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4494U - 升降式护栏及病床 - Google Patents

升降式护栏及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4494U
CN208464494U CN201720943298.9U CN201720943298U CN208464494U CN 208464494 U CN208464494 U CN 208464494U CN 201720943298 U CN201720943298 U CN 201720943298U CN 208464494 U CN208464494 U CN 208464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main strut
bracket
positioning pin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432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百川
何惠苏
严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Vanry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Vanry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Vanry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Vanry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432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4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4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4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升降式护栏及病床。升降式护栏包括立柱、主支杆、调节机构和副支杆;立柱固定在床框上,一侧设有滑槽,滑槽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主支杆的外侧设有滑轨,滑轨能够沿滑槽滑动,滑轨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调节机构包括把手、支架和连接杆。支架的第一端与把手相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主支杆插入第一定位孔中;副支杆的下端与主支杆的上端伸缩连接,副支杆内部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穿过副支杆的侧壁和主支杆的侧壁,插入第二定位孔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护栏能够升降且操作便捷、结构稳固。

Description

升降式护栏及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升降式护栏及病床。
背景技术
病床也称医疗床、护理床等,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病床已成为人们在治疗康复中的必要休息工具和治疗工具。其中,护栏是病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护栏升起后,能够防止患者坠床,并且可以作为扶手起到支撑作用。另外,患者上床、下床或者医护人员检查时,需要将护栏降下,方便患者活动,尤其是行动不便的患者,也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因此,能够升降的护栏就成为了医疗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护栏,有的采用转轴连接,但该方式容易使立柱磨损,升起后立柱容易晃动,不稳固。有的采用折叠形式,但加工成本较高,而且刚性不足,易晃动,操作时还容易夹伤手。
因此,医疗中需要一种病床,其护栏能够升降且操作便捷、结构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升降且操作便捷、结构稳固的升降式护栏,以及包括升降式护栏的病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式护栏,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适于竖直固定在床框上;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立柱平行设置;各个所述立柱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
主支杆,所述主支杆的外侧设有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滑轨,所述滑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主支杆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主支杆与各个所述立柱一一对应配合;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把手、支架和连接杆;所述把手能够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主支杆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中;和
副支杆,所述副支杆的下端与所述主支杆的上端伸缩连接,所述副支杆内部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能够穿过所述副支杆的侧壁和所述主支杆的侧壁,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所述副支杆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副支杆与各个所述主支杆一一对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位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对称设置,与各个所述主支杆相对应;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各个所述支架和各个所述主支杆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把手的端部设有挡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把手的连接点与所述挡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销位于所述定位杆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副支杆上,所述定位杆能够绕铰接点转动;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定位杆的同侧;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设有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销位于所述定位杆的同侧;所述第二定位销穿过所述副支杆的侧壁。
进一步的,升降式护栏还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各个所述主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上部、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中部设有可拆卸的观察窗,通过所述观察窗能够观察到所述把手、所述支架和部分所述连接杆。
进一步的,升降式护栏还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副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上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接触到所述滑槽后所述滑轨停止滑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支杆相对应的一端设有第三定位销,所述第三定位销能够防止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支杆脱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病床,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升降式护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向上推动把手时,施加作用力在支架上,支架的形变使连接杆向内侧移动,连接杆的端部从第一定位孔中抽出,此时滑轨能够沿滑槽滑动,带动主支杆及调节机构、副支杆、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整体相对于立柱上下移动。向下拉动把手,支架带动连接杆复位,连接杆的端部插入第一定位孔中,此时滑轨不能沿滑槽滑动,护栏整体固定。
