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5846U - 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5846U
CN216135846U CN202121929047.8U CN202121929047U CN216135846U CN 216135846 U CN216135846 U CN 216135846U CN 202121929047 U CN202121929047 U CN 202121929047U CN 216135846 U CN216135846 U CN 216135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negative pressure
channel
pressure pump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290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力
王天宇
刘环海
赵舒薇
梁才全
查旭东
陶绮蕾
李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9290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5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5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5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所述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包括手柄、显示屏和管道本体;所述手柄内部设有储电池、负压泵,手柄表面设有电源开关、负压泵开关、压力调节按键和充电口;所述显示屏设于手柄上方;所述管道本体连接于手柄上方侧边,内部设有主通道、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所述主通道与手柄内部设有的负压泵之间连接;所述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分别与储电池和显示屏之间互相串接;所述手柄底部还设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顶端与负压泵连接,末端外接一次性吸引管。其优点表现在:能够按照实际患者耐受情况及操作需要,调节达到更好地显示视野、清除分泌物、清理鼻腔,从而方便进行诊断及治疗干预。

Description

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广泛应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柱状透镜使内窥镜的影像品质大幅提升,Basil Hirschowitz发明的一种导光性优良的玻璃纤维,创造了第一支实用的医疗检查用内窥镜,而同时具备检查和手术功能的内窥镜直到1970年代才出现。由于耳鼻咽喉科解剖复杂,通道狭窄,内窥镜系统应用得更晚,但其带来的诊疗模式的转变却是颠覆性的。目前耳鼻咽喉科门急诊常见病(如耳部疾病: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鸣、突发性耳聋等;鼻部疾病:急、慢性鼻-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出血等;咽喉疾病: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腺体肥大、声带息肉、声带小结、鼾症、咽部异物等)的指南中内窥镜检查已成为确诊甚至手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
耳鼻咽喉部均与外环境相通、黏膜及分泌腺丰富,大部分疾病在应用内窥镜时会有分泌物干扰影像品质,且检查或治疗时可能需要局部冲洗,因此使用内窥镜时常需要吸引装置辅助清除分泌物、吸除冲洗液。例如耳鼻咽喉科急诊最常见的疾病——咽部异物的处理时,内窥镜直视下寻找和取出鱼刺等不易发现的微小异物对于影像品质要求比较高,而目前的吸引装置与内窥镜系统并未整合为一体,异物取出操作单人无法完成。并且,吸引装置和内窥镜系统均组成复杂、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对于完成行动不便的患者的诊治处理十分不便。
中国专利文献:CN202021221088.7,申请日2020.06.28,专利名称为:一种便携式耳鼻咽喉多功能内窥镜设备。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耳鼻咽喉多功能内窥镜设备,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正面上半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器的正面下半部设置有缩小放大键和开关按键,所述显示器得左侧底部镶嵌有充电插槽,所述显示器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末端固定安装有USB接头,所述显示器的底部左右两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脚架,所述脚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显示器的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线,所述传导线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把手。该种便携式耳鼻咽喉多功能内窥镜设备,体型较小,轻巧方便,易于携带,出门在外可对突发情况进行有效检查。
中国专利文献:CN202020928981.7,申请日2020.05.28,专利名称为:一种便携式耳鼻咽喉多功能内窥镜设备。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耳鼻咽喉多功能内窥镜设备,包括内窥镜本体,所述内窥镜本体的正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内窥镜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圆柱套筒,所述圆柱套筒的内部插接有辅助手电筒,所述内窥镜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型槽。
