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7164U -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7164U
CN208537164U CN201821271615.8U CN201821271615U CN208537164U CN 208537164 U CN208537164 U CN 208537164U CN 201821271615 U CN201821271615 U CN 201821271615U CN 208537164 U CN208537164 U CN 208537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d workpiece
axis
axle
fixed link
meas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16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亚强
赵凯
徐尚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chatronics Mechatronics And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chatronics Mechatronics And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chatronics Mechatronics And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chatronics Mechatronics And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16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7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7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7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参数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包括:第一轴和固定侧主体,所述固定侧主体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且用于装夹固定被测工件并使所述被测工件能绕所述第一轴旋转;移动侧固定杆、第二轴和标准齿轮,所述移动侧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浮动台上,所述标准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且用于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内齿形成无侧隙的双面啮合;校准机构,用于测量前校准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中心距并使所述啮合仪能直接测量获得所述被测工件内齿与标准齿轮的啮合中心距,从而计算出被测工件内齿的齿厚。本实用新型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通用性好,且测量成本低。

Description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参数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内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常用的传动形式,其输出轴与输入轴的转向相同,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稳定的优点。但由于内齿轮结构特殊,其要求的精度较高,采用现有的测量设备由于存在装夹困难的问题,较少采用双面啮合测量,其测量操作较为繁琐,一套测量设备能测量内齿轮的类型较少,适用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齿轮测量设备操作繁琐、适用性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安装于啮合仪上,所述啮合仪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台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置可调的浮动台,所述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轴和固定侧主体,所述第一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台上,所述固定侧主体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且用于装夹固定被测工件并使所述被测工件能绕所述第一轴旋转;
移动侧固定杆、第二轴和标准齿轮,所述移动侧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浮动台上,所述第二轴安装在所述移动侧固定杆上,所述标准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且用于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内齿形成无侧隙的双面啮合;
校准机构,用于测量前校准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中心距并使所述啮合仪能直接测量获得所述被测工件内齿与所述标准齿轮的啮合中心距,从而计算出所述被测工件内齿的齿厚。
进一步地,所述校准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且能绕所述第一轴旋转的固定侧校准治具和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上的移动侧校准治具,所述固定侧校准治具整体呈圆柱形且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移动侧校准治具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移动侧固定杆连接固定于滑动设置在所述浮动台的滑动部以使所述啮合仪能通过测量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的距离获得所述被测工件内齿与所述标准齿轮的啮合中心距,从而计算出所述被测工件内齿的齿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侧主体顶端的周侧与被测工件的内齿抵紧,所述固定侧主体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被测工件内腔的台阶相抵的抵持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侧主体伸出于所述被测工件的部分套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啮合仪的驱动齿轮相啮合且用于驱动所述固定侧主体和所述被测工件绕所述第一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侧主体连接有用于将所述传动齿轮锁紧固定在所述固定侧主体上的锁紧螺母,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面