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1691U -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1691U
CN208501691U CN201820665655.4U CN201820665655U CN208501691U CN 208501691 U CN208501691 U CN 208501691U CN 201820665655 U CN201820665655 U CN 201820665655U CN 208501691 U CN208501691 U CN 208501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oil
swivel joint
hous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656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明
李星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ANGDA BAS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ANGDA BAS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ANGDA BAS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ANGDA BAS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656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1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1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169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包括液压回转接头、定位板、注浆回转接头、对接法兰、回转盘及内置油管组合;注浆回转接头固装于来自外部的齿轮箱的中空输出轴上端,液压回转接头通过回转盘与注浆回转接头连接;液压芯管置于中空输出轴的内腔,其上端穿过注浆回转接头后与液压回转接头的转动轴对接;液压芯管通过其二个上接头油道与液压回转接头的二个壳体内油道对准贯通后形成进油和回油管道;液压回转接头的接头壳体通过定位板与注浆回转接头的接头上套连接在一起;液压芯管下端通过来自外部的内接头座固装于同样来自外部的对接法兰的下端雌接头插口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注浆回转接头、液压回转接头结构合理、拆卸方便、注浆和液压管路密封性能可靠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接头组合,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植桩工法施工的液压扩孔钻机的回转接头组合。
背景技术
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进一步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桥梁、城市建筑、城际地铁和大型综合建筑等大型项目的建设,由于基础施工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对桩基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灌注桩和预制桩两种桩基类型受施工工艺的限制,均存在一些应用不足,如预制桩存在软土地基中桩周侧阻力发挥不完全,竖向抗压荷载下桩身强度不能充分发挥,抗水平荷载能力不足,变形性能不够高,易脆性破坏,施工中挤土严重等,灌注桩存在易出现缩颈,桩底无沉碴,施工中泥浆排放和剔除的桩头会污染环境等。需要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和低碳环保的手段。静钻根植桩施工技术是埋入式预制桩技术的新型桩基施工方法,集成钻孔、深层搅拌、扩头、预制各种桩基技术,可将PHDC、PHC和PRHC等桩型不同组合,进行钻孔、扩孔、注浆和植入,具有无振动、低噪声、成桩质量好、桩承载力高、泥浆排放少、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质量可靠和施工效率高等技术特点等优点,有效弥补了当前软土基桩基的不足,并符合国家低碳环保的要求,可代替目前大部分钻孔灌注桩,该项施工技术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和运用。静钻根植桩通过钻掘、扩孔、搅拌合注浆等程序来完成的,这样,就要求植桩工法钻孔机除具有一般钻孔机的钻掘、搅拌功能之外,还需具备在预制孔内扩孔、搅拌和注浆功能,并在驱动钻杆转动的动力头上需要配置相应的输送液压管路和注浆管路,以及通过必要液压管道或者液压管路向扩展油缸提供液压动力源,从而实现扩孔钻头的扩展钻掘和收缩提钻,实现钻具在搅拌过程中的注浆和喷浆。