二部分12的远端的截面宽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四段132自近端至远端的长度为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0mm,例如,所述第四段132的长度为2mm、3mm、5mm、7mm或者9mm等。在此,通过调节所述第四段132的长度可以相应地调节所述凹陷14的大小。
如图5或者图7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各网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的各网孔的面积。通过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不同网孔面积的配合,由此,既能够容易捕捉不同形态、大小的血栓,又能够很好地固定住捕捉到的血栓,防止血栓脱落。
较佳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网孔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主要为第二部分12)的网孔交错,即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网孔对着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的网筋,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网筋对着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的网孔。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捕捉住的血栓的固定效果,特别的,能够针对不同大小的血栓都具有非常好的捕捉与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的网孔为正弦曲线拼接结构(也可以是类似正弦曲线的拼接结构)、圆形结构、正方形结构、长方形结构、菱形结构、橄榄形结构或者锥形结构等各种规则或者不规则形状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波头数为2个~8个,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的波头数为2个~6个。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13的波头数比所述第二部分12的波头数大。更优的,所述第二段131的波头数是所述第二部分12的波头数的数倍(大于且不等于1倍)。由此,能够使得所述取栓支架1的各段具有相近的支撑力,从而提高贴壁性能。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波头数为2个,所述第二部分12的波头数为2个,所述第二段131的波头数为4个。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波头数为3个,所述第二部分12的波头数为2个,所述第二段131的波头数为4个。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取栓支架1的各部分的波头数还可以进行其他不同的组合。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取栓装置,可相应参考图1,图4或者图6,所述取栓装置包括取栓支架1、推拉导丝2及导管3;所述取栓支架1固定于所述推拉导丝2上(在此即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均固定于所述推拉导丝2上),通过所述推拉导丝2带动所述取栓支架1沿着所述导管3的内腔移动,以使得所述取栓支架1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导管3内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导管3外。
优选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均固定于所述推拉导丝2的同一位置上。由此,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的重叠部分最大,从而使得所述取栓支架1的夹紧力最大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以同轴方式固定于所述推拉导丝2上。由此,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在此主要指第二部分12)同一轴向位置各处至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的距离均相等,从而使得所述取栓支架1同一轴向位置各处的夹紧力相同,从而提高了所述取栓支架1对于血栓的夹持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10与所述推拉导丝2固定的位置上具有显影标记(图中未标示出),所述第二取栓支架11与所述推拉导丝2固定的位置上具有显影标记,由此在血管内释放所述取栓支架1时能够非常清楚、方便地获取所述取栓支架1的释放过程/状态。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推拉导丝2的结构可以是内部芯轴外层全部或者部分包裹显影丝。具体的,所述显影标记/显影丝的材料可以是钽、金、铂、铂铱和铂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接下去,可参考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取栓支架的释放过程示意图,也即显示了所述取栓支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当血管4发生急性血栓时,导管3穿越血栓5,优选的,导管3的远端超出血栓5的远端5mm-12mm。通过推送推拉导丝2将取栓支架1沿导管3的内腔输送至导管3的远端,直至取栓支架1的远端与导管3的远端平齐,此时缓慢回撤导管3释放取栓支架1,由于取栓支架1内层的第二取栓支架11长于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内层的第二取栓支架11的远端率先被打开,内层的第二取栓支架11的远端的截面宽度(在此也即直径)与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的截面宽度(在此也即直径)一致,当内层的第二取栓支架11的远端被释放后能与血栓血管4有良好地贴壁,同时也能起到把取栓支架1整体锚定在血栓血管4壁上的作用。此时继续回撤导管3,当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被打开时,向前(向远端)缓慢推送推拉导丝2,使释放出的取栓支架1被纵向压缩(即沿取栓支架1的轴向短缩),这种操作有利于取栓支架1释放在弯曲血管中更好的贴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取栓支架1完全释放。通过取栓支架1自身的径向扩张力把血栓压缩至血管壁上,形成一定的通路,使闭塞动脉部分血流恢复正常。当取栓支架1正常打开时,血栓5会被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压缩,从而体积会有所变小。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采取大网孔设计便于血栓能够进入取栓支架1内部,内层的第二取栓支架11(在此主要指第二部分12)采用较小的网孔设计以便于钩住或嵌入进入取栓支架1内部的血栓。优选的,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各网孔面积是内层的第二取栓支架11各网孔面积的2倍。同时,部分血栓5并不能完全被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钩住或嵌入内部而处于松脱状态,当沿回撤方向(箭头所示方向)拉动推拉导丝2回撤取栓支架1时,尚未被夹住的血栓5会随取栓支架1相反的方向移动,加上血流移动影响,通常血栓脱落到远端的风险会急剧升高,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避免了此类现象的发生。具体的,通过内层的第二取栓支架11的远端采取变径的设计,与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形成一定的直径落差,形成类似“凹”台式的结构(即凹陷14),在回撤取栓支架1时血栓即使向后移动到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的远端也会掉落至“凹”台中。进一步的,内层的第二取栓支架11的远端最大直径又与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的直径相等或略大因而再次起到封堵作用。外层的第一取栓支架10与内层的第二取栓支架11之间的夹紧作用以及凹台式结构对于脱落血栓的再次捕获作用,均能够提高本实施例中取栓支架1的取栓效果,避免或降低血栓脱落而导致的血管二次栓塞的风险。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取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取栓支架6包括:第一取栓支架60和第二取栓支架61;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61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61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的远端形成一凹陷6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的远端的第一段610及与所述第一段610的远端连接的第二段611,其中,所述第一段610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二段611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段610的截面宽度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611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61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段611的远端连接的第三段612,所述第三段612的远端为封闭式结构。封闭式的第三段612能够进一步阻挡血栓从取栓支架6的内部脱落,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而流向远端造成再次堵塞的问题。
