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10714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10714U CN208510714U CN201720935623.7U CN201720935623U CN208510714U CN 208510714 U CN208510714 U CN 208510714U CN 201720935623 U CN201720935623 U CN 201720935623U CN 208510714 U CN208510714 U CN 2085107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interior pot
- lid
- annular lip
- interi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5000013547 stew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盖子,盖子包括盖子主体以及连接在盖子主体的底面上的第一环形唇边,盖子主体位于第一环形唇边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支撑部,当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盖子盖设在内锅上,支撑部支撑在内锅上,支撑部的至少部分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支撑部凸出内锅的部分形成抠手部,第一环形唇边向下延伸至内锅内并与内锅的内壁相贴合,以对内锅进行密封,当需要取下盖子时,拉动抠手部以使盖子与内锅分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密封内锅的盖子不容易取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烹饪器具的内锅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压力锅作为传统高压锅的替代产品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爱戴。在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当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后,内锅内的食物需要密封保鲜。此时,可以通过盖子将内锅密封住。然而,为了保证密封效果,盖子需要与内锅配合地比较紧密,这样就会导致盖子不容易取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密封内锅的盖子不容易取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盖子,盖子包括盖子主体以及连接在盖子主体的底面上的第一环形唇边,盖子主体位于第一环形唇边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支撑部,当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盖子盖设在内锅上,支撑部支撑在内锅上,支撑部的至少部分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支撑部凸出内锅的部分形成抠手部,第一环形唇边向下延伸至内锅内并与内锅的内壁相贴合,以对内锅进行密封,当需要取下盖子时,拉动抠手部以使盖子与内锅分离。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以及盖子,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盖子包括盖子主体以及连接在盖子主体的底面上的第一环形唇边。盖子主体位于第一环形唇边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支撑部。
当内锅置于煲体内时,锅盖能够盖在内锅的上方以对内锅内的食物起到遮盖作用。当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以内锅为容器对食物进行冷藏或常温放置,此时,将盖子盖设在内锅上,支撑部支撑在内锅上,第一环形唇边向下延伸至内锅内并与内锅的内壁相贴合,从而对内锅进行密封,保证外界杂质、细菌、气味等不会进入到内锅内污染食物,进而对内锅内的食物起到保鲜作用,并且保证内锅内的食物的气味不外泄,防止内锅内的食物与冰箱里的其他食物串味,保证了内锅内食物的食用口味。
此外,如果内锅内盛放的食物为较热的食物,在冷藏或常温放置过程中,随着食物温度的降低,内锅内的压力逐渐减小,从而使内锅内形成负压。此时,支撑部会与内锅的顶部逐渐配合地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的至少部分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支撑部凸出内锅的部分形成抠手部。当需要取下盖子时,使用者可以拉动抠手部以使盖子与内锅分离。具体地,使用者用手捏住抠手部并向上拉动,从而带动盖子整个向上移动,以使盖子与内锅分离,进而取下盖子。由于起到密封作用的盖子与内锅配合得比较紧,特别是在内锅内食物温度降低形成负压时,盖子与内锅配合更加紧密,这就导致盖子不容易取下。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拉动抠手部可以更容易地取下盖子,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支撑部的周向外边沿均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以使抠手部呈环形。
进一步地,抠手部的底部设置有向上凹入的抠取配合部。
进一步地,内锅包括内锅主体及锅牙,内锅主体具有外翻的锅沿,锅牙设置在锅沿上,支撑部具有向下凸出的支撑凸筋,支撑凸筋支撑在锅牙上,以使支撑部其余部分的底面与锅沿之间形成间隙,支撑凸筋向外凸出于内锅,支撑凸筋凸出内锅的部分形成抠手部。
进一步地,盖子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唇边与内锅的内壁贴合的表面上的密封凸筋,密封凸筋沿第一环形唇边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以形成封闭环形,并且密封凸筋与内锅的内壁干涉配合。
进一步地,盖子还包括连接在支撑部的底部的第二环形唇边,第二环形唇边包围在第一环形唇边的外侧以使第一环形唇边和第二环形唇边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抠手部位于第二环形唇边的外侧,当盖子盖设在内锅上时,第二环形唇边向下延伸至内锅的外侧并与内锅的顶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相贴合,第一环形唇边和第二环形唇边共同作用以对内锅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盖子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盖子由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盖子由PE材料或pp材料或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支撑部远离第一环形唇边的一侧高于支撑部靠近第一环形唇边的一侧。
进一步地,支撑部的底面与内锅的顶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支撑凸筋凸出内锅的部分沿内锅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小于等于10mm。
