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2413U -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2413U
CN208532413U CN201820502867.0U CN201820502867U CN208532413U CN 208532413 U CN208532413 U CN 208532413U CN 201820502867 U CN201820502867 U CN 201820502867U CN 208532413 U CN208532413 U CN 208532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urification
purification pot
wastewater treatment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28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仕超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errin Technology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errin Technology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errin Technology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028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2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2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2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涉及车辆清洗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具有行走机构、操纵机构、座椅、工业吸尘器及净化装置,能够通过行走机构及操纵机构到达待洗车所在地点,通过工业吸尘器及净化装置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得到净化水,净化水可二次循环使用,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再利用,节约能源。同时,通过设置工业吸尘器,能够快速地获取污水,并通过第一过滤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过滤掉,以更好地保护净化装置中的滤芯,从而延长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清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们对洗车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目前,车主需要洗车服务时,需要自己开车去固定位置的洗车场,由洗车场的工作人员对汽车进行冲洗。车主往返洗车场的过程中,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并且增加了道路的拥堵。为此,市场上出现了移动式洗车设备,移动式洗车设备具有行走机构、操纵机构及清洗装置,移动式洗车设备通过其行走机构及操纵机构到达待洗车所在地点,并通过其清洗装置对待洗车进行洗车,以避免待洗车的车主往返洗车场,节省了待洗车的车主的时间及费用,并且能够缓解道路的拥堵。
然而,现有技术中,移动式洗车设备清洗过程中的污水通常直接流至地面上,不仅会污染地表水,还浪费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能够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得到净化水,净化水可用于再次洗车等,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再利用,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轮组件以及支撑在所述车轮组件上的底架;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所述操纵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行走机构的运动;座椅,所述座椅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座椅用于承载乘车人员;工业吸尘器,所述工业吸尘器支撑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工业吸尘器连接有进水软管,所述工业吸尘器具有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水软管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用于过滤第一腔体的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所述第二腔体中设置有舱底泵,所述舱底泵用于为污水在移动式污水处理车中的流动提供动力;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支撑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净化装置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其中,污水从所述进水软管进入所述第一腔体,经所述第一过滤网过滤之后进入第二腔体,并从第二腔体进入所述净化装置,由所述净化装置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净化装置连通,所述储水箱用于存储所述净化装置净化处理之后的净化水。
可选地,所述工业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外壳,所述吸尘器外壳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沿所述吸尘器外壳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翻折边,所述第一翻折边沿所述吸尘器外壳的轴向的高度低于所述吸尘器外壳的高度,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翻折边连接;所述吸尘器外壳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沿所述吸尘器外壳的周向延伸的第二翻折边,所述第二翻折边位于所述第一翻折边的一侧,所述第二翻折边连接有腔体密封盖,所述腔体密封盖还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端,所述吸尘器外壳、腔体密封盖及第一过滤网共同在所述腔体密封盖的下侧形成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具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第一所述排污口可供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大颗粒固体排出;所述排污口处盖设有排污密封盖。
可选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净化罐,所述第一净化罐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净化罐中设置有石砂滤芯;至少一个第二净化罐,所述第二净化罐与所述第一净化罐连通,所述第二净化罐中设置有一级活性炭滤芯;其中,石砂滤芯的孔径大于等于一级活性炭滤芯的孔径。