通常情况下,注浆管路和液压管路是设置在钻杆上的,而在动力头上设置与注浆通道连接的注浆回转接头,用于扩孔油缸开启闭合的内置液压管路连接的液压回转接头,注浆回转接头和液压回转接头之间如何安装和布置、以及它们与注浆管路、内置液压管路之间的有效连接是扩孔钻机正常工作的必要保证,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因此,影响植桩钻孔机的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植桩工艺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植桩工法钻孔机回转接头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包括回转注浆接头、回转液压接头结构合理、内置液压管路、注浆管道等结构合理和密封可靠的回转接头组合,有效提高钻机作业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包括:液压回转接头、注浆回转接头、定位板、回转盘以及液压芯管,其中:
液压回转接头包括接头壳体、转动轴和回转头盖板,其中:接头壳体包括位于其外壁上的进油螺孔、回油螺孔以及与进油螺孔和回油螺孔相通的位于其内壁上的进油环槽和回油环槽,还包括位于其外壁的壳体槽,转动轴包括二个轴向平行设置于其内的转轴直油道、转轴横油道和位于其下部的具有中心台阶的转轴法兰;
注浆回转接头包括接头上套、接头外套、外套轴承、具有套盖内槽的上套盖、外套端盖、贮油圈、深沟球轴承和隔圈,其中,接头上套包括套上轴颈、中间轴颈、位于其外周面的注浆螺孔、套下轴颈、上套第一沉孔、上套第二沉孔上套第三沉孔以及位于其外壁的固定螺孔;接头外套包括位于其上端的外套沉孔、位于其内壁、具有供油的油嘴的多道外套环槽和外套沟槽、位于其下端部的外套法兰;贮油圈包括多个泄油孔、与泄油孔连通的油槽、位于其下部圈内表面的圈内槽和位于其中部圈外表面的圈外槽;
定位板具有上端直钩和位于下部的固定孔;
回转盘具有中心螺孔和均布外侧的小螺孔;
液压芯管安装在注浆回转接头内并依次穿过注浆回转接头的接头上套的上套第三沉孔、上套第二沉孔和上套第一沉孔,包括位于上部、具有二个轴向平行布置的上接头油道、二个位于上接头油道端口的端部沉坑和端部侧外螺纹的上端连接头、位于中部、具有轴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液压管和第二液压管的中部芯管以及位于下部、具有二个连接沉孔和下接头法兰的下端芯管接头,还包括设置在上套第三沉孔中并具有中间通孔、二个对称的第三注浆孔和具有托架环槽的多个托架以及设置在来自外部的齿轮箱的中空输出轴端面沉孔中并具有支架通孔、二个对称的第五注浆孔和具有支架环槽的支架;下接头法兰设有二个对称的第四注浆孔和下法兰环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浆回转接头通过其接头外套的外套法兰固装于来自外部的齿轮箱的钻杆轴总成的上通盖端面;
所述接头上套通过其套下轴颈套装于接头外套的内孔中并部分位于接头外套上方,与所述套下轴颈相对的多道外套环槽内分别通过油嘴注入润滑脂,在所述外套沟槽分别安装O型圈,所述接头外套的外套沉孔上部与接头上套的中间轴颈相对的孔壁设有轴承槽并在其内安装外套轴承和隔圈;所述外套端盖固装于接头外套的上端面;
所述接头上套的上套第二沉孔与所述液压芯管的上端连接头外壁相对的孔壁设有环槽并在其中安装贮油圈,以与多个泄油孔、油槽接通而在接头上套和上端连接头之间形成润滑油膜,所述圈内槽内安装油封,所述圈外槽内安装深沟球轴承;
所述注浆回转接头的接头上套外壁上的注浆螺孔连接来自外部的注浆系统的注浆管路接头,在向接头上套的上套第三沉孔中注入具有一定比例的水泥浆液,该水泥浆液能顺序通过在其沉孔中的液压芯管上支架上的第五注浆孔、的多个托架上的第三注浆孔、下接头法兰上的第四注浆孔、流入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内孔、外接中空钻具内孔进入掘进搅拌的土层,以满足植桩钻孔机的钻掘过程中施工程序要求;
所述液压芯管在穿过各个沉孔的布置中,所述回转盘通过其中心螺孔拧装于液压芯管的上端连接头的端部外螺纹上,上端连接头穿过回转盘的上端面后置于所述液压回转接头的转动轴的转轴法兰的中心台阶中,上端连接头的二个端部沉坑内设有O型圈;
所述液压芯管的中部芯管内腔的第一液压管和第二液压管分别与上端连接头的二个上接头油道连接贯通,该中部芯管分别通过其外壁上的支架并在支架环槽内安装O型圈后以及搁置于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的端面沉孔中;
所述液压芯管的下端芯管接头通过它的下接头法兰并在其下法兰环槽内安装O型圈后置于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和输出盘安装孔内而与该孔内的对接法兰连接在一起的对接法兰的安装孔内,在下端芯管接头的二个连接沉孔内则用于安装来自外部的过渡连接管、二组平行设置的内接头总成和内接头座;
