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0034U -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0034U
CN208500034U CN201820791363.5U CN201820791363U CN208500034U CN 208500034 U CN208500034 U CN 208500034U CN 201820791363 U CN201820791363 U CN 201820791363U CN 208500034 U CN208500034 U CN 208500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ixture block
shell
cable
power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13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桂静
张竟成
安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7913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0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0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00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线盘,并且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右侧面,所述收线盘正面的左侧开设有凹槽。该电力施工缠线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装置,螺纹帽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向右移动并能够通过定位环使电缆做同步运动以达到定位的效果,当收线盘的表面缠绕一层电缆后,使摇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进行第二层电缆的缠绕工作,在整个缠线工作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力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通过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来保证人们的工作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实用新型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实用新型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
在电力施工工程中,常常会铺设电缆或者回收电缆,传统的电缆缠绕装置中主要采用电机带动收线盘旋转,再由人工进行定位支撑,使电缆能够缠绕在收线盘的外表面,由于电缆的尺寸较长,且质量较重,因此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且体力和精力的过多消耗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质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电缆缠绕装置中主要采用电机带动收线盘旋转,再由人工进行定位支撑,使电缆能够缠绕在收线盘的外表面,由于电缆的尺寸较长,且质量较重,因此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且体力和精力的过多消耗将会影响到人们工作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线盘,并且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右侧面,所述收线盘正面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右侧面与第二卡块的左侧面搭接,并且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设置有电缆,所述第二卡块的右侧面通过弹性装置与凹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的顶端依次穿过凹槽内壁上表面开设的通孔和螺纹帽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定位环并延伸至壳体的上方,并且电缆的背面与螺纹帽的正面搭接,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转轴相近的一端,且两个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二轴承,且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壳体的左右两侧面,且位于右侧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螺纹帽的下表面通过两个连接板与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套内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并且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轮盘,所述轮盘左侧面的中部与位于右侧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轮盘右侧面偏离圆心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机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型号为F5D200-48GU-18S,所述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设置在壳体的正面,所述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壳体下表面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和伸缩杆外表面套接的弹簧,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块的右侧面,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壁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壁的右侧面,所述外壳的左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块的右侧面,所述内壳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滑动连接在外壳内壁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的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形状相同,并且第二卡块的形状为半圆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力施工缠线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装置,电缆被固定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后,人们需操作开关使电机运行,电机工作的过程中其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转轴在两个第二轴承内旋转,从而能够带动收线盘旋转,且收线盘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将电缆缠绕在其外表面,电机工作的过程中,使摇杆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且摇杆的转速与电机的转速相适配,摇杆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轮盘带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轴承内旋转,使得螺纹杆在螺纹帽内旋转,螺纹帽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向右移动并能够通过定位环使电缆做同步运动以达到定位的效果,当收线盘的表面缠绕一层电缆后,使摇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进行第二层电缆的缠绕工作,在整个缠线工作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力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通过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来保证人们的工作质量。
(2)、该电力施工缠线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卡块,缠线之前需要将电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人们可以通过第二卡块对弹性装置施加向右的推力,弹性装置内的弹簧因受力而被压缩,从而能够增大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电缆放置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并缓慢撤去作用在第二卡块上的推力,当推力小于弹簧自身弹力时,弹簧做伸展运动并推动第二卡块向左移动,从而能够将电缆固定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
