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92912U - 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92912U
CN208492912U CN201820087487.5U CN201820087487U CN208492912U CN 208492912 U CN208492912 U CN 208492912U CN 201820087487 U CN201820087487 U CN 201820087487U CN 208492912 U CN208492912 U CN 208492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negative pressure
trachea cannula
pressure cathet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74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ian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ian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ian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ian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874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92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92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92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气管插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接头,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管体的侧壁设置有套囊、充气管和充气阀门,以及吸引导管和吸引孔。本申请的气管插管,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在建立人工气道时,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难以清理的技术问题。人工气道建立系统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在建立人工气道时,对患者呼吸道的损伤大,且需要专人人工清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气管插管的人工气道建立系统。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是麻醉科、急诊科必备的器械。以全身麻醉手术为例,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病人不能自主呼吸,这时就要建立人工气道以辅助患者呼吸。使用气管导管能够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顺畅,能够辅助或者控制通气,能够充分供养。
在使用气管导管建立人工气道的过程中发现,当气管导管是从口腔进入呼吸道时,在患者呼吸道内还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包括粘液痰液等。上述分泌物一旦出现必须清理,否则会造成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梗阻。现有技术中是由至少一名护士使用吸痰管和吸痰器来清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这种方法有诸多弊端,例如,由于现有的吸痰管和人体呼吸道之间没有固定结构,在患者有振动时吸痰管容易从患者身上脱落。这就需要有至少一名医务工作者负责扶住吸痰管帮患者吸取分泌物,而这一工作会给医务工作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另外,由于此时的吸痰操作是在建立人工气道过程中,在患者的呼吸道里要插入两根管,长时间下会对患者呼吸道造成损伤,容易导致多种术后并发症。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在建立人工气道过程中还能够吸取呼吸道的分泌物,并且对患者呼吸道损伤小,在手术中无需专人人工为患者吸引出分泌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在建立人工气道时,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难以清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气道建立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在建立人工气道时,对患者呼吸道的损伤大,且需要专人人工清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接头,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所述管体的侧壁设置有套囊、充气管和充气阀门,以及吸引导管和吸引孔;所述套囊固接在所述管体的靠近所述墨菲孔的外侧壁;所述充气管的起始端和所述套囊连通,所述起始端位于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充气阀门设置在所述充气管的终端,所述充气阀门位于所述管体的外部;所述管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出孔,所述充气管由所述第一穿出孔穿出;所述吸引孔开设在所述管体的侧壁上,所述吸引孔位于所述套囊远离所述墨菲孔的一侧,并靠近所述套囊布置;所述吸引导管在所述管体的内部与所述吸引孔连通;所述管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穿出孔,所述吸引导管由所述第二穿出孔从所述管体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和/或所述吸引导管的外侧壁与所述管体的内侧壁固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管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条状管道,所述条状管道的起始点在所述吸引孔处,所述条状管道的终点在所述第二穿出孔处,所述条状管道的长度方向延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出孔与所述墨菲孔的距离为6mm到1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穿出孔与所述墨菲孔的距离为7mm到9mm。