进一步地,支撑凸筋的高度为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
进一步地,支撑部位于第二环形唇边的外侧的部分沿内锅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15mm。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的内锅和盖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内锅和盖子装配之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内锅和盖子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的内锅和盖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内锅和盖子装配之后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5的内锅和盖子的B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锅;11、内锅主体;111、锅沿;12、锅牙;20、盖子;21、盖子主体;22、第一环形唇边;23、支撑部;231、支撑凸筋;232、抠手部;233、抠取配合部;24、密封凸筋;25、第二环形唇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上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以及盖子20。其中,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10。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盖子20包括盖子主体21以及连接在盖子主体21的底面上的第一环形唇边22。盖子主体21位于第一环形唇边22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支撑部23。当内锅10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10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盖子20盖设在内锅10上,支撑部23支撑在内锅10上,支撑部23的至少部分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10,支撑部23凸出内锅10的部分形成抠手部232,第一环形唇边22向下延伸至内锅10内并与内锅10的内壁相贴合,以对内锅10进行密封。当需要取下盖子20时,拉动抠手部232以使盖子20与内锅10分离。
应用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以及盖子20,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10。盖子20包括盖子主体21以及连接在盖子主体21的底面上的第一环形唇边22。盖子主体21位于第一环形唇边22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支撑部23。
当内锅10置于煲体内时,锅盖能够盖在内锅10的上方以对内锅10内的食物起到遮盖作用。当内锅10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10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以内锅10为容器对食物进行冷藏或常温放置,此时,将盖子20盖设在内锅10上,支撑部23支撑在内锅10上,第一环形唇边22向下延伸至内锅10内并与内锅10的内壁相贴合,从而对内锅10进行密封,保证外界杂质、细菌、气味等不会进入到内锅10内污染食物,进而对内锅10内的食物起到保鲜作用,并且保证内锅10内的食物的气味不外泄,防止内锅10内的食物与冰箱里的其他食物串味,保证了内锅10内食物的食用口味。
此外,如果内锅10内盛放的食物为较热的食物,在冷藏或常温放置过程中,随着食物温度的降低,内锅10内的压力逐渐减小,从而使内锅10内形成负压。此时,支撑部23会与内锅10的顶部逐渐配合地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3的至少部分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10,支撑部23凸出内锅10的部分形成抠手部232。当需要取下盖子20时,使用者可以拉动抠手部232以使盖子20与内锅10分离。具体地,使用者用手捏住抠手部232并向上拉动,从而带动盖子20整个向上移动,以使盖子20与内锅10分离,进而取下盖子20。由于起到密封作用的盖子20与内锅10配合得比较紧,特别是在内锅10内食物温度降低形成负压时,盖子20与内锅10配合更加紧密,这就导致盖子20不容易取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拉动抠手部232可以更容易地取下盖子20,操作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当然,烹饪器具的具体类型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可以为其他具有内锅的烹饪器具,例如,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支撑部23的周向外边沿均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10,也就是说,支撑部23的外径大于内锅10最外周的外径,这样能够使抠手部232呈环形。使用者在取下盖子20时可以捏住上述环形抠手部232的任意部位,从而使操作更加方便。当然,抠手部232不限于环形,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抠手部可以仅由支撑部的一部分向外延伸凸出于内锅形成,只要使用者能够捏住即可。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盖子2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唇边22与内锅10的内壁贴合的表面上的密封凸筋24。密封凸筋24沿第一环形唇边22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以形成封闭环形,并且密封凸筋24与内锅10的内壁干涉配合。具体地,上述密封凸筋24的外径大于内锅10的内径,这样可以使密封凸筋24被挤压在内锅10的内壁与第一环形唇边22之间,从而提高对内锅10的密封效果。当然,盖子20与内锅10的密封方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唇边上可以不设置密封凸筋,仅通过第一环形唇边与内锅的内壁配合来实现对内锅的密封。需要说明的是,盖子20对内锅10的密封方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唇边与内锅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同样可以实现对内锅的密封。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内锅10包括内锅主体11及锅牙12。内锅主体11具有外翻的锅沿111。锅牙12设置在锅沿111上。支撑部23具有向下凸出的支撑凸筋231。支撑凸筋231支撑在锅牙12上,以使支撑部23其余部分的底面与锅沿111之间形成间隙。