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918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9186U
CN208539186U CN201820875929.2U CN201820875929U CN208539186U CN 208539186 U CN208539186 U CN 208539186U CN 201820875929 U CN201820875929 U CN 201820875929U CN 208539186 U CN208539186 U CN 208539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shell
insulating base
electric connector
root
conductiv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759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睦容
陈盈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rng Yu Enterp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759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9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9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9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一绝缘基座,插设于该绝缘壳体内;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基座沿宽度方向排列;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固定于该绝缘基座沿宽度方向排列;一接地导件,为该些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穿设及搭接,且靠抵连接于绝缘基座之前侧面并为绝缘壳体所收纳;一屏蔽件为罩覆固定于该绝缘壳体的一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绝缘基座的上下基座以卡合方式相互卡固,使得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能够在受弹性变形后仍无脱离结构之问题,以在确保电连接器本身于上下基座强度的情况下,进而实现电连接器提升良品率及节省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将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感测组件安装于适当位置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高速连接器的结构以多组件式将上、下二排导电端子固定于各组件上,再以绝缘壳体包覆这些未定位的组件,以实现固定组件于预定的位置上,而组件上的端子亦固定于预定位置。
为使上下二排端子的接地端子能够接地导通,上、下二排端子之间设有一接地导电件,该接地导电件已设置于多组件的前方处,使上、下接地端子能相互导通接地。
然而,现有组件结构强度还存在能够进一步改良的空间,由于上、下排导电端子及接地端子的前端设有朝内延伸用以夹持对接连接器的导接臂,当导接臂受对接连接器插入高速连接器后弹性变形产生向外的反作用力,使得具有导电端子及接地端子的各组件产生一反向预压力,使得高速连接器有发生结构变形或破坏的可能。
因此,如何强化电连接器的结构,即为业界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更高、连接更可靠、不易发生变形或损坏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绝缘壳体;
一绝缘基座,插设于该绝缘壳体内;
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固定于该绝缘基座,并沿宽度方向排列;
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固定于该绝缘基座,并沿宽度方向排列;
一接地导件,为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穿设及搭接,且靠抵连接于绝缘基座的前侧面并为绝缘壳体所收纳;
一屏蔽件,罩覆固定于该绝缘壳体的一部。
进一步地,绝缘壳体设有对应收纳第一及第二导电端子的多个端子槽,该些端子槽为彼此相对设置于该绝缘壳体前方处的一插接口,而该绝缘壳体后侧设有供绝缘基座的容置空间,该插接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
进一步地,绝缘基座包含有相互卡合的一上基座与一下基座,而该上基座或该下基座设有一卡合凸部或一卡合槽部。
进一步地,第一导体端子的根部固定于该上基座,第一导体端子的根部朝前延伸相连有一第一导接部,该上基座沿第一导体端子的根部朝该第一导接部延伸有供第一导体端子的根部固定的多个上延伸块;及第二导电端子的根部固定于该下基座,第二导电端子的根部朝前延伸相连有第二导接部,该下基座沿第二导电端子的根部朝该第二导接部延伸有供第二导电端子的根部固定的多个下延伸块。
进一步地,接地导件设有若干个穿孔,该些上延伸块与下延伸块穿设该些穿孔,并且该些上延伸块与下延伸块所露出的第一及第二导电端子与该些穿孔形成电性导通。
进一步地,在绝缘壳体内设有定位部,当绝缘座体收纳于容置空间内,接地导件相对于绝缘基座的另一面靠抵定位部形成定位。
进一步地,上基座二外侧壁设有引导条,而该绝缘壳体后侧所设容置空间的二侧内壁面具有引导槽,引导槽于绝缘座体朝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安装时,引导条进入引导槽对正绝缘座体至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自各自的根部朝下朝后延伸有焊接部。
进一步地,绝缘壳体外表面一部朝内凹陷形成阶梯状且供该屏蔽件容置的容置凹部,而绝缘壳体邻近容置凹部处设有供屏蔽件周缘所延伸多个插片插设的一插固部,而该屏蔽件下方周缘朝外弯折多个焊接片及朝内弯折的固定片。