可选地,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三净化罐,各所述第三净化罐中均设置有滤芯,各所述第三净化罐根据其滤芯的孔径从大到小顺次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净化罐中的滤芯为PP棉滤芯、活性炭滤芯、超滤膜滤芯、陶瓷滤芯中的一个。
可选地,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一级PP棉滤芯,具有一级PP棉滤芯的第三净化罐与所述第二净化罐连通;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二级PP棉滤芯,所述二级PP棉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一级PP棉滤芯的孔径;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压缩活性炭滤芯,所述压缩活性炭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二级PP棉滤芯的孔径;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三级PP棉滤芯,所述三级PP棉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压缩活性炭滤芯的孔径;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超滤膜滤芯,所述超滤膜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三级PP棉滤芯的孔径;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折叠PP棉滤芯,所述折叠PP棉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超滤膜滤芯的孔径。
可选地,第一净化罐与相邻的第一净化罐和/或第二净化罐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第二净化罐与相邻的第二净化罐和/或第三净化罐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相邻的第三净化罐之间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净化罐、第二净化罐和/或第三净化罐与所述底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前端壁,所述前端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置物架,多个所述第三净化罐中至少有部分设置在所述置物架上。
可选地,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后端壁,所述后端壁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收纳与工业吸尘器连接的进水软管,所述挂钩还用于收纳与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的出水软管。
可选地,所述前端壁及后端壁的上端连接有顶壁,所述顶壁上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用于收纳收集污水的污水收集装置。
可选地,所述储水箱具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形成所述座椅。
可选地,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以在所述储水箱中形成第一储水腔及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一储水腔与所述净化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储水腔具有出水口。
可选地,所述移动式污水处理车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净化装置及行走机构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移动式污水处理车提供电能;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工业吸尘器、净化装置及行走机构连接,以控制所述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具有行走机构、操纵机构、座椅、工业吸尘器及净化装置,能够通过行走机构及操纵机构到达待洗车所在地点,通过工业吸尘器及净化装置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得到净化水,净化水可二次循环使用例如用于再次洗车等,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再利用,节约能源。同时,通过设置工业吸尘器,能够快速地获取污水,并通过第一过滤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过滤掉,以更好地保护净化装置中的滤芯,从而延长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行走机构;11-安装套筒;12-卡箍;
2-操纵机构;
3-工业吸尘器;31a-第一腔体;31-吸尘器外壳;311-第一翻折边;312-第二翻折边;32-第一过滤网;33-腔体密封盖;34-舱底泵;
4-净化装置;41-第一净化罐;42-第二净化罐;43-第三净化罐;
5-储水箱;51-座椅;
6-车厢;61-照明灯;62-挂钩;63-置物架;
7-收纳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上”、“下”、“前”、“后”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局部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图1-图4中的部分结构隐藏。
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包括:行走机构1、操纵机构2、座椅51、工业吸尘器3、净化装置4及储水箱5。
其中,行走机构1包括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包括:车轮,移动式洗车设备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车轮;车轴,分别连接在前端的两个车轮之间,以及连接在后端的两个车轮之间;传动系,连接在前后两个车轴之间。当然,移动式洗车设备的前端也可以设置有一个车轮,后端设置有两个车轮;前端的车轮设置一个车轴,后端的两个车轮通过另一车轴连接。行走机构1还包括底架,底架支撑在车轮组件上,用于支撑座椅51、工业吸尘器3及净化装置4等。
操纵机构2与行走机构1连接,操纵机构2用于控制行走机构1的运动。操纵机构2具体包括:车把手,车把手的中间设置有仪表盘,仪表盘能够显示行驶速度、剩余电量等信息。同时,还能够通过转动车把手来调节移动式洗车设备的行驶速度。
本实施例对于行走机构1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移动式洗车在道路上的行驶功能即可;本实施例对于操纵机构2的具体结构也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控制行走机构1的运动例如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即可。例如:移动式洗车设备的行走机构1构及操纵机构2的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快递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车辆的行走机构1构及操纵机构2的结构相类似。