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底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浮动台上且与所述移动侧固定杆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所述移动侧固定杆抵靠在所述浮动台的一侧以使所述被测工件绕所述第一轴旋轴时所述标准齿轮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内齿保持双面啮合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弹簧松紧的调节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侧固定杆顶部远离所述第二轴的一端形成有横截面呈V形的两个配合面,所述浮动台一侧开设有用于适配容置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上形成有分别与两个所述配合面相抵且用于防止所述移动侧固定杆在所述被测工件绕所述第一轴旋轴时相对于所述浮动台旋转的抵紧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配合面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顶端固定有基座,所述第二轴插接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二轴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面与所述基座的顶面相抵,所述套筒的底面抵靠在所述限位台阶上且与所述标准齿轮具有间隙;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轴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基座螺接有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的一端伸入所述贯穿孔且与所述第二轴相抵使所述套筒的顶面与所述基座的底面相抵时将所述第二轴锁固于所述基座上,进而使所述标准齿轮的高度对应于被测工件的内齿的使用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由于设置有校准机构,使得在后续测量时可从啮合仪上直接获取被测工件的内齿与标准齿轮的啮合中心距,不需要通过另外的计算,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并且因标准齿轮的齿厚已知,可通过齿轮无间隙啮合原理计算出被测工件的齿厚;同时,其各部件安装简单,能安装在普通的啮合仪上,通用性好,不需要针对被测工件生产专门的测量装置,测量成本低,可满足量产过程中的大批量测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校准时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校准时的装配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测量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测量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测量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中移动侧固定杆与浮动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方法的流程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浮动台 110—抵紧面 200—第一轴
210—第二限位台阶 300—固定侧主体 310—头部
320—杆部 311—抵持台阶 400—传动齿轮
410—锁紧螺母 500—被测工件 510-内齿
520-台阶 600—第二轴 601-第一限位台阶
610—套筒 620—基座 621—贯穿孔
630—调节螺丝 700—移动侧固定杆 710—配合面
800—标准齿轮 900—校准机构 910—固定侧标准治具
920—移动侧标准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安装在啮合仪(图未示)上,啮合仪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台(图未示)和设置在底座上且位置可调的浮动台100,固定台和浮动台100间隔设置。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包括第一轴200、固定侧主体300、移动侧固定杆700、第二轴600、标准齿轮800和校准机构900。第一轴200固定在固定台上,第一轴200安装在固定台之后不再调节变动;固定侧主体300套设在第一轴200上且用于装夹固定被测工件500并使被测工件500能绕第一轴200旋转,被测工件500可以是金属材质或者塑料材质,被测工件500中空且顶部开口,且被测工件500的内壁具有内齿510,内齿510可以是直齿或斜齿;移动侧固定杆700设置在浮动台100上,第二轴600安装在移动侧固定杆700上,标准齿轮800安装于第二轴600靠近底部的一端且用于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形成无侧隙的双面啮合,标准齿轮800能绕第二轴600旋转;校准机构900用于测量前校准第一轴200与第二轴600的中心距,并使啮合仪能直接测量获得被测工件500内齿510与标准齿轮800的啮合中心距,从而计算出被测工件500内齿510的齿厚。
本实施例提供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由于设置有校准机构900,使得在后续测量时可从啮合仪上直接获取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与标准齿轮800的啮合中心距,不需要通过另外的计算,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并且因标准齿轮800的齿厚已知,可通过齿轮无间隙啮合原理计算出被测工件500的齿厚;同时,其各部件安装简单,能安装在普通的啮合仪上,通用性好,不需要针对被测工件500生产专门的测量装置,测量成本低,可满足量产过程中的大批量测量的需求。
优选的,标准齿轮800的精度比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的精度要高3~4个等级,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校准机构900包括套设在第一轴200上且能绕第一轴200旋转的固定侧校准治具910和安装固定在第二轴600上的移动侧校准治具920,固定侧校准治具910整体呈圆柱形且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移动侧校准治具920整体呈圆柱形,校准的过程中,移动侧校准治具920位于圆柱形凹槽内,且移动侧校准治具920的外侧壁与固定侧校准治具910的圆柱形凹槽的侧壁相贴触。由于固定侧校准治具910的外直径、内直径以及移动侧校准治具920的外直径都可通过外部精密设备事先测得,可直接得到各自安装在第一轴200和第二轴600后第一轴200和第二轴600之间的中心距,然后使移动侧校准治具920外侧壁与圆柱形凹槽的侧壁贴合,将该中心距输入啮合仪,然后进行归零操作,如此,在测量被测工件500时可从啮合仪上直接获得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与标准齿轮800的啮合中心距,省去了传统测量设备需要换算后得到内齿510与标准齿轮800的啮合中心距的步骤,简化了测量工序,测量速度提高,同时,经过校准治具的校准后无需再进行重复校准,直至下一批不同尺寸规格的被测工件500的测量时再进行校准,可适于大批量工件的内齿510的测量。
