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5370U - 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5370U
CN208545370U CN201821262796.8U CN201821262796U CN208545370U CN 208545370 U CN208545370 U CN 208545370U CN 201821262796 U CN201821262796 U CN 201821262796U CN 208545370 U CN208545370 U CN 208545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oling water
burner
buffer tank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627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波
严亮
雍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D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ingxia Baofeng Energ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D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ingxia Baofeng Energ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D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Ningxia Baofeng Energy Group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D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627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5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5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5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烧嘴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待冷却设备、第二待冷却设备、第一冷却水缓冲罐和给水装置,给水装置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一待冷却设备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第二待冷却设备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且第三管道与给水装置通过第四管道连接。通过第三管道将第二待冷却设备和第一冷却水缓冲罐进行连接,继而当第二冷却水缓冲罐检修或者损坏时,也可保证第一冷却水缓冲罐向第二待冷却设备供水,继而避免了气化炉被迫停车,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而增设第四管道可以在第三管道补水不充分时,进一步加速供水,保证生产。

Description

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气化装置包括多个的气化系统,每个气化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任何交联,即每个气化系统都有自己的烧嘴冷却水缓冲罐、烧嘴冷却水循环泵等冷却设备,而不会与其他气化系统的相关设备有连接。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烧嘴冷却水系统一直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烧嘴冷却水缓冲罐属于压力容器,需要定期进行检验,检验期间烧嘴冷却水缓冲罐无法正常运行,只能被迫将整套气化系统停车处理,对整个系统影响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嘴冷却系统,其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化系统,其能够减少了开停车期间的水、电、原料煤的无功消耗,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烧嘴冷却系统,其包括第一待冷却设备、第二待冷却设备、第一冷却水缓冲罐和给水装置,给水装置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一待冷却设备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第二待冷却设备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且第三管道与给水装置通过第四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给水装置包括给水箱和给水过滤器,给水箱与给水过滤器连接,给水过滤器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连接,给水过滤器与第三管道通过上述第四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待冷却设备包括第一气化炉和第一烧嘴冷却水泵,第一烧嘴冷却水泵的一端与第一气化炉的烧嘴的一端通过第五管道连接,烧嘴的另一端与第一烧嘴冷却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管道连接,第六管道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二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待冷却设备包括第二气化炉、第二烧嘴冷却水泵和第二冷却水缓冲罐,第二烧嘴冷却水泵的一端与第二气化炉的烧嘴的一端通过第七管道连接,烧嘴的另一端与第二烧嘴冷却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管道连接,第八管道与第二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九管道连接,第九管道与第三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冷却水缓冲罐与第四管道通过第十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管道包括总管和分管,总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和分管的一端连接,分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待冷却设备连接,总管与第三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总管上设置有监控装置,监控装置与总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监控装置包括流量调节阀、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计,流量调节阀、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计分别与总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分别设置有阀门。
一种气化系统,其包括上述的烧嘴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烧嘴冷却系统通过第三管道将第二待冷却设备和第一冷却水缓冲罐进行连接,继而当第二待冷却设备的第二冷却水缓冲罐检修或者损坏时,也可保证第一冷却水缓冲罐向第二待冷却设备供水,继而避免了气化炉被迫停车,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而增设第四管道可以在第三管道补水不充分时,进一步加速供水,保证生产。同时,可以减少了开停车期间的水、电、原料煤的无功消耗,降低了装置的成本,减少了开停车过程中放散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提供的烧嘴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烧嘴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烧嘴冷却系统;150-第一待冷却设备;120-第二待冷却设备;130-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40-给水装置;101-第一管道;102-第二管道;103-第三管道;104-第四管道;105-第五管道;106-第六管道;107-第七管道;108-第八管道;109-第九管道;110-第十管道;141-给水箱;142-给水过滤器;151-第一气化炉;152-第一烧嘴冷却水泵;121-第二气化炉;122-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3-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021-总管;1022-分管;170-阀门;160-监控装置;161-流量调节阀;162-温度计;163-流量计;164-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烧嘴冷却系统100,其包括第一待冷却设备150、第二待冷却设备120、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和给水装置140,给水装置140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通过第一管道101连接,第一待冷却设备150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通过第二管道102连接,第二待冷却设备120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通过第三管道103连接,且第三管道103与给水装置140通过第四管道104连接。
通过设置第三管道103和第四管道104将第二待冷却设备120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和给水装置140进行连通,继而当需要检修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23时,第二待冷却设备120的第二气化炉121和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2等设备仍然可以继续工作,防止气炉因为检修被迫停车。增设第四管道104是保证在切换管道时,稳定压力,继而可以直接将给水装置140内的水提供至第二气化炉121和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2,保证第二气化炉121可以顺利工作。同时,通过将第二待冷却设备120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和给水装置140进行连通减少了开停车期间的水、电、原料煤的无功消耗,降低了装置的成本,也减少了开停车过程中放散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地,给水装置140包括给水箱141和给水过滤器142,给水箱141与给水过滤器142连接,给水过滤器142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连接,给水过滤器142与第三管道103通过上述第四管道104连接。给水过滤器142对中压锅炉水进行过滤,继而保证进入第一待冷却设备150或第二待冷却设备120内的水纯净,不会堵塞管道。