支撑凸筋231的外侧向外凸出于内锅10,支撑凸筋231凸出内锅10的部分形成抠手部232。支撑凸筋231与锅牙12的配合能够实现对盖子20的支撑,而支撑部23其余部分的底面与锅沿111之间形成的间隙可以便于使用者抠住支撑部23,从而更容易地取下盖子2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凸筋231凸出内锅10的部分沿内锅10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小于等于10mm。支撑凸筋231的高度为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上述支撑凸筋231凸出内锅10的部分的径向尺寸以及支撑凸筋231的高度的范围设置既可以保证支撑凸筋231形成的抠手部232的尺寸便于使用者捏住,同时又不会使盖子20的整体尺寸过大、边沿过厚,从而保证了盖子20的美观性,并节省了材料。支撑凸筋231沿内锅主体11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以形成封闭环形。如果支撑凸筋231为多个长条状的凸筋,在放置盖子20时,需要使支撑凸筋231对准锅牙12才能够实现对盖子20的支撑,不够方便。本实施例的支撑凸筋231呈封闭环形,这样可以在放置盖子20时不用特意进行对准,更加便于盖子20的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盖子20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也就是说,盖子主体21、第一环形唇边22、支撑部23以及密封凸筋24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这样更加便于加工制造。由于密封凸筋24的设置位置无法直接脱模,因此,盖子20(盖子主体21、第一环形唇边22、支撑部23以及密封凸筋24)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盖子20由PE材料或PP材料或硅胶制成。当然,盖子20的材料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子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制成。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支撑部23远离第一环形唇边22的一侧高于支撑部23靠近第一环形唇边22的一侧。当需要取下盖子20时,使用者的手可以同时按住支撑部23较低的一侧,并抠住支撑部23较高的一侧,这样更加方便盖子20的取下。同时,上述支撑部23由外侧至内侧呈倾斜状,这样可以减少支撑部23与锅沿111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体积,从而减少支撑部23与锅沿111之间的空气,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
如图4至图6所示,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上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以及盖子20。其中,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10。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盖子20包括盖子主体21以及连接在盖子主体21的底面上的第一环形唇边22。盖子主体21位于第一环形唇边22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支撑部23。盖子20还包括连接在支撑部23的底部的第二环形唇边25。第二环形唇边25包围在第一环形唇边22的外侧以使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当内锅10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10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盖子20盖设在内锅10上,支撑部23对应环形间隙的部分支撑在内锅10上。支撑部23位于第二环形唇边25外侧的部分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10,支撑部23凸出内锅10的部分形成抠手部232(抠手部232位于第二环形唇边25的外侧),第一环形唇边22向下延伸至内锅10内并与内锅10的内壁相贴合,第二环形唇边25向下延伸至内锅10的外侧并与内锅10的顶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相贴合,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共同作用以对内锅10进行密封。当需要取下盖子20时,拉动抠手部232以使盖子20与内锅10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3位于第二环形唇边25的外侧的部分沿内锅10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15mm。上述支撑部23位于第二环形唇边25的外侧的部分的径向尺寸的设置既可以保证支撑部23形成的抠手部232的尺寸便于使用者捏住,同时又不会使盖子20的整体尺寸过大,从而保证了盖子20的美观性,并节省了材料。
应用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内锅10和盖子20,该盖子20包括盖子主体21以及连接在盖子主体21的底面上的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第二环形唇边25包围在第一环形唇边22的外侧以使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之间形成环形间隙。
当内锅10置于煲体内时,锅盖能够盖在内锅10的上方以对内锅10内的食物起到遮盖作用。当内锅10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10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以内锅10为容器对食物进行冷藏或常温放置,此时将盖子20盖设在内锅10上,第一环形唇边22向下延伸至内锅10内并与内锅10的内壁贴合,第二环形唇边25向下延伸至内锅10的外侧并与内锅10的顶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贴合,支撑部23对应环形间隙的部分支撑在内锅10的顶部,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共同夹持住内锅10的锅壁,从而对内锅10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内锅10内的食物被外界杂质、细菌、气味等污染,便于食物的放置储存,并且对内锅10内的食物起到保鲜作用,保证内锅10内的食物的气味不外泄,防止内锅10内的食物与冰箱里的其他食物串味,保证了内锅10内食物的食用口味。
