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0804U - 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0804U
CN208520804U CN201820930302.2U CN201820930302U CN208520804U CN 208520804 U CN208520804 U CN 208520804U CN 201820930302 U CN201820930302 U CN 201820930302U CN 208520804 U CN208520804 U CN 208520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st
accommodating body
sealing cover
gas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303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娟
童睿龙
袁雪芹
吴浩
宋林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303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0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0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0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第一容置体内部腔室和第二容置体内部腔室连通,第一容置体内部和第二容置体内部容置有电解液,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浸没在电解液中并分别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连接,第一容置体上设有第一通孔用于抽取正极产生的气体,第二容置体上设有第二通孔用于抽取负极产生的气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机构和负极机构分别产生气体,正极机构产生的气体进入第一容气区,负极机构产生的气体进入第二容气区,从而正负极机构产生的气体隔开,通过微型注射器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收集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从而实现分别对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进行研究。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成功实现了商业化,但随着人们对电子移动便携式设备轻便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池的性能及轻便要求也随之提高。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特有的质量轻、可薄形化和任意形状化等优点,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客户采用;而由于气体产生导致的电池厚度膨胀是目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主要的失效方式之一,也成为客户投诉的主要焦点;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在一些极端使用的条件下(如过充电超过4.2V、过放电低于3.0V、高温长期存储等)会产生电化学和化学反应,生成气体,产气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及安全性能,因此会破坏电池内部材料,降低其电池容量的实际发挥及寿命,此外气体的不断积累会导致电池内部压力急剧增加而不断膨胀,最终产生安全隐患,所以需要有保护电路对电池的使用条件进行设定;为了弄清楚电池在不同应用和滥用条件下的产气原因,亟需一种实验设备,用于收集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便于气体进行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包括正极机构和负极机构;正极机构包括第一容置体、第一密封盖、第一导柱和正极极片,负极机构包括第二容置体、第二密封盖、第二导柱、负极极片、第三导柱和锂箔,
第一容置体内设有第一腔室,第一密封盖安装在第一腔室开口处,第一腔室内包括第一容液区和第一容气区;
第二容置体内设有第二腔室,第二密封盖安装在第二腔室开口处,第二腔室内包括第二容液区和第二容气区;
第一容液区和第二容液区相连通,第一容液区和第二容液区容置有电解液,第一容气区和第二容气区通过电解液隔开;
第一导柱第一端位于第一容液区中,正极极片固定在第一导柱第一端,第一导柱第二端穿过第一密封盖定位在第一容置体外部;
第二导柱第一端位于第二容液区中,负极极片固定在第二导柱第一端,第二导柱第二端穿过第二密封盖定位在第二容置体外部;
第三导柱第一端位于第二容液区中,锂箔固定在第三导柱第一端,第三导柱第二端穿过第二密封盖定位在第二容置体外部;
第一容置体位于第一容气区位置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固定有第一密封塞;
第二容置体位于第二容气区位置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中固定有第二密封塞。
优选地,第一容置体和第二容置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涂覆有活性物质的一侧相对设置。
优选地,第一密封盖与第一容置体螺接。
优选地,第二密封盖与第二容置体螺接。
优选地,第一密封盖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一空心螺纹柱,第一导柱中部定位在第一空心螺纹柱中。
优选地,第二密封盖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空心螺纹柱,第二导柱中部定位在第二空心螺纹柱中。
优选地,第二密封盖上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三空心螺纹柱,第三导柱中部定位在第三空心螺纹柱中。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由正极机构和负极机构组成实验电池,所述实验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机构和负极机构分别产生气体,正极机构产生的气体进入第一容气区,负极机构产生的气体进入第二容气区,从而正负极机构产生的气体隔开,通过微型注射器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收集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从而实现分别对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进行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包括一U型管,U型管两端分别安装元器件,将U型管两端分别称为正极机构和负极机构,形成一块实验电池,U型管内部用于容置电解液和实验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U型管中部容置电解液后,U型管两端还剩余有一定空间,这两端的空间分别第一容气区和第二容气区,第一容气区用于容置正极机构产生的气体,第二容气区用于容置负极机构产生的气体,第一容气区和第二容气区被电解液隔开;
正极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盖11、第一导柱12和正极极片13,第一密封盖11安装在U型管一端用于密封第一容气区,第一导柱12第一端定位在电解液中,第一导柱12第二端穿过第一密封盖11定位在U型管外部,正极极片13固定在第一导柱12第一端并浸没在电解液中;U型管位于第一容气区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中安装有第一密封塞,当需要抽取第一容气区内的气体时,可采用微型注射器穿过第一密封塞抽取第一容气区内的气体;
负极机构还包括第二密封盖21、第二导柱22、负极极片23、第三导柱24和锂箔25,第二密封盖21安装在U型管另一端用于密封第二容气区,第二导柱22第一端和第三导柱24第一端定位在电解液中,第二导柱22第二端和第三导柱24第二端穿过第一密封盖11定位在U型管外部,负极极片23固定在第二导柱22第一端并浸没在电解液中,锂箔25固定在第二导柱22第一端并浸没在电解液中,锂箔25和第三导柱24形成参比电极;U型管位于第二容气区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26,第二通孔26中安装有第二密封塞,当需要抽取第二容气区内的气体时,可采用微型注射器穿过第二密封塞抽取第二容气区内的气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盖11和第二密封盖21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第一密封盖11和第二密封盖21与U型管两端螺接,并且第一密封盖11和第二密封盖21与U型管之间均设有橡胶圈,以提高密封性能;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第一导柱12、第二导柱22和第三导柱2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正极极片13和负极极片23上均涂覆有活性物质,正极极片13和负极极片23涂覆有活性物质的一侧相对设置,由于正极极片13和负极极片23具有较远的距离,正极极片13和负极极片23之间不需要设置隔膜。
