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6299U - 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6299U
CN208536299U CN201821098963.XU CN201821098963U CN208536299U CN 208536299 U CN208536299 U CN 208536299U CN 201821098963 U CN201821098963 U CN 201821098963U CN 208536299 U CN208536299 U CN 208536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frame
intra vane
air grille
adjusting door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989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朋勇
孙雪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989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6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6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6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其包括内外两侧开口的侧框架、设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外侧开口处的百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内侧开口处的可开合调节门,所述调节门朝向所述侧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框架的外侧开口处设置百叶组件以实现自然通风,通过在侧框架的内侧开口处设置可开合的调节门,并在调节门朝向侧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保温层,以避免热量损失,从而形成一种多功能的组合式百叶风口,在寒冷地区厂房外墙上使用时,冬季可维持室内温度,夏季可实现通风、散热和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组合式防雨百叶风口。
背景技术
工程设计中常在工业厂房外墙设置防雨百叶风口,用于防雨、通风。在夏季,防雨百叶风口可进行有效的自然通风,然而在冬季,尤其在寒冷地区的冬季,防雨百叶风口会造成工业厂房不必要的热量损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一些设计中采用了电动防雨百叶风口,以实现风口叶片的电动开合,但由于风口叶片的密封性及隔热性差,造成冬季大量冷风侵入房间,而且通过叶片导热也会散失部分热量。现有技术的另一些设计中,通过对防雨百叶的风口叶片加装电热装置实现保温,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成本高、维护难度大且不利于建筑物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其包括内外两侧开口的侧框架、设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外侧开口处的百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内侧开口处的可开合调节门,所述调节门朝向所述侧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
可选地,所述调节门包括多个可开合的内叶片,每个所述内叶片靠近所述侧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保温层。
可选地,所述调节门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内叶片一一对应且设置在所述内叶片表面上的叶片转动轴、与所有所述叶片转动轴连接的连接杆组件,以及与所述连接杆组件连接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用于提供转动力矩,所述连接杆组件用于在所述转动部件提供的转动力矩作用下带动各所述叶片转动轴转动,从而驱动各所述内叶片开合。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件采用手轮;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叶片转动轴一一对应且一端与所述叶片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短杆,以及与所有所述短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的长杆,所述长杆与所述转动部件可转动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内叶片沿横向延伸,并沿纵向排布。
可选地,各所述内叶片向所述侧框架内部开启。
可选地,所述调节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内侧开口处的密封挡板,用于在各所述内叶片闭合时,遮挡相邻所述内叶片之间,以及所述侧框架的内表面与其相邻的所述内叶片之间的缝隙。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框架内部,并与所述侧框架的内表面连接的可拆卸的过滤网。
可选地,所述百叶组件包括多个外叶片;所述外叶片具有集水沟,所述侧框架内部具有滴水框。
可选地,所述百叶组件包括多个外叶片;各所述外叶片与所述侧框架承插连接;和/或,所述外叶片的角度可调;和/或,所述外叶片沿横向延伸,并沿纵向排布。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框架的外侧开口处设置百叶组件以实现自然通风,通过在侧框架的内侧开口处设置可开合的调节门,并在调节门朝向侧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保温层,以避免热量损失,从而形成一种多功能的组合式百叶风口,在寒冷地区厂房外墙上使用时,冬季可维持室内温度,夏季可实现通风、散热和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百叶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B向视图。