进一步地,第一导体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中还包含多个接地端子,该些接地端子通过接地导件形成导通接地。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绝缘基座的上下基座以卡合方式相互卡固,使得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能够在受弹性变形后仍无脱离结构之问题,以在确保电连接器本身于上下基座强度的情况下,进而实现电连接器提升良品率及节省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绝缘基座第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绝缘基座第二视角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绝缘基座的前视图;
图8为图7沿A-A线的剖开示意图;
图9为绝缘基座及接地导件的分解图;
图10为绝缘基座及接地导件的前视图;
图11为绝缘基座及接地导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2为绝缘基座、接地导件及绝缘壳体的分解图;
图13为图12沿B-B线的剖开示意图;
图14为绝缘基座、接地导件及绝缘壳体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图14沿C-C线的剖开示意图;
图16为图1沿D-D线的剖开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合电路基板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电连接器,11绝缘壳体,111端子槽,112插接口,113容置空间,114定位部,115引导槽,116容置凹部,117插固部,118卡槽,12绝缘基座,121上基座,1211上延伸块,1212引导条,122下基座,1221下延伸块,123卡合凸部,124卡合槽部,13第一导电端子,131根部,132第一导接部,133翼部,134焊接部,135接地端子,14第二导电端子,141根部,142第一导接部,143翼部,144焊接部,145接地端子,15接地导件,151穿孔,16屏蔽件,161插片,162焊接片,163固定片,2电路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16,该电连接器1可用于电路基板卡缘的高速连接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13也包括有多个接地端子135,该接地端子135用以导接接地;第二导电端子14也包括有多个接地端子145,该接地端子135用以导接接地,其中接地端子135、145为接地导件15所电性连接,提供一较佳的接地环境,而第一、第二导电端子13、14与各该接地端子135、145夹持电路基板(图面未示)形成导通。
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1包括有:
一绝缘壳体11,该绝缘壳体11设有对应收纳该些第一及第二导电端子13、14的多个端子槽111,从该绝缘壳体11的开放的容置空间113朝绝缘壳体11前侧的插接口112延伸,该插接口112与该容置空间113为相互连通,且于该容置空间113内的内侧壁设有引导槽115,于绝缘壳体11内设有定位部114,绝缘壳体11一部外表面朝内凹陷有容置凹部116,而绝缘壳体11相邻容置凹部116处之壁面设有朝后延伸的插固部117,而于二侧壁下方设有卡槽118。
一绝缘基座12,该绝缘基座12包含有一上基座121及一下基座122,该上基座121与下基座122分别将第一导电端子13、第二导电端子14镶埋射出成形于内,而上基座121于二侧壁面设有引导条1212,于其下壁面设有卡合凸部123、前壁面则设有与第一导电端子13结合的上延伸块1211;而下基座122之上壁面设有卡合槽部124、前壁面则设有与第二导电端子14结合的下延伸块1221。
多第一导电端子13,其包括有于其中间处的根部131及自根部131朝前后方向分别延伸的第一导接部132与焊接部134、其中根部131朝外延伸有翼部133、而第一导电端子13交错排列有接地端子135。
多第二导电端子14,其包括有于其中间处的根部141及自根部141朝前后方向分别延伸的第二导接部142与焊接部144、其中根部141朝外延伸有翼部143、而第二导电端子14交错排列有接地端子145。
一接地导件15,该接地导件15为具有可导电的电气特性材料,该接地导件15设有对应上延伸块1211与下延伸块1221的多数穿孔151。
一屏蔽件16,其为金属片状弯折成ㄇ形,该屏蔽件16一侧周缘朝外延伸有多个插片161,并于左、右二侧周缘朝外延伸有焊接片162及朝内延伸的固定片163。
参照图3-图16,本新型于组装时,分别将设有镶埋射出成形第一导电端子13、第二导电端子14的上基座121与下基座122彼此相结合,于此较佳实施例中,该上基座121下壁面设有卡合凸部123,而该下基座122上壁面设有卡合槽部124,卡合凸部123自前后方向朝卡合槽部124组合为绝缘基座12。
绝缘基座12上的第一导电端子13及第二导电端子14,绝缘基座12所延伸之上、下延伸块1211、1221延伸且包覆第一、第二导电端子13、14的根部131、141的翼部133,其中各该接地端子135、145的翼部133分别与接地导件15之多各穿孔151干涉与接地导件15形成接地的电性导通,该穿孔151为上、下延伸块1211、1221穿设,但不与穿孔151相接,该接地导件15为上、下延伸块1211、1221穿设后靠抵绝缘基座12后定位。
当绝缘基座12与接地导件15彼此组合,绝缘基座12由该绝缘壳体11后方所设容置空间133朝插接口112组设,该些第一导电端子13与第二导电端子14穿过容置空间113朝端子槽111移动后限位,而上基座121二侧壁面所设引导条1212对正绝缘壳体11容置空间之内二侧壁引导槽115,并为引导至绝缘基座12前侧所设接地导件15抵靠绝缘壳体11定位部114。
一屏蔽件16由前后方向安装于该绝缘壳体11外表面一部朝内凹陷形成阶梯状的容置凹部116,其中屏蔽件16所设插片161插侧于绝缘壳体11的插固部117,而下方侧缘朝内弯折的固定片163卡固于绝缘壳体11相对应为的卡槽118,始组成本电连接器。
参照图1-图17,为组装电路基板2之较佳实施例,由图中可见,该电路基板2受第一导电端子13及第二导电端子14所夹持,第一导电端子13及第二导电端子14弹性变形后对于上基座121与下基座122形成朝外的作用力,由于上基座121与下基座122所设卡合凸部123与卡合槽部124相互卡设形成较佳的高强度结构,不需要再主要以绝缘壳体11方式固定上基座121与下基座122达到固定的效果,为此较佳实施例的卡合凸部123与卡合槽部124,仅为较佳实施方式,亦可为交互设置包括但不限于此设置方式。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绝缘壳体;
一绝缘基座,插设于该绝缘壳体内;
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固定于该绝缘基座,并沿宽度方向排列;