座椅51设置在底架上,座椅51用于承载乘车人员。座椅51具体可以为设置在底架上的中空箱体,中空箱体具有上开口,上开口处可开闭地盖设有上盖,上盖用于支撑乘车人员同时遮蔽中空箱体。中空箱体的两个侧壁上还设置有扶手,上盖设置在扶手之间,扶手能够避免乘车人员从座椅51的两侧滑出。中空箱体的中空部分可用于收纳杂物。当然,座椅5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工业吸尘器3具体可以用于吸水,工业吸尘器3支撑在底架上,工业吸尘器3的入口连接有进水软管用于与收集污水的污水收集装置连接,进水软管具体可伸入污水收集装置中。污水收集装置具体可以为多个设置在待洗车下方的污水收集池,本实施例对于污水收集装置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收集水等液体的装置。
工业吸尘器3具有第一腔体31a及第二腔体,第一腔体31a与进水软管连通,第一腔体31a与第二腔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滤网32,第二腔体中设置有舱底泵34,舱底泵34用于为污水在移动式污水处理车中的流动提供动力,例如为污水进入后续的净化装置4提供动力。其中,第一过滤网32能够过滤掉第一腔体31a中混合在污水中的砂粒等大颗粒固体,如此,由于进入第二腔体中的污水中的砂粒等大颗粒固体已被第一过滤网32过滤并沉积在第一腔体31a中,因此,能够有效避免污水中的砂粒等大颗粒固体对位于第二腔体中的舱底泵34造成的损坏。
净化装置4支撑在底架上,净化装置4与第二腔体连通。净化装置4中可以设置有多个滤芯,以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多个滤芯按照其过滤孔的孔径的大小顺次排列,其中,污水先进入孔径较大的滤芯。本实施例此处对净化装置4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其对污水过滤净化的功能即可。
本实施例中,污水从进水软管进入第一腔体31a,经第一过滤网32过滤之后进入第二腔体,并从第二腔体进入净化装置4,由净化装置4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经过净化装置4净化处理过的净化水可进入并存储在储水箱5中。
此外,移动式污水处理车还可以包括车厢6,车厢6架设在行走机构1上,车厢6与行走机构1的底架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至少部分工业吸尘器3及净化装置4位于容纳空间中,以更好地保护工业吸尘器3及净化装置4,同时还提高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整体性及美观性。车厢6具体包括:前端壁,前端壁可与底架连接,且相对于底架向上延伸;后端壁,后端壁可与底架连接,且相对于底架向上延伸;前端壁和后端壁之间还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侧壁可与底架连接,且侧壁相对于底架向上延伸,前端壁、后端壁及侧壁的上端还可连接有上壁。当然,车厢6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例如车厢6还可包括底壁,前端壁、后端壁及侧壁的下端与底壁连接,底壁与底架连接。
其中,车厢6的后端壁设置有可开闭的车门;或者车厢6的侧壁设置有可开闭的车门。车门具体可以旋转开闭,或者为推拉门。车厢6的后端壁由上往下向后倾斜,以使得整车更加稳定,同时,还能够增大车厢6的内部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具有行走机构1、操纵机构2、座椅51、工业吸尘器3及净化装置4,能够通过行走机构1及操纵机构2到达待洗车所在地点,通过工业吸尘器3及净化装置4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得到净化水,净化水可二次循环使用例如用于再次洗车等,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再利用,节约能源。同时,通过设置工业吸尘器3,能够快速地获取污水,并通过第一过滤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过滤掉,以更好地保护净化装置中的滤芯,从而延长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工业吸尘器3包括:工业吸尘器3包括:吸尘器外壳31,吸尘器外壳31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沿吸尘器外壳31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翻折边311,第一翻折边311沿吸尘器外壳31的轴向的高度低于吸尘器外壳31的高度,第一过滤网32与第一翻折边311连接。
具体地,第一翻折边311的高度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此处对于第一翻折边311的高度不做具体限定。第一翻折边311可与吸尘器外壳31一体设置、焊接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第一翻折边311可与第一过滤网32焊接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包括:螺钉连接或者卡接等。以第一翻折边311与第一过滤网32螺钉连接为例:第一翻折边311与第一过滤网32上开设有通孔,螺钉穿过第一翻折边311与第一过滤网32上的通孔并与螺母紧固配合。以第一翻折边311与第一过滤网32卡接为例:第一翻折边311上设置有卡槽,第一过滤网32上设置有凸起,凸起卡设在卡槽中。
其中,第一翻折边311与第一过滤网32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件,以保证从第一腔体31a进入第二腔体的水均经过第一过滤网32的过滤。
可选地,吸尘器外壳31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沿吸尘器外壳31的周向延伸的第二翻折边312,第二翻折边312位于第一翻折边311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翻折边312为沿吸尘器外壳31的周向延伸的开环结构;第二翻折边312连接有腔体密封盖33,腔体密封盖33还连接在第一过滤网32的上端,吸尘器外壳31、腔体密封盖33及第一过滤网32共同在腔体密封盖33的下侧形成第二腔体,以保证从第二腔体进入净化装置4中的水是经过第一过滤网32过滤的。
具体地,第二翻折边312可与吸尘器外壳31一体设置、焊接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第二翻折边312可与腔体密封盖33焊接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包括:螺钉连接或者卡接等。以第二翻折边312与腔体密封盖33螺钉连接为例:第二翻折边312与腔体密封盖33上开设有通孔,螺钉穿过第二翻折边312与腔体密封盖33上的通孔并与螺母紧固配合。以第二翻折边312与腔体密封盖33卡接为例:第二翻折边312上设置有卡槽,腔体密封盖33上设置有凸起,腔体密封盖33搭设在第二翻折边312上,且凸起卡设在卡槽中。腔体密封盖33还与第一过滤网32连接,具体可以通过抵接、粘接、焊接或者卡接等方式连接。
其中,第二翻折边312与腔体密封盖33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件,以保证从第一腔体31a进入第二腔体的水均经过第一过滤网32的过滤。