(3)、该电力施工缠线装置,通过设置伸缩杆,伸缩杆能够减小弹簧做伸缩运动时左右晃动的形变量,从而能够保证弹簧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滚轮,人们推动壳体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滚轮在地面上滚动,使人们的缠线工作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滑杆和滑套,螺纹帽在螺纹杆上左右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接板带动滑杆在滑套上做同步运动,在提高螺纹帽稳定性的同时,使得定位环始终保持在竖直状态,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卡块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轴承、3第一转轴、4收线盘、5驱动装置、51支撑板、52电机、6凹槽、7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弹性装置、91弹簧、92伸缩杆、921内壳、922限位孔、923滑槽、924滑板、925外壳、10电缆、11通孔、12定位环、13螺纹帽、14螺纹杆、15第二转轴、16第二轴承、17转动装置、171摇杆、172轮盘、18连接板、19滑套、20滑杆、21滚轮、22开关、2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2,且两个第一轴承2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线盘4,通过设置收线盘4,收线盘4可用于收纳电缆10,并且第一转轴3的右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上,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2,电机52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3的右端固定连接,电机52机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1,且两个支撑板51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右侧面,通过设置驱动装置5,电缆10被固定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后,人们操作开关22使电机52运行,电机52工作的过程中其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转轴3在两个第二轴承16内旋转,从而能够带动收线盘4旋转,且收线盘4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将电缆10缠绕在其外表面,电机52的型号为F5D200-48GU-18S,电机5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22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22设置在壳体1的正面,开关2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23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源23设置在壳体1下表面的中部,通过设置电源23,电源23能够为运行状态下的电机52提供电能,驱动装置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右侧面,收线盘4正面的左侧开设有凹槽6,凹槽6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7,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的形状相同,并且第二卡块8的形状为半圆形,通过设置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缠线之前将电缆1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使得电缆10被缠绕后会更加的紧凑,第一卡块7的右侧面与第二卡块8的左侧面搭接,并且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设置有电缆10,第二卡块8的右侧面通过弹性装置9与凹槽6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弹性装置9包括伸缩杆92和伸缩杆92外表面套接的弹簧91,伸缩杆92和弹簧9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块8的右侧面,伸缩杆92和弹簧91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凹槽6内壁的右侧面,通过设置弹性装置9,对弹性装置9施加向右的推力,弹性装置9内的弹簧91因受力而被压缩,从而能够增大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电缆10放置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并缓慢撤去作用在第二卡块8上的推力,当推力小于弹簧91自身弹力时,弹簧91做伸展运动并推动第二卡块8向左移动,从而能够将电缆10固定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伸缩杆92包括外壳925,外壳925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凹槽6内壁的右侧面,外壳925的左端开设有限位孔922,限位孔922内设置有内壳921,内壳92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块8的右侧面,内壳9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板924,滑板92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滑动连接在外壳925内壁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的滑槽923内,伸缩杆92能够减小弹簧91做伸缩运动时左右晃动的形变量,从而能够保证弹簧91的使用寿命,电缆10的顶端依次穿过凹槽6内壁上表面开设的通孔11和螺纹帽13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定位环12并延伸至壳体1的上方,并且电缆10的背面与螺纹帽13的正面搭接,螺纹帽1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4,通过设置螺纹杆14,使螺纹杆14在螺纹帽13内旋转,螺纹帽13在螺纹杆14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向右移动并能够通过定位环12使电缆10做同步运动以达到定位的效果,螺纹杆1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转轴15相近的一端,且两个第二转轴15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二轴承16,且两个第二轴承16分别卡接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且位于右侧第二转轴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7,转动装置17包括轮盘172,轮盘172左侧面的中部与位于右侧第二转轴15的右端固定连接,轮盘172右侧面偏离圆心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7,通过设置转动装置17,使摇杆17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且摇杆171的转速与电机52的转速相适配,摇杆171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轮盘172带动第二转轴15在第二轴承16内旋转,使得螺纹杆14在螺纹帽13内旋转,螺纹帽13在螺纹杆14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向右移动并能够通过定位环12使电缆10做同步运动以达到定位的效果,螺纹帽13的下表面通过两个连接板18与滑套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套19内套接有滑杆20,通过设置滑杆20和滑套19,螺纹帽13在螺纹杆14上左右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接板18带动滑杆20在滑套19上做同步运动,在提高螺纹帽13稳定性的同时,使得定位环12始终保持在竖直状态,滑杆2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并且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21,通过设置滚轮21,人们推动壳体1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滚轮21在地面上滚动,使人们的缠线工作更加的方便。
使用时,缠线之前先将电缆1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人们可以通过第二卡块8对弹性装置9施加向右的推力,弹性装置9内的弹簧91因受力而被压缩,从而能够增大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电缆10放置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并缓慢撤去作用在第二卡块8上的推力,当推力小于弹簧91自身弹力时,弹簧91做伸展运动并推动第二卡块8向左移动,从而能够将电缆10固定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电缆10被固定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后,人们需操作开关22使电机52运行,电机52工作的过程中其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转轴3在两个第二轴承16内旋转,从而能够带动收线盘4旋转,且收线盘4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将电缆10缠绕在其外表面,电机52工作的过程中,使摇杆17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且摇杆171的转速与电机52的转速相适配,摇杆171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轮盘172带动第二转轴15在第二轴承16内旋转,使得螺纹杆14在螺纹帽13内旋转,螺纹帽13在螺纹杆14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向右移动并能够通过定位环12使电缆10做同步运动以达到定位的效果,当收线盘4的表面缠绕一层电缆10后,使摇杆17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进行第二层电缆10的缠绕工作。
综上可得,(1)、该电力施工缠线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装置5,电缆10被固定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后,人们需操作开关22使电机52运行,电机52工作的过程中其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转轴3在两个第二轴承16内旋转,从而能够带动收线盘4旋转,且收线盘4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将电缆10缠绕在其外表面,电机52工作的过程中,使摇杆17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且摇杆171的转速与电机52的转速相适配,摇杆171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轮盘172带动第二转轴15在第二轴承16内旋转,使得螺纹杆14在螺纹帽13内旋转,螺纹帽13在螺纹杆14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向右移动并能够通过定位环12使电缆10做同步运动以达到定位的效果,当收线盘4的表面缠绕一层电缆10后,使摇杆17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进行第二层电缆10的缠绕工作,在整个缠线工作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力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通过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来保证人们的工作质量。