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固定于该绝缘基座,并沿宽度方向排列;
一接地导件,为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穿设及搭接,且靠抵连接于绝缘基座的前侧面并为绝缘壳体所收纳;
一屏蔽件,罩覆固定于该绝缘壳体的一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体设有对应收纳第一及第二导电端子的多个端子槽,该些端子槽为彼此相对设置于该绝缘壳体前方处的一插接口,而该绝缘壳体后侧设有供绝缘基座的容置空间,该插接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基座包含有相互卡合的一上基座与一下基座,而该上基座或该下基座设有一卡合凸部或一卡合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端子的根部固定于该上基座,第一导体端子的根部朝前延伸相连有一第一导接部,该上基座沿第一导体端子的根部朝该第一导接部延伸有供第一导体端子的根部固定的多个上延伸块;及第二导电端子的根部固定于该下基座,第二导电端子的根部朝前延伸相连有第二导接部,该下基座沿第二导电端子的根部朝该第二导接部延伸有供第二导电端子的根部固定的多个下延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地导件设有若干个穿孔,该些上延伸块与下延伸块穿设该些穿孔,并且该些上延伸块与下延伸块所露出的第一及第二导电端子与该些穿孔形成电性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壳体内设有定位部,当绝缘座体收纳于容置空间内,接地导件相对于绝缘基座的另一面靠抵定位部形成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基座二外侧壁设有引导条,而该绝缘壳体后侧所设容置空间的二侧内壁面具有引导槽,引导槽于绝缘座体朝绝缘壳体的容置空间安装时,引导条进入引导槽对正绝缘座体至容置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导电端子自各自的根部朝下朝后延伸有焊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体外表面一部朝内凹陷形成阶梯状且供该屏蔽件容置的容置凹部,而绝缘壳体邻近容置凹部处设有供屏蔽件周缘所延伸多个插片插设的一插固部,而该屏蔽件下方周缘朝外弯折多个焊接片及朝内弯折的固定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中还包含多个接地端子,该些接地端子通过接地导件形成导通接地。
CN201820875929.2U 2018-06-07 2018-06-07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8539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5929.2U CN208539186U (zh) 2018-06-07 2018-06-07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5929.2U CN208539186U (zh) 2018-06-07 2018-06-07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9186U true CN208539186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1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75929.2U Active CN208539186U (zh) 2018-06-07 2018-06-0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9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96372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653295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24338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464604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3942103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204696364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7104329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5390853A (zh) 电连接器
KR101560887B1 (ko) 커넥터
CN204243294U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CN104836051A (zh) 插座连接器
CN105337107A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106207669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558804A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105958261B (zh) 通配型usb连接器组件
CN204243351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4103108U (zh) 电连接器
JP2018006345A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
CN204103096U (zh) 电连接器
CN208539186U (zh) 电连接器
CN205752730U (zh) 通配型usb插座
CN105896149A (zh) 通配型usb插座、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CN203707440U (zh) 电连接器
CN205752707U (zh) 通配型usb插座、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CN106025671B (zh) 通配型usb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