进一步的,所述吸引导管的用于与吸痰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孔嘴,所述锥形孔嘴的大端与所述吸引导管连接,所述锥形孔嘴的小端设置有孔嘴盖。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阀门为单向阀,气体能从充气阀门经所述充气管进入所述套囊,并不能从反方向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内径,所述弹簧圈从所述管体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阀门和所述充气管之间还设置有指示球囊。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该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接头,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在该管体的侧壁设置有套囊、充气管和充气阀门。充气管包括起始端和终端。该套囊固接在靠近墨菲孔的外侧壁,该充气管的起始端和该套囊连通,并且充气管的起始端位于该管体的内部。充气阀门设置在该充气管的终端,并且该充气阀门位于该管体的外部。气管插管的管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出孔,充气管由第一穿出孔从管体内部穿出到管体外部。
气管插管的管体,其一端设置有接头,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建立人工气道时,管体上带有墨菲孔的一端由口腔或者鼻腔插入呼吸道,带有接头的一端与呼吸机连接。管体的侧壁设置有套囊、充气管和充气阀门,建立人工气道时,充气阀门与气源连接,经由充气管对套囊充气,充气后的套囊能够抵住呼吸道内壁,使整个气管插管与人体相对固定,即使在人体有较大振动时,气管插管也不容易从人体内脱出。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该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接头,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在该管体的侧壁还设置有吸引导管和吸引孔。该吸引孔开设在该管体的侧壁上,该吸引孔位于该套囊远离该墨菲孔的一侧,并靠近所述套囊布置。吸引导管与吸引孔连通,并且吸引导管位于管体的内部,即吸引导管在管体的内部与吸引孔连通。管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穿出孔,吸引导管由第二穿出孔从管体穿出。
建立人工气道时,吸引导管的穿出端与吸痰器连接,通过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内的痰液等分泌物。由于套囊使整个气管插管与人体相对固定,吸引导管固定连接在气管插管的管体的内侧壁,因此吸引导管与人体相对固定。此外,由于吸引导管固定连接在管体的内侧壁,建立人工气道时通入呼吸道的管没有增加,从而避免了对呼吸道造成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需要吸痰时,将吸引导管的穿出端与吸痰器连接,并设置吸痰器的工作压力。痰液等分泌物通过吸引孔进入吸引导管,并通过吸痰器带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气道建立系统,包括上述的气管插管,还包括呼吸机和吸痰器;气管插管的管体插入人体呼吸道内,套囊充气后抵在呼吸道内侧壁;接头位于人体外并与呼吸机连接,吸引导管与吸痰器连通。
使用本实施例的人工气道建立系统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在能够实现目前人工气道的所有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具有能够随时排出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的优点,不需要专人人工清理、固定导管或者看护。
基于此,较之原有技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插管在建立人工气道时,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需要由专人负责清理,直接通过吸痰器自动处理干净,并且操作简便、减小了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患者术后恢复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气管插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气管插管在建立人工气道时位于人体外的部分。
标记:100-管体;101-接头;102-墨菲孔;103-套囊;104-第一穿出孔;105-第二穿出孔;200-吸引导管;201-吸引孔;202-锥形孔嘴;300-充气管;301-指示球囊;400-弹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该气管插管包括管体100,该管体100的一端设置有接头101,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102。建立人工气道时,管体100一端的接头101与呼吸机连接,管体100一端的墨菲孔102插入人体的呼吸道内,或者进一步插入肺内。墨菲孔102是气管插管上的一种基于医疗器械标准设置的通孔。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100,该管体100的一端设置有接头101,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102,在该管体100的侧壁设置有套囊103、充气管300和充气阀门。充气管300包括起始端和终端。该套囊103固接在靠近墨菲孔102的外侧壁,该充气管300的起始端和该套囊103连通,并且充气管300的起始端位于该管体100的内部。充气阀门设置在该充气管300的终端,并且该充气阀门位于该管体 100的外部。气管插管的管体10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出孔104,充气管300由第一穿出孔104从管体100内部穿出到管体100外部。
