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5373U - 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485373U CN208485373U CN201820868840.3U CN201820868840U CN208485373U CN 208485373 U CN208485373 U CN 208485373U CN 201820868840 U CN201820868840 U CN 201820868840U CN 208485373 U CN208485373 U CN 2084853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cloth
- needle
- winding
- setting
- ten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包卷辊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上部,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皮带驱动;张力调节机构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框架本体上的一根平行于包卷辊的横杆上,并保持水平状态,且针布穿过张力调节机构后对其在包卷辊上进行包卷;张力辊设置多个,分上、下两排布置,每一排的多根张力辊的轴线均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相互平行;针布入口及针布出口分别设置在多根张力辊的两侧,针布在包卷时由针布入口进入,穿过两排张力辊之间的位置,然后由针布出口输出;压紧机构共两组,分别设置在针布入口及针布出口的顶端。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加快对针布的包卷效率,也减少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布的包卷装置,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针布的生产过程中,为方便对针布进行转运及运输,需要将针布卷绕包卷起来,包卷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包卷机,传统的适用于针布生产的包卷机在包卷针布的过程中,需要手工去调节校准包卷的辊子,以维持对针布的张力,确保针布被拉紧,从而方便对其进行包卷。人工不停的校准会影响包卷效率,且增加了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针布包卷装置工作效率低,所需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包括框架本体、电机、包卷辊及皮带,所述包卷辊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上部,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皮带驱动;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框架本体上的一根平行于包卷辊的横杆上,并保持水平状态,且针布穿过张力调节机构后对其在包卷辊上进行包卷;
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针布入口、针布出口、压紧机构、张力辊,所述张力辊设置多个,分上、下两排布置,每一排的多根张力辊的轴线均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相互平行;所述针布入口及针布出口分别设置在多根张力辊的两侧,针布在包卷时由针布入口进入,穿过两排张力辊之间的位置,然后由针布出口输出;所述压紧机构共两组,分别设置在针布入口及针布出口的顶端,可调节所述压紧机构对针布进行压紧,以增加其张力。
优选的,所述张力辊可在上排设置两根,下排设置三根,这样既不浪费张力辊的使用,又可以充分完成增加针布张力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旋拧弹簧及压块,所述压块设置在针布入口及针布出口内部,上端与设置在其外侧的旋拧弹簧固定连接。通过旋转旋拧弹簧可调节其对设置于针布入口及针布出口内的压块的压紧力,以调节对输送的针布的张力大小。
更进一步的,所述张力辊的两排结构之间的间隙可通过设置于其底部的间隙调节旋钮进行调节,针对不同厚度的针布,确保针布可顺利通过两排张力辊之间的间隙,同时,针布还可被张力辊贴紧。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张力辊的下方设置间隙标尺,方便及时对两排张力辊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确保与针布的贴合程度。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在将针布穿过张力调节机构之后再对其进行包卷,包卷过程中可方便的对针布在入口及出口的压紧力,以及张力辊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使得针布始终保持有一定的张力;且张力调节机构也可以方便的左右移动以适应包卷的进度,不需要工人手动对针布包卷位置进行实时调整,加快了对针布的包卷效率,且整个装置一个工人即可操作,也减少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张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布,2.框架本体,3.电机,4.包卷辊,5.皮带,6.张力调节机构,61.针布入口,62.针布出口,63.压紧机构,631.旋拧弹簧,632.压块,64.张力辊,65.间隙调节旋钮,66.间隙标尺,7.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包括框架本体2、电机3、包卷辊4及皮带5,所述包卷辊4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2上部,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所述电机3带动所述皮带5驱动,且电机3设置翻转保护,使其只可以正向转动而不能反向转动。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6,所述张力调节机构6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框架本体2上的一根平行于包卷辊4的横杆7上,并保持水平状态,且针布1穿过张力调节机构6后对其在包卷辊4上进行包卷。
如图2所示,所述张力调节机构6包括针布入口61、针布出口62、压紧机构63、张力辊64,所述张力辊64设置多个,分上、下两排布置,每一排的多根张力辊64的轴线均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相互平行;所述针布入口61及针布出口62分别设置在多根张力辊64 的两侧,针布1在包卷时由针布入口61进入,穿过两排张力辊64之间的位置,然后由针布出口62输出;所述压紧机构63共两组,分别设置在针布入口61及针布出口62的顶端,可调节所述压紧机构63对针布1进行压紧,以增加其张力。