图中:1-外叶片;2-过滤网;3-内叶片;4-侧框架;5-墙体;6-内法兰;7-螺栓;8-外法兰;9-保温层;10-密封挡板;11-固定支座;12-手轮;13-连接杆组件;131-短杆;132-长杆;14-叶片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其包括嵌入至墙体5内且内外两侧开口的侧框架4、设置在侧框架4的外侧开口处的百叶组件,以及设置在侧框架4的内侧开口处的可开合调节门。调节门朝向侧框架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9。其中,侧框架的内外两侧开口指的是侧框架的外侧开口和侧框架的内侧开口;侧框架的外侧开口指的是侧框架相对靠近室外的开口,侧框架的内侧开口指的是侧框架相对靠近室内的开口。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侧框架的外侧开口处设置百叶组件以实现自然通风,通过在侧框架的内侧开口处设置可开合的调节门,并在调节门朝向侧框架内部的一侧(即朝向室外的一侧)设置保温层,例如在调节门朝向室外的一侧粘接一层保温板,以避免热量损失,从而形成一种多功能的组合式百叶风口,在寒冷地区厂房外墙上使用时,冬季可维持室内温度,夏季可实现通风、散热和降温,因此解决了现有工业厂房要求夏季增加空气流动、排出室内余热余湿,冬季减少冷风侵入,维持室内温度的技术问题。
此外,由于百叶风口一般设置在外墙上,为避免室外下雨时雨水通过百叶风口进入室内,较优地,百叶组件包括多个外叶片1,外叶片1具有集水沟,侧框架4内部具有滴水框,从而形成防雨百叶风口。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外叶片和侧框架进行防雨设计,形成了防雨百叶风口,即使在瓢泼大雨之时,也能有效地阻止雨水打进室内,而且在整个百叶风口的迎风面不会形成水帘,从而既保证了正常的设计通风要求,又能防止雨水进入室内。
具体地,百叶组件中的各外叶片1与侧框架4承插连接;外叶片1的角度可调,工作人员可根据室内的温度或通风量的需求,去调节外叶片1的角度,从而调节整个百叶风口的开度;外叶片1沿横向延伸,并沿纵向排布。
如图1和2所示,所述调节门包括多个可开合的内叶片3,每个内叶片3靠近侧框架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9。
本实施例中,将调节门设置成多个可开合的内叶片的形式,既能在内叶片开启时进一步增加空气流动,又能在内叶片闭合时减少冷风侵入,避免热量损失。
如图2所示,调节门还包括多个与内叶片3一一对应且设置在内叶片表面上的叶片转动轴14、与所有叶片转动轴14连接的连接杆组件13,以及与连接杆组件13连接的转动部件,转动部件用于提供转动力矩,连接杆组件13用于在转动部件提供的转动力矩作用下带动各叶片转动轴转动,从而驱动各内叶片3开合。
其中,侧框架4的两相对侧壁靠近其内侧开口并与各叶片转动轴14的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通孔,每个叶片转轴14的两端均穿过侧框架4的两相对侧壁上的对应通孔,所述通孔内可设置滚动轴承,以减少叶片转动轴14转动时产生的摩擦损失。
转动部件可采用手轮12,手轮12可通过设置在侧框架4顶部的固定支座11固定在侧框架4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部件、连接杆组件13和叶片转动轴14的联动作用同时驱动各内叶片3的开启与闭合,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具体地,如图3所示,连接杆组件包括多个与叶片转动轴14一一对应且一端与叶片转动轴14固定连接的短杆131,以及与所有短杆13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的长杆132,长杆132与转动部件(手轮12)可转动地连接。当手轮12受力转动时,依次带动长杆132和短杆131动作,进而带动叶片转动轴14转动,以实现内叶片3的开合。
如图2所示,内叶片3沿横向延伸,并沿纵向排布。
较优地,各内叶片3向侧框架4内部开启,即内叶片向室外开启,以减少占用室内空间。
如图1所示,调节门还包括设置在侧框架4内侧开口处的密封挡板10,用于在各内叶片3闭合时,遮挡相邻内叶片3之间,以及侧框架4的内表面与其相邻的内叶片3之间的缝隙,从而进一步减少冷风侵入,避免热量损失。
如图1所示,组合式百叶风口还包括设置在侧框架4内部,并与侧框架4的内表面连接的可拆卸的过滤网2(即过滤网2与侧框架4的内表面可拆卸地连接),用于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初级过滤,因此也可称为初效过滤网。
具体地,侧框架4的内表面固定有内法兰6,过滤网2的四周通过螺栓7与内法兰6连接,从而将过滤网2固定在侧框架4上。而侧框架4的外表面固定有外法兰8,组装好的侧框架利用膨胀螺栓通过外法兰8固定在墙体5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是百叶风口在通风过程中,即调节门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在侧框架内部设置过滤网,有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提高新风清洁度;而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后,通风阻力增大且过滤效率下降,需要进行清洗或更换,因此过滤网需要采用可拆卸式设计,方便进行清洗和更换。
下面详细描述所述组合式百叶风口的制作安装过程。
组合式百叶风口的制作安装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安装在室外的防雨百叶组件;安装在室内的调节门,包括密封挡板、内叶片、叶片转动轴、连接杆组件和手轮;以及,安装在墙内的侧框架和初效过滤网。
首先将外法兰8、密封挡板10以及固定支座11焊接在侧框架4上,将内法兰6焊接在侧框架4内部,然后安装手轮12、连接杆组件13、内叶片3和叶片转动轴14,接着将初效过滤网2用螺栓7与内法兰6连接固定,再安装防雨百叶组件,最后将组装好的侧框架用膨胀螺栓通过外法兰8固定在墙体5上。
其中,安装于室外的防雨百叶组件与侧框架采用承插连接,防雨百叶组件可拆卸,可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外墙面上。
安装时应注意:a.侧框架长度应根据墙的厚度调节;b.初效过滤网与调节门间距应大于内叶片的宽度,保证内叶片开合留有足够的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将作为主体连接结构的侧框架、防止雨水进入房间内的防雨百叶组件、带有保温层且可开启与关闭的调节门,以及对空气进行初级过滤的可拆卸的过滤网组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组合式防雨百叶风口,实现了通风、防雨、初效过滤、保温的功能,从而解决了寒冷地区工业厂房的夏、冬两季对通风量需求不同的问题,即解决了寒冷地区工业厂房夏季需要通风、冬季需要保温的问题,提高了新风清洁度,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安装与维修操作简便。