气管插管的管体100,其一端设置有接头101,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102。建立人工气道时,管体100上带有墨菲孔102的一端由口腔或者鼻腔插入呼吸道,带有接头101的一端与呼吸机连接。管体 100的侧壁设置有套囊103、充气管300和充气阀门,建立人工气道时,充气阀门与气源连接,经由充气管300对套囊103充气,充气后的套囊103能够抵住呼吸道内壁,使整个气管插管与人体相对固定,即使在人体有较大振动时,气管插管也不容易从人体内脱出。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100,该管体100的一端设置有接头101,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102,在该管体100的侧壁还设置有吸引导管200和吸引孔201。该吸引孔201开设在该管体100的侧壁上,该吸引孔201位于该套囊103远离该墨菲孔102的一侧,并靠近所述套囊103布置。吸引导管200与吸引孔201连通,并且吸引导管200位于管体100的内部,即吸引导管200在管体100的内部与吸引孔201连通。管体100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穿出孔105,吸引导管 200由第二穿出孔105从管体100穿出。
建立人工气道时,吸引导管200的穿出端与吸痰器连接,通过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内的痰液等分泌物。由于套囊103使整个气管插管与人体相对固定,吸引导管200固定连接在气管插管的管体100的内侧壁,因此吸引导管200与人体相对固定。此外,由于吸引导管200固定连接在管体100的内侧壁,建立人工气道时通入呼吸道的管没有增加,从而避免了对呼吸道造成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需要吸痰时,将吸引导管200的穿出端与吸痰器连接,并设置吸痰器的工作压力。痰液等分泌物通过吸引孔201进入吸引导管200,并通过吸痰器带走。
基于此,较之原有技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插管在建立人工气道时,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需要由专人负责清理,直接通过吸痰器自动处理干净,并且操作简便、减小了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患者术后恢复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气管插管的管体100内部设置有弹簧圈400,弹簧圈400的外径小于管体100的内径,弹簧圈400 从管体10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进一步的,充气管300和/或吸引导管200有一部分位于在气管插管的管体100内,这部分充气管300和/或吸引导管200从弹簧圈 400的内部穿过。
进一步的,充气管300和/或吸引导管200从弹簧圈400的外侧穿过。
进一步的,充气管300和/或吸引导管200的外侧壁与管体100 的内侧壁固接。
进一步的,吸引导管200与管体100的内侧壁固接的结构有多种,一种是在管体100的内侧壁设置有条状管道,条状管道为设置在气管插管的管体100管壁内的管道结构。条状管道的起始点在吸引孔201 处,条状管道的终点在第二穿出孔105处,条状管道的长度方向延管体100的长度方向。充气管300与管体100的内侧壁的固接的结构类比吸引导管200与管体100的内侧壁的固接的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穿出孔104与墨菲孔102的距离,或者第二穿出孔105与墨菲孔102的距离为6mm到15mm。含墨菲孔102的一端是气管插管插入人体的一端,第一穿出孔104与墨菲孔102的距离根据气管插管的管体100位于人体内的长度设置。在第一穿出孔104处,充气管300穿出气管插管的管体100,为了避免充气等相关操作对人体的影响,第一穿出孔104与墨菲孔102的距离为6mm到15mm。
图4为气管插管在建立人工气道时位于人体外的部分。同理,在第二穿出孔105处,吸引导管200穿出气管插管的管体100,第二穿出孔105与墨菲孔102的距离为6mm到15mm。进一步的,第二穿出孔105与墨菲孔102的距离为7mm到9mm。第二穿出孔105与墨菲孔102之间的距离过短,当气管插管插入人体较深位置,如插进肺部时,吸引导管200过早的从第二穿出孔105穿出容易对呼吸道造成摩擦损伤。第二穿出孔105与墨菲孔102之间的距离过长,痰液等分泌物在吸引导管200内的路径过长,与吸引导管200连接的吸痰器就需要调大压力,对吸痰器的规格有一定的限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穿出孔104和墨菲孔102之间的距离,第二穿出孔105和墨菲孔102之间的距离相同;或者,两者位置相差在1cm内。
如图4,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吸引导管200的用于与吸痰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孔嘴202,锥形孔嘴202的大端与吸引导管200 连接,锥形孔嘴202的小端设置有孔嘴盖。使用时,锥形孔嘴202 与吸痰器连接,通过调整锥形孔嘴202的插入深度,能与多种规格的吸痰器匹配。
如图4,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充气阀门为单向阀,气体能从充气阀门经充气管300进入套囊103,并不能从反方向流出。这使得在对套囊103冲完气后可以撤除气源,由于充气阀门为单向阀,套囊103会一直保持充气状态。
如图4,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充气阀门和充气管300之间还设置有指示球囊301。通过触压指示球囊301,可以看出套囊103的充气程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气道建立系统,是对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气管插管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经描述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工气道建立系统,包括实施例一的气管插管,还包括呼吸机和吸痰器;气管插管的管体100 插入人体呼吸道内,套囊103充气后抵在呼吸道内侧壁;接头101 位于人体外并与呼吸机连接,吸引导管200与吸痰器连通。
使用本实施例的人工气道建立系统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在能够实现目前人工气道的所有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具有能够随时排出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的优点,不需要专人人工清理、固定导管或者看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接头,另一端设置有墨菲孔;所述管体的侧壁设置有套囊、充气管和充气阀门,以及吸引导管和吸引孔;
所述套囊固接在所述管体的靠近所述墨菲孔的外侧壁;所述充气管的起始端和所述套囊连通,所述起始端位于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充气阀门设置在所述充气管的终端,所述充气阀门位于所述管体的外部;所述管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出孔,所述充气管由所述第一穿出孔穿出;