所述液压回转接头的转轴法兰通过螺钉与回转盘连接在一起并使液压芯管和转动轴相对接触连接;所述液压芯管的上端连接头的二个上接头油道分别与转动轴的二个转轴直油道对准贯通;所述接头壳体套装于转动轴上,所述回转头盖板固装于接头壳体上端面;所述进油螺孔、回油螺孔分别与来自液压系统的进油管和回油管连接,其中,接头壳体的进油环槽、转动轴的转轴横油道、转轴直油道形成进油管路,接头壳体的回油环槽、转动轴的转轴横油道、转轴内油道形成回油管路;
所述定位板通过其上端直钩置于液压回转接头的接头壳体的外壁的壳体槽内,并通过在其下部的固定孔中拧装螺栓在注浆回转接头的接头上套的固定螺孔而与接头上套的外壁相对固定,从而将液压回转接头和注浆回转接头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可以是所述液压回转接头的转动轴内的二个转轴直油道的轴向中心线以及液压芯管的上端连接头的二个上接头油道的轴向中心线的平行度公差要求为0.08-0.10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回转接头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D-D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F-F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S-S向剖视图;
图5是图3中A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7是图3中C部放大图;
图8是图2中G-G向剖视图;
图9是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10是中本实用新型中回转注浆接头的贮油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动力头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包括:液压回转接头5、注浆回转接头6、定位板53、回转盘58以及液压芯管21,其中:液压回转接头5包括接头壳体51、转动轴52和回转头盖板54,其中:接头壳体51括位于其外壁上的进油螺孔511、回油螺孔512以及与进油螺孔和回油螺孔相通的位于其内壁上的进油环槽5111和回油环槽5121,还包括位于其外壁的壳体槽515,转动轴52包括二个轴向平行设置于其内的转轴直油道521,521’、转轴横油道523,523’和位于其下部的具有中心台阶5220的转轴法兰522。
注浆回转接头6包括接头上套61、接头外套62、外套轴承64、具有套盖内槽631的上套盖63、外套端盖67、贮油圈66、深沟球轴承65和隔圈68,其中,接头上套61包括套上轴颈611、中间轴颈613、位于其外周面的注浆螺孔610、套下轴颈612、上套第一沉孔614、上套第二沉孔616和上套第三沉孔615,以及位于其外壁的固定螺孔618;接头外套62包括位于其上端的外套沉孔621、位于其内壁、具有供油的油嘴的多道外套环槽622和外套沟槽623、位于其下端部的外套法兰624;贮油圈66包括多个泄油孔661、与泄油孔连通的油槽662、位于其下部圈内表面的圈内槽663和位于其中部圈外表面的圈外槽664。
定位板53具有上端直钩531和位于下部的固定孔532。
回转盘58具有中心螺孔581和均布外侧的小螺孔582。
液压芯管21安装在注浆回转接头6内并依次穿过注浆回转接头6的接头上套61的上套第三沉孔615、上套第二沉孔616和上套第一沉孔614,包括位于上部、具有二个轴向平行布置的上接头油道2131,2131’、二个位于上接头油道2131,2131’端口的端部沉坑2130,2130’和端部侧外螺纹2132的上端连接头213、位于中部、具有轴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液压管2141和第二液压管2142的中部芯管214以及位于下部、具有二个连接沉孔2121,2121’和下接头法兰2122的下端芯管接头212,还包括设置在上套第三沉孔615中并具有中间通孔2151、二个对称的第三注浆孔2153,2153’和具有托架环槽2150的多个托架215以及设置在来自外部的齿轮箱的中空输出轴端面沉孔中并具有支架通孔2161、二个对称的第五注浆孔2163,2163’和具有支架环槽2160的支架216;其中,下接头法兰2122设有二个对称的第四注浆孔21223,21223’和下法兰环槽2120。
所述注浆回转接头6通过其接头外套62的外套法兰624固装于来自外部的齿轮箱的钻杆轴总成的上通盖端面。
所述接头上套61通过其套下轴颈612套装于接头外套62的内孔中并部分位于接头外套62上方,与所述套下轴颈612相对的、多道外套环槽622内分别通过油嘴注入润滑脂,所述外套沟槽623分别安装O型圈,在所述接头外套62的外套沉孔621上部与接头上套61的中间轴颈613相对的孔壁设有轴承槽并在其内安装外套轴承64和隔圈68;所述外套端盖67固装于接头外套62的上端面;所述接头上套61中上套第二沉孔616与所述液压芯管21的上端连接头213外壁相对的孔壁设有环槽并在其中安装贮油圈66,该贮油圈66以与多个泄油孔661、油槽662接通、而在接头上套61和上端连接头213之间形成润滑油膜,所述圈内槽663内安装油封,所述圈外槽664内安装深沟球轴承65。
