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7739U -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7739U
CN208547739U CN201820867161.4U CN201820867161U CN208547739U CN 208547739 U CN208547739 U CN 208547739U CN 201820867161 U CN201820867161 U CN 201820867161U CN 208547739 U CN208547739 U CN 208547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micro
light guide
incidenc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671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伟
杨越峰
陈允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XI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NGXI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XI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YANGXI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671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7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7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7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导光板,具有相邻的入光面、出光面及底面,入光面设有多个第一微结构,出光面设有多个第二微结构。第一微结构分别呈柱状且具有面向远离入光面方向的弧形侧面。第二微结构分别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延伸且具有第一侧缘、第二侧缘及弧形表面,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弧形表面连接于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之间且具有棱线,棱线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所述导光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以及反射元件和光学膜片。借由本申请的上述结构设计可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与干涉纹路,并提升背光模块的亮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习知的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及多个发光二极体,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及邻接于入光面的出光面,发光二极体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导光板的将光线导引至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所述发光二极体是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依序配置于入光面旁,且与相邻两发光二极体的间隔距离(P),导光板对应显示器的主动区(active area)的区域与导光板的边缘之间具有一距离(A),当A/P值过小时,各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线会使导光板的出光面靠近入光面处形成明暗交替的亮区与暗区,即亮暗不均(hot spot)的现象。
习知的一种导光板,于出光面上配置由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方向延伸的半圆柱状(lenticular)结构来增加背光模块的亮度及遮蔽性,但改善亮暗不均的能力有限。习知的另一种导光板,于入光面上设置具有弧形侧面的凸块(R-cut)结构来改善亮暗不均的现象,但反而使背光模块的亮度降低。若同时采用上述半圆柱状结构及凸块结构,则会于出光面上产生干涉纹路,故上述半圆柱状结构及凸块结构并无法搭配使用。
此外,对于薄型显示器而言,导光板的厚度一般要求为0.5厘米(mm)以下,但受限于模具,习知技术尚无法使用凸块结构改善薄型显示器的亮暗不均问题。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习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可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避免产生干涉纹路及优化背光模块的亮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导光板可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避免产生干涉纹路及优化背光模块的亮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以及与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及底面,入光面设有多个第一微结构,出光面设有多个第二微结构。所述第一微结构分别呈柱状,且分别具有弧形侧面,弧形侧面面向远离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二微结构分别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延伸,且各所述第二微结构具有第一侧缘、第二侧缘及弧形表面,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弧形表面连接于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之间,且弧形表面具有棱线,棱线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处朝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上述的导光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中,藉由于入光面上配置有所述第一微结构及于出光面上配置有所述第二微结构的结构设计,可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与干涉纹路,并提升背光模块的亮度的优点。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导光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导光板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导光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导光板的右视示意图;以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导光板的上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导光板的右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3,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0具有入光面110,以及与入光面110相邻的出光面120及底面150。入光面110适于供发光元件产生的光线入射,出光面120适于供由入光面110进入导光板100中的光线射出。入光面110设有多个第一微结构130,且出光面120设有多个第二微结构140。所述第一微结构130分别呈柱状,且分别具有弧形侧面131,弧形侧面131面向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所述第二微结构140分别从邻近入光面110处朝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延伸,且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具有第一侧缘141、第二侧缘142及弧形表面143。第一侧缘141与第二侧缘142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110处朝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逐渐增加,弧形表面143连接于第一侧缘141及第二侧缘142之间,且弧形表面143具有棱线1431,棱线1431与出光面120之间的距离从邻近入光面110处朝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逐渐增加。此外,导光板100的材料例如可以是丙烯酸树脂(acrylic acid resin)、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或聚乙烯树脂(polyvinyl resin)等透明材料,但不以此为限。导光板100的形状例如可以是矩形平板、圆形平板或其他几何形状的平板。
