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11112U -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 Google Patents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11112U
CN208511112U CN201721217045.XU CN201721217045U CN208511112U CN 208511112 U CN208511112 U CN 208511112U CN 201721217045 U CN201721217045 U CN 201721217045U CN 208511112 U CN208511112 U CN 208511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ies
pipe
photographing element
air bags
condui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70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华
勾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k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Laifubai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Laifubai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Laifubai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170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11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11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11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包括:三腔导管,其具有位于中央的主腔和位于该主腔旁侧的两个副腔;摄像元件,插设在该三腔导管的主腔中,其前端设有摄像头部件和照明部件;透明罩,密封地设置在该三腔导管的前端;摄像元件引导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主腔连通,用于引导该摄像元件的后部走向;摄像元件堵头,用于密封该摄像元件引导管的尾端开口;抽液冲洗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主腔连通;两个注气排气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两个副腔分别连通;胃气囊,套设在该三腔导管上,与该两个副腔之一连通;以及食道气囊,套设在该三腔导管上,与该两个副腔之另一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较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Description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到双气囊三腔管。
背景技术
双气囊三腔管主要用于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下端、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大出血时的压迫止血。临床使用时,需要从一侧鼻孔中,实行插管。
双气囊三腔管在结构上,可以划分为:胃管、胃气囊、食道气囊、胃气囊注气排气管以及食道气囊注气排气管等几部分。其中,胃管具有位于中央,提供一个主腔,胃管的向前伸出于胃气囊的前部,在侧面开设有与该主腔连通的若干通液孔,用于患者胃部的注液和抽液。胃气囊注气排气管和食道气囊注气排气管分列于胃管的两旁,提供两个副腔,分别用于胃气囊和食道气囊的注气排气。
现有的这种双气囊三腔管,由于插管过程完全凭手感,并且管插入体内后,具体达到什么位置,管周围的环境状况具体如何,对于操作者而言,都是看不到的,这会给它的临床应用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实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可视双气囊三腔管,能够确保较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包括:三腔导管,其具有位于中央的主腔和位于该主腔旁侧的两个副腔,该三腔导管的前部设有若干通液孔;摄像元件,插设在该三腔导管的主腔中,其前端设有摄像头部件和照明部件;透明罩,密封地设置在该三腔导管的前端,将该摄像头部件和照明部件罩住;摄像元件引导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主腔连通,用于引导该摄像元件的后部走向;摄像元件堵头,用于密封该摄像元件引导管的尾端开口;抽液冲洗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主腔连通;两个注气排气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两个副腔分别连通;胃气囊,套设在该三腔导管上,与该两个副腔之一连通;以及食道气囊,套设在该三腔导管上,与该两个副腔之另一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巧妙地用三腔导管 、摄像元件、透明罩、摄像元件引导管、摄像元件堵头、抽液冲洗管、注气排气管、胃气囊 和食道气囊构建出可视双气囊三腔管,能够在传统的双气囊三腔管的基础上增添可视功能,从而能够确保较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三腔导管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三腔导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连接线缆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透明罩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透明罩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引导管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堵头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抽液冲洗管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注气排气管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胃气囊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食道气囊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1 三腔导管 2 摄像元件 3 连接线缆 4 透明罩 5 摄像元件引导管 6 摄像元件堵头 7 抽液冲洗管 8 注气排气管 9胃气囊 10 食道气囊 16 管壁 17 主腔 18 副腔 181 侧面开口 19 通液孔 21 塑胶封装体 211 第一段 213 第二段 215 第三段 23 摄像头部件 25 照明部件 51 切削开口 52喇叭开口 71 对接口 81 切削开口 82 喇叭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向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视双气囊三腔管100,其包括:三腔导管1,其具有位于中央的主腔17和位于该主腔17旁侧的两个副腔18,该三腔导管1的前部设有若干通液孔19;摄像元件2,插设在该三腔导管1中,其前端设有摄像头部件23和照明部件25;连接线缆3,连接在该摄像元件2的尾端;透明罩4,密封地设置在该三腔导管1的前端,将该摄像头部件23和照明部件25罩住;摄像元件引导管5,与该三腔导管1相连,用于引导该摄像元件2的后部走向;摄像元件堵头6,与该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尾端配合,用于密封该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尾端开口;抽液冲洗管7,与该三腔导管1相连,并与该主腔17连通;两个注气排气管8,与该三腔导管1相连,并分别与该两个副腔18连通;胃气囊9,套设在该三腔导管1上,与该两个副腔18之一连通;以及食道气囊10,套设在该三腔导管1上,与该两个副腔18之另一连通。
