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4230U - 汽车线束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线束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4230U
CN208544230U CN201820829644.5U CN201820829644U CN208544230U CN 208544230 U CN208544230 U CN 208544230U CN 201820829644 U CN201820829644 U CN 201820829644U CN 208544230 U CN208544230 U CN 208544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harness
lamp
chassis
wire bu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96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贵生
于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296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4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4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42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线束和汽车,涉及汽车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线束,包括:线束本体,线束本体由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形成,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一体成型,机舱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机舱内,底盘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底盘内;线束本体上设置有灯具系统接口、雨刮系统接口、门控系统接口、传感器系统接口、保险丝盒接口、电源配电盒接口。由于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一体成型,也就是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不再通过多个对接接头连接,提高了两段线束的连接稳定性,也降低了操作工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汽车线束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汽车线束和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保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为了响应环保,在人们的出行方面,电动汽车也越来越多的被普及和应用。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从动力来源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
目前,电动汽车上的配电系统中的线束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底盘线束和机舱线束,机舱线束和底盘线束通过多个对接接头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线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包括:
线束本体,线束本体由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形成,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一体成型,机舱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机舱内,底盘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底盘内;
线束本体上设置有灯具系统接口、雨刮系统接口、门控系统接口、传感器系统接口、保险丝盒接口、电源配电盒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灯具系统接口包括:
示宽灯组接口、雾灯组接口、组合灯组接口、转向灯组接口、近光灯组接口、远光灯组接口、前照灯组接口、倒车灯组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示宽灯组接口包括:左侧示宽灯接口和左侧示宽灯接口;
雾灯组接口包括:左前雾灯接口和右前雾灯接口;
组合灯组接口包括:左后组合灯接口和右后组合灯接口;
转向灯组接口包括:左前转向灯接口和右前转向灯接口;
近光灯组接口包括:左近光灯接口、左近光灯调节电机、右近光灯接口和右近光灯调节电机;
远光灯组接口包括:左远光灯接口、左远光灯调节电机、右远光灯接口和右远光灯调节电机;
前照灯组接口包括:左前照灯接口和右前照灯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雨刮系统接口包括:雨刮器电机接口和前喷水盒电机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门控系统接口包括:左前门连锁开关接口、右前门连锁开关接口、左后门连锁开关接口、右后门连锁开关接口、左中门接触器接口和右中门接触器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传感器系统接口包括:
车速里程表传感器接口和制动液位传感器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电源配电盒接口包括:
整车电源接口、真空泵继电器接口、水泵继电器接口、PTC继电器接口、风扇继电器接口和喇叭继电器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线束本体上还设置有电子扇接口、电喇叭接口和高低压开关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传感器系统接口、灯具系统接口、电子扇接口和保险丝盒接口均位于底盘线束区段中。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左侧示宽灯接口和左侧示宽灯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0.5mm2;左后组合灯接口和右后组合灯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0.75mm2。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辆主体,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汽车线束;
汽车主体内部设置有发动机舱和底盘,所述汽车线束连通发动机舱和底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包括:线束本体,线束本体由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形成,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一体成型,机舱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机舱内,底盘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底盘内;线束本体上设置有灯具系统接口、雨刮系统接口、门控系统接口、传感器系统接口、保险丝盒接口、电源配电盒接口。由于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一体成型,也就是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不再通过多个对接接头连接,提高了两段线束的连接稳定性,也降低了操作工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的基本架构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中,灯具系统接口的基本架构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中,门控系统接口的基本架构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中,电源配电盒接口的基本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关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多个种类的电动汽车,从动力来源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
