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8903U - 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8903U
CN208548903U CN201821228506.8U CN201821228506U CN208548903U CN 208548903 U CN208548903 U CN 208548903U CN 201821228506 U CN201821228506 U CN 201821228506U CN 208548903 U CN208548903 U CN 208548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ve
switching device
data
circuit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85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凯佳
黄银彬
贺小林
杨帆
刘梦坷
吴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2285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8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8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8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涉及通讯领域。该通讯电路包括主机电路、从机电路和多个开关器件,主机电路被配置为接收主机发送的点名数据,并将点名数据发送至从机电路,以及接收从机电路发送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从机电路被配置为通过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向对应的多个从机发送点名数据,以及接收多个从机中响应点名数据的从机通过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返回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电路;其中,从机电路通过各个开关器件连接对应的所述从机数据发送端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多个从机通讯共用一个从机电路,降低了通讯成本,并且缩小了PCB尺寸。

Description

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控制器使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通讯电路多为一个主机对应一个从机,若需一个主机对应两个或多个从机,则一般需要搭建多个丛机电路,大大增加了硬件成本并增大了PCB布板面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降低通讯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一种通讯电路,包括:主机电路,被配置为接收主机发送的点名数据,并将点名数据发送至从机电路,以及接收从机电路发送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从机电路,被配置为通过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向对应的多个从机发送点名数据,以及接收多个从机中响应点名数据的从机通过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返回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电路;其中,一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对应一个从机,一个从机对应一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多个开关器件,其中从机电路通过各个开关器件连接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
可选地,从机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与主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一端连接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并且通过第二电阻器与电源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二端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通过多个开关器件连接对应的多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其中,一个开关器件对应一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一端与主机电路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连接,并且通过第一电阻器与电源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各个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对应的从机的使能信号端,各个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各个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
可选地,开关器件为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集电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发射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可选地,开关器件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NMOS晶体管的栅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漏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源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可选地,开关器件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IGBT的门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集电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发射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可选地,开关器件为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发射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集电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可选地,开关器件为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PMOS晶体管的栅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源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漏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可选地,各个开关器件的控制端通过限流电阻与对应的从机的使能信号端连接。
可选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器与电源连接,并且与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之间连接第一电容器;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通过第四电阻器与电源连接。
可选地,主机电路包括:第二NPN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器与主机数据发送端口连接,并通过第六电阻器与电源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器与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并通过第八电阻器接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器与电源连接,其中,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主机电路的输出端;第十电阻器,第十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主机数据接收端口,第十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一端,并与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器,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容器接地,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电源。
可选地,主机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和瞬态二极管;第三电容器与第八电阻器并联;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与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端接地;瞬态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控制器,包括上述的通讯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个从机电路通过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向对应的多个从机发送点名数据,并接收多个从机中响应点名数据的从机通过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返回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电路,由于在通讯电路中设置了多个开关器件,能够隔离不同从机信号,防止共用端口互相串扰,从而能够实现多个从机通讯共用一个从机电路,降低了通讯成本,并且缩小了PCB尺寸。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通讯电路包括一个主机电路1和一个从机电路2,其中主机电路1与从机电路2连接。