此外,如果内锅10内盛放的食物为较热的食物,在冷藏或常温放置过程中,随着食物温度的降低,内锅10内的压力逐渐减小,从而使内锅10内形成负压。此时,支撑部23会与内锅10的顶部逐渐配合地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3位于第二环形唇边25外侧的部分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10,支撑部23凸出内锅10的部分形成抠手部232。当需要取下盖子20时,使用者可以拉动抠手部232以使盖子20与内锅10分离。具体地,使用者用手捏住抠手部232并向上拉动,从而带动盖子20整个向上移动,以使盖子20与内锅10分离,进而取下盖子20。由于起到密封作用的盖子20与内锅10配合得比较紧,特别是在内锅10内食物温度降低形成负压时,盖子20与内锅10配合更加紧密,这就导致盖子20不容易取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拉动抠手部232可以更容易地取下盖子20,操作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当然,烹饪器具的具体类型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可以为其他具有内锅的烹饪器具,例如,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中,支撑部23的周向外边沿均向外延伸至凸出于内锅10及第二环形唇边25,也就是说,支撑部23的外径大于内锅10最外周的外径,这样能够使抠手部232呈环形。使用者在取下盖子20时可以捏住上述环形抠手部232的任意部位,从而使操作更加方便。当然,抠手部232不限于环形,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抠手部可以仅由支撑部的一部分向外延伸凸出于内锅及第二环形唇边形成,只要使用者能够捏住即可。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中,抠手部232的底部设置有向上凹入的抠取配合部233,这样更加便于使用者操作。具体地,当需要取下盖子20时,使用者的手可以先抠住上述抠取配合部233,再捏紧抠手部232,并向上拉动抠手部232,从而带动盖子20整个向上移动,以使盖子20与内锅10分离,进而取下盖子2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3的底面与内锅10的顶面紧密贴合。如果内锅10内盛放的食物为较热的食物,在冷藏或常温放置过程中,随着食物温度的降低,内锅10内的压力逐渐减小,从而使内锅10内形成负压。此时,支撑部23会与内锅10的顶部贴合得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中,第二环形唇边25的内径与第一环形唇边22的外径之差小于内锅10的顶部沿径向方向最厚的部分的径向尺寸。上述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的尺寸设置可以使第一环形唇边22、第二环形唇边25与内锅10的顶部干涉配合,也就是说,可以使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与内锅10紧密贴合,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更可靠地卡在内锅10的锅口处,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从而增强对内锅10内的食物的保鲜作用,保证内锅10内的食物的气味不外泄,防止内锅10内的食物与冰箱里的其他食物串味,保证了内锅10内食物的食用口味。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中,内锅10包括内锅主体11及锅牙12。内锅主体11具有外翻的锅沿111,锅牙12设置在锅沿111上。支撑部23支撑在锅沿111和锅牙12上。第二环形唇边25与锅牙12的侧壁相贴合。第二环形唇边25的内径与第一环形唇边22的外径之差小于锅沿111的径向宽度与锅牙12的径向宽度之和,这样可以使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卡在内锅10的锅沿111和锅牙12上。上述锅牙12用于与锅盖上的盖牙相配合,从而锁紧锅盖与锅体。当然,内锅1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内锅可以不设置锅牙,也就是说,内锅仅具有外翻的锅沿,此时,第二环形唇边的内径与第一环形唇边的外径之差小于锅沿的径向宽度,这样可以使第一环形唇边和第二环形唇边卡在内锅的锅沿上;或者,内锅不设置锅沿也不设置锅牙,此时,第二环形唇边的内径与第一环形唇边的外径之差小于内锅锅壁的壁厚,这样可以使第一环形唇边和第二环形唇边卡在内锅的锅壁上。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中,第一环形唇边22和第二环形唇边25与内锅10干涉配合来实现对内锅10的密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唇边25向下凸出于锅牙12,这样可以保证第二环形唇边25与锅牙12的侧壁的干涉面积,从而保证密封可靠性。此外,第二环形唇边25向下凸出于锅牙12,这样更加便于使用者拉动第二环形唇边25,更加方便取盖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盖子20对内锅10的密封方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唇边与内锅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和/或,第二环形唇边与内锅的顶部的外表面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同样可以实现对内锅的密封。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中,盖子20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也就是说,盖子主体21、第一环形唇边22、支撑部23以及第二环形唇边25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这样更加便于加工制造。为了便于盖子20脱模,盖子20(盖子主体21、第一环形唇边22、支撑部23以及第二环形唇边25)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盖子20由PE材料或PP材料或硅胶制成。当然,盖子20的材料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子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制成。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中,支撑部23远离第一环形唇边22的一侧高于支撑部23靠近第一环形唇边22的一侧。当需要取下盖子20时,使用者的手可以同时按住支撑部23较低的一侧,并抠住支撑部23较高的一侧,这样更加方便盖子20的取下。同时,上述支撑部23由外侧至内侧呈倾斜状,这样可以减少支撑部23与锅沿111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体积,从而减少支撑部23与锅沿111之间的空气,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煲体内的内锅(10);
锅盖,盖设在所述锅体上;
