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6959U - 可视吸引管 - Google Patents

可视吸引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6959U
CN204766959U CN201520596915.3U CN201520596915U CN204766959U CN 204766959 U CN204766959 U CN 204766959U CN 201520596915 U CN201520596915 U CN 201520596915U CN 204766959 U CN204766959 U CN 204766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catheter
visual
liquid outlet
camera module
transparent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969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一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k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969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6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6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6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视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其内部设置吸引通道,其前部设有与该吸引通道连通的吸引口;端罩,其装设在该吸引管本体的前端,用于封闭该吸引管本体的前端,并与该吸引管本体围合出安装腔;以及摄像模组,其装设在该安装腔中;其中,该端罩的前端设有透明窗口,该摄像模组面向该透明窗口装设;该吸引管本体内部还设置有与该吸引通道相隔离的喷液通道,该端罩对应设有与该喷液通道连通的出液通道,从而冲洗液能够经由该喷液通道从该出液通道的出液口喷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可视效果。

Description

可视吸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可视人工流产吸引管。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179098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其包括一手柄及后端连接该手柄的一圆形双腔吸引管,该手柄上还设有一分叉形的负压吸出口,所述双腔吸引管前部封堵有一半球形头部组件,该组件下部设有一负压吸入口;该双腔吸引管前部及半球形头部组件内,密封防水设有一CMOS模组;该CMOS模组包括一FPC板、一CMOS模块、一镜头,该CMOS模块前部感光区域封装有镜头,其背面贴片连接在所述FPC板上;所述半球形头部组件设有一用来通过光线至CMOS模块前部感光区域的开孔。
中国专利CN203829018U公开了一种可视人工流产吸引管,其中,内窥管的前端与吸引头的后端连接,吸引头的前方设有透明罩,在透明罩中设有摄像头,该摄像头与FPC柔性电路板的前端连接,FPC柔性电路板的后端与电路板连接,所述吸引头的前端口内加工有内螺纹,所述透明罩的后端设有一段带外螺纹的环套,环套的外螺纹上抹有粘胶,所述透明罩后端的环套伸入吸引头的前端口内,两者螺纹配合,并通过粘胶固定。
现有的这些吸引管,由于宫腔内体液和血污的存在,必然会遮拦和影响摄像模组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光线传递,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可视和摄像效果。为提高可视效果,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善办法,比如:中国专利CN202113141U公开了一种改进的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所述吸引管采用了红外线光源、红外感应图像传感器;按照常理,血液中的大量红细胞会吸收红外光线,故仍然无法克服体液和血污会遮拦和影响摄像模组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光线传递的问题,同时由于红外摄像的输出图像为黑白图像,与真实图像差别较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可视和摄像效果。又比如:中国专利CN203988284U公开了一种内窥可视人工流产吸引管,所述吸引管采用了近红外光源;但是,这种近红外光源,只能穿透小于0.3mm的血液,超过该厚度的血液,另外,对于体液(如分泌物等)等仍然无法克服会遮拦和影响摄像模组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光线传递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可视和摄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可视吸引管,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可视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视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其内部设置吸引通道,其前部设有与该吸引通道连通的吸引口;端罩,其装设在该吸引管本体的前端,用于封闭该吸引管本体的前端,并与该吸引管本体围合出安装腔;以及摄像模组,其装设在该安装腔中;其中,该端罩的前端设有透明窗口,该摄像模组面向该透明窗口装设;该吸引管本体内部还设置有与该吸引通道相隔离的喷液通道,该端罩对应设有与该喷液通道连通的出液通道,从而冲洗液能够经由该喷液通道从该出液通道的出液口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出液通道的出液口位于该透明窗口的上方;该摄像模组是通过安装座装设于该吸引口的前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出液通道的靠近出液口的一段是朝向该透明窗口弯曲且流通截面积渐缩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出液通道是直线延伸的且流通截面积相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透明窗口为球冠状,该摄像模组的视角中心线与该透明窗口的球冠中心线定义一视向角,该视向角的范围为0-9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视向角的设计原则为越小越好,并且该摄像模组的上视场边刚好低于该出液口的底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摄像模组的前端面间隔该透明窗口内侧端面设定间隔