主机电路1通过主机数据发送端口TX接收主机发送的点名数据,并将点名数据发送至从机电路2。从机电路2通过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RXS向对应的多个从机发送点名数据,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中,一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对应一个从机。各从机接收到点名数据后,比较点名数据校验位与自身校验位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可以在接收到通讯数据后返回应答数据。该实施例中,仅示出三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RXS,对应三个从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根据从机数量,设置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RXS,其中,各RXS可以共用端口。其中,主机例如为主控板,从机例如为压缩机、显示屏等。
从机电路2接收多个从机中响应点名数据的从机通过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TXS返回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电路1。其中,一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对应一个从机。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三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TXS1、TXS2以及TXS3,其中,从机1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为TXS1,从机2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为TXS2,以此类推。若从机1发出应答数据,则通过TXS1输出应答数据。从机电路2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电路1。主机电路1接收从机电路2发送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通过主机数据接收端口RX发送至主机。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从机电路通过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向对应的多个从机发送点名数据,并接收多个从机中响应点名数据的从机通过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返回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电路,从而能够实现多个从机通讯共用一个从机电路,降低了通讯成本,并且缩小了PCB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从机电路2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1和第二光电耦合器U2。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光器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二端与主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受光器第一端连接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RXS,并且通过第二电阻器R2与电源连接,受光器第二端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光器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二端连接多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TXS,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受光器第一端与主机电路1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连接,并且通过第一电阻器R1与电源连接,受光器第二端接地。其中,发光器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可以为光敏半导体管。
从机电路接收到主机电路发送的数据为高电平时,光电耦合器U1发光器截止,光电耦合器U1受光器不导通,RXS为高电平;当从机电路接收到主机电路发送的数据为低电平时,光电耦合器U1发光器导通,光电耦合器U1受光器导通,RXS为低电平,发送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从机发送应答数据时,若发送数据为高电平,光电耦合器U2发光器截止,光电耦合器U2受光器截止,主机电路1连接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RX接收数据为高电平。当从机发送信号为低电平时,光电耦合器U2发光器导通,光电耦合器U2受光器导通,主机电路1连接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RX接收数据为低电平,发送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机电路通过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向对应的多个从机发送点名数据,发送端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使得主机向从机发送点名数据时,从机可以比较点名数据校验位与自身校验位是否一致,从而确定是否返回应答数据;从机电路并接收多个从机中响应点名数据的从机通过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返回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电路,从而能够实现从机通讯共用一个从机电路,降低了通讯成本,并且缩小了PCB尺寸。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通讯电路包括主机电路1、从机电路2和多个开关器件3,一个主机电路1与一个从机电路2连接,从机电路2连接多个开关器件3,其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从机电路2通过各个开关器件3与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TXS连接,其中,开关器件3的控制端接收使能控制信号。例如,开关器件3的控制端与对应从机的使能信号端连接,从机接收到点名数据后,触发使能信号端发送使能信号,使得开关器件3导通,从而从机发送的应答数据可以传输至主机侧。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通讯电路中设置了多个开关器件,每个开关器件通过从机数据发送端口与对应的从机连接,能够隔离不同从机信号,防止共用端口互相串扰,同时一个从机网络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从机电路,因此,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多个从机通讯共用一个从机电路,降低了通讯成本,并且缩小了PCB尺寸。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通讯电路的从机电路2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1和第二光电耦合器U2。其中,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光器第一端与电源连接,发光器第二端与主机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一端连接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RXS,并且通过第二电阻器R2与电源连接,受光器第二端接地。
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U2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通过多个开关器件3连接对应的多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其中,一个开关器件对应一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一端与主机电路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连接,并且通过第一电阻器与电源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二端接地。其中,发光器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可以为光敏半导体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对应的从机的使能信号端,各个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各个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其中,各个开关器件3响应于高电平时导通,响应于低电平时截止,开关器件3接收的使能控制信号默认为低电平,在从机接收到通讯数据后,触发使能信号端发送高电平信号使得开关器件导通。在具体实现时,开关器件3可以是NPN型三极管、NMOS(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或者IGB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关器件3若为NPN型三极管,则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集电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发射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开关器件3若为NMOS晶体管,则NMOS晶体管的栅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漏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源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开关器件3若为IGBT,则IGBT的门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集电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发射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从机电路接收到主机电路发送的数据为高电平时,光电耦合器U1发光器截止,光电耦合器U1受光器不导通,RXS为高电平;当从机电路接收到主机电路发送的数据为低电平时,光电耦合器U1发光器导通,光电耦合器U1受光器导通,RXS为低电平,发送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从机发送应答数据前,通过使能信号端输出高电平信号,从而使得开关器件3导通,从机数据发送端口与从机电路之间形成通路。此时,若从机发送的应答数据为高电平,则光电耦合器U2发光器截止,光电耦合器U2受光器截止,主机电路1连接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RX接收数据为高电平。若从机发送的应答数据为低电平,则光电耦合器U2发光器导通,光电耦合器U2受光器导通,主机电路1连接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RX接收数据为低电平,发送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
