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2738U - 娃娃鱼繁殖池 - Google Patents

娃娃鱼繁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2738U
CN208462738U CN201820854348.0U CN201820854348U CN208462738U CN 208462738 U CN208462738 U CN 208462738U CN 201820854348 U CN201820854348 U CN 201820854348U CN 208462738 U CN208462738 U CN 208462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reeding
hole
salamander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43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黎
汪应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yang Li Wei Giant Salamander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yang Li Wei Giant Salamander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yang Li Wei Giant Salamander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yang Li Wei Giant Salamander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543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2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2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27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它包括池体、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通过引水至泄水模块倾斜的泄水槽,水体沿泄水槽俯冲入栖息模块激起浪花、水体流动补充池体内水体氧含量,通过栖息模块的水槽供种鲵在水体中活动,栖息台提供陆地活动和日光杀菌,通过捕食平台伏击沿泄水槽流下的活体动物,通过繁育洞和守护洞供种鲵繁育受精,通过池体的泄水孔控制水深或排出溢出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娃娃鱼繁殖时繁育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增加种群活动量和野性,提高雌性卵巢发育、雄性精子活动量,自然交配率高,幼体成活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娃娃鱼繁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娃娃鱼繁殖池。
背景技术
娃娃鱼也称大鲵,主要生长在水质清、凉的溪谷洞穴中,目前,采用人工养殖较为普及,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自然繁殖困难,其问题在于,活动范围和空间有限,采用喂养的方式,运动和野性受到限制,运动量少,雌性卵巢发育不良,雄性激素过低,精子活动量不够造成不交配,或者交配后卵巢不易受精,幼体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娃娃鱼繁殖池,结构简单,采用在池体内设置相互依次向上叠加的繁育模块、栖息模块和泄水模块,倾斜结构的泄水模块增大水体的冲击,栖息模块供种鲵捕食、活动和自然杀菌,繁育模块供交配、受精和繁育,增加种群活动量和野性,提高雌性卵巢发育、雄性精子活动量,自然交配率高,幼体成活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它包括池体、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所述的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位于池体内;所述的栖息模块位于繁育模块的上部,泄水模块位于栖息模块的上部;所述栖息模块的深度大于泄水模块的深度,繁育模块的深度大于栖息模块的深度,形成逐步向下扩展的阶梯状。
所述池体为上部开口的中空槽体,墙壁上设有多个泄水孔、幼体通道和巡视门,巡视门与栖息模块联通。
所述泄水模块为块状体,从上向下设有倾斜结构的泄水槽,泄水槽底部高于栖息模块上侧面。
所述栖息模块为块状体,前侧设有水槽,位于水槽后部两侧设有栖息台,水槽中间设有捕食平台,捕食平台位于泄水槽的下部。