上述的出光面120还可具有第一区121及第二区122,第一区121配置于第二区122与入光面110之间,所述第二微结构140配置于第二区122。第一区121的长度为L1,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于出光面120的第二区122上从邻近入光面110处朝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长度为L2,其中L1与L2之和可以是导光板100的长度,一般导光板100的长度范围为大于等于50mm且小于等于330mm,以适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不同电子装置上,并且L1是小于或等于L2的1/3。举例而言,L2为120mm,L2可以是小于或等于40mm。此外,所述第二微结构140的位置可分别与所述第一微结构130的位置相对,但不以此为限,所述第二微结构140的位置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微结构130的位置交错设置。另外,所述第一微结构130的形状可分别为半圆形柱体。所述第一微结构130可通过射出成型或热压成型的方式制成。
此外,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的弧形表面143的棱线1431与出光面120之间的最大距离及最小距离,其中最大距离为大于0μm且小于或等于100μm,最小距离为大于或等于0μm且小于或等于10μm。请参考图3,于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的弧形表面143的右视呈直角三角形,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的弧形表面143的棱线1431与出光面12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T1,T1例如为50μm,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的弧形表面143的棱线1431与出光面120相交于P点,故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的弧形表面143的棱线1431与出光面12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μm。
另外,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的弧形表面143的棱线1431与出光面120之间的夹角α可例如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3°,举例而言,夹角α可以是但不限于0.05°、0.1°或0.3°。
上述的底面150可以是扩散面,适于破坏光线于导光板100内的全反射,使得光线的出光角度改变,让提高导光板100内的光线由出光面120出光的比例,从而提高出光面120的亮度。扩散面具有多个扩散点,所述扩散点可以印刷或激光蚀刻底面150的方式而形成,但不以此为限,所述扩散点亦可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于底面150上。所述扩散点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半球状凸点、球冠状凸点、长方体状凸点、半球状凹点、球冠状凹点、长方体状凹点。
此外,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0在制程上可以射出成型制成搭配热压技术制作,举例而言,导光板100除所述第一微结构130外的部分可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先形成,再藉由热压的技术于入光面110上形成所述第一微结构130。藉此,本实施例在导光板100的整体厚度为0.5mm以下,可符合低A/P值的背光模块的需求,并增加背光模块的遮蔽性。
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0,于入光面110上配置有所述第一微结构130且于出光面120上配置有所述第二微结构140,当光束入射第一微结构130且进入导光板100内时,该光束于第一区121内进行混光,再经过第二区122出光面120及第二微结构140出射,因第一区121及第二区122的出光面120均为留白区域,该些区域可以进一步让光束均匀,故藉由这样的组合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及干涉纹路,且所述第二微结构140可以收敛光线而提升出光面120的亮度。且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0整体厚度可达到0.5mm以下,而能适用于薄型显示器,改善薄型显示器的亮暗不均现象、干涉纹路等问题,并提升薄型显示器的显示亮度。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的导光板的上视示意图。图6为图4的导光板的右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0具有入光面110,以及与入光面110相邻的与出光面120及底面150。入光面110设有多个第一微结构130,且出光面120设有多个第二微结构140a。
请参考图6,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a的弧形表面143a的右视呈梯形,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a的弧形表面143a的棱线1431a与出光面120a之间的最大距离为T1,各所述第二微结构140a的弧形表面143a的棱线1431a与出光面120a之间的最小距离T2,T1例如为75μm,T2例如为5μm。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及7,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包括导光板100及发光元件210,发光元件210配置于导光板100的入光面110旁,发光元件210可以是发光二极体光源或其他形式的光源,发光元件210适于提供光线,入光面110及所述第一微结构130配置于光线的路径上,光线经由入光面110及所述第一微结构130进入导光板100后,可由出光面120及所述第二微结构140的弧形表面143出光。其中,发光元件21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此外,背光模块200还可包括反射元件220及光学膜片230,导光板100的底面150朝向反射元件220,反射元件220适于将由导光板100的底面150射出的光线反射及扩散回导光板100内,以提高出光面120的亮度,反射元件220例如可以是金属反射片或白色反射片,金属反射片例如是银反射片或铝反射片,但不以此为限。导光板100的出光面120朝向光学膜片230,光学膜片230适于破坏并分散光线以将自出光面120射出的光线均匀化,或/及改变光线的行进方向,并使光线以实质上垂直于出光面120的方向自光学膜片230射出,光学膜片230例如可以是扩散片、增亮片或扩散增亮片。此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虽然是以图2所示的导光板100为例,但亦可替换成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光板1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中,藉由于入光面上配置有所述第一微结构及于出光面上配置有所述第二微结构的结构设计,可同时达到避免产生亮暗不均现象与干涉纹路,并提升背光模块的亮度的优点。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12)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相邻的入光面,以及与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及底面,所述入光面设有多个第一微结构,所述出光面设有多个第二微结构;
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分别呈柱状,且分别具有弧形侧面,面向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以及
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分别从邻近所述入光面处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延伸,且各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具有第一侧缘、第二侧缘及弧形表面;