由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并且,开关器件起到信号隔离的作用,防止共用端口互相串扰,同时一个从机网络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从机电路,因此,能够实现多个从机通讯共用一个从机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各个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对应的从机的使能信号端,各个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各个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其中,各个开关器件3响应于低电平时导通,响应于高电平时截止,开关器件3接收的使能控制信号默认为高电平,在从机接收到通讯数据后,触发使能信号端发送低电平信号使得开关器件导通。在具体实现时,开关器件3可以是PNP型三极管、PMOS晶体管。开关器件3若为PNP型三极管,则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发射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集电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开关器件3若为PMOS晶体管,则PMOS晶体管的栅极为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源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漏极为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机电路接收到主机电路发送的数据为高电平时,光电耦合器U1发光器截止,光电耦合器U1受光器不导通,RXS为高电平;当从机电路接收到主机电路发送的数据为低电平时,光电耦合器U1发光器导通,光电耦合器U1受光器导通,RXS为低电平,发送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从机发送应答数据前,通过使能信号端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使得开关器件3导通,从机数据发送端口与从机电路之间形成通路。此时,若从机发送的应答数据为高电平,则光电耦合器U2发光器截止,光电耦合器U2受光器截止,主机电路1连接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RX接收数据为高电平。若从机发送的应答数据为低电平,则光电耦合器U2发光器导通,光电耦合器U2受光器导通,主机电路1连接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RX接收数据为低电平,发送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
由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并且,开关器件起到信号隔离的作用,防止共用端口互相串扰,同时一个从机网络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从机电路,因此,能够实现多个从机通讯共用一个从机电路。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通讯电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开关器件将以NPN型三极管为例进行介绍。如图5所示,设置多个第一NPN型三极管,如图中的Q8、Q9、Q10。主机电路1与从机电路2通过接口连接。
第二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基极通过第五电阻器R5与主机数据发送端口TX连接,并通过第六电阻器R6与电源连接。
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第七电阻器R7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并通过第八电阻器R8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器R9与电源连接。
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光器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器R3与电源连接,发光器第二端连接至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受光器第一端连接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RXS,并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电源,受光器第二端接地,发光器第一端与发光器第二端之间连接第一电容器C1。
第十电阻器R10连接主机数据接收端口RX,并通过第十一电阻器R11连接电源,第十一电阻器R1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器C2接地。
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光器第一端通过第四电阻器R4与电源连接,发光器第二端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8、Q9、Q10的集电极,受光器第一端通过第十电阻器R10与主机数据接收端口RX连接,受光器第二端接地。
第一NPN型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从机数据发送端口TXS1,基极连接从机使能信号端EN1;Q9的发射极连接从机数据发送端口TXS2,基极连接从机使能信号端EN 2;Q10的发射极连接从机数据发送端口TXS3,基极连接从机使能信号端EN3。
在上述实施例中,同一时间,主机只对一个从机发送点名数据,每个从机有各自对应的校验位。主机点名时,当TX发送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二NPN型三极管Q1截止;第二NPN型三极管Q2基级为低电平,第二NPN型三极管Q2截止;第二NPN型三极管Q2集电极为高电平,光电耦合器U1发光器截止;光电耦合器U1受光器不导通,RXS为高电平。当TX发送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二NPN型三极管Q1导通;第二NPN型三极管Q2基级为高电平,第二NPN型三极管Q2导通;第二NPN型三极管Q2集电极为低电平,光电耦合器U1发光器导通;光电耦合器U1受光器三极管导通,RXS为低电平。发送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
从机通过RXS接收点名数据,从机比较点名数据校验位与自身校验位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可以接收数据并返回应答响应。其中,各个RXS可以共用端口,由于从机比较点名数据校验位与自身校验位,因此,多个从机可直接共用端口而不会数据接受异常。
从机接收数据后,通过TXS端口发送应答数据,进行相应的应答。从机1对应的发送端口为TXS1,从机2对应的发送端口为TXS2,以此类推。以从机1为例,在发送应答数据之前,通过使能信号端EN1向第一NPN型三极管Q8发送高电平使能信号,此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8导通。当从机1发送应答信号为高电平时,光电耦合器U2发光器二极管截止;光电耦合器U2受光器三极管截止,RX接收数据为高电平。当从机1发送应答信号为低电平时,光电耦合器U2发光器二极管导通;光电耦合器U2受光器三极管导通,主机RX接收数据为低电平。发送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在从机发送完应答信号后,可以通过使能信号端EN1向第一NPN型三极管Q8发送低电平使能信号,此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8截止,通讯结束。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信号电平一致,并且,第一NPN型三极管起到信号隔离的作用,防止共用端口互相串扰,同时一个从机网络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从机电路,因此,能够实现多个从机通讯共用一个从机电路,实现通讯端口复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与对应的从机的使能信号端连接。如图5所示,Q8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01与从机使能信号端EN1连接,Q9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02与从机使能信号端EN2连接,Q10的基极通过限流电阻R103与从机使能信号端EN3连接。其中,限流电阻的阻值根据从机芯片的输出能力进行调整,防止电流过大时烧毁通讯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主机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和瞬态二极管TVS1。其中,第三电容器C3与第八电阻器R8并联,能够保证第二NPN型三极管Q2开通关断的可靠性。第四电容器C4的第一端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端接地,能够起到滤波作用。瞬态二极管TVS1的正极接地,负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能够防止瞬间大电压,起到稳压作用,保护通讯电路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保护一种控制器,其中,该控制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通讯电路,该控制器例如为空调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保护一种用电设备,其中,该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通讯成本,进而降低整个用电设备的硬件成本,其中,该用电设备例如为空调、冰箱、电视等。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遮蔽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电路,被配置为接收主机发送的点名数据,并将点名数据发送至从机电路,以及接收所述从机电路发送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主机;