所述水槽为上部开口中空结构的槽体,槽口低于栖息台高于捕食平台。
所述栖息台为上侧面平整的块状体,其上侧面设有沟渠、日光板和栖息洞,以及与水槽倾斜联通的坡道,平整的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的上方,多个栖息洞位于坡道两侧日光板的下方、洞口与水槽联通。
所述捕食平台横截面为梯形结构的块状体,两倾斜的侧面向两侧延伸到水槽中。
所述繁育模块为阶梯结构的块状体,凸起部分设有向内伸入的繁育洞和守护洞。
所述繁育洞和守护洞之间由多个联通孔联通,繁育洞为多边形结构,守护洞为弧形结构。
所述繁育模块底部设有向内深入的幽槽。
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它包括池体、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位于池体内;栖息模块位于繁育模块的上部,泄水模块位于栖息模块的上部;栖息模块的深度大于泄水模块的深度,繁育模块的深度大于栖息模块的深度,形成逐步向下扩展的阶梯状。结构简单,通过引水至泄水模块倾斜的泄水槽,水体沿泄水槽俯冲入栖息模块激起浪花、水体流动补充池体内水体氧含量,通过栖息模块的水槽供种鲵在水体中活动,栖息台提供陆地活动和日光杀菌,通过捕食平台伏击沿泄水槽流下的活体动物,通过繁育洞和守护洞供种鲵繁育受精,通过池体的泄水孔控制水深或排出溢出水,增加种群活动量和野性,提高雌性卵巢发育、雄性精子活动量,自然交配率高,幼体成活率高。
在优选的方案中,池体为上部开口的中空槽体,墙壁上设有多个泄水孔、幼体通道和巡视门,巡视门与栖息模块联通。结构简单,多个泄水孔沿池体深度方向布设,可以同时开启排水,也可以部分开启用于溢流,不断替换池体内的水,保持水体纯净、含氧量充分,便于种鲵在水体中活动,增大活动量,提高种鲵卵巢发育和精子活动量,幼体通道用于幼体逐渐长大后分散引流到饲养池中饲养,避免幼体被种鲵捕食,提高种鲵成活率,在需要检视、维护或饲养时人体通过巡视门进入到池体内。
在优选的方案中,泄水模块为块状体,从上向下设有倾斜结构的泄水槽,泄水槽底部高于栖息模块上侧面。结构简单,水体引入到泄水模块上方,沿倾斜的泄水槽向下流动注入到栖息模块为的水槽中,形成冲击,冲击产生的浪花从水体中上浮,上浮过程时水泡中的氧气与水体融合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下泄的水从泄水槽边沿向外溢出,保持水体不断更新,更适合种鲵的活动,提高了种鲵的活动量,使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提高。
在优选的方案中,栖息模块为块状体,前侧设有水槽,位于水槽后部两侧设有栖息台,水槽中间设有捕食平台,捕食平台位于泄水槽的下部。结构简单,水槽保持一定的水深,种鲵在其中捕食和呼吸,种鲵可从水槽中爬上栖息台活动,进行捕食陆地上的活体动物,如蛙类,种鲵可从水槽爬到捕食平台上,捕食从泄水模块流下的活体动物,增加其野性,使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提高,水槽两侧可以分别养殖一对或多对种鲵,在性成熟期,雄性种鲵会进行交配前的决斗,可以在水槽内或栖息台上进行,捕食过程还可以在捕食平台上进行抢食,增加了种群之间的斗争,激发优胜劣汰,提高了交配率和繁育率,增加了幼体的成活率。
在优选的方案中,水槽为上部开口中空结构的槽体,槽口低于栖息台高于捕食平台。结构简单,引水从泄水模块向水槽内不断补水的过程中,溢出的水从水槽边沿向外流入到繁育模块内,保持水槽内的水不会上溢到栖息台上将其淹没,使种鲵能够在陆地上活动。
在优选的方案中,栖息台为上侧面平整的块状体,其上侧面设有沟渠、日光板和栖息洞,以及与水槽倾斜联通的坡道,平整的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的上方,多个栖息洞位于坡道两侧日光板的下方、洞口与水槽联通。结构简单,种鲵可以在水槽和栖息洞内活动栖息,也可以从水槽内沿倾斜 的坡道活动到栖息台上,沟渠可以从泄水模块上引水,沿沟渠周围种植植被,植被内可以放养活体动物,如蛙类供种鲵捕食,增加种鲵活动量和野性,种鲵会根据自身的免疫力或环境温度进入到日光板上晒太阳,日光板为平整的石板,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后不易马上散去,不易生长杂物,种鲵表皮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大,容易杀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体质,提高种鲵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上方,罩住部分槽口和栖息洞,有利于种鲵适应生活。
在优选的方案中,捕食平台横截面为梯形结构的块状体,两倾斜的侧面向两侧延伸到水槽中。结构简单,梯形结构的捕食平台结构稳定,从泄水模块的泄水槽俯冲下的水流到捕食平台,被水槽的槽沿阻挡后向捕食平台两侧的斜面流动,改变了流动方向和降低了流速,捕食平台上的水较两侧水槽内的水浅,种鲵更容易选择此处捕食从泄水槽流下的活体动物,并逐渐形成了捕食的固定场所,增加了种鲵捕食的成功率。