请继续参考图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取栓支架61仅包括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的远端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此,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61固定于一推拉导丝2的不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的各网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61的各网孔的面积。其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60的波头数可以为2个~8个,所述第二取栓支架61的波头数可以为2个~6个。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所述取栓支架7包括:第一取栓支架70和第二取栓支架71;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71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71包括第二部分72,所述第二部分72位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内。在此,不仅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71分别固定血栓,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而且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71的第一部分能够夹紧血栓,即形成对血栓的夹紧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71还包括第一部分73,所述第一部分73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73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的远端之间形成一凹陷74。通过所述凹陷74能够抓捕脱落的血栓,使得脱落的血栓限制在凹陷74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而流向远端血管造成再次堵塞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73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的远端的第一段730及与所述第一段730的远端连接的第二段731,其中,所述第一段730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二段731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段730的截面宽度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7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段731的远端连接的第三段732,所述第三段732的远端为封闭式结构。封闭式的第三段732能够进一步阻挡血栓脱落,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取栓支架7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的问题。优选的,所述第三段732的远端连接有显影头75。由此在血管内释放所述取栓支架7时能够非常清楚、方便地获取所述取栓支架7的释放过程/状态。具体的,所述显影头75的材料可以是钽、金、铂、铂铱和铂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显影头75可以由弹簧绕制而成。通过所述显影头75可以帮助所述取栓支架7穿越血栓血管,即通过所述显影头75可以使得所述取栓支架7安全、可靠的穿过血栓血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的各网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71的各网孔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的网孔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71的(主要为第二部分72的)网孔交错。其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70的波头数可以为2个~8个,所述第二取栓支架71的波头数可以为2个~6个。
【实施例四】
如图11所示,所述取栓支架8包括:第一取栓支架80和第二取栓支架81;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81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81包括第二部分82,所述第二部分82位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内。在此,不仅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81分别固定血栓,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而且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81的第一部分之间能够夹紧血栓,即形成对血栓的夹紧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而流向远端血管造成再次堵塞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81还包括第一部分83,所述第二部分83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83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的远端之间形成一凹陷84。通过所述凹陷84能够抓捕脱落的血栓,使得脱落的血栓限制在凹陷84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血栓的抓取能力,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管壁上的斑块和破碎的血栓块很容易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83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的远端的第一段830及与所述第一段830的远端连接的第二段831。其中,所述第一段830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二段831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的远端的截面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段830的截面宽度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831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的各网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81的各网孔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的网孔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81(第二部分82)的网孔交错。其中,所述第一取栓支架80的波头数可以为2个~8个,所述第二取栓支架81的波头数可以为2个~6个。