盖子(20),所述盖子(20)包括盖子主体(21)以及连接在所述盖子主体(21)的底面上的第一环形唇边(22),所述盖子主体(21)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唇边(22)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支撑部(23),当所述内锅(10)从所述煲体内取出并且所述内锅(10)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所述盖子(20)盖设在所述内锅(10)上,所述支撑部(23)支撑在所述内锅(10)上,所述支撑部(23)的至少部分向外延伸至凸出于所述内锅(10),所述支撑部(23)凸出所述内锅(10)的部分形成抠手部(232),所述第一环形唇边(22)向下延伸至所述内锅(10)内并与所述内锅(10)的内壁相贴合,以对所述内锅(10)进行密封,当需要取下所述盖子(20)时,拉动所述抠手部(232)以使所述盖子(20)与所述内锅(1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3)的周向外边沿均向外延伸至凸出于所述内锅(10),以使所述抠手部(232)呈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抠手部(232)的底部设置有向上凹入的抠取配合部(2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0)包括内锅主体(11)及锅牙(12),所述内锅主体(11)具有外翻的锅沿(111),所述锅牙(12)设置在所述锅沿(111)上,所述支撑部(23)具有向下凸出的支撑凸筋(231),所述支撑凸筋(231)支撑在所述锅牙(12)上,以使所述支撑部(23)其余部分的底面与所述锅沿(111)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支撑凸筋(231)向外凸出于所述内锅(10),所述支撑凸筋(231)凸出所述内锅(10)的部分形成所述抠手部(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唇边(22)与所述内锅(10)的内壁贴合的表面上的密封凸筋(24),所述密封凸筋(24)沿所述第一环形唇边(22)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以形成封闭环形,并且所述密封凸筋(24)与所述内锅(10)的内壁干涉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部(23)的底部的第二环形唇边(25),所述第二环形唇边(25)包围在所述第一环形唇边(22)的外侧以使所述第一环形唇边(22)和所述第二环形唇边(25)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抠手部(232)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唇边(25)的外侧,当所述盖子(20)盖设在所述内锅(10)上时,所述第二环形唇边(25)向下延伸至所述内锅(10)的外侧并与所述内锅(10)的顶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环形唇边(22)和所述第二环形唇边(25)共同作用以对所述内锅(10)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由柔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由PE材料或pp材料或硅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3)远离所述第一环形唇边(22)的一侧高于所述支撑部(23)靠近所述第一环形唇边(22)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3)的底面与所述内锅(10)的顶面紧密贴合。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筋(231)凸出所述内锅(10)的部分沿所述内锅(10)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小于等于10mm。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筋(231)的高度为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3)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唇边(25)的外侧的部分沿所述内锅(10)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1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5623.7U CN208510714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5623.7U CN208510714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10714U true CN208510714U (zh) | 2019-02-19 |
Family
ID=6532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3562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10714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10714U (zh) |
-
2017
- 2017-07-28 CN CN201720935623.7U patent/CN20851071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92801A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510714U (zh) | 烹饪器具 | |
KR20150106522A (ko) | 진공과 밀폐가 가능한 패킹이 테두리를 감싸면서 탈착가능하게 장설된 조리용 냄비 뚜껑 | |
CN203354206U (zh) | 一种陶瓷保鲜碗 | |
JP3171600U (ja) | 蓋体 | |
CN20851065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51071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6761450U (zh) | 食物制备器具 | |
CN206482486U (zh) | 一种具有电炖功能的料理机 | |
KR101815439B1 (ko) | 공기 배출구가 일체로 형성된 진공뚜껑을 갖는 일회용 식품 용기 | |
US20200108977A1 (en) | Storage Container with Sealable Opening in Base | |
CN106428958A (zh) | 翻盖折叠式包装盒 | |
CN208709493U (zh) | 一种隔水炖的养生壶 | |
CN20692401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4587641U (zh) | 易拉盖及易拉密封装置 | |
CN210842712U (zh) | 一种微波炉用高压烹饪盖 | |
KR20140003546U (ko) | 기울어지지 않으면서 수직으로 승하강 되는 밀폐용기 속뚜껑 | |
CN212368745U (zh) | 一种隔热陶瓷杯 | |
CN203921617U (zh) | 一种保冷食品盒 | |
CN206624186U (zh) | 一种密封盖及硅胶圈 | |
CN209391742U (zh) | 一种蒸汽烤箱的箱门密封结构 | |
KR200475699Y1 (ko) | 인도어와 아웃도어용 냄비 | |
US10486848B2 (en) | Storage container with sealable opening in base | |
CN202588651U (zh) | 一种不锈钢保温提锅 | |
CN207975250U (zh) | 烹饪器具及其密封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