上述专利文献CN202021221088.7中的一种便携式耳鼻咽喉多功能内窥镜设备,采用显示器的正面上半部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器的正面下半部设置有缩小放大键和开关按键,显示器得左侧底部镶嵌有充电插槽,显示器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据线,显示器的底部左右两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脚架,该种便携式耳鼻咽喉多功能内窥镜设备,体型较小,轻巧方便,易于携带,出门在外可对突发情况进行有效检查;而专利文献CN202020928981.7中的一种便携式耳鼻咽喉多功能内窥镜设备,则通过外置接头能使该设备的接头能够替换,当该设备的接头因经常使用导致接触不良时能够直接将接头替换掉,解决普通内窥镜接头不能更换的问题,通过防护罩能够在不使用该设备时将外置接头盖住,避免因灰尘雨水进入外置接头内部导致该设备损坏,从而使该设备具有能够将接头替换掉的效果,同时能够将接头进行保护,避免设备因意外发生损坏。但是关于一种能够按照实际患者耐受情况及操作需要,调节达到更好地显示视野、清除分泌物、清理鼻腔,从而方便进行诊断及治疗干预的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按照实际患者耐受情况及操作需要,调节达到更好地显示视野、清除分泌物、清理鼻腔,从而方便进行诊断及治疗干预的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按照实际患者耐受情况及操作需要,调节达到更好地显示视野、清除分泌物、清理鼻腔,从而方便进行诊断及治疗干预的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所述的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包括手柄、显示屏和管道本体;所述的手柄内部设有储电池、负压泵,手柄表面设有电源开关、负压泵开关、压力调节按键和充电口;所述的显示屏设于手柄上方并与手柄内部储电池之间连接;所述的显示屏表面设有开关按钮和亮度调节按钮;所述的管道本体连接于手柄上方侧边,内部设有主通道、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所述的主通道与手柄内部设有的负压泵之间连接;所述的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分别与储电池和显示屏之间互相串接;所述的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前端表面还分别设有一次性保护罩;所述的手柄底部还设有排出管;所述的排出管顶端与负压泵连接,末端外接一次性吸引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负压泵负压范围为0.01-0.05MP。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管道本体末端还设有侧管,所述侧管与主通道相通连接,且侧管末端设有密封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手柄侧边还设有旋转调节钮,所述管道本体前段由可弯曲塑性材料制成,且管道本体管壁两侧中设有细钢丝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细钢丝通道中设有细钢丝,且所述细钢丝前端与管道本体顶端固定连接,末端与旋转调节钮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通过显示屏、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之间相互串接的设计,便可在耳鼻咽喉进行清理治疗时,通过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清楚的将内部视野呈现在显示屏上,且通过调节光源通道的亮度,可更好地显示视野。
2、通过在手柄内部设有负压泵,通过打开负压泵开关便可控制其运作,从而分泌物等由主通道吸入负压泵内,并通过负压泵下方连接有的排出管,将分泌物排出负压泵内,完成分泌物的负压吸引清除,从而方便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干预。
3、通过手柄表面设有的压力调节按键便可调节负压泵负压吸引时的压力大小,从而可适用于不同患者使用。
4、本实用新型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能够按照实际患者耐受情况及操作需要,调节达到更好地显示视野、清除分泌物、清理鼻腔,从而方便进行诊断及治疗干预。
5、通过在管道本体末段设有与主通道相通的侧管,在负压吸引时,当主通道内部出现堵塞时,可通过侧管插入导丝进行疏通,待疏通后,抽出导丝盖上密封帽,便可继续吸引,有利于保证负压吸引通畅性。
6、通过将管道本体前段设计成可弯曲,以及通过细钢丝和旋转调节钮的设计,便可通过旋转调节钮转动,进而带动细钢丝调节管道本体前段左右双向转动,从而在耳鼻咽喉内部进行清理时,便于获得更大范围的视野,避免存在清理盲区,提高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本实用新型再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本实用新型再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管道本体前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手柄 11.储电池
12.负压泵 13.电源开关
14.负压泵开关 15.压力调节按键
16.充电口 2.显示屏
21.开关按钮 22.亮度调节按钮
3.管道本体 31.主通道
32.物镜通道 33.光源通道
4.排出管 5.侧管