在本申请中,所述取栓装置可以包括上述的取栓支架1(或者取栓支架6、取栓支架7、取栓支架8)、推拉导丝2及导管3;所述取栓支架固定于所述推拉导丝上,通过所述推拉导丝带动所述取栓支架沿着所述导管的内腔移动,以使得所述取栓支架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导管内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导管外。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二至四中未提及的部分可相应的参考实施例一中的设计。此外,在本申请公开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其他不同的变形,例如,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端可以设计为变径结构形式等,对此本申请并不作限定。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包括:第一取栓支架和第二取栓支架;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为网孔状结构;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形成一凹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的第一段及与所述第一段的远端连接的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段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二段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远端的截面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截面宽度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远端为开放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段的远端连接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远端为封闭式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的远端连接有显影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段的近端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第四段,所述第四段的近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端连接,所述第四段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段的近端连接,所述第四段的各位置的截面宽度均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端的截面宽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段自近端至远端的长度为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0mm。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单个网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的单个网孔的面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网孔与所述第二取栓支架的网孔交错。
12.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截面宽度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的截面宽度之比为1:2~1:5。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支杆为波浪形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固定于一推拉导丝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均固定于所述推拉导丝的同一位置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与所述推拉导丝固定的位置上具有显影标记。
17.一种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栓支架、推拉导丝及导管,所述取栓支架包括第一取栓支架和位于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内的第二取栓支架,所述第一取栓支架与第二取栓支架均固定于所述推拉导丝上,通过所述推拉导丝带动所述取栓支架沿着所述导管的内腔移动,以使得所述取栓支架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导管内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导管外,所述第一取栓支架和所述第二取栓支架与所述推拉导丝固定的位置上具有显影标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导丝上缠绕有显影丝。
CN201720845275.4U 2017-07-12 2017-07-12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Active CN208551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5275.4U CN208551930U (zh) 2017-07-12 2017-07-12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5275.4U CN208551930U (zh) 2017-07-12 2017-07-12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1930U true CN208551930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45275.4U Active CN208551930U (zh) 2017-07-12 2017-07-12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19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7971A (zh) * 2017-07-12 2019-01-22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7971A (zh) * 2017-07-12 2019-01-22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28224A1 (en) Thrombectomy devices and methods
JP6646085B2 (ja) 血栓治療用の器具とシステム
US10687834B2 (en) Ischemic stroke device
US8568465B2 (en) Device for rechanneling a cavity, organ path or vessel
EP2442860B1 (en) Apparatus for allowing blood flow through an occluded vessel
US8540729B2 (en) Treatment and removal of objects in anatomical lumens
CN105662534B (zh) 一种带有刺状结构的血管取栓装置及其血栓治疗仪
KR20190042582A (ko) 뇌경색 치료를 위한 응혈 제거 장치
JP2021526445A (ja) 統合血栓除去術及びフィルタデバイス並びに使用方法
CN111904675A (zh) 取栓支架及血栓抓捕器
JP2019500077A (ja) 血流制限を伴う塞栓除去装置及び方法
US20110245841A1 (en) Expand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5662533B (zh) 一种带有螺旋结构的血管取栓装置及其血栓治疗仪
US11141178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bstruction retrieval and treatment
JP2008532621A (ja) 血管内フィルタアセンブリ
JP2005506871A (ja) 塞栓抜出具
JP2003521259A (ja) 遠位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機械的血塊治療装置
US11883043B2 (en) Catheter funnel extension
CN109247971A (zh)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US20180042628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To Remove Thromboembolic Material From Blood Vessels
US20210353317A1 (en) Dual layer icad device
CN103417261A (zh) 颅内血管取栓装置
CN104068911A (zh) 血管取栓器及取栓装置
KR20210157349A (ko) 이중 채널 혈전제거 장치
CN208551930U (zh) 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