移动侧固定杆700连接固定于滑动设置在浮动台100的滑动部上,以使啮合仪能通过测量移动侧固定杆700相对于底座移动的距离获得被测工件500内齿510与标准齿轮800的啮合中心距,也就是说,在测量时,假如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存在加工误差或齿面磕伤或凸起,那么啮合的内齿510和标准纸轮的中心距就会变大,即第二轴600与第一轴200的中心距变大,第二轴600会带动滑动部在浮动台100上做直线滑动,啮合仪记录下移动侧固定杆700或滑动部的移动距离信息即可获得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的变化信息。
具体地,啮合仪设置有用于检测滑动部移动距离的位移传感器(图未示),位移传感器测得的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可通过图表的形式输出到显示屏上或者打印出来,以反映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与标准齿轮800的啮合中心距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固定侧主体300顶端的周侧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抵紧,固定侧主体300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与被测工件500内腔靠近底部的台阶520相抵的抵持台阶311。
固定侧主体300包括同轴设置的头部310和杆部320。抵持台阶311形成于头部310,头部310位于被测工件500的内腔中,头部310的前端的侧壁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相抵。被测工件500的底面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通孔,固定侧主体300的杆部320穿过该通孔,杆部320中空且形成容置腔,第一轴200为变径设置,第一轴200上部分为小径端、下部分为大径端,小径端与大径端的衔接处形成有第二限位台阶210,第一轴200的小径端适配插接在杆部320的容置腔内,杆部320的底面抵靠在第二限位台阶210上,固定侧主体300能绕第一轴200的小径端旋转。
优选的,固定侧主体300伸出于被测工件500的部分套设有传动齿轮400,传动齿轮400与啮合仪的驱动齿轮相啮合且用于驱动固定侧主体300和被测工件500绕第一轴200旋转。也就是说,固定侧主体300的杆部320伸出于被测工件500的部分套设有传动齿轮400,传动齿轮400的外直径大于被测工件500的外直径,啮合仪上的驱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400转动时能带动固定侧主体300和被测工件500绕第一轴200的小径端旋转,进而带动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双面啮合的标准齿轮800绕第二轴600旋转。啮合仪上的驱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400转动预定圈数(例如一圈或两圈)后,被测工件500也旋转相同圈数,此时啮合仪能记录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与标准齿轮800的啮合中心距信息。
具体地,固定侧主体300连接有用于将传动齿轮400锁紧固定在固定侧主体300上的锁紧螺母410,传动齿轮400的顶面与被测工件500的底面相抵。杆部320靠近底端一侧的外周壁形成有外螺纹,杆部320靠近头部310的一端的外周壁形和传动齿轮400的安装孔的孔壁形成有配合的限位面,锁紧锁母通过与杆部320的螺纹配合将传动齿轮400锁紧固定在被测工件500的底面,使被测工件500与固定侧主体300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浮动台100上且与移动侧固定杆700连接的弹性件(图未示),弹性件使移动侧固定杆700抵靠在浮动台100的一侧,以使被测工件500绕第一轴200旋轴时标准齿轮800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保持双面啮合的状态。弹性件可以是弹簧,弹簧远离移动侧固定杆700的一侧还可连接有调节手轮,通过旋转调节手轮来调节弹簧的松紧,进而调节标准齿轮800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至双面啮合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移动侧固定杆700顶部远离第二轴600的一端形成有横截面呈V形的两个配合面710,浮动台100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适配容置移动侧固定杆700的容置槽,容置槽上形成有分别与两个配合面710相抵且用于防止移动侧固定杆700在被测工件500绕第一轴200旋轴时相对于浮动台100旋转的抵紧面110。移动侧固定杆700安装在浮动台100的滑动部的一侧,容置槽形成于滑动部的该侧,两个配合面710采用V形设计,能防止移动侧固定杆700相对于滑动部旋转,能有效减小测量误差。
具体地,如图6所示,两个配合面710的夹角设置为90度,两个抵紧面110之间形成的夹角也为90度,两个配合面710的转角处可设置有弧形倒角,不仅可顺利装配移动侧固定杆700和基座,而且能有效减小测量误差。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侧固定杆700的顶端固定有基座,第二轴600插接于基座远离移动侧固定杆700的一端,第二轴600的轴向方向与基座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轴600形成有第一限位台阶601,第二轴600上套设有套筒610,套筒610的顶面与基座的顶面相抵,套筒610的底面抵靠在第一限位台阶601上且与标准齿轮800具有间隙。也就是说,第一限位台阶601位于标准齿轮800的顶面之上,标准齿轮800与套筒610不接触,调节螺丝630锁紧时,套筒610被抵紧固定于第一限位台阶601与基座之间。
基座远离移动侧固定杆700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孔621,第二轴600穿过贯穿孔621,基座螺接有调节螺丝630,调节螺丝630的一端伸入贯穿孔621且与第二轴600相抵,使套筒610的顶面与基座的底面相抵时将第二轴600锁固于基座上,进而使标准齿轮800的高度对应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的使用区域。对于不同型号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的测量,需使用相应规格的标准齿轮800,同时要更换相应长度的套筒610,以将标准齿轮800安装固定在第二轴600上时,能使标准齿轮800的高度正好对应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的使用区域。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内齿510轮双面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通过校准机构900测量啮合仪的中心距,并将测量获得的中心距录入啮合仪,再进行归零操作。
S200:调整啮合仪,以使被测工件500和标准齿轮800作无间隙的双面啮合,并从啮合仪上获得单齿啮合误差。
S300:转动第一轴200,以带动被测工件500绕第一轴200旋转一周,从啮合仪上获得被测工件500的全齿啮合误差。在被测工件500转动一圈后,可从啮合仪上获得中心距的最大值(径向综合偏差)、最小值和平均值。