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之间的距离从邻近所述入光面处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弧形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缘及所述第二侧缘之间,且所述弧形表面具有棱线,所述棱线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从邻近所述入光面处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还具有第一区及第二区,所述第一区配置于所述第二区与所述入光面之间,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配置于所述第二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的位置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的位置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分别为半圆形柱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可通过射出成型或热压成型的方式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的所述弧形表面的所述棱线与所述出光面的最大距离为T1,各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的所述弧形表面的所述棱线与所述出光面的最小距离为T2,T1为大于0μm且小于或等于100μm,T2为大于或等于0μm且小于或等于1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的所述弧形表面的所述棱线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3°。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的长度为L1,各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于所述出光面的第二区上从邻近所述入光面处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长度为L2,其中L1为小于或等于L2的1/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为扩散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的位置相对。
10.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所述至少一发光元件配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元件,且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的位置相对,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反射元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膜片,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光学膜片。
CN201820867161.4U 2018-06-06 2018-06-06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Active CN208547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7161.4U CN208547739U (zh) 2018-06-06 2018-06-06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7161.4U CN208547739U (zh) 2018-06-06 2018-06-06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7739U true CN208547739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0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67161.4U Active CN208547739U (zh) 2018-06-06 2018-06-06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773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2767A (zh) * 2019-04-11 2020-10-23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
CN112859439A (zh) * 2020-12-11 2021-05-28 达运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14994823A (zh) * 2021-03-02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终端
CN115220145A (zh) * 2022-08-22 2022-10-21 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导光板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2767A (zh) * 2019-04-11 2020-10-23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
CN111812767B (zh) * 2019-04-11 2022-08-19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
CN112859439A (zh) * 2020-12-11 2021-05-28 达运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12859439B (zh) * 2020-12-11 2023-05-05 达运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14994823A (zh) * 2021-03-02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终端
CN114994823B (zh) * 2021-03-02 2024-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终端
CN115220145A (zh) * 2022-08-22 2022-10-21 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导光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47739U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KR101013532B1 (ko) 도광판
US916421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KR101201573B1 (ko) 면광원 장치
JP5812566B2 (ja) 発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光取り込み構造
CN103277739B (zh) 一种光学透镜
WO2011065052A1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3215833U (ja) 表示装置
CN102472866A (zh) 用于照明光学元件的光收集器
KR20140123667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10231856A1 (en) Optical Collimation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9164101A (ja) バックライト
US20210373225A1 (en)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and front light source module thereof
TWI528087B (zh) 側入式背光模組及側入式導光板
CN100419528C (zh) 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CN201487825U (zh) 一种导光膜及背光模组
CN103912823A (zh) 背光组件以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KR20140060625A (ko) 발광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조명장치
CN101614370A (zh) 照明装置及采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JP2012164511A (ja) 導光板及び面光源装置
US10670916B2 (en) Light guiding film,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945776A (zh) 楔形光導
CN104763919A (zh) 光源模块
CN101761829A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KR101355815B1 (ko) 발광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조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