所述张力辊64可在上排设置两根,下排设置三根,这样既不浪费张力辊64的使用,又可以充分完成增加针布1张力的作用。所述压紧机构63包括旋拧弹簧631及压块632,所述压块632设置在针布入口61及针布出口62内部,上端与设置在其外侧的旋拧弹簧631 固定连接,通过旋转旋拧弹簧631可调节其对设置于针布入口61及针布出口62内的压块 632的压紧力,以调节对输送的针布1的张力大小。所述张力辊64的两排结构之间的间隙可通过设置于其底部的间隙调节旋钮65进行调节,针对不同厚度的针布1,确保针布1可顺利通过两排张力辊64之间的间隙,同时,针布1还可被张力辊64贴紧。在所述张力辊 64的下方设置间隙标尺66,方便及时对两排张力辊64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确保与针布1 的贴合程度。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针布1穿过张力调节机构6,由针布入口61进入,针布出口62穿出,在通过胶水或者焊接等方式将其固定在包卷辊4的一端,调节好压紧机构63的压紧力及两排张力辊64之间的间隙距离,调整好针布1所受的张力,即可开启电机3,使包卷辊4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对针布1进行包卷,包卷时不断调整张力调节机构6 的位置,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且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包括框架本体(2)、电机(3)、包卷辊(4)及皮带(5),所述包卷辊(4)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2)上部,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所述电机(3)带动所述皮带(5)驱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6),所述张力调节机构(6)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框架本体(2)上的一根平行于包卷辊(4)的横杆(7)上,并保持水平状态,且针布穿过张力调节机构(6)后对其在包卷辊(4)上进行包卷;
所述张力调节机构(6)包括针布入口(61)、针布出口(62)、压紧机构(63)、张力辊(64),所述张力辊(64)设置多个,分上、下两排布置,每一排的多根张力辊(64)的轴线均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相互平行;所述针布入口(61)及针布出口(62)分别设置在多根张力辊(64)的两侧;所述压紧机构(63)共两组,分别设置在针布入口(61)及针布出口(62)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辊(64)可在上排设置两根,下排设置三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63)包括旋拧弹簧(631)及压块(632),所述压块(632)设置在针布入口(61)及针布出口(62)内部,上端与设置在外侧的所述旋拧弹簧(63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辊(64)的两排结构之间的间隙通过设置于底部的间隙调节旋钮(65)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张力辊(64)的下方设置间隙标尺(6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68840.3U CN208485373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68840.3U CN208485373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485373U true CN208485373U (zh) | 2019-02-12 |
Family
ID=6525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68840.3U Active CN208485373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4853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08203A (zh) * | 2022-05-31 | 2022-07-29 | 杭州金象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针布包卷机 |
-
2018
- 2018-06-06 CN CN201820868840.3U patent/CN2084853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08203A (zh) * | 2022-05-31 | 2022-07-29 | 杭州金象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针布包卷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38844U (zh) | 一种制作玉带豆的割蚕豆皮与脱皮机 | |
CN208485373U (zh) | 适用于针布的包卷装置 | |
CN106835588B (zh) | 一种立式单双面磨毛机 | |
CN107117476B (zh) | 一种用于生产夏凉被的布料裁剪设备 | |
CN106435842B (zh) | 开包机 | |
CN207732246U (zh) | 一种排线打端子机的输送机构 | |
CN104008821B (zh) | 一种铠装电缆自动计米下料机 | |
CN201834220U (zh) | 一种试剂盒压合机 | |
CN203776219U (zh) | 自动打扣机 | |
CN109403005A (zh) | 一种裁布装置 | |
CN109989135A (zh) | 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清棉装置 | |
CN214183291U (zh) | 一种杜仲树皮提取物生产用树皮处理装置 | |
CN205887924U (zh) | 无痕调直送丝装置 | |
CN105082277B (zh) | 整竹展平碎节一体机 | |
CN211942309U (zh) | 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 | |
CN210130445U (zh) | 拉链齿带和布带缝合机 | |
CN206827732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夏凉被的布料裁剪设备 | |
CN206814974U (zh) | 一种起绒针刺机及其送料装置 | |
CN207511533U (zh) | 松布机中的松布装置 | |
CN204561155U (zh) | 一种用于高速拉链缝合机上的合带装置 | |
CN205728003U (zh) | 青毛豆脱荚机 | |
CN203806828U (zh) | 薄膜废膜粉碎输送装置 | |
CN206659051U (zh) | 一种红枣去核切条护色装置 | |
CN208615454U (zh) | 一种复合面料贴合装置 | |
CN208499011U (zh) | 一种打火机加工的双面贴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