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4658U - 一种快接管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接管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4658U
CN208474658U CN201820854911.4U CN201820854911U CN208474658U CN 208474658 U CN208474658 U CN 208474658U CN 201820854911 U CN201820854911 U CN 201820854911U CN 208474658 U CN208474658 U CN 208474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
extension
lower pipe
bol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49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众志
陶钶
陈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han Lians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shan Lians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shan Lians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shan Lians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549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4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4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4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接管卡,包括呈半圆形的上管卡和下管卡,上管卡和下管卡相配合形成包夹管件的圆弧面,上管卡的一端设有L型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横向设置有钉子状的插销,插销上下面为圆弧,两侧为拉直面,插销的顶端设有凸台;下管卡的一端设有钳形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上设置与所述插销配合的孔槽;上管卡和下管卡的另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且带有通孔的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本实用新型避免两端螺钉耗时不便捷的问题,不仅节约安装时间,而且减少了一个螺钉和一个螺母的使用,也节约的产品的成本。螺母可以待下管卡注塑完成后,再铆入下管卡内,避免出现模具漏胶和撞模现象,也为实现产品机械自动化装配提供了准备。

Description

一种快接管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固定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快接管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管卡结构多为上、下两个半圆组合后采用两边螺钉锁铜螺母进行连接,两边都需要上螺钉,需要上完一端的螺钉后再上另外一端的螺钉,在装配螺母上紧螺钉的过程中花费时间较多;另外现时生产的铜螺母多数是靠人工将铜螺母放进模具上进行注塑固定,此结构产品生产效率、生产合格率低,经常会出现注塑时由人工放铜螺母不到位而出现模具漏胶和撞模现象。目前还有部分管卡采用铰链结构进行安装,但都是管卡上、下两半通过孔里穿插一根销钉来实现,实际操作使用不便,且强固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安装便捷、加工注塑简单、连接可靠的快接管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接管卡,包括呈半圆形的上管卡和下管卡,上管卡和下管卡相配合形成包夹管件的圆弧面,上管卡的一端设有L型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横向设置有钉子状的插销,插销上下面为圆弧,两侧为拉直面,插销的顶端设有凸台;下管卡的一端设有钳形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上设置与所述插销配合的孔槽;上管卡和下管卡的另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且带有通孔的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孔槽的里端为圆弧形,外端为拉直形。
优选地,所述快接管卡还包括螺钉和螺母,所述螺母嵌入在第四延伸部的通孔内,所述螺钉穿过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的通孔且通过螺母固定。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圆孔。
优选地,所述下管卡的下端设置有高架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接管卡,包括呈半圆形的上管卡和下管卡,上管卡和下管卡相配合形成包夹管件的圆弧面,上管卡的一端设有L型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横向设置有钉子状的插销,插销上下面为圆弧,两侧为拉直面,插销的顶端设有凸台;下管卡的一端设有钳形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上设置与所述插销配合的孔槽;上管卡和下管卡的另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且带有通孔的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将上管卡一端的插销套入到下管卡一端的孔槽后,旋转上管卡致使上管卡、下管卡另一端的通孔对齐,即可使用螺钉和螺母固定,避免两端螺钉耗时不便捷的问题,不仅节约安装时间,而且减少了一个螺钉和一个螺母的使用,也节约的产品的成本。螺母可以待下管卡注塑完成后,再铆入下管卡内,避免了原有结构中注塑时由人工放螺母不到位而出现模具漏胶和撞模现象,也为实现产品机械自动化装配提供了准备。
附图说明
图1为上管卡的示意图。
图2为下管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快接管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快接管卡的爆炸图。
其中:1、上管卡;2、下管卡;3、螺钉;4、螺母;101、第一延伸部;102、插销;103、凸台;104、第三延伸部;201、第二延伸部;202、孔槽;203、第四延伸部;204、高架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快接管卡,包括呈半圆形的上管卡1和下管卡2,上管卡1和下管卡2相配合形成包夹管件的圆弧面,上管卡1的一端设有L型的第一延伸部101,第一延伸部101横向设置有钉子状的插销102,插销102上下面为圆弧,两侧为拉直面,插销102的顶端设有凸台103;下管卡2的一端设有钳形的第二延伸部201,第二延伸部201上设置与所述插销102配合的孔槽202;上管卡1和下管卡2的另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且带有通孔的第三延伸部104和第四延伸部203。
所述孔槽202的里端为圆弧形,外端为拉直形。
所述快接管卡还包括螺钉3和螺母4,所述螺母4嵌入在第四延伸部203的通孔内,所述螺钉3穿过第三延伸部104和第四延伸部203的通孔且通过螺母4固定。
所述通孔为圆孔。
所述下管卡2的下端设置有高架底座204。
使用时,将上管卡1一端的插销102套入到下管卡2一端的孔槽202后,旋转上管卡1致使上管卡1、下管卡2另一端的通孔对齐,即可使用螺钉3和螺母4固定,避免两端螺钉3耗时不便捷的问题,不仅节约安装时间,而且减少了一个螺钉3和一个螺母4的使用,也节约的产品的成本。螺母4可以待下管卡2注塑完成后,再铆入下管卡2内,避免了原有结构中注塑时由人工放螺母4不到位而出现模具漏胶和撞模现象,也为实现产品机械自动化装配提供了准备。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快接管卡,包括呈半圆形的上管卡和下管卡,上管卡和下管卡相配合形成包夹管件的圆弧面,其特征在于,上管卡的一端设有L型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横向设置有钉子状的插销,插销上下面为圆弧,两侧为拉直面,插销的顶端设有凸台;下管卡的一端设有钳形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上设置与所述插销配合的孔槽;上管卡和下管卡的另一端设置有相对应的且带有通孔的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的里端为圆弧形,外端为拉直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管卡还包括螺钉和螺母,所述螺母嵌入在第四延伸部的通孔内,所述螺钉穿过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的通孔且通过螺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接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卡的下端设置有高架底座。
CN201820854911.4U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快接管卡 Active CN208474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4911.4U CN208474658U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快接管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4911.4U CN208474658U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快接管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4658U true CN208474658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6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4911.4U Active CN208474658U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快接管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4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74658U (zh) 一种快接管卡
CN201482040U (zh) 一种用于蹦床的十字连接件
CN207624743U (zh) 一种超大容量动力电池的盖结构
CN208474657U (zh) 一种快速连接管卡
CN208474656U (zh) 一种管卡
CN207677145U (zh) Hsd线端直式母头
CN202733182U (zh) 一种保温管托
CN208203728U (zh) 一种抗震连接件
CN207514447U (zh) 一种喉管接头
CN207750319U (zh) 一种扁平连接件
CN208024677U (zh) 一种三通连接件
CN216953566U (zh) 一种可拆卸的双连等电位内丝弯头
CN206569431U (zh) 一种金属料管结构
CN220122236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连接件
CN203136052U (zh) 网络监视器
CN209370226U (zh) 一种汽车上塑料产品连接固定结构
CN203560663U (zh) 一种水龙头水管接头联接机构
CN204792512U (zh) 卡扣结构
CN204677895U (zh) 一种管路管夹结构
CN204062175U (zh) 一种卡箍
CN218399504U (zh) 一种稳定可靠的壳连接结构
CN203573817U (zh) 托板快插电容新结构
CN207265321U (zh)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电源
CN204732312U (zh) 一种开关底盒
CN215371400U (zh) 一种多级管道泵连接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