,该设定间隔小于(1+cot(FOV/2))×D/2,其中,D为该透明窗口球冠内侧直径,FOV为该摄像模组的视场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摄像模组连接有贴附于该吸引通道的内壁并且靠近该喷液通道的柔性电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视吸引管还包括装设在该吸引管本体后端的手柄,与该摄像模组电路连接的线缆接头,与该吸引通道气路连接的吸气接头,以及与该喷液通道液路连接的喷液接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视吸引管还包括设置在该手柄上的液阀,该液阀串设在该喷液接头与该喷液通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巧妙地在吸引管本体中设置喷液通道,在与吸引管本体相配合的端罩上设置出液通道,冲洗液能够经由该喷液通道从该出液通道的出液口喷出,能够实现透明窗口处光线通路的冲洗和/或目标组织的冲洗,从而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可视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引管本体沿图2中A-A向的剖面图。
图4为吸引管本体、摄像模组和端罩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吸引管本体、摄像模组和端罩另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引管本体的沿图2中A-A向的剖面图。图4为吸引管本体、摄像模组和端罩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吸引管大致包括:包括吸引管本体1,其内部设置有相互隔离的吸引通道11和喷液通道13,该吸引管本体1的前部设有与该吸引通道11连通的吸引口19;端罩2,其装设在该吸引管本体1的前端,用于封闭该吸引管本体1的前端,并与该吸引管本体1围合出安装腔9;装设在该吸引管本体1后端的手柄4;与该摄像模组8电路连接的线缆接头5;与该吸引通道11气路连接的吸气接头6,与该喷液通道13液路连接的喷液接头7;以及摄像模组8,其装设在该安装腔9中,该摄像模组8连接有贴附于吸引通道11的内壁并且靠近该喷液通道13的柔性电路线12,这种结构有利于最大化该吸引通道11的流通截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该喷液通道13的横截面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喷液通道13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在该手柄4上设置有液阀,该液阀串设在该喷液接头7与该喷液通道11之间,通过液阀可以改变冲洗液的流量来实现透明窗口处光线通路的冲洗和/或目标组织的冲洗。
该端罩2的前端设有透明窗口28,该摄像模组8面向该透明窗口28装设。该端罩2对应设有与该喷液通道13连通的出液通道23,从而冲洗液能够经由该喷液通道13从该出液通道23的出液口231喷出以实现透明窗口28处光线通路的冲洗。较佳地,该透明窗口28为球冠状。该出液通道23的出液口231位于该透明窗口28的上方。值得一提的是,较为常规地,冲洗液可以选用水,也可以选用添加有一些化学/药物成分的水,比如:生理盐水,又比如:添加有特定消炎成分的水,以冲洗和帮助到目标组织及整个吸引手术过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多种成份的冲洗液,根据吸引过程的进程,还可以按需要进行更换。这种的设计,除了基本的冲洗功能之外,更能提供必要的护理/治疗功能。
该摄像模组8包括本体81和用于装设该本体81的安装座82。该摄像模组8是通过安装座82装设于该吸引口19的前方。较佳地,该摄像模组8的前端面间隔该透明窗口28内侧端面设定间隔d。较佳地,该设定间隔小于(1+cot(FOV/2))×D/2,其中,cot为余切函数,D为该透明窗口球冠内侧直径,FOV为该摄像模组8的视场角(由该摄像模组8的上视场边A与下视场边A’之间的夹角定义)。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摄像模组8的视场角FOV,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可视吸引管的视野范围,又可以避免在影像中出现无关的影像。
该出液通道23的靠近出液口231的一段是朝向该透明窗口28弯曲且流通截面积渐缩的。在本实施例中,在靠近该出液口231处,该出液通道23的顶侧U是向该出液通道23的底侧L靠拢,以使该出液通道23逐渐缩窄的。较佳地,该出液通道23的顶侧U呈弧弯状,该出液通道23的底侧L也呈弧弯状,其中该出液通道23的底侧L与该出液通道23的顶侧U是同方向弯曲的。这种结构,能够确保从出液口231流出/喷出的冲洗液能够尽量贴近端罩2的透明窗口28的外表面流动,以实现最好的冲洗该外表面和/或视野中的目标组织的效果。
另外,摄像模组8的视角中心线S与该透明窗口28的球冠中心线O不相重合,二者相交定义了一视向角DOV,较佳地,该视向角DOV的范围在0-90度。该视向角DOV的设计原则为越小越好,并且该摄像模组8的上视场边A刚好低于该出液口231的底侧L。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完整良好的视野,也就是说,既可以避免在视野中出现出液口231的影像,又可以确保视野尽量向前,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医生的使用习惯和要求。
参见图5,图5为吸引管本体、摄像模组和端罩另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区别于上述图4呈现的上个实施例,图5示出的这个实施例,主要的差异体现在:该出液通道23是直线延伸的且流通截面积相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靠近该出液口231处,该出液通道23的顶侧U和底侧L都是直线的。这种结构设计更简单,更加侧重冲洗目标组织,同时兼顾冲洗透明窗口28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巧妙地在吸引管本体1中设置喷液通道13,在与吸引管本体1相配合的端罩2上设置出液通道23,冲洗液能够经由该喷液通道13从该出液通道23的出液口231喷出,能够实现透明窗口28处光线通路的冲洗和/或目标组织的冲洗,从而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可视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份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其内部设置吸引通道,其前部设有与该吸引通道连通的吸引口;端罩,其装设在该吸引管本体的前端,用于封闭该吸引管本体的前端,并与该吸引管本体围合出安装腔;以及摄像模组,其装设在该安装腔中;其特征在于,该端罩的前端设有透明窗口,该摄像模组面向该透明窗口装设;该吸引管本体内部还设置有与该吸引通道相隔离的喷液通道,该端罩对应设有与该喷液通道连通的出液通道,从而冲洗液能够经由该喷液通道从该出液通道的出液口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出液通道的出液口位于该透明窗口的上方;该摄像模组是通过安装座装设于该吸引口