在第一导柱12与第一密封盖11的连接方式上,第一密封盖1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一空心螺纹柱15,第一空心螺纹柱15外周壁形成有螺纹与第一密封盖11螺接,第一导柱12中部定位在第一空心螺纹柱15中。
在第二导柱22与第二密封盖21的连接方式上,第二密封盖2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空心螺纹柱27,第二空心螺纹柱27外周壁形成有螺纹与第二密封盖21螺接,第二导柱22中部定位在第二空心螺纹柱27中。
在第三导柱24与第二密封盖21的连接方式上,第二密封盖21上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三空心螺纹柱28,第三空心螺纹柱28外周壁形成有螺纹与第二密封盖21螺接,第三导柱24中部定位在第三空心螺纹柱28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机构和负极机构;正极机构包括第一容置体、第一密封盖(11)、第一导柱(12)和正极极片(13),负极机构包括第二容置体、第二密封盖(21)、第二导柱(22)、负极极片(23)、第三导柱(24)和锂箔(25);
第一容置体内设有第一腔室,第一密封盖(11)安装在第一腔室开口处,第一腔室内包括第一容液区和第一容气区;
第二容置体内设有第二腔室,第二密封盖(21)安装在第二腔室开口处,第二腔室内包括第二容液区和第二容气区;
第一容液区和第二容液区相连通,第一容液区和第二容液区容置有电解液,第一容气区和第二容气区通过电解液隔开;
第一导柱(12)第一端位于第一容液区中,正极极片(13)固定在第一导柱(12)第一端,第一导柱(12)第二端穿过第一密封盖(11)定位在第一容置体外部;
第二导柱(22)第一端位于第二容液区中,负极极片(23)固定在第二导柱(22)第一端,第二导柱(22)第二端穿过第二密封盖(21)定位在第二容置体外部;
第三导柱(24)第一端位于第二容液区中,锂箔(25)固定在第三导柱(24)第一端,第三导柱(24)第二端穿过第二密封盖(21)定位在第二容置体外部;
第一容置体在第一容气区位置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中固定有第一密封塞;
第二容置体在第二容气区位置设有第二通孔(26),第二通孔(26)中固定有第二密封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置体和第二容置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正极极片(13)和负极极片(23)涂覆有活性物质的一侧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盖(11)与第一容置体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盖(21)与第二容置体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盖(1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一空心螺纹柱(15),第一导柱(12)中部定位在第一空心螺纹柱(15)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盖(2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空心螺纹柱(27),第二导柱(22)中部定位在第二空心螺纹柱(27)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盖(21)上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三空心螺纹柱(28),第三导柱(24)中部定位在第三空心螺纹柱(28)中。
CN201820930302.2U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Active CN208520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0302.2U CN208520804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0302.2U CN208520804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0804U true CN208520804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25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30302.2U Active CN208520804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08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0476A (zh) * 2019-06-17 2019-10-1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用于原位检测液态电池产气的模拟电池装置
CN113655152A (zh) * 2021-09-09 2021-11-1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池产气分析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0476A (zh) * 2019-06-17 2019-10-1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用于原位检测液态电池产气的模拟电池装置
CN110320476B (zh) * 2019-06-17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用于原位检测液态电池产气的模拟电池装置
CN113655152A (zh) * 2021-09-09 2021-11-1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池产气分析系统
CN113655152B (zh) * 2021-09-09 2022-04-0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池产气分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20804U (zh) 一种电池循环过程中产气检测装置
CN207149640U (zh) 一种基于固体电解质隔膜的扣式电池
CN106099164A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三电极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04570053U (zh)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
CN206471419U (zh) 一种具有绝缘保护套的纽扣锂电池
CN106654359B (zh) 一种能无损探测电极界面的锂离子电池
CN206471417U (zh) 一种易装配纽扣锂电池
CN110954493B (zh) 一种用于原位检测固态电池产气的模拟电池装置
CN109742451B (zh)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
CN207368134U (zh) 一种可更换电极的锂电池
CN103165961A (zh) 一种用于水下的串联型金属/氧气电池堆
GB1319780A (en) Electrochemical cells
CN101377539B (zh) 用于电池电化学测量的电解池
CN206471418U (zh) 一种具有聚能环的纽扣锂电池
CN108226781A (zh) 质子或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中单电池电极电位测量方法
CN207651605U (zh) 一种低自放电节约成本电池
CN207624767U (zh) 一种可随意拆换的新型锂电池模组
CN208189652U (zh) 一种电池端极柱密封结构
KR20170125540A (ko) 금속 공기 전지 유닛
CN105789499B (zh) 一种碱性电池密封圈
CN216671785U (zh) 一种节能锂电池
CN206313041U (zh) 一种纽扣锂电池
CN215070159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新能源锂电池盖板
CN215988983U (zh) 一种均匀度和质量稳定性较高的电池钢壳
CN214378725U (zh) 一种电池共用管理器安装用的定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