可选地,第一腔体31a具有排污口,排污口与第一排污口可供第一腔体31a中的大颗粒固体排出;排污口处盖设有排污密封盖。
具体地,排污口可贯穿吸尘器外壳31的底壁及底架设置,以便于第一腔体31a中的大颗粒固体排出。排污口处还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环,排污密封盖与连接环螺纹连接;当然,排污密封盖与排污口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例如:排污密封盖的部分还可插设在排污口中,且与排污口螺纹连接。
可选地,净化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净化罐41,第一净化罐41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一净化罐41中设置有石砂滤芯;至少一个第二净化罐42,第二净化罐42与第一净化罐41连通,第二净化罐42中设置有一级活性炭滤芯,且石砂滤芯的孔径大于一级活性炭滤芯的孔径。
通过第一净化罐41进一步过滤污水中的砂粒等颗粒物;通过一级活性炭滤芯可过滤污水中的洗涤剂等化学成分。其中,第一净化罐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第一净化罐4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净化罐41中的石砂滤芯的孔径可顺次减小或者相等;第二净化罐42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第二净化罐42为多个时,多个第二净化罐42中的一级活性炭滤芯的孔径可顺次减小或者相等。可以理解的是:石砂滤芯的孔径大于一级活性炭滤芯的孔径,是指,石砂滤芯中最小的孔径大于等于一级活性炭滤芯中最大的孔径。
此外,顺次连接是指,按照污水在净化装置4中的流动顺序从前至后依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二净化罐42与工业吸尘器3的第二腔体连通,将第一净化罐41与第二净化罐42连通,此时,一级活性炭滤芯的孔径大于等于石砂滤芯的孔径。
可选地,净化装置4还包括:多个第三净化罐43,各第三净化罐43中均设置有滤芯,各第三净化罐43根据其滤芯的孔径从大到小顺次连接;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43中的滤芯为PP棉滤芯、活性炭滤芯、超滤膜滤芯、陶瓷滤芯中的一个。
具体地,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43具有一级PP棉滤芯,具有一级PP棉滤芯的第三净化罐43与第二净化罐42连通;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43具有二级PP棉滤芯,二级PP棉滤芯的孔径小于一级PP棉滤芯的孔径;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43具有压缩活性炭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的孔径小于二级PP棉滤芯的孔径;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43具有三级PP棉滤芯,三级PP棉滤芯的孔径小于压缩活性炭滤芯的孔径;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43具有超滤膜滤芯,超滤膜滤芯的孔径小于三级PP棉滤芯的孔径;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43具有折叠PP棉滤芯,折叠PP棉滤芯的孔径小于超滤膜滤芯的孔径。
当然,第三净化罐43的实现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可选地,相邻的净化罐之间也可通过连接软管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数量的第一净化罐41、第二净化罐42及第三净化罐43参与净化处理过程;净化罐具体可指第一净化罐41、第二净化罐42、第三净化罐43。
可选地,第一净化罐41、第二净化罐42和/或第三净化罐43还可与底架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数量的第一净化罐41、第二净化罐42及第三净化罐43,有助于实现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轻量化。
以第二净化罐42为例:底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安装套筒11,第二净化罐42插设在安装套筒11中,且可通过卡箍12将安装套筒11与第二净化罐42固定连接;其中,卡箍12具体可采用常规设置,例如:卡箍12包括两个半圆环体,两个半圆环体的一端转接,另一端可通过螺栓等紧固连接。或者,安装套筒11上设置有向外翻折的至少两个连接边,第二净化罐42上设置有相应的连接支耳,连接支耳与连接边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紧固连接。第一净化罐41和/或第三净化罐43与底架可拆卸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与此类似。
当然,第一净化罐41、第二净化罐42及地三净化罐与底架可拆卸连接的实现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次只是举例说明。
可选地,为了使得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车厢6中的空间利用率,车厢6的前端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置物架63,至少部分第三净化罐43设置在置物架63上。当置物架63为多个时,多个置物架63可上下叠设。
第三净化罐43设置可以置物架6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置物架63上可开设有安装孔,部分置物架63容纳在安装孔中;为了提高第三净化罐43的安装可靠性,第三净化罐43还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置物架63紧固连接,或者通过卡箍12与置物架63固定连接,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与前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置物架63可通过一体设置、焊接固定、可拆卸连接等方式与前端壁连接。置物架63还可与前端壁活动连接,置物架63具体可沿前端壁上下移动,以便于对车厢6中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例如:前端壁上可以设置有滑轨,其中至少一个置物架63能够沿着滑轨上下移动;此时,置物架63与滑轨之间还设置有相应的锁止机构,以在置物架63滑动至合适位置之后,将置物架63锁止固定。或者,前端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凹槽,置物架63插设在凹槽中,凹槽的数量大于置物架63的数量,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相应的置物架63插设在相应的凹槽中。
可选地,车厢6的后端壁的外侧设置有挂钩62,挂钩62用于收纳与工业吸尘器3连接的进水软管。当然,挂钩62也可用于收纳其它软管,例如与储水箱5的出口连接的出水软管。
可选地,前端壁及后端壁的上端连接有顶壁,顶壁上设置有收纳箱7,收纳箱7用于收纳收集污水的污水收集装置等部件。