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出液通道的靠近出液口的一段是朝向该透明窗口弯曲且流通截面积渐缩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出液通道是直线延伸的且流通截面积相等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窗口为球冠状,该摄像模组的视角中心线与该透明窗口的球冠中心线定义一视向角,该视向角的范围为0-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视向角的设计原则为越小越好,并且该摄像模组的上视场边刚好低于该出液口的底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摄像模组的前端面间隔该透明窗口内侧端面设定间隔,该设定间隔小于(1+cot(FOV/2))×D/2,其中,D为该透明窗口球冠内侧直径,FOV为该摄像模组的视场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摄像模组连接有贴附于该吸引通道的内壁并且靠近该喷液通道的柔性电路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可视吸引管还包括装设在该吸引管本体后端的手柄,与该摄像模组电路连接的线缆接头,与该吸引通道气路连接的吸气接头,以及与该喷液通道液路连接的喷液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该可视吸引管还包括设置在该手柄上的液阀,该液阀串设在该喷液接头与该喷液通道之间。
CN201520596915.3U 2015-08-03 2015-08-03 可视吸引管 Active CN204766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6915.3U CN204766959U (zh) 2015-08-03 2015-08-03 可视吸引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6915.3U CN204766959U (zh) 2015-08-03 2015-08-03 可视吸引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6959U true CN204766959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7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96915.3U Active CN204766959U (zh) 2015-08-03 2015-08-03 可视吸引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69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0264A (zh) * 2015-08-03 2017-02-15 陈鸣 可视吸引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0264A (zh) * 2015-08-03 2017-02-15 陈鸣 可视吸引管
CN106390264B (zh) * 2015-08-03 2023-06-27 深圳市海瑞尔康科技有限公司 可视吸引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5755B (zh) 一种改进的可视气管插管
CN205514516U (zh) 一种电子硬管直肠内窥镜
CA3055634C (en) Improved visual laryngeal mask
CN204500906U (zh) 一次性直视宫腔组织吸引管
CN106390264A (zh) 可视吸引管
CN204766959U (zh) 可视吸引管
CN105662325A (zh) 电子喉镜
CN104434005B (zh) 一种内窥镜流体控制阀及流体控制系统
CN202113141U (zh) 一种改进的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
CN208905846U (zh) 一种防回流监测报警吸痰罐
CN208864274U (zh) 可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3d内窥镜
CN215348869U (zh) 一次性持续循环冲洗电子关节镜
CN214485087U (zh) 一种胃镜用胃管
CN216135846U (zh) 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CN207323443U (zh) 一次性使用的电子内窥镜
CN110215182B (zh) 一种多功能可视喉镜
CN219501761U (zh) 一种双腔气管可视引导探条系统
CN203816033U (zh) 一次性可视引流管
CN106214115B (zh) 一种视频喉镜
CN204351792U (zh) 喉软管镜
CN209809252U (zh) 一种基于光纤可视化技术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
CN216148004U (zh) 一种带可导光水通道的一次性医用电子内窥镜
CN205964571U (zh) 人流吸引管
CN113558553A (zh) 一种带可导光水通道的一次性医用电子内窥镜
CN207125713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窥胃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4

Address after: 518131 1001, unit 1, building 2, building 1-2, Changcheng mileage home, Longtang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ruierk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No. 802, unit 1, building 2, No. 36, north section of Huayuan East Street, Fucheng District,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Yi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8

Address after: 418, Building B, Saibnuo GMP Factory, No. 19 Keji Middle Road, Maling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ongk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31 1001, unit 1, building 2, building 1-2, Changcheng mileage home, Longtang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ruierk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