结合参见图7和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三腔导管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三腔导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该三腔导管1具有管壁16。主腔17由管壁16围合出。这两个副腔18是设置在管壁16上,相对设置。管壁16上并开设有分别与两个副腔18连通的两个侧面开口181,这两个侧面开口181分别与胃气囊9和食道气囊10连通。这两个侧面开口181相对开设,并与三腔导管1上的通液孔19垂直。
结合参见图9和图10,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该摄像元件2包括呈管状的塑胶封装体21,摄像头部件23和照明部件25露出于塑胶封装体21的前端。塑胶封装体21具有第一段211、由第一段211同轴地向后延伸出的第二段213以及由第二段213倾斜向后延伸出的第三段215。其中,第一段211的外径大于第二段213的外径。第二段213的外径等于第三段215的外径。第一段211的外径稍小于主腔17的前部的内径,便于第一段211稳固地插置在三腔导管1的主腔17中。摄像部件23的前端面与透明罩4的内侧面相抵触,有利于防水防尘,确保摄像效果。照明部件25包括多个LED灯(例如:四个),这些LED灯沿同一圆周均匀布置在摄像部件25的周围,以辅助摄像部件23成像。
结合参见图1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连接线缆的示意图。连接线缆3与摄像元件2设置成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的两部分,有利于可视双气囊三腔管的组装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接线缆3与摄像元件2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就是说,连接线缆3的功能包含在摄像元件2之中。
结合参见图12和图13,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透明罩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透明罩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该透明罩4呈球冠状,采用透明材质的塑胶材料制成,其密封地装设在三腔导管1的前端,例如:以粘接的方式。
结合参见图14,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引导管的示意图。该摄像元件引导管5供摄像元件2的塑胶封装体21的第三段215穿设其中。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前端设有切削开口51,用于与三腔导管1连通。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尾端设有喇叭开口52,用于与摄像元件堵头6配接。
结合参见图15,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摄像元件堵头的示意图。该摄像元件堵头6呈中空的錐台状,其外围轮廓与喇叭开口52配合,其中空部分与摄像元件2的塑胶封装体21的第三段215或者连接线缆3配合。
结合参见图16,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抽液冲洗管的示意图。该抽液冲洗管7的侧面设有对接口71。该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的切削开口51与该对接口71配接连通。举例而言,摄像元件引导管5的前端可以通过胶带绑扎固定在抽液冲洗管7的对接口71处。
结合参见图17,图17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注气排气管的示意图。该注气排气管8的前端设有切削开口81,用于与三腔导管1连通。举例而言,该三腔导管1的后部侧面开设有与两个副腔18分别连通的两个连接孔(图未示),注气排气管8的前端可以通过胶带绑扎固定在三腔导管1上的连接孔处。该注气排气管8的尾端设有喇叭开口82,用于配接类似前述的摄像元件堵头6结构的堵头,供外接的气管穿插其中,并封闭该喇叭开口82。
结合参见图18,图18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胃气囊的示意图。该胃气囊9套设在三腔导管1上的设定位置。该胃气囊9的两端与三腔导管1的外表面密封连接,例如:粘接。通过与该胃气囊9配接的注气排气管8注气,该胃气囊9能够得气由瘪的状态胀开起来;通过与该胃气囊9配接的注气排气管8抽气,该胃气囊9能够泄气由胀开的状态瘪下去。
结合参见图19,图19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双气囊三腔管中食道气囊的示意图。该食道气囊10套设在三腔导管1上的设定位置。该食道气囊10的两端与三腔导管1的外表面密封连接,例如:粘接。通过与该食道气囊10配接的注气排气管8注气,该食道气囊10能够得气由瘪的状态胀开起来;通过与该食道气囊10配接的注气排气管8抽气,该食道气囊10能够泄气由胀开的状态瘪下去。
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地用三腔导管 1、摄像元件2、连接线缆3、透明罩4、摄像元件引导管5、摄像元件堵头6、抽液冲洗管7、注气排气管8、胃气囊9 和食道气囊10构建出可视双气囊三腔管100,能够在传统的双气囊三腔管的基础上增添可视功能,从而能够确保较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份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腔导管,其具有位于中央的主腔和位于该主腔旁侧的两个副腔,该三腔导管的前部设有若干通液孔;摄像元件,插设在该三腔导管的主腔中,其前端设有摄像头部件和照明部件;透明罩,密封地设置在该三腔导管的前端,将该摄像头部件和该照明部件罩住;摄像元件引导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主腔连通,用于引导该摄像元件的后部走向;摄像元件堵头,用于密封该摄像元件引导管的尾端开口;抽液冲洗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主腔连通;两个注气排气管,与该三腔导管的两个副腔分别连通;胃气囊,套设在该三腔导管上,与该两个副腔之一连通;以及食道气囊,套设在该三腔导管上,与该两个副腔之另一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该摄像元件包括呈管状的塑胶封装体,所述的摄像头部件和照明部件露出于该塑胶封装体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该塑