可选地,储水箱5具有上盖板,上盖板形成座椅51,如此可简化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结构并减小其体积,提高其轻便性。储水箱5具体可设置在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中部,或者中部靠前的位置,有助于保证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稳定性,提高移动式污水处理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选地,储水箱5中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以在储水箱5中形成第一储水腔及第二储水腔,第一储水腔与净化装置4连通,第二储水腔具有出水口,出水口可连接有出水软管,出水软管可与相应的移动式洗车设备连接,以将储水箱5中的净化水注入移动式洗车设备,移动式洗车设备利用净化水再次洗车。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与移动式洗车设备可配套使用,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净化处理之后的净化水直接提供给移动式洗车设备,移动式洗车设备利用该净化水执行洗车操作,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可选地,移动式污水处理车还包括: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与净化装置4及行走机构1连接,供电装置为移动式污水处理车提供电能;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供电装置、工业吸尘器3、净化装置4及行走机构1连接,以控制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工作状态。
其中,供电装置具体包括两个蓄电池,其中一个蓄电池可位于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前端,以更好地平行整车的重量;另一蓄电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在车厢6中。可以理解的是:其中一个蓄电池可作为备用电池。
此外,在车厢6的顶部可以设置有照明灯61,以为移动式污水处理车或者移动式洗车设备提供足够的光线,保证工作能够可靠且顺利进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轮组件以及支撑在所述车轮组件上的底架;
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所述操纵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行走机构的运动;
座椅,所述座椅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座椅用于承载乘车人员;
工业吸尘器,所述工业吸尘器支撑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工业吸尘器连接有进水软管,所述工业吸尘器具有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水软管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用于过滤第一腔体的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所述第二腔体中设置有舱底泵,所述舱底泵用于为污水在移动式污水处理车中的流动提供动力;
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支撑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净化装置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其中,污水从所述进水软管进入所述第一腔体,经所述第一过滤网过滤之后进入第二腔体,并从第二腔体进入所述净化装置,由所述净化装置对所述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净化装置连通,所述储水箱用于存储所述净化装置净化处理之后的净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外壳,所述吸尘器外壳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沿所述吸尘器外壳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翻折边,所述第一翻折边沿所述吸尘器外壳的轴向的高度低于所述吸尘器外壳的高度,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翻折边连接;
所述吸尘器外壳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沿所述吸尘器外壳的周向延伸的第二翻折边,所述第二翻折边位于所述第一翻折边的一侧,所述第二翻折边连接有腔体密封盖,所述腔体密封盖还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端,所述吸尘器外壳、腔体密封盖及第一过滤网共同在所述腔体密封盖的下侧形成所述第二腔体;吸尘器外壳、腔体密封盖及第一过滤网共同在所述腔体密封盖的上侧以及所述第一过滤网背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形成第一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具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第一腔体可供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大颗粒固体排出;所述排污口处盖设有排污密封盖,以密封所述第一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净化罐,所述第一净化罐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净化罐中设置有石砂滤芯;
至少一个第二净化罐,所述第二净化罐与所述第一净化罐连通,所述第二净化罐中设置有一级活性炭滤芯;
其中,石砂滤芯的孔径大于等于一级活性炭滤芯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
多个第三净化罐,各所述第三净化罐中均设置有滤芯,各所述第三净化罐根据其滤芯的孔径从大到小顺次连接;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净化罐中的滤芯为PP棉滤芯、活性炭滤芯、超滤膜滤芯、陶瓷滤芯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一级PP棉滤芯,具有一级PP棉滤芯的第三净化罐与所述第二净化罐连通;
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二级PP棉滤芯,所述二级PP棉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一级PP棉滤芯的孔径;
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压缩活性炭滤芯,所述压缩活性炭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二级PP棉滤芯的孔径;
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三级PP棉滤芯,所述三级PP棉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压缩活性炭滤芯的孔径;