向下压动副支杆或者向上提起副支杆时,作用力使第一定位销从第二定位孔中抽出,此时副支杆能够沿主支杆上下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的主支杆相对于立柱能够上下移动,调节护栏整体相对于床框的位置。副支杆相对于主支杆能够上下移动,进一步调节副支杆相对于床框的位置,适合不同情况的病人对不同高度的护栏的调节需求,操作方便,而且结构稳固,使用周期长,不易晃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病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式护栏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式护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立柱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立柱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与主支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调节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与主支杆、滑轨的组装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与主支杆、滑轨的另一角度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支杆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支杆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副支杆与滑轨的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杆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柱,2-主支杆,3-调节机构,4-副支杆,5-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第三横梁,8-床框,11-滑槽,12-第一定位孔,21-滑轨,22-第二定位孔,31-把手,32-支架,33-连接杆,41-定位杆,42-第一定位销,43-第二弹性元件,44-第二定位销,45-第三弹性元件,51-观察窗,211-定位块,311-第一弹性元件,312-挡片,331-第三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式护栏,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升降式护栏包括立柱1、主支杆2、调节机构3和副支杆4。所述立柱1适于竖直固定在床框8上。所述立柱1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立柱1平行设置。各个所述立柱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12。所述主支杆2的外侧设有能够沿所述滑槽11滑动的滑轨21,所述滑轨2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22。所述主支杆2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主支杆2与各个所述立柱1一一对应配合。
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把手31、支架32和连接杆33。所述把手31能够沿所述立柱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支架32的第一端与所述把手31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3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主支杆2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12中。所述副支杆4的下端与所述主支杆2的上端伸缩连接,所述副支杆4内部设有定位杆41,所述定位杆41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销42,所述第一定位销42能够穿过所述副支杆4的侧壁和所述主支杆2的侧壁,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22。所述副支杆4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副支杆4与各个所述主支杆2一一对应配合。
所述支架32设有两个支腿,各个所述支腿之间呈一定角度,优选的,所述角度不大于90度。各个所述支腿的端部分别为所述支架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向上推动把手31时,施加作用力在支架32的第一端上,使支架32的第一端向上运动,带动支架32的第二端向内侧运动,支架32的第二端带动连接杆33向内侧运动,连接杆33的端部从滑槽11上的第一定位孔12中抽出,此时滑轨21能够沿滑槽11滑动,带动主支杆2及调节机构3、副支杆4、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第三横梁7整体相对于立柱1上下移动。
向下拉动把手31,施加作用力在支架32的第一端上,使支架32的第一端向下运动,带动支架32的第二端向外侧运动,支架32的第二端带动连接杆33向外侧运动,连接杆33的端部插入滑槽11上的第一定位孔12中,此时滑轨21不能沿滑槽11滑动,护栏整体适于固定在床框8上。通过操作把手31,能够调节主支杆2相对于立柱1的高低位置。
向下压动副支杆4或者向上提起副支杆4时,作用力使第一定位销42从滑轨21上的第二定位孔22、主支杆2的侧壁、副支杆4的侧壁中抽出,此时副支杆4能够沿主支杆2上下移动。副支杆4相对于主支杆2的高低位置可调,能够在主支杆位置确定后再次进行微调。
结合图6和图8所示,所述把手31位于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所述支架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32对称设置,与各个所述主支杆2相对应。所述连接杆33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连接杆33分别与各个所述支架32和各个所述主支杆2一一对应。
采用一个把手31带动两个支架32及两个连接杆33的形式,能够实现同时调节两个连接杆的运动。当向上推动把手31时,两个连接杆33的端部同时从滑槽11上的第一定位孔12中抽出,此时两个主支杆2同时相对于立柱1移动。向下拉动把手31时,两个连接杆33的端部同时插入滑槽11上的第一定位孔12中,两个主支杆2同时相对于立柱1固定。该方式能够使护栏的调节更顺畅,不易产生倾斜,造成卡死故障。
结合图8所示,所述把手31上设有第一弹性元件311,所述把手的端部设有挡片31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311位于所述支架32和所述把手31的连接点与所述挡片312之间。向上推动把手31时,第一弹性元件311被压缩,当主支杆2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轻轻托着把手31,第一弹性元件311的弹力即可使得连接杆33复位,连接杆33的端部插入第一定位孔12中,主支杆2固定,调节完成。第一弹性元件311使操作更省力,一个人即可完成调节。
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定位杆41的下端设有第二弹性元件43,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3与所述第一定位销42位于所述定位杆41的两侧。当第一定位销42插在第二定位孔22中时,第二弹性元件43处于自然状态;当第一定位销42从第二定位孔22中抽出时,第二弹性元件43处于压缩状态。
向下压动副支杆4或者向上提起副支杆4时,作用力使第一定位销42从滑轨21上的第二定位孔22中抽出,此时第二弹性元件43被压缩,移动副支杆4,当第一定位销42遇到另一个第二定位孔22时,第二弹性元件43的弹力使得第一定位销42插入第二定位孔22中。
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定位杆41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副支杆4上,所述定位杆41能够绕铰接点转动。所述定位杆41的上端设有第二定位销44,所述第二定位销44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3位于所述定位杆41的同侧,所述定位杆41的上端设有第三弹性元件45,所述第三弹性元件45与所述第一定位销42位于所述定位杆41的同侧。所述第二定位销44穿过所述副支杆4的侧壁。
第二定位销44为操作按钮,当需要调节副支杆4时,按压副支杆4的侧壁外侧的第二定位销44,此时定位杆4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第一定位销42从第二定位孔22中抽出,副支杆4能够沿主支杆2的内壁上下移动;第二弹性元件43和第三弹性元件45处于压缩状态,当遇到下一个第二定位孔22时,第二弹性元件43的弹力使得第一定位销42插入第二定位孔22中,第三弹性元件45的弹力使得第二定位销44插入副支杆4侧壁上的孔中。采用该方案,调节副支杆4时,更加方便、省力。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升降式护栏还包括第一横梁5,所述第一横梁5的两端分别与各个所述主支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31的上部、所述支架32和所述连接杆33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5内部。第一横梁5起到防护作用,防止调节机构3被碰撞损坏,也能够防止灰尘杂物进入调节机构3中,影响使用。此外可以通过抬起或按压第一横梁5来调节主支杆2的高低位置,方便操作。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横梁5中部设有可拆卸的观察窗51,通过所述观察窗51能够观察到所述把手31、所述支架32和部分所述连接杆33。设置观察窗51,便于维护调节机构3,比如更换弹性元件311或者拧紧连接杆33与支架32之间的螺栓等。另外,观察窗51上可以设置公司LOGO( Logotype,标识),起到宣传作用。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升降式护栏还包括第二横梁6和第三横梁7,所述第二横梁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支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梁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副支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横梁6和第三横梁7起到防护作用,也可作为把手使用。才外可以通过抬起或按压第三横梁7来调节副支杆4的高低位置,方便操作。