在步骤S100中,测量之前,第一轴200和第二轴600的中心距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其中,C为中心距,D1为校准治具的外直径,D2为校准治具的凹槽的内直径,D1和D2可用借助外部精密设备测量得到,校准治具的校准过程为:将移动侧校准治具920置于固定侧校准治具910的圆柱形凹槽内,且移动侧校准治具920的外侧壁与固定侧校准治具910的圆柱形凹槽的侧壁相贴触,将该中心距输入啮合仪,然后在啮合仪上进行归零操作。在测量被测工件500时可从啮合仪上直接获得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与标准齿轮800的啮合中心距。
通过校准治具的校准,在后续进行同规格、大批量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测量时不用重复再进行中心距的校准操作,后续的测量能直接从啮合仪上获得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与标准齿轮800的啮合中心距,也能在被测工件500与标准齿轮800第一次双面啮合时从啮合仪上获得的读数计算出被测工件500的齿厚信息,操作方便,适于大批量工件的内齿510的测量。
对啮合仪完成归零操作后,将固定侧校准治具910和移动侧校准治具920分别从第一轴200和第二轴600上取下,将固定侧主体300与被测工件500插接装配,将传动齿轮400和锁紧螺母410装配在固定侧主体300的杆部320,使传动齿轮400的顶面抵紧于被测工件500的底面,如此,完成固定侧主体300与被测工件500的装配,然后将固定侧主体300的杆部320的通孔对准第一轴200顶部的小径端,使固定侧主体300的杆部320套在第一轴200上,然后将标准齿轮800套接在第二轴600上,再将套筒610套在第二轴600上,将第二轴600穿过基座并向上移动,直至套筒610的顶面与基座的底面相抵,此时标准齿轮800对应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的使用区域,最后再将,旋紧调节螺丝630以将第二轴600固定在基座上。
对不同规格的新的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进行测量时,先调节浮动台100在底座上的位置,以使第一轴200与第二轴600的中心距大致符合新的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与新的标准齿轮之间的双面啮合操作条件,调整到位后锁紧浮动台100,然后通过校准机构900重新校准第一轴200与第二轴600的中心距,并且,安装新的标准齿轮并更换对应长度的新的套筒610,使调节螺丝630将第二轴600锁紧于基座时,该新的套筒610的顶面与基座的底面相抵,以使新的标准齿轮的高度对应于新的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的使用区域。也就是说,在测量不同规格的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时,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套筒610和对应规格的标准齿轮,以使套筒610套设在第二轴600时套筒610的顶面与基座底面相抵接时,通过旋紧调节螺丝630将第二轴600锁紧固定于基座,实现该标准齿轮对应于该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的使用区域。
在步骤S200中,先以小角度稍微转动第二轴600,使准齿轮和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形成无间隙的双面啮合,通过对弹性件的松紧调节,使标准齿轮800与被测工件500一直保持双面啮合的状态。弹性件可以是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在被测工件500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标准齿轮800由于弹簧的拉伸作用而与被测工件500的内齿510始终保持双面啮合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安装于啮合仪上,所述啮合仪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台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置可调的浮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轴和固定侧主体,所述第一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台上,所述固定侧主体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且用于装夹固定被测工件并使所述被测工件能绕所述第一轴旋转;
移动侧固定杆、第二轴和标准齿轮,所述移动侧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浮动台上,所述第二轴安装在所述移动侧固定杆上,所述标准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且用于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内齿形成无侧隙的双面啮合;
校准机构,用于测量前校准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中心距并使所述啮合仪能直接测量获得所述被测工件内齿与所述标准齿轮的啮合中心距,从而计算出所述被测工件内齿的齿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且能绕所述第一轴旋转的固定侧校准治具和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轴上的移动侧校准治具,所述固定侧校准治具整体呈圆柱形且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移动侧校准治具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移动侧固定杆连接固定于滑动设置在所述浮动台的滑动部以使所述啮合仪能通过测量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的距离获得所述被测工件内齿与所述标准齿轮的啮合中心距,从而计算出所述被测工件内齿的齿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主体顶端的周侧与被测工件的内齿抵紧,所述固定侧主体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被测工件内腔的台阶相抵的抵持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主体伸出于所述被测工件的部分套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啮合仪的驱动齿轮相啮合且用于驱动所述固定侧主体和所述被测工件绕所述第一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主体连接有用于将所述传动齿轮锁紧固定在所述固定侧主体上的锁紧螺母,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面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底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浮动台上且与所述移动侧固定杆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所述移动侧固定杆抵靠在所述浮动台的一侧以使所述被测工件绕所述第一轴旋轴时所述标准齿轮