51.密封帽 6.旋转调节钮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左侧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所述的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包括手柄1、显示屏2、管道本体3;所述的手柄1内部设有储电池11、负压泵12,手柄1表面设有电源开关13、负压泵开关14、压力调节按键15和充电口16;所述的显示屏2设于手柄1上方并与手柄1内部储电池11之间连接;所述的显示屏2表面设有开关按钮21和亮度调节按钮22;所述的管道本体3连接于手柄1上方侧边,内部设有主通道31、物镜通道32和光源通道33;所述的主通道31与手柄1内部设有的负压泵12之间连接;所述的物镜通道32和光源通道33分别与储电池11和显示屏2之间互相串接;所述的物镜通道32和光源通道33前端表面还分别设有一次性保护罩(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手柄1底部还设有排出管4;所述的排出管4顶端与负压泵12连接,末端可外接一次性吸引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本申请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原理与临床使用的内窥镜结构原理相似,而管道本体3内部设有的主通道31、物镜通道32和光源通道33就相当于临床内窥镜中的主管道、摄像系统和照明系统,故对于其结构原理就不再赘述;所述的通过显示屏2、物镜通道32和光源通道33之间相互串接的设计,便可在耳鼻咽喉进行清理治疗时,通过物镜通道32和光源通道33清楚的将内部视野呈现在显示屏2上,且通过显示屏2表面设有的亮度调节按钮22便可调节光源通道33的亮度,更好地显示视野;所述的通过在手柄1内部设有负压泵12,当管道本体13置于耳鼻咽喉内部时,通过显示屏2可显示内部视野,而通过打开负压泵开关14便可控制其运作,从而分泌物等由主通道31吸入负压泵12内,并通过负压泵12下方连接有的排出管4,将分泌物排出负压泵12内,完成分泌物的负压吸引清除,从而方便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干预;所述的负压泵12负压范围为0.01-0.05MP,通过手柄1表面设有的压力调节按键15便可调节负压泵12负压吸引时的压力大小,从而可适用于不同患者使用;所述的设于手柄1表面的充电口16用于为储电池11充电,方便耳鼻咽喉内窥镜携带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能够按照实际患者耐受情况及操作需要,调节达到更好地显示视野、清除分泌物、清理鼻腔,从而方便进行诊断及治疗干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使用方法:在打开电源开关13和显示开关21后,可将管道本体3插入耳鼻咽喉部内部位置,通过调节显示屏2表面的亮度调节按钮22可辅助管道本体3插入的同时,便于清晰的显示内部视野;然后,打开手柄1表面的负压泵开关14控制负压泵12运作,便可将鼻腔或其它部位分泌物等由主通道31负压吸引出,并最终排出负压泵12,排出管4末端可外接一次性吸引管用于分泌物的接收;在负压吸引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患者耐受程度,通过压力调节按钮15调节负压大小,以及调节管道本体3的位置,从而达到更好地显示视野、清除分泌物、清理鼻腔,进而方便进行诊断及治疗干预。
实施例2
请参看附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管道本体3末端还设有侧管5;所述的侧管5与主通道3相通连接,且侧管5末端设有密封帽51;所述的通过在管道本体3末段设有与主通道3相通的侧管5,在负压吸引时,当主通道31内部出现堵塞时,可通过侧管5插入导丝进行疏通,待疏通后,抽出导丝盖上密封帽51,便可继续吸引,有利于保证负压吸引通畅性。
实施例3
请参看附图5-6,图5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再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的管道本体前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管道本体3前段由可弯曲,且具有一定塑性的材料制成,例如360°可弯曲弹簧管;管道本体3管壁两侧中设有细钢丝通道(图中未示出),所述细钢丝通道中设有细钢丝(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手柄1侧边设有旋转调节钮6;所述的细钢丝前端与管道本体1顶端固定连接,末端与旋转调节钮6连接;所述的通过将管道本体3前段设计成可弯曲,以及通过细钢丝和旋转调节钮6的设计,便可通过旋转调节钮6转动,进而带动细钢丝调节管道本体3前段左右双向转动,从而在耳鼻咽喉内部进行清理时,便于获得更大范围的视野,避免存在清理盲区,提高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通过显示屏、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之间相互串接的设计,便可在耳鼻咽喉进行清理治疗时,通过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清楚的将内部视野呈现在显示屏上,且通过显示屏表面设有的亮度调节按钮便可调节光源通道的亮度,更好地显示视野;通过在手柄内部设有负压泵,当管道本体置于耳鼻咽喉内部时,通过显示屏可显示内部视野,而通过打开负压泵开关便可控制其运作,从而分泌物等由主通道吸入负压泵内,并通过负压泵下方连接有的排出管,将分泌物排出负压泵内,完成分泌物的负压吸引清除,从而方便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干预;通过手柄表面设有的压力调节按键便可调节负压泵负压吸引时的压力大小,从而可适用于不同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耳鼻咽喉内窥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能够按照实际患者耐受情况及操作需要,调节达到更好地显示视野、清除分泌物、清理鼻腔,从而方便进行诊断及治疗干预;通过在管道本体末段设有与主通道相通的侧管,在负压吸引时,当主通道内部出现堵塞时