从机电路,被配置为通过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向对应的多个从机发送点名数据,以及接收多个从机中响应所述点名数据的从机通过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返回的应答数据,并将应答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机电路;其中,一个所述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对应一个从机,一个从机对应一个所述从机数据发送端口;
多个开关器件,其中所述从机电路通过各个开关器件连接对应的所述从机数据发送端口;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接收使能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电路包括:
第一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与所述主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一端连接多个从机数据接收端口,并且通过第二电阻器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二端接地;
第二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通过多个所述开关器件连接对应的多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其中,一个开关器件对应一个从机数据发送端口,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一端与所述主机电路的主机数据接收端口连接,并且通过第一电阻器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对应的从机的使能信号端,各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各个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从机数据发送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第一NPN型三极管;
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集电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发射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
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漏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源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所述IGBT的门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集电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发射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第一PNP型三极管;
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发射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集电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
所述PMOS晶体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源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漏极为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通过限流电阻与对应的从机的使能信号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器与电源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二端之间连接第一电容器;
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器第一端通过第四电阻器与电源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电路包括:
第二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器与所述主机数据发送端口连接,并通过第六电阻器与电源连接;
第二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器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并通过第八电阻器接地,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器与电源连接,其中,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主机电路的输出端;
第十电阻器,所述第十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主机数据接收端口,所述第十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第一端,并与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
第十一电阻器,所述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容器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器的第二端连接电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和瞬态二极管;
所述第三电容器与所述第八电阻器并联;
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端接地;
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13.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通讯电路。
14.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器。
CN201821228506.8U 2018-08-01 2018-08-01 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208548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8506.8U CN208548903U (zh) 2018-08-01 2018-08-01 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8506.8U CN208548903U (zh) 2018-08-01 2018-08-01 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8903U true CN208548903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5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8506.8U Active CN208548903U (zh) 2018-08-01 2018-08-01 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89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141A (zh) * 2019-08-22 2019-11-29 深圳龙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机通讯电路及通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141A (zh) * 2019-08-22 2019-11-29 深圳龙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机通讯电路及通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6292A (zh) 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CN216596246U (zh) 兼容多串口协议的自适应电路及通讯设备
CN208548903U (zh) 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CN104363404B (zh) 端子复用电路和多媒体终端设备
CN106095708A (zh) 二线制半双工一主多从多机通讯的电流环通讯方法与系统
CN108880599A (zh) 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CN208548904U (zh) 通讯电路、控制器和用电设备
CN203444464U (zh) 一种智能终端设备
CN203117884U (zh) 一种多模块时序控制的嵌入式系统
CN117271416A (zh) 一种自适应rs232与rs485的接口电路
CN208154732U (zh) 从机通信电路、从机、电器设备和主从机通信电路
CN203178787U (zh) 开关控制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3118143B (zh) 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的复用电路
CN103051325A (zh) 可防止反灌电的上拉电阻电路
CN209447019U (zh) Rs485设备连接电路和系统
CN102236630A (zh) 多设备连接系统
CN102693117B (zh) 接口电路及具有接口电路的电子装置
CN104994040A (zh) 一种以太网交换机及其应用的端口复用方法
CN115309683A (zh) 串口自适应切换电路及通讯设备
CN213990825U (zh) 一种切换矩阵
CN110334038A (zh) 一种串口通讯的监测系统
CN203368655U (zh) 具有无线wifi信号发射功能的电视一体机
CN207283578U (zh) Can节点端口保护电路
CN102176590B (zh) 用于计算机自动管理家用电子电器的接线座
CN206640607U (zh) 数据防泄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