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17895U -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17895U
CN208517895U CN201821051170.2U CN201821051170U CN208517895U CN 208517895 U CN208517895 U CN 208517895U CN 201821051170 U CN201821051170 U CN 201821051170U CN 208517895 U CN208517895 U CN 208517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earth
retaining
concrete column
slabs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11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光红
王永智
邹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hongjiao Luj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Zhongjiao Luj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Zhongjiao Luj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Zhongjiao Luj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511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17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17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178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包括挡土墙和水泥柱,所述水泥柱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的上端设置有挡土网,所述挡土网的上端设置有砂浆层,且砂浆层的上端设置有石板,所述挡土网的上端设置有草坪,且挡土网的下端设置有泥土层,所述挡土墙的外侧设置有挡水墙,且挡土墙的内侧设置有下水槽,所述下水槽上设置有下水盖,且下水槽底部设置有槽板。该河道生态修复斜坡,设有石板、草坪和挡土墙,挡土墙和石板能够对河道两边斜坡上的表面泥土进行阻挡,草坪能够对河道两边斜坡上的泥土进行修复,用草根增加泥土中的凝结力,使泥土不容易流失,对河道两边的斜坡进行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背景技术
河道是很常见的,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河道,河道的两边就是斜坡,河道的斜坡呈各种形状的都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重视,河道两边的斜坡也越来越受重视,河道生态修复斜坡是为了生态环境的发展而使用的方法。
现如今的人们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为己任,河道生态修复斜坡是能够对河道四周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常见的河道生态修复斜坡能够满足平常环境的保护,无法对河道两旁的山坡滑坡进行有效的阻挡,无法对河道两旁的水土流失进行保护和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对河道两旁的山坡滑坡进行有效的阻挡,无法对河道两旁的水土流失进行保护和修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包括挡土墙和水泥柱,所述水泥柱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的上端设置有挡土网,所述挡土网的上端设置有砂浆层,且砂浆层的上端设置有石板,所述挡土网的上端设置有草坪,且挡土网的下端设置有泥土层,所述挡土墙的外侧设置有挡水墙,且挡土墙的内侧设置有下水槽,所述下水槽上设置有下水盖,且下水槽底部设置有槽板。
优选的,所述石板以等距分布在挡土网上,且石板的大小和砂浆层的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下水盖以等距分布在下水槽上,且下水盖的宽度和下水槽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槽板和水泥柱的底端相对齐,且水泥柱在水平方向以倾斜方式分布。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以等距分布在挡土网下端,且挡土网的上端均匀分布有砂浆层。
优选的,所述水泥柱的横切面为圆形状,且水泥柱的底端在一条水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1)设有水泥柱,水泥柱在河道两边的斜坡上进行深层次的浇筑,一排排的水泥柱能够有效的对山体滑坡等大范围的泥土流失进行有效的阻挡。
(2)设有石板、草坪和挡土墙,挡土墙和石板能够对河道两边斜坡上的表面泥土进行阻挡,草坪能够对河道两边斜坡上的泥土进行修复,用草根增加泥土中的凝结力,使泥土不容易流失,对河道两边的斜坡进行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砂浆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泥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板;2、草坪;3、挡土墙;4、挡水墙;5、下水盖;6、下水槽;7、槽板;8、混凝土层;9、泥土层;10、水泥柱;11、挡土网;12、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包括石板1、草坪2、挡土墙3、挡水墙4、下水盖5、下水槽6、槽板7、混凝土层8、泥土层9、水泥柱10、挡土网11和砂浆层12,水泥柱10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层8,且混凝土层8的上端设置有挡土网11,挡土网11的上端设置有砂浆层12,且砂浆层12的上端设置有石板1,挡土网11的上端设置有草坪2,且挡土网11的下端设置有泥土层9,挡土墙3的外侧设置有挡水墙4,且挡土墙3的内侧设置有下水槽6,下水槽6上设置有下水盖5,且下水槽6底部设置有槽板7。
本例的石板1以等距分布在挡土网11上,且石板1的大小和砂浆层12的大小相等,相连石板1间的距离相等,能够更加的美观,石板1通过砂浆层12和混凝土层8相连接。