所述注浆回转接头6的接头上套61外壁上的注浆螺孔610连接来自外部的注浆系统的注浆管路接头,在向接头上套61的上套第三沉孔615中注入具有一定比例的水泥浆液后,该水泥浆液能顺序通过在其沉孔中的液压芯管21上支架216上的第五注浆孔2163,2163’、多个托架215上的第三注浆孔2153,2153’、下接头法兰2122上的第四注浆孔21223,21223’、流入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内孔、外接中空钻具内孔进入掘进搅拌的土层,以满足植桩钻孔机的钻掘过程中施工程序要求。
所述液压芯管21在穿过各个沉孔的布置中,所述回转盘58通过其中心螺孔581拧装于液压芯管21的上端连接头213的端部外螺纹2132上,上端连接头213穿过回转盘58的上端面后置于所述液压回转接头5的转动轴52的转轴法兰522的中心台阶5220中,上端连接头213的二个端部沉坑2130,2130’内设有O型圈。
所述液压芯管21的中部芯管214内腔的第一液压管2141和第二液压管2142分别与上端连接头213的二个上接头油道2131,2131’连接贯通,该中部芯管214分别通过其外壁上的支架216并在支架环槽2160内安装O型圈后以及搁置于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的端面沉孔中;此外,该中部芯管214还通过位于支架下方的外壁上的多个托架215并在托架环槽2150内安装O型圈后安置于或支撑于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的孔内。
所述液压芯管21的下端芯管接头212通过它的下接头法兰2122在其下法兰环槽2120内安装O型圈后置于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和输出盘安装孔内而与该孔内的对接法兰连接在一起的对接法兰的安装孔内,在下端芯管接头212的二个连接沉孔2121,2121’内则用于安装来自外部的过渡连接管、二组平行设置的内接头总成和内接头座,内接头座固定在对接法兰的雌接头插口沉孔内,从而形成完整的、包括进油管和回油管的内置液压管路。
所述液压回转接头5的转轴法兰522通过螺钉将与回转盘58连接在一起并使液压芯管21和转动轴52相对接触连接,所述液压芯管21的上端连接头213的二个上接头油道2131,2131’分别与转动轴52的二个转轴直油道521,521’对准贯通;所述接头壳体51套装于转动轴52上,所述回转头盖板54固装于接头壳体51上端面;所述进油螺孔511、回油螺孔512分别与来自液压系统的进油管和回油管连接,其中,接头壳体51的进油环槽5111、转动轴52的转轴横油道523、转轴直油道521形成进油管路,接头壳体51的回油环槽5121、转动轴52的转轴横油道523’、转轴内油道521’形成回油管路。
所述定位板53通过其上端直钩531置于液压回转接头5的接头壳体51的外壁的壳体槽515内,并通过在其下部的固定孔532中拧装螺栓在注浆回转接头6的接头上套61的固定螺孔618而与接头上套61的外壁相对固定,从而将液压回转接头5和注浆回转接头6连接成一体。
所述液压回转接头5的转动轴52内的二个转轴直油道521,521’的轴向中心线以及液压芯管21的上端连接头213的二个上接头油道2131,2131’的轴向中心线的平行度公差要求为0.08-0.10mm。这样,能够有效保证转动轴52内的二个转轴直油道521,521’和液压芯管21的上端连接头213的二个上接头油道2131,2131’对接时的密封性能,便于液压系统液压油压力在植桩钻机中空输出轴、中空钻具内输送时达到要求的范围,从而确保扩孔油缸扩展和收缩操作,根据设计要求对预钻孔进行扩孔程序。
本实用新型能克服现有植桩工法钻机回转接头存在的缺点,具有回转注浆接头和回转液压接头结构合理、内置液压管路、注浆管道和密封可靠等特点,有效提高植桩施工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扩孔钻机的适用性。
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变换和改进,但是只要与本实用新型构成相同或等同的话,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回转接头组合,包括:液压回转接头(5)、注浆回转接头(6)、定位板(53)、回转盘(58)以及液压芯管(21),其中:
液压回转接头(5)包括接头壳体(51)、转动轴(52)和回转头盖板(54),其中:接头壳体(51)包括位于其外壁上的进油螺孔(511)、回油螺孔(512)以及与进油螺孔和回油螺孔相通的位于其内壁上的进油环槽(5111)和回油环槽(5121),还包括位于其外壁的壳体槽(515),转动轴(52)包括二个轴向平行设置于其内的转轴直油道(521,521’)、转轴横油道(523,523’)和位于其下部的具有中心台阶(5220)的转轴法兰(522);