所述吸引孔开设在所述管体的侧壁上,所述吸引孔位于所述套囊远离所述墨菲孔的一侧,并靠近所述套囊布置;所述吸引导管在所述管体的内部与所述吸引孔连通;所述管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穿出孔,所述吸引导管由所述第二穿出孔从所述管体穿出;
所述吸引导管的一端和所述吸引孔连通,所述吸引导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吸痰器连接;所述管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穿出孔,所述吸引导管和所述吸引孔从所述管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吸引导管经从所述管体的内部连通由所述第二穿出孔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和/或所述吸引导管的外侧壁与所述管体的内侧壁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条状管道,所述条状管道的起始点在所述吸引孔处,所述条状管道的终点在所述第二穿出孔处,所述条状管道的长度方向延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出孔与所述墨菲孔的距离为6mm到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出孔与所述墨菲孔的距离为7mm到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导管的用于与吸痰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孔嘴,所述锥形孔嘴的大端与所述吸引导管连接,所述锥形孔嘴的小端设置有孔嘴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门为单向阀,气体能从充气阀门经所述充气管进入所述套囊,并不能从反方向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内径,所述弹簧圈从所述管体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门和所述充气管之间还设置有指示球囊。
10.一种人工气道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管插管,还包括呼吸机和吸痰器;
所述气管插管的所述管体插入人体呼吸道内,所述套囊充气后抵在呼吸道内侧壁;所述接头位于人体外并与呼吸机连接,所述吸引导管与吸痰器连通。
CN201820087487.5U 2018-01-18 2018-01-18 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 Active CN208492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7487.5U CN208492912U (zh) 2018-01-18 2018-01-18 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7487.5U CN208492912U (zh) 2018-01-18 2018-01-18 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92912U true CN208492912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0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7487.5U Active CN208492912U (zh) 2018-01-18 2018-01-18 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929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5542A (zh) * 2019-08-31 2019-12-20 中山市普利斯微创介入医械有限公司 气管插管
CN114129844A (zh) * 2021-12-02 2022-03-04 浙江大学 一种带吸引功能的压力实时监测气管插管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5542A (zh) * 2019-08-31 2019-12-20 中山市普利斯微创介入医械有限公司 气管插管
CN114129844A (zh) * 2021-12-02 2022-03-04 浙江大学 一种带吸引功能的压力实时监测气管插管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25862B2 (en) Tracheostomy tube apparatus for noninvasive suctioning
CN208492912U (zh) 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系统
CN107362428B (zh) 一种通气导管
CN202961429U (zh) 双囊气管插管
CN201304163Y (zh) 喉罩通气装置
CN208974889U (zh) 气管插管
CN204637223U (zh) 一种能够指示套囊压力的气管导管
CN202961303U (zh) 气管插管便捷吸痰器
CN106110459B (zh) 一种麻醉用鼻罩
CN206239842U (zh) 一种麻醉用鼻罩
CN208959124U (zh) 多功能气管导管接头装置
CN208785510U (zh) 一种人工气道管
CN208785511U (zh) 一种人工气道管防咬件及基于该防咬件的人工气道管
CN202459712U (zh) 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
CN2598564Y (zh) 一种sars病人气管专用插管
CN113616892A (zh) 一种便于吸痰的人工气道管
CN205849950U (zh) 具有吸引和冲洗功能的气管导管
CN214762577U (zh) 一种人工气道气囊上滞留物高流量控压冲洗装置
CN218961529U (zh) 一种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
CN211132559U (zh) 一种辅助患者肺部通气的人工气道装置
CN218589483U (zh) 一种预防分泌物溢出的气切套管结构
CN213312155U (zh) 一种吸痰管
CN215608061U (zh) 一种适用于气管切开患儿的吸痰管
CN208511669U (zh) 一种可持续气道内吸引的气管导管
CN215841047U (zh) 一种带声门下吸引的延长型气切套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