结合图11、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滑轨21的上端设有定位块211,所述定位块211接触到所述滑槽11后所述滑轨21停止滑动;所述连接杆33与所述主支杆2相对应的一端设有第三定位销331,所述第三定位销331能够防止所述连接杆33与所述主支杆2脱离。
当滑轨21沿滑槽11滑动时,定位块211能够防止滑轨21从滑槽11中脱落,起到定位作用。第三定位销331的直径大于连接杆33的直径,连接杆33穿过主支杆2两侧的侧壁,主支杆2上靠近连接杆33端部的一侧侧壁上的孔直径略大于第三定位销331的直径,主支杆2上远离连接杆33端部的一侧侧壁上的孔直径小于第三定位销331的直径,因此连接杆33的端部从第一定位孔12中抽出时,第三定位销331随之向内侧运动,能够穿过主支杆2外侧的侧壁,但最终会卡在主支杆2内侧的侧壁处,因此连接杆33不会与主支杆2脱离。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病床,结合图1所示,所述病床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升降式护栏。
本方案中的主支杆相对于立柱能够上下移动,调节护栏整体相对于床框的位置。副支杆相对于主支杆能够上下移动,进一步调节副支杆相对于床框的位置。优选的,第一定位孔12和第二定位孔22均设置三个,实现三挡调节功能,适合不同情况的病人对不同高度的护栏的调节需求。操作方便,而且结构稳固,使用周期长,不易晃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升降式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适于竖直固定在床框上;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立柱平行设置;各个所述立柱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
主支杆,所述主支杆的外侧设有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的滑轨,所述滑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主支杆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主支杆与各个所述立柱一一对应配合;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把手、支架和连接杆;所述把手能够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主支杆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中;和
副支杆,所述副支杆的下端与所述主支杆的上端伸缩连接,所述副支杆内部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能够穿过所述副支杆的侧壁和所述主支杆的侧壁,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所述副支杆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副支杆与各个所述主支杆一一对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位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对称设置,与各个所述主支杆相对应;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各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各个所述支架和各个所述主支杆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把手的端部设有挡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把手的连接点与所述挡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销位于所述定位杆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副支杆上,所述定位杆能够绕铰接点转动;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定位杆的同侧;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设有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销位于所述定位杆的同侧;所述第二定位销穿过所述副支杆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各个所述主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上部、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中部设有可拆卸的观察窗,通过所述观察窗能够观察到所述把手、所述支架和部分所述连接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副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上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接触到所述滑槽后所述滑轨停止滑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支杆相对应的一端设有第三定位销,所述第三定位销能够防止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支杆脱离。
10.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式护栏。
CN201720943298.9U 2017-07-31 2017-07-31 升降式护栏及病床 Active CN208464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3298.9U CN208464494U (zh) 2017-07-31 2017-07-31 升降式护栏及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3298.9U CN208464494U (zh) 2017-07-31 2017-07-31 升降式护栏及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4494U true CN208464494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43298.9U Active CN208464494U (zh) 2017-07-31 2017-07-31 升降式护栏及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4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7071A (zh) * 2021-10-27 2021-12-24 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扶手护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7071A (zh) * 2021-10-27 2021-12-24 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扶手护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26241B (zh) 护理床及其控制方法
CN208464494U (zh) 升降式护栏及病床
CN204995692U (zh) 双马达直推升降护理床
CN206252600U (zh) 可升降护理床
CN206491965U (zh) 一种为下肢烧伤病人换药用的护理装置
CN206252601U (zh) 新型护理床
CN112168531A (zh) 一种人工智能监护装置
CN107440869A (zh) 一种病床
CN209270770U (zh) 一种搏击训练装置
CN205494297U (zh) 医用肢体消毒托架
CN205339330U (zh) 移动病床
EP3503859A1 (de) Vorrichtung zur überführung eines bettes, insbesondere eines pflege-, kranken-, spital- oder intensivbettes, aus einer bezüglich seiner längsseiten horizontalen in eine geneigte position
CN204909483U (zh) 一种放射科医用翻身床
CN204908710U (zh) 一种防跌倒病床护栏装置
CN107376227A (zh) 一种康复护理床装置
CN208710367U (zh) 一种麻醉科用固定台
CN214858496U (zh) 一种精神科病房躁动患者护理床栏
CN209122716U (zh) 一种过床器
CN104473743A (zh) 一种多功能手动平移对接车
CN210354720U (zh) 一种ct检查用防坠床
CN205515274U (zh) 一种方便病人转移的病床
CN209154417U (zh) 一种医疗复健行进架
CN208677775U (zh) 一种防止牵引绳滑动的骨科护理床
CN210427335U (zh)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CN106859880A (zh) 一种病人用多功能康复健身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