注浆回转接头(6)包括接头上套(61)、接头外套(62)、外套轴承(64)、具有套盖内槽(631)的上套盖(63)、外套端盖(67)、贮油圈(66)、深沟球轴承(65)和隔圈(68),其中,接头上套(61)包括套上轴颈(611)、中间轴颈(613)、位于其外周面或外壁上的注浆螺孔(610)、套下轴颈(612)、上套第一沉孔(614)、上套第二沉孔(616)、上套第三沉孔(615)以及位于其外壁的固定螺孔(618);接头外套(62)包括位于其上端的外套沉孔(621)、位于其内壁、具有供油的油嘴的多道外套环槽(622)和外套沟槽(623)、位于其下端部的外套法兰(624);贮油圈(66)包括多个泄油孔(661)、与泄油孔连通的油槽(662)、位于其下部圈内表面的圈内槽(663)和位于其中部圈外表面的圈外槽(664);
定位板(53)具有上端直钩(531)和位于下部的固定孔(532);
回转盘(58)具有中心螺孔(581)和均布外侧的小螺孔(582);
液压芯管(21)安装在注浆回转接头(6)内并依次穿过注浆回转接头(6)的接头上套(61)的上套第三沉孔(615)、上套第二沉孔(616)和上套第一沉孔(614),包括位于上部、具有二个轴向平行布置的上接头油道(2131,2131’)、二个位于上接头油道(2131,2131’)端口的端部沉坑(2130,2130’)和端部侧外螺纹(2132)的上端连接头(213)、位于中部、具有轴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液压管(2141)和第二液压管(2142)的中部芯管(214)以及位于下部、具有二个连接沉孔(2121,2121’)和下接头法兰(2122)的下端芯管接头(212),还包括设置在上套第三沉孔(615)中并具有中间通孔(2151)、二个对称的第三注浆孔(2153,2153’)和具有托架环槽(2150)的多个托架(215)以及设置在来自外部的齿轮箱的中空输出轴端面沉孔中并具有支架通孔(2161)、二个对称的第五注浆孔(2163,2163’)和具有支架环槽(2160)的支架(216);其中,下接头法兰(2122)设有二个对称的第四注浆孔(21223,21223’)和下法兰环槽(21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浆回转接头(6)通过其接头外套(62)的外套法兰(624)固装于来自外部的齿轮箱的钻杆轴总成的上通盖端面;
所述接头上套(61)通过其套下轴颈(612)套装于接头外套(62)的内孔中并部分位于接头外套(62)上方,与所述套下轴颈(612)相对的、所述多道外套环槽(622)内分别通过油嘴注入润滑脂,所述外套沟槽(623)分别安装O型圈,在所述接头外套(62)的外套沉孔(621)上部与接头上套(61)的中间轴颈(613)相对的孔壁设有轴承槽并在其内安装外套轴承(64)和隔圈(68);所述外套端盖(67)固装于接头外套(62)的上端面;
所述接头上套(61)的上套第二沉孔(616)与所述液压芯管(21)的上端连接头(213)外壁相对的孔壁设有环槽并在其中安装贮油圈(66),以与多个泄油孔(661)、油槽(662)接通而在接头上套(61)和上端连接头(213)之间形成润滑油膜,所述圈内槽(663)内安装油封,所述圈外槽(664)内安装深沟球轴承(65);
所述注浆回转接头(6)的接头上套(61)外壁上的注浆螺孔(610)连接来自外部的注浆系统的注浆管路接头,在向接头上套(61)的上套第三沉孔(615)中注入具有一定比例的水泥浆液后,该水泥浆液能顺序通过在其沉孔中的液压芯管(21)上的支架(216)上的第五注浆孔(2163,2163’)、多个托架(215)上的第三注浆孔(2153,2153’)、下接头法兰(2122)上的第四注浆孔(21223,21223’)流入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内孔、外接中空钻具内孔进入掘进搅拌的土层,以满足植桩钻孔机的钻掘过程中施工程序要求;
所述液压芯管(21)在穿过各个沉孔的布置中,所述回转盘(58)通过其中心螺孔(581)拧装于液压芯管(21)的上端连接头(213)的端部外螺纹(2132)上,上端连接头(213)穿过回转盘(58)的上端面后置于所述液压回转接头(5)的转动轴(52)的转轴法兰(522)的中心台阶(5220)中,上端连接头(213)的二个端部沉坑(2130,2130’)内设有O型圈;
所述液压芯管(21)的中部芯管(214)内腔的第一液压管(2141)和第二液压管(2142)分别与上端连接头(213)的二个上接头油道(2131,2131’)连接贯通,该中部芯管(214)分别通过其外壁上的支架(216)并在支架环槽(2160)内安装O型圈后以及搁置于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的端面沉孔中;
所述液压芯管(21)的下端芯管接头(212)通过它的下接头法兰(2122)在其下法兰环槽(2120)内安装O型圈后置于来自外部的中空输出轴和输出盘安装孔内而与该孔内的对接法兰连接在一起,在下端芯管接头(212)的二个连接沉孔(2121,2121’)内则用于安装来自外部的过渡连接管、二组平行设置的内接头总成和内接头座;