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超滤膜滤芯,所述超滤膜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三级PP棉滤芯的孔径;
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净化罐具有折叠PP棉滤芯,所述折叠PP棉滤芯的孔径小于所述超滤膜滤芯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
第一净化罐与相邻的第一净化罐和/或第二净化罐可拆卸连接;
和/或,第二净化罐与相邻的第二净化罐和/或第三净化罐可拆卸连接;
和/或,相邻的第三净化罐之间可拆卸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净化罐、第二净化罐和/或第三净化罐与所述底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前端壁,所述前端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置物架,多个所述第三净化罐中至少有部分设置在所述置物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后端壁,所述后端壁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收纳与工业吸尘器连接的进水软管,所述挂钩还用于收纳与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的出水软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壁及后端壁的上端之间连接有顶壁,所述顶壁上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用于收纳收集污水的污水收集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具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形成所述座椅;
和/或,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以在所述储水箱中形成第一储水腔及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一储水腔与所述净化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储水腔具有出水口;
和/或,所述移动式污水处理车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净化装置及行走机构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移动式污水处理车提供电能;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工业吸尘器、净化装置及行走机构连接,以控制所述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工作状态。
CN201820502867.0U 2018-04-10 2018-04-10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Active CN208532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2867.0U CN208532413U (zh) 2018-04-10 2018-04-10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2867.0U CN208532413U (zh) 2018-04-10 2018-04-10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2413U true CN208532413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5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2867.0U Active CN208532413U (zh) 2018-04-10 2018-04-10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2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7746U (zh) 清洁车的垃圾箱总成
CN211935950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CN209421847U (zh)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水箱及其地面清洁机
CN211025427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过滤设备
CN205296027U (zh) 一种消除pm2.5的多功能环保清洁车
CN208856251U (zh) 一种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CN208532413U (zh) 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CN217431089U (zh) 一种高压清洗站吸污系统的过滤装置
CN104826383A (zh) 自动离心网式一体化过滤器
CN206476816U (zh) 一种新型雨水过滤器
CN104828994B (zh) 一种车载式污水再循环利用系统
CN208526186U (zh) 用于机械加工车间的湿式除尘设备
CN111345737A (zh) 扫地机器人及其充电辅助装置
CN205216391U (zh)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4313715A (zh) 一种干湿分离具有垃圾分类功能的环卫车
CN210698951U (zh) 一种河流治理中使用的沉淀式泥沙分离器
CN206544487U (zh) 移动维修保养车
CN205837724U (zh) 多开门式电动三轮清运车
CN218116281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的积水快速处理装置
CN210150039U (zh) 一种旅游景区用垃圾处理车
CN208212749U (zh)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CN218530105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式处理箱
CN204380471U (zh) 一种眼镜磨边废水废气一体化处理机
CN211328472U (zh) 一种洗地机用过滤水箱
CN114438947B (zh) 一种市政环卫清扫设备机及分类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8

Address after: No.19 Shuian Huacheng, Changqing East Road, Gaoli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200

Patentee after: Wei Shichao

Address before: 102200 No. 201, 2nd floor, Jundu House Hotel, No. 15, commercial street, Chengbei stree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ILI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