(2)、该电力施工缠线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卡块8,缠线之前需要将电缆1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人们可以通过第二卡块8对弹性装置9施加向右的推力,弹性装置9内的弹簧91因受力而被压缩,从而能够增大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电缆10放置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并缓慢撤去作用在第二卡块8上的推力,当推力小于弹簧91自身弹力时,弹簧91做伸展运动并推动第二卡块8向左移动,从而能够将电缆10固定在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
(3)、该电力施工缠线装置,通过设置伸缩杆92,伸缩杆92能够减小弹簧91做伸缩运动时左右晃动的形变量,从而能够保证弹簧91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滚轮21,人们推动壳体1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滚轮21在地面上滚动,使人们的缠线工作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滑杆20和滑套19,螺纹帽13在螺纹杆14上左右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接板18带动滑杆20在滑套19上做同步运动,在提高螺纹帽13稳定性的同时,使得定位环12始终保持在竖直状态,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2),且两个第一轴承(2)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线盘(4),并且第一转轴(3)的右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装置(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右侧面,所述收线盘(4)正面的左侧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7),所述第一卡块(7)的右侧面与第二卡块(8)的左侧面搭接,并且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之间设置有电缆(10),所述第二卡块(8)的右侧面通过弹性装置(9)与凹槽(6)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缆(10)的顶端依次穿过凹槽(6)内壁上表面开设的通孔(11)和螺纹帽(13)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定位环(12)并延伸至壳体(1)的上方,并且电缆(10)的背面与螺纹帽(13)的正面搭接,所述螺纹帽(1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转轴(15)相近的一端,且两个第二转轴(15)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二轴承(16),且两个第二轴承(16)分别卡接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且位于右侧第二转轴(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7),所述螺纹帽(13)的下表面通过两个连接板(18)与滑套(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套(19)内套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并且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17)包括轮盘(172),所述轮盘(172)左侧面的中部与位于右侧第二转轴(15)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轮盘(172)右侧面偏离圆心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2),所述电机(52)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2)机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1),且两个支撑板(51)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右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2)的型号为F5D200-48GU-18S,所述电机(5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2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22)设置在壳体(1)的正面,所述开关(2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2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23)设置在壳体(1)下表面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9)包括伸缩杆(92)和伸缩杆(92)外表面套接的弹簧(91),所述伸缩杆(92)和弹簧(9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块(8)的右侧面,所述伸缩杆(92)和弹簧(91)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凹槽(6)内壁的右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92)包括外壳(925),所述外壳(925)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凹槽(6)内壁的右侧面,所述外壳(925)的左端开设有限位孔(922),所述限位孔(922)内设置有内壳(921),所述内壳(92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块(8)的右侧面,所述内壳(9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板(924),所述滑板(92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滑动连接在外壳(925)内壁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的滑槽(92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的形状相同,并且第二卡块(8)的形状为半圆形。
CN201820791363.5U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00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1363.5U CN208500034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1363.5U CN208500034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0034U true CN208500034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9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136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00034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00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9254A (zh) * 2018-05-25 2018-10-23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CN110526030A (zh) * 2019-08-05 2019-12-03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生产用缠绕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9254A (zh) * 2018-05-25 2018-10-23 华北理工大学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CN110526030A (zh) * 2019-08-05 2019-12-03 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生产用缠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00034U (zh)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CN108023306B (zh) 一种电力调度电网建设用牵张机
CN207375481U (zh) 一种防止电缆线松弛的卷线筒
CN108689254A (zh)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CN206907882U (zh) 一种多电池系统的电池切换装置
CN209259238U (zh) 一种取料方便的布料收卷装置
CN214527354U (zh) 一种拆分式电缆收线装置
CN113211817A (zh) 一种多丝束纤维螺旋缠绕设备
CN109592491A (zh) 光纤线缆收卷装置
CN208814404U (zh) 一种可对纺织品固定的纺织卷筒
CN110277201A (zh) 一种用于生产变速箱线束的半自动绞线机
CN208485430U (zh) 一种线缆快速收卷机
CN109604994A (zh) 一种管材拼接处密封装置
CN214733549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收放线装置
CN104599837A (zh) 一种绕线机
CN107910595A (zh) 一种卷绕机构
CN209668534U (zh) 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
CN208413497U (zh) 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经编机
CN207793618U (zh) 一种高均匀度特氟龙高温布浸渍装置
CN208004682U (zh) 绕线装置及绕线系统
CN204237375U (zh) 一种自动安全收线轮
CN105565085A (zh) 一种自动安全收线轮
CN207021043U (zh) 一种通讯及工业用电缆去湿装置
CN205846788U (zh) 一种手动发电充电宝
CN213802406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收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