所述液压回转接头(5)的转轴法兰(522)通过螺钉与回转盘(58)连接在一起并使液压芯管(21)和转动轴(52)相对接触连接;所述液压芯管(21)的上端连接头(213)的二个上接头油道(2131,2131’)分别与转动轴(52)的二个转轴直油道(521,521’)对准贯通;所述接头壳体(51)套装于转动轴(52)上,所述回转头盖板(54)固装于接头壳体(51)上端面;所述进油螺孔(511)、回油螺孔(512)分别与来自液压系统的进油管和回油管连接,其中,接头壳体(51)的进油环槽(5111)、转动轴(52)的转轴横油道(523)、转轴直油道(521)形成进油管路,接头壳体(51)的回油环槽(5121)、转动轴(52)的转轴横油道(523’)、转轴内油道(521’)形成回油管路;
所述定位板(53)通过其上端直钩(531)置于液压回转接头(5)的接头壳体(51)的外壁的壳体槽(515)内,并通过在其下部的固定孔(532)中拧装螺栓在注浆回转接头(6)的接头上套(61)的固定螺孔(618)而与接头上套(61)的外壁相对固定,从而将液压回转接头(5)和注浆回转接头(6)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接头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回转接头(5)的转动轴(52)内的二个转轴直油道(521,521’)的轴向中心线以及液压芯管(21)的上端连接头(213)的二个上接头油道(2131,2131’)的轴向中心线的平行度公差要求为0.08-0.10mm。
CN201820665655.4U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501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5655.4U CN208501691U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5655.4U CN208501691U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1691U true CN208501691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98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65655.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501691U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16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4420A (zh) * 2018-05-07 2018-08-07 上海广大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4420A (zh) * 2018-05-07 2018-08-07 上海广大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CN108374420B (zh) * 2018-05-07 2023-10-27 上海广大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0260B (zh) 一种旋挖钻机及其动力头增扭装置
CN109458757B (zh) 一种静钻根植能源桩及其生产方法、施工方法
CN108374420A (zh)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CN208501691U (zh) 一种回转接头组合
CN101413263B (zh) 旋扩变径锥体螺盘混凝土灌注桩及成桩装置和施工方法
CN201107411Y (zh) 循环润滑的导柱
CN208310684U (zh) 一种动力头
CN108505932B (zh) 一种动力头
CN205908268U (zh) 一种动力头钻机用气盒子
CN201963266U (zh) 一种井下双管工艺管柱
CN206941527U (zh) 一种水利建设施工用免维护式启闭机
CN108505957A (zh) 一种扩孔搅拌钻具组合
CN204492683U (zh) 气体钻井排砂管线转向接头
CN108505958A (zh) 一种具有内置液压油管的钻杆
CN208236351U (zh) 一种钻杆内置油管组合
CN208236352U (zh) 一种具有内置液压油管的钻杆
CN208267788U (zh) 一种扩孔搅拌钻具组合
CN208089876U (zh) 一种旋挖钻机及其动力头增扭装置
CN208220653U (zh) 一种钻杆内置芯管及其接头组合
CN208280131U (zh) 一种具有内置芯管的搅拌钻杆
CN110259493B (zh) 一种全长锚固自钻式锚杆及锚固方法
CN208089928U (zh) 一种旋挖钻机动力头增扭结构中采用的分体式行星架
CN108979570B (zh) 一种井底钻井液增能器
CN108412434A (zh) 一种钻杆内置油管组合
CN109458126A (zh) 一种旋挖钻机动力头增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