其中,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纯电动汽车,相对燃油汽车而言,主要差别(异)在于四大部件,驱动电机,调速控制器、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相对于加油站而言,它由公用超快充电站。纯电动汽车之品质差异取决于这四大部件,其价值高低也取决于这四大部件的品质。纯电动汽车的用途也在四大部件的选用配置直接相关。
纯电动汽车的优点如: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纯电动汽车的缺点如: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使用价格比汽车贵,有些价格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混合动力汽车指能够从可消耗的燃料或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中获得动力的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根据动力系统结构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HEV):车辆的驱动力只来源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特点是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通过电机控制器输送给电动机,由电动机驱动汽车行驶。另外,动力电池也可以单独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汽车行驶。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车辆的驱动力由电动机及发动机同时或单独供给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特点是并联式驱动系统可以单独使用发动机或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也可以同时使用电动机和发动机作为动力源驱动汽车行驶。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CHEV):同时具有串联式、并联式驱动方式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特点是可以在串联混合模式下工作,也可以在并联混合模式下工作,同时兼顾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特点。
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如:
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
2.因为有了电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
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
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
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
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如: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省油。
燃料电池汽车是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的汽车。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单个的燃料电池必须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便获得必需的动力,满足车辆使用的要求。
与传统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以下优点:
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
3.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5.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率。
6.运行平稳、无噪声。
无论上上述哪种电动汽车,在车内部均会使用汽车线束,相关技术中,这种汽车线束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机舱线束和底盘线束,机舱线束和底盘线束是通过多个对接接头连接,但是这种通过多个对接接头来连接两个线束的方式,会使得工人需要将这些对接头连接起来,不但增加了工人工作量,同时,使用对接接头来连接不同的线束,这连接点的稳定程度同样不高。
针对上述情况,如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包括:
线束本体,线束本体由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形成,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一体成型,机舱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机舱内,底盘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底盘内;
线束本体上设置有灯具系统接口101、雨刮系统接口102、门控系统接口103、传感器系统接口104、保险丝盒接口105、电源配电盒接口106。
其中,本申请所提供汽车线束的特点是线束呈完整的一个整体,并不是如相关技术中将两段线束拼接形成,也就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一体成型(这两个区段不是通过对接接头连接的,而是出厂的时候就是一个整根的线束,只是这根线束的前半段位于发动机舱中,后半段位于底盘中),这样能够减少工人装配车辆的难度(不必如相关技术中将多个接头对接起来后才能够形成完整的线束),并且,作为一体成型的线束,其稳定性(抗拉伸、形变)也比通过接头连接起来的线束要好,从而使用本申请所提供的线束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并减少加工的复杂度。
其中,灯具系统接口101、雨刮系统接口102、门控系统接口103、传感器系统接口104、保险丝盒接口105、电源配电盒接口106均是车辆上所可能使用到的电控结构的接口,这些接口用来和相对应的电控结构进行连接。
其中,灯具系统接口101包括:
示宽灯组接口1011、雾灯组接口1012、组合灯组接口1013、转向灯组接口1014、近光灯组接口1015、远光灯组接口1016、前照灯组接口1017、倒车灯组接口1018。
示宽灯组接口1011包括:左侧示宽灯接口和左侧示宽灯接口;
雾灯组接口1012包括:左前雾灯接口和右前雾灯接口;
组合灯组接口1013包括:左后组合灯接口和右后组合灯接口;
转向灯组接口1014包括:左前转向灯接口和右前转向灯接口;
近光灯组接口1015包括:左近光灯接口、左近光灯调节电机、右近光灯接口和右近光灯调节电机;
远光灯组接口1016包括:左远光灯接口、左远光灯调节电机、右远光灯接口和右远光灯调节电机;
前照灯组接口1017包括:左前照灯接口和右前照灯接口。
雨刮系统接口102包括:雨刮器电机接口和前喷水盒电机接口。
门控系统接口103包括:左前门连锁开关接口1031、右前门连锁开关接口1032、左后门连锁开关接口1033、右后门连锁开关接口1033、左中门接触器接口1035和右中门接触器接口1036。
传感器系统接口104包括:
车速里程表传感器接口和制动液位传感器接口。
电源配电盒接口106包括:
整车电源接口1061、真空泵继电器接口1062、水泵继电器接口1063、PTC(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温度系数)继电器接口1064、风扇继电器接口1065和喇叭继电器接口1066。
线束本体上还设置有电子扇接口、电喇叭接口和高低压开关接口。
传感器系统接口104、灯具系统接口101、电子扇接口和保险丝盒接口105均位于底盘线束区段中。
左侧示宽灯接口和左侧示宽灯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0.5mm2;左后组合灯接口和右后组合灯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0.75mm2。
左前雾灯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0.75mm2。
左前雾灯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1.5mm2。
左前照灯接口和右前照灯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2.0mm2;
电子扇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2.5mm2;
雨刮电机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1.0mm2;