进一步地,第一待冷却设备150包括第一气化炉151和第一烧嘴冷却水泵152,第一烧嘴冷却水泵152的一端与第一气化炉151的烧嘴的一端通过第五管道105连接,烧嘴的另一端与第一烧嘴冷却水泵152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管道106连接,第六管道106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通过第二管道102连接。通过第五管道105和第六管道106在第一气化炉151和第一烧嘴冷却水泵152之间形成水循环,继而保证水能够持续地第一气化炉151进行冷却,并减少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第二待冷却设备120包括第二气化炉121、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2和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23,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2的一端与第二气化炉121的烧嘴的一端通过第七管道107连接,烧嘴的另一端与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2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管道108连接,第八管道108与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23通过第九管道109连接,第九管道109与第三管道103连通。
在未进行检修之前可以使用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23向第二气化炉121和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2的循环系统内填充冷却水,继而减轻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的运行压力。
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23与第四管道104通过第十管道110连通。通过设置第十管道110将给水过滤器142与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23进行连接,减少设备的数量,同时实现冷却水的缓冲,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第二管道102包括总管1021和分管1022,总管10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和分管1022的一端连接,分管1022的另一端与第一待冷却设备150连接,总管1021与第三管道103连通。将第二管道102和第三管道103连接实现了第一冷却水缓冲罐130与第二气化炉121和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2的连接,当需要检修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23时,可以通过第二管道102和第三管道103向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2通水,继而保证对第二气化炉121的冷却。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管道102的液体在不同的时间内流向不同,且流量也不同,当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23工作时,第二管道102内的液体流向第一气化炉151,但是当第二冷却水缓冲罐123检修或者损坏是,第二管道102内的液体流向第二气化炉121,液体流向不同,流量也不同,因此,需要对其液体的性质进行监控,因此,总管1021上设置有监控装置160,监控装置160与总管1021连接。监控装置160包括流量调节阀161、温度计162、流量计163和压力计164,流量调节阀161、温度计162、流量计163和压力计164分别与总管1021连接。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气化炉151和第一烧嘴冷却水泵152或者第二气化炉121和第二烧嘴冷却水泵122形成的冷却循环系统仅需供水一次,或者在设备损坏时才进行补水,因此,在各个管道上需设置阀门170,需要保证水的供应或者停止。具体,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第三管道103以及第四管道104分别设置有阀门170。需要说明的是,第六管道106、第七管道107、第八管道108、第九管道109以及第十管道110上也分别设置有阀门170。
一种气化系统,其包括上述的烧嘴冷却系统。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烧嘴冷却系统通过第三管道将第二待冷却设备和第一冷却水缓冲罐进行连接,继而当第二待冷却设备的第二冷却水缓冲罐检修或者损坏时,也可保证第一冷却水缓冲罐向第二待冷却设备供水,继而避免了气化炉被迫停车,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而增设第四管道可以在第三管道补水不充分时,进一步加速供水,保证生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烧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待冷却设备、第二待冷却设备、第一冷却水缓冲罐和给水装置,所述给水装置与所述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待冷却设备与所述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待冷却设备与所述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给水装置通过第四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装置包括给水箱和给水过滤器,所述给水箱与所述给水过滤器连接,所述给水过滤器与所述第一冷却水缓冲罐连接,所述给水过滤器与所述第三管道通过上述第四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冷却设备包括第一气化炉和第一烧嘴冷却水泵,所述第一烧嘴冷却水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化炉的烧嘴的一端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烧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烧嘴冷却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水缓冲罐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冷却设备包括第二气化炉、第二烧嘴冷却水泵和第二冷却水缓冲罐,所述第二烧嘴冷却水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化炉的烧嘴的一端通过第七管道连接,所述烧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烧嘴冷却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管道连接,所述第八管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水缓冲罐通过第九管道连接,所述第九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水缓冲罐与所述第四管道通过第十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包括总管和分管,所述总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水缓冲罐和所述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待冷却设备连接,所述总管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上设置有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与所述总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流量调节阀、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计,所述流量调节阀、所述温度计、所述流量计和所述压力计分别与所述总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以及所述第四管道分别设置有阀门。
10.一种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烧嘴冷却系统。
CN201821262796.8U 2018-08-06 2018-08-06 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 Active CN208545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2796.8U CN208545370U (zh) 2018-08-06 2018-08-06 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2796.8U CN208545370U (zh) 2018-08-06 2018-08-06 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5370U true CN208545370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6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2796.8U Active CN208545370U (zh) 2018-08-06 2018-08-06 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5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0152Y (zh)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2213954A (zh) 超临界水处理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48993U (zh) 一种高压蒸汽管道泄露危险防护装置
CN107355663B (zh) 一种调相机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545370U (zh) 烧嘴冷却系统以及气化系统
CN102454979A (zh) 除氧水箱用水位控制系统
CN102425794B (zh) 烧嘴冷却水系统
CN102749202B (zh) 发动机磨合台架水循环系统
CN103245222B (zh) 三入口加氢反应流出物空冷器系统管配结构
CN102364321A (zh) 一种水源热泵机组冷热量的测试系统
CN204461979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在线腐蚀监测系统
CN101718477A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防冻系统
CN105788783B (zh) 一种圆罐型液体冷却电阻及其制造方法
CN204514058U (zh) 工业循环水换热系统
CN205280308U (zh) 一种核主泵轴密封件测试系统
CN202339272U (zh) 一种发动机热试台架
CN204533065U (zh) 一种外置式设备降温系统
CN207005673U (zh) 一种调相机油系统
CN208125324U (zh) 一种直流换流阀压差表的连接结构
CN206339005U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再利用系统
CN210859319U (zh) 一种带可视装置的水平中开卧式多级离心泵供油系统
CN201753917U (zh) 锅炉回水装置
CN201407854Y (zh) 一种节能型冷排回水设备系统
CN209181344U (zh) 一种无缝切换的液冷系统
CN205317014U (zh) 一种无动力循环冷却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