胶封装体具有第一段、由该第一段同轴地向后延伸出的第二段以及由该第二段倾斜向后延伸出的第三段;其中,该第一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二段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该抽液冲洗管的侧面设有对接口;该摄像元件引导管的前端设有切削开口,用于与该抽液冲洗管的侧面的对接口配接连通;该摄像元件引导管的尾端设有喇叭开口,用于与该摄像元件堵头配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该摄像头部件的前端面与该透明罩的内侧面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该照明部件包括多个LED灯,这些LED灯沿同一圆周均匀布置在该摄像头部件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这两个副腔是设置在该三腔导管的管壁上,该管壁上并开设有分别与两个副腔连通的两个侧面开口,这两个侧面开口分别与该胃气囊和该食道气囊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这两个侧面开口相对开设,并与该三腔导管上的通液孔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该三腔导管开设有与该两个副腔分别连通的两个连接孔;该注气排气管的前端设有切削开口,用于与该三腔导管上开设的连接孔配接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视双气囊三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线缆,连接在该摄像元件的尾端。
CN201721217045.XU 2017-09-21 2017-09-21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Active CN208511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7045.XU CN208511112U (zh) 2017-09-21 2017-09-21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7045.XU CN208511112U (zh) 2017-09-21 2017-09-21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11112U true CN208511112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27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7045.XU Active CN208511112U (zh) 2017-09-21 2017-09-21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111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2447A (zh) * 2017-09-21 2018-11-23 深圳市莱福百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2447A (zh) * 2017-09-21 2018-11-23 深圳市莱福百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0954B2 (e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endoscope
CN201200391Y (zh) 可摄像的口腔治疗辅助器
JP2015109989A5 (zh)
CN208511112U (zh)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KR20160144972A (ko) 기도 관리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EP3326684B1 (en) Multi-cap for connecting catheter
CN103191515B (zh) 可分离鼻胃肠管
CN205107840U (zh) 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单腔吸引管
CN108852447A (zh) 可视双气囊三腔管
CN215227467U (zh) 一种改良的胃镜咬口器
CN208552533U (zh) 用于置换胃肠造瘘管的装置
JP6337438B2 (ja) 内視鏡用マウスピース
CN209332932U (zh) 一种具有吸液功能的喉罩
CN109091395A (zh) 一种带有固定装置及导丝的多孔鼻胃管
CN209696048U (zh) 一种胆囊引流装置
CN210933145U (zh) 一种避光留置针
KR200492821Y1 (ko) 의료용 튜브 고정 기구
CN211096437U (zh) 一种肝胆外科体外引流袋
CN208927331U (zh) 一种喉罩
CN215741173U (zh) 多功能氧气面罩
CN204766959U (zh) 可视吸引管
CN108236541A (zh) 用于护创敷料的连接装置以及护创敷料
CN213606517U (zh) 一种肺泡大容量灌洗密闭连接装置
CN211158060U (zh) 一种心血管用扩张球囊导管
CN216022324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7

Address after: 621100 Xishuncheng Street, Tongchuan Town, Santai County,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ng Huizhen

Address before: 518118 Room 337, No. 2 Hua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16 Jinniu West Road, Pingshan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ity Laifubai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8

Address after: 518057 A420,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9 Gaoxin seve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ou Cheng Jun

Address before: 621100 Xishuncheng Street, Tongchuan Town, Santai County,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ng Hui Zh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9

Address after: 523808 Room 502, building 5, No.1 Taoyuan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ongk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A420,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9 Gaoxin South 7th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u Cheng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