左前门连锁开关接口1031、右前门连锁开关接口1032、左后门连锁开关接口1033、右后门连锁开关接口1033、左中门接触器接口1035和右中门接触器接口1036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均为0.5mm2;
制动液位传感器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均为0.5mm2;
车速里程表传感器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均为0.5mm2。
本身请速提供的汽车线束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将汽车前部的前照灯、示宽灯、转向灯、前雨刮、喇叭、风扇、制动液位传感器等结构统一设计在底盘线束内。
2,将保险丝盒设计在底盘线束内部。
3,为整车线束减少机舱线束。相关技术中,前照灯等结构是通过额外的一个线束连接的。
4,减少线束与线束之间的对接(机舱线束和底盘线束之间没有对接接口)。
5,减低线束成本。
6,降低线束导电不良情况(取消了两个线束之间的接口)。
7,降低线束的整体重量。
8,缩短线束装配时间。
基于上述汽车线束,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辆主体,和如前文中所公开的汽车线束;
汽车主体内部设置有发动机舱和底盘,所述汽车线束连通发动机舱和底盘。也就是汽车线束的前半段位于发动机舱中,后半段位于底盘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束本体,线束本体由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形成,机舱线束区段和底盘线束区段一体成型,机舱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机舱内,底盘线束区段用于设置在汽车底盘内;
线束本体上设置有灯具系统接口、雨刮系统接口、门控系统接口、传感器系统接口、保险丝盒接口、电源配电盒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灯具系统接口包括:
示宽灯组接口、雾灯组接口、组合灯组接口、转向灯组接口、近光灯组接口、远光灯组接口、前照灯组接口、倒车灯组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
示宽灯组接口包括:左侧示宽灯接口和左侧示宽灯接口;
雾灯组接口包括:左前雾灯接口和右前雾灯接口;
组合灯组接口包括:左后组合灯接口和右后组合灯接口;
转向灯组接口包括:左前转向灯接口和右前转向灯接口;
近光灯组接口包括:左近光灯接口、左近光灯调节电机、右近光灯接口和右近光灯调节电机;
远光灯组接口包括:左远光灯接口、左远光灯调节电机、右远光灯接口和右远光灯调节电机;
前照灯组接口包括:左前照灯接口和右前照灯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
雨刮系统接口包括:雨刮器电机接口和前喷水盒电机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
门控系统接口包括:左前门连锁开关接口、右前门连锁开关接口、左后门连锁开关接口、右后门连锁开关接口、左中门接触器接口和右中门接触器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
传感器系统接口包括:
车速里程表传感器接口和制动液位传感器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电源配电盒接口包括:
整车电源接口、真空泵继电器接口、水泵继电器接口、PTC继电器接口、风扇继电器接口和喇叭继电器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线束本体上还设置有电子扇接口、电喇叭接口和高低压开关接口;
传感器系统接口、灯具系统接口、电子扇接口和保险丝盒接口均位于底盘线束区段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
左侧示宽灯接口和左侧示宽灯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0.5mm2;左后组合灯接口和右后组合灯接口所对应的导线的截面积为0.75mm2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线束;
汽车主体内部设置有发动机舱和底盘,所述汽车线束连通发动机舱和底盘。
CN201820829644.5U 2018-05-30 2018-05-30 汽车线束和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44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9644.5U CN208544230U (zh) 2018-05-30 2018-05-30 汽车线束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9644.5U CN208544230U (zh) 2018-05-30 2018-05-30 汽车线束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4230U true CN208544230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964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44230U (zh) 2018-05-30 2018-05-30 汽车线束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4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4431B2 (en) Electric vehicle, power supply station, and power maintaining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Mahmoudi et al. An overview of electric vehicle concept and pow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CN101218119B (zh) 混合电动车辆的动力系
CN109130880B (zh) 设计机器的方法
CN104602946A (zh) 作为汇流条的一部分的制造维修断开
US20220348113A1 (en) Electric vehicle propulsion system and propulsion system operating method
Pisanti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of through-the-road parallel hybrid vehicles
Jacob et al. Designing EV Harness Using Autocad Electrical
KR20200013416A (ko) 내연기관 자동차를 전기자동차로 변환하기 위한 방법
WO2018153431A1 (en)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balancing a battery pack
Bilaţiu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 propulsion systems
CN204340650U (zh)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结构
CN208544230U (zh) 汽车线束和汽车
Leteinturier et al. Power semiconductors–the keys for a future green mobility
Shahverdi et al.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ith mini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KR102286833B1 (ko) Phev의 충전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725356B (zh) 一种车辆电源组件及其布置方法
CN113352952A (zh) 一种用于氢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控制集成方法及系统
Bravo et al. The influences of energy storage and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fuel consumption of a fuel cell hybrid vehicle
CN10974282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
JP2013219909A (ja) 蓄電池管理システム
CN220809556U (zh) 配电车体架构及车辆
CN220147150U (zh) 一种纯电商用车控制系统
CN218085085U (zh) 电动汽车及其高压电气集成系统
Zhang et al. Overview of power networks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