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两侧开口的侧框架、设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外侧开口处的百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内侧开口处的可开合调节门,所述调节门朝向所述侧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门包括多个可开合的内叶片,每个所述内叶片靠近所述侧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门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内叶片一一对应且设置在所述内叶片表面上的叶片转动轴、与所有所述叶片转动轴连接的连接杆组件,以及与所述连接杆组件连接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用于提供转动力矩,所述连接杆组件用于在所述转动部件提供的转动力矩作用下带动各所述叶片转动轴转动,从而驱动各所述内叶片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采用手轮;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叶片转动轴一一对应且一端与所述叶片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短杆,以及与所有所述短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的长杆,所述长杆与所述转动部件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片沿横向延伸,并沿纵向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叶片向所述侧框架内部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框架的内侧开口处的密封挡板,用于在各所述内叶片闭合时,遮挡相邻所述内叶片之间,以及所述侧框架的内表面与其相邻的所述内叶片之间的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框架内部,并与所述侧框架的内表面连接的可拆卸的过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组件包括多个外叶片;所述外叶片具有集水沟,所述侧框架内部具有滴水框。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组件包括多个外叶片;各所述外叶片与所述侧框架承插连接;和/或,所述外叶片的角度可调;和/或,所述外叶片沿横向延伸,并沿纵向排布。
CN201821098963.XU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 Active CN208536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8963.XU CN208536299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8963.XU CN208536299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6299U true CN208536299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98963.XU Active CN208536299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62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0023A (zh) * 2019-12-20 2020-03-31 胡民的 一种窗式空气循环系统
CN110940024A (zh) * 2019-12-20 2020-03-31 胡民的 一种多功能窗式新风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0023A (zh) * 2019-12-20 2020-03-31 胡民的 一种窗式空气循环系统
CN110940024A (zh) * 2019-12-20 2020-03-31 胡民的 一种多功能窗式新风系统
CN110940023B (zh) * 2019-12-20 2021-08-27 戴志刚 一种窗式空气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5423B2 (ja) 組立式エアコン壁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2829512B (zh) 一体式自动除尘节能系统及其转换方法
US20040237960A1 (en) Sol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8536299U (zh) 一种组合式百叶风口
CN101812957A (zh) 隔音通风窗
RU2583897C2 (ru)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ое окно, система вентилиро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ентилирования,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вентилирования и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необходимости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вентилирования
TWM406062U (en) Ventila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for green building
CN111549899B (zh) 一种房屋通风系统
DE102006046630A1 (de) Fassadenelement und dezentrales Haustechniksystem
CN203066802U (zh) 一种建筑双层幕墙室内安装的大开口百叶式通风装置
CN209942560U (zh) 节能型玻璃幕墙
CN205909474U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间的可封闭进风百叶
CN209636986U (zh) 一种控温空气层阻断式绝热超低能耗外墙构造
CN203499529U (zh) 外遮阳卷帘系统
EP0027147A1 (de) Wärmesammelanlage
CN201170036Y (zh) 一种百叶窗
CN203188849U (zh) 带有风量控制功能的防雨百叶窗
CN109680816A (zh) 一种控温空气层阻断式绝热超低能耗外墙构造
CN203068726U (zh) 一种单元幕墙横梁后安装的翻盖式自然通风装置
CN205134517U (zh) 一种适用于高余热建筑的节能型热工系统
CN206018869U (zh) 与窗帘相结合的蒸发制冷空调机组
CN103485668B (zh) 一种能通风的玻璃隔热窗
CN220791072U (zh) 一种防雨百叶窗
JP7388944B2 (ja)
CN209448305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