与所述被测工件的内齿保持双面啮合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弹簧松紧的调节手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侧固定杆顶部远离所述第二轴的一端形成有横截面呈V形的两个配合面,所述浮动台一侧开设有用于适配容置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上形成有分别与两个所述配合面相抵且用于防止所述移动侧固定杆在所述被测工件绕所述第一轴旋轴时相对于所述浮动台旋转的抵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配合面的夹角为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顶端固定有基座,所述第二轴插接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二轴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面与所述基座的顶面相抵,所述套筒的底面抵靠在所述限位台阶上且与所述标准齿轮具有间隙;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移动侧固定杆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轴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基座螺接有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的一端伸入所述贯穿孔且与所述第二轴相抵使所述套筒的顶面与所述基座的底面相抵时将所述第二轴锁固于所述基座上,进而使所述标准齿轮的高度对应于被测工件的内齿的使用区域。
CN201821271615.8U 2018-08-08 2018-08-08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 Active CN208537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1615.8U CN208537164U (zh) 2018-08-08 2018-08-08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1615.8U CN208537164U (zh) 2018-08-08 2018-08-08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7164U true CN208537164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8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1615.8U Active CN208537164U (zh) 2018-08-08 2018-08-08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716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9981A (zh) * 2018-08-08 2018-12-18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0319773A (zh) * 2019-07-22 2019-10-11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齿轮维护用检测校准装置
CN112414308A (zh) * 2020-11-10 2021-02-26 宁波夏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内齿零件的综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902849A (zh) * 2021-01-20 2021-06-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测量蜗轮副双啮误差的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9981A (zh) * 2018-08-08 2018-12-18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9029981B (zh) * 2018-08-08 2024-03-29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0319773A (zh) * 2019-07-22 2019-10-11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齿轮维护用检测校准装置
CN112414308A (zh) * 2020-11-10 2021-02-26 宁波夏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内齿零件的综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902849A (zh) * 2021-01-20 2021-06-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测量蜗轮副双啮误差的结构
CN112902849B (zh) * 2021-01-20 2022-04-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测量蜗轮副双啮误差的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37164U (zh)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
CN2835943Y (zh) 测量内孔倒角尺寸的量具
CN2823976Y (zh) 可调式内外径量规标定仪
CN101706242B (zh) 内环槽复合测量尺
CN101957190B (zh) 蜗杆误差检测装置
CN109029981A (zh) 内齿轮双面啮合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6351643A (zh) 一种数显三轴测斜仪校验台
CN102519722B (zh) 检测蜗轮蜗杆啮合精度的定位装置
CN102538645B (zh) 一种锥齿轮综合检测仪
CN203364731U (zh) 一种齿面自基准大型直齿圆柱齿轮齿距偏差测量装置
CN112518310A (zh) 一种实现齿盘高精度同轴度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09623358B (zh) 一种应对细短轴的同轴度调节机构
CN105202995B (zh) 一种圆筒类零件外轮廓形位公差测量仪器
CN201014953Y (zh) 全自动内径检测仪
CN203657739U (zh) 绝对型数显万能角度尺
CN209737000U (zh) 一种应对细短轴的同轴度调节机构
CN214502335U (zh) 一种锥齿轮轴齿轮锥度检测装置
CN112857794B (zh) 一种齿轮误差快速检测装置
CN206205879U (zh) 一种数显三轴测斜仪校验台
CN2224396Y (zh) 渐开线圆柱齿轮分度圆弧齿厚测量装置
CN211084984U (zh) 一种百分表校准装置
CN213396820U (zh) 一种千分表支撑装置
CN220871628U (zh) 一种工业设计测量装置
US2741034A (en) Gear testing fixture
CN216205948U (zh) 一种双轴手动角度基准转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