,可通过侧管插入导丝进行疏通,待疏通后,抽出导丝盖上密封帽,便可继续吸引,有利于保证负压吸引通畅性;通过将管道本体前段设计成可弯曲,以及通过细钢丝和旋转调节钮的设计,便可通过旋转调节钮转动,进而带动细钢丝调节管道本体前段左右双向转动,从而在耳鼻咽喉内部进行清理时,便于获得更大范围的视野,避免存在清理盲区,提高清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包括手柄、显示屏和管道本体;所述的手柄内部设有储电池、负压泵,手柄表面设有电源开关、负压泵开关、压力调节按键和充电口;所述的显示屏设于手柄上方并与手柄内部储电池之间连接;所述的显示屏表面设有开关按钮和亮度调节按钮;所述的管道本体连接于手柄上方侧边,内部设有主通道、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所述的主通道与手柄内部设有的负压泵之间连接;所述的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分别与储电池和显示屏之间互相串接;所述的物镜通道和光源通道前端表面还分别设有一次性保护罩;所述的手柄底部还设有排出管;所述的排出管顶端与负压泵连接,末端外接一次性吸引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泵负压范围为0.01-0.05M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本体末端还设有侧管,所述侧管与主通道相通连接,且侧管末端设有密封帽。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侧边还设有旋转调节钮,所述管道本体前段由可弯曲塑性材料制成,且管道本体管壁两侧中设有细钢丝通道。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钢丝通道中设有细钢丝,且所述细钢丝前端与管道本体顶端固定连接,末端与旋转调节钮连接。
CN202121929047.8U 2021-08-17 2021-08-17 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Active CN216135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9047.8U CN216135846U (zh) 2021-08-17 2021-08-17 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9047.8U CN216135846U (zh) 2021-08-17 2021-08-17 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5846U true CN216135846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29047.8U Active CN216135846U (zh) 2021-08-17 2021-08-17 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58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9522A (zh) * 2023-03-14 2023-08-01 江苏济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可视取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9522A (zh) * 2023-03-14 2023-08-01 江苏济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可视取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5755B (zh) 一种改进的可视气管插管
CN216135846U (zh) 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CN113455997A (zh) 一种便携式带吸引系统的耳鼻咽喉内窥镜
WO2019153945A1 (zh) 一种改进的可视气管插管
CN108567476A (zh) 可变视向角的可视人流装置
CN110124170A (zh) 一种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操作气道管理的通气装置
CN108324346A (zh) 一种耳鼻喉临床用手术装置
CN114052634A (zh) 一种可检查可治疗可留置的中空结构的便携式气道窥镜
CN211432814U (zh) 一种便携式可视化喉镜
CN211611195U (zh) 一种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09074821U (zh) 可变视向角的可视人流装置
CN203226803U (zh) 多功能口腔镜
CN206979469U (zh) 一种可调式膀胱镜
CN212118097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耳鼻喉镜套
CN213030776U (zh) 多功能胆道碎石取石吸引导管
CN217408786U (zh) 一种防镜头污染的气道插入部及支气管内窥镜
CN217090679U (zh) 一种可检查可治疗可留置的中空结构的便携式气道窥镜
CN206166893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喉镜
CN220898664U (zh) 电子鼻咽喉镜的插入部结构
CN219208558U (zh) 一种可冲洗式可视气管插管
CN116784786B (zh) 一种可视化喉镜
CN109222856A (zh) 一次性插管型软镜
CN210518530U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其可视插管软镜
CN211270653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插管及其可视插管软镜
CN210871481U (zh) 一种低损伤的可视喉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