下水盖5以等距分布在下水槽6上,且下水盖5的宽度和下水槽6的宽度相等,当下雨天的时候,雨水淋在石板1和草坪2上,下水槽6能够将河道斜坡上的雨水收集起来,将雨水排掉。
槽板7和水泥柱10的底端相对齐,且水泥柱10在水平方向以倾斜方式分布,水泥柱10需要在河道斜坡上以“V”字形散开的方式来分布,能够有效的降低泥土的流失。
混凝土层8以等距分布在挡土网11下端,且挡土网11的上端均匀分布有砂浆层12,混凝土层8为了和水泥柱10在顶面的面积扩开,水泥柱10能够和石板1相连接,石板1通过砂浆层12和混凝土层8与水泥柱10相连接。
水泥柱10的横切面为圆形状,且水泥柱10的底端在一条水平面上,水泥柱10的高度部需要相等,但是水泥柱10的低端需要在一个水平面高度上,才能够对山体泥石流等大面积的泥土流失有很好的防护。
工作原理:使用河道生态修复斜坡使,首先在河道斜坡上进行浇筑水泥柱10,水泥柱10层呈“V”字形间隔摆放,能够减少成本,也会对河道斜边上的泥土层9进行修复,通过水泥柱10能够有效的对山体滑坡等大面积的泥土流失起到阻挡的作用,水泥柱10和混凝土层8相连接,水泥柱10上的混凝土层8能够将水泥柱10顶部的面积扩大,混凝土层8上的挡土网11能够对河道斜边表面小面积的泥土进行阻挡,避免了小面积泥土的流失,挡土网11上的砂浆层12能够将石板1和混凝土层8相连接,石板1能够减少河道斜边上泥土层9的暴露,减少了泥土层9流失的可能,增加了河道斜边的修复,相连石板1之间的缝隙中有草坪2,草坪2上的草根能够增加河道斜边的修复,草坪2和能够减少河道斜边表面泥土的流失,挡土墙3能够阻挡从河道斜坡上冲下来的泥土,做到了对泥土的阻挡作用,挡水墙4能够阻挡河水对河道斜边的冲刷,能够减少泥土的流失,和防止对河道斜边根基的损坏,当下雨天的时候,雨水淋在石板1和草坪2上,下水槽6能够将河道斜坡上的雨水收集起来,将雨水排掉到河流中,避免了雨水对河道根基的冲刷和损坏,及时的排水能够避免了河道斜边泥土的流失,这就是该河道生态修复斜坡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包括挡土墙(3)和水泥柱(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柱(10)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层(8),且混凝土层(8)的上端设置有挡土网(11),所述挡土网(11)的上端设置有砂浆层(12),且砂浆层(12)的上端设置有石板(1),所述挡土网(11)的上端设置有草坪(2),且挡土网(11)的下端设置有泥土层(9),所述挡土墙(3)的外侧设置有挡水墙(4),且挡土墙(3)的内侧设置有下水槽(6),所述下水槽(6)上设置有下水盖(5),且下水槽(6)底部设置有槽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板(1)以等距分布在挡土网(11)上,且石板(1)的大小和砂浆层(12)的大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盖(5)以等距分布在下水槽(6)上,且下水盖(5)的宽度和下水槽(6)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板(7)和水泥柱(10)的底端相对齐,且水泥柱(10)在水平方向以倾斜方式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8)以等距分布在挡土网(11)下端,且挡土网(11)的上端均匀分布有砂浆层(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柱(10)的横切面为圆形状,且水泥柱(10)的底端在一条水平面上。
CN201821051170.2U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17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1170.2U CN208517895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1170.2U CN208517895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17895U true CN208517895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36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117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17895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17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1618U (zh) 一种生态水利护坡
CN104846781A (zh) 一种生态联锁块及生态联锁式护坡施工方法
CN108914886B (zh) 一种泥石流分级消能的排导设备
CN107829482A (zh) 一种大型岩溶洼地排洪系统及其排洪方法
CN207567892U (zh) 一种大型岩溶洼地排洪系统
CN206581137U (zh) 一种用于黄土地区公路桥梁的排水系统装置
CN208517895U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斜坡
CN206289586U (zh)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09854660U (zh) 一种生态水利护坡
CN206971174U (zh) 一种河道堤坝生态护坡结构
CN104695379A (zh) 生态河道护岸结构
CN202755371U (zh) 一种土质边坡防护和边坡雨水疏散的植物防护结构
CN203429651U (zh) 一种用于滨海相地质层区超大型深基坑排水系统
KR101170789B1 (ko) 친환경 복합 사방댐
CN210049198U (zh) 一种导流式水利护坡砖
CN208733653U (zh) 一种破损山体的生态护坡结构
CN210561992U (zh) 一种防洪生态护岸装置
CN207295619U (zh) 一种绿化型水利防护坡结构
CN209277100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CN210122706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淤地坝结构
CN209260682U (zh) 一种小型河流拦污隔油装置
CN208363029U (zh) 一种硬质驳岸生态修复结构
CN202139680U (zh) 一种电厂贮灰场排水沟
CN111648303A (zh) 一种沟头回填措施用的综合护坡结构体系与方法
CN204238265U (zh) 地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