在优选的方案中,繁育模块为阶梯结构的块状体,凸起部分设有向内伸入的繁育洞和守护洞。结构简单,繁育洞用于种鲵产卵和繁育,守护洞用于在雌性种鲵产卵时,雄性种鲵在一旁守护,待雌性种鲵产卵后出洞,雄性种鲵进入繁育洞护卵。
在优选的方案中,繁育洞和守护洞之间由多个联通孔联通,繁育洞为多边形结构,守护洞为弧形结构。结构简单,在雌性种鲵产卵时,雄性种鲵位于另一侧联通的守护洞内,便于性腺的传递,使雌性种鲵和雄性种鲵性腺成熟趋向同步,提高繁育率。
在优选的方案中,繁育模块底部设有向内深入的幽槽。结构简单,种鲵通常体型较大,越大体型的种鲵越喜欢在深水幽暗处活动,繁育模块位于池体底部,且空间较深较大,适应性更好。
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它包括池体、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通过引水至泄水模块倾斜的泄水槽,水体沿泄水槽俯冲入栖息模块激起浪花、水体流动补充池体内水体氧含量,通过栖息模块的水槽供种鲵在水体中活动,栖息台提供陆地活动和日光杀菌,通过捕食平台伏击沿泄水槽流下的活体动物,通过繁育洞和守护洞供种鲵繁育受精,通过池体的泄水孔控制水深或排出溢出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娃娃鱼繁殖时繁育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增加种群活动量和野性,提高雌性卵巢发育、雄性精子活动量,自然交配率高,幼体成活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泄水模块、栖息模块和繁育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A-A处剖视示意图。
图中:池体1,泄水孔11,幼体通道12,巡视门13,泄水模块2,泄水槽21,栖息模块3,水槽31,栖息台32,捕食平台33,繁育模块4,繁育洞41,守护洞42,联通孔43,幽槽4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中,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它包括池体1、泄水模块2、栖息模块3和繁育模块4;所述的泄水模块2、栖息模块3和繁育模块4位于池体1内;所述的栖息模块3位于繁育模块4的上部,泄水模块2位于栖息模块3的上部;所述栖息模块3的深度大于泄水模块2的深度,繁育模块4的深度大于栖息模块3的深度,形成逐步向下扩展的阶梯状。结构简单,通过引水至泄水模块2倾斜的泄水槽21,水体沿泄水槽21俯冲入栖息模块3激起浪花、水体流动补充池体1内水体氧含量,通过栖息模块3的水槽31供种鲵在水体中活动,栖息台32提供陆地活动和日光杀菌,通过捕食平台33伏击沿泄水槽21流下的活体动物,通过繁育洞41和守护洞42供种鲵繁育受精,通过池体1的泄水孔11控制水深或排出溢出水,增加种群活动量和野性,提高雌性卵巢发育、雄性精子活动量,自然交配率高,幼体成活率高。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池体1为上部开口的中空槽体,墙壁上设有多个泄水孔11、幼体通道12和巡视门13,巡视门13与栖息模块3联通。结构简单,多个泄水孔11沿池体1深度方向布设,可以同时开启排水,也可以部分开启用于溢流,不断替换池体1内的水,保持水体纯净、含氧量充分,便于种鲵在水体中活动,增大活动量,提高种鲵卵巢发育和精子活动量,幼体通道12用于幼体逐渐长大后分散引流到饲养池中饲养,避免幼体被种鲵捕食,提高种鲵成活率,在需要检视、维护或饲养时人体通过巡视门13进入到池体1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泄水模块2为块状体,从上向下设有倾斜结构的泄水槽21,泄水槽21底部高于栖息模块3上侧面。结构简单,水体引入到泄水模块2上方,沿倾斜的泄水槽21向下流动注入到栖息模块3为的水槽31中,形成冲击,冲击产生的浪花从水体中上浮,上浮过程时水泡中的氧气与水体融合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下泄的水从泄水槽21边沿向外溢出,保持水体不断更新,更适合种鲵的活动,提高了种鲵的活动量,使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提高。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栖息模块3为块状体,前侧设有水槽31,位于水槽31后部两侧设有栖息台32,水槽31中间设有捕食平台33,捕食平台33位于泄水槽21的下部。结构简单,水槽31保持一定的水深,种鲵在其中捕食和呼吸,种鲵可从水槽31中爬上栖息台32活动,进行捕食陆地上的活体动物,如蛙类,种鲵可从水槽31爬到捕食平台33上,捕食从泄水模块2流下的活体动物,增加其野性,使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提高,水槽31两侧可以分别养殖一对或多对种鲵,在性成熟期,雄性种鲵会进行交配前的决斗,可以在水槽31内或栖息台32上进行,捕食过程还可以在捕食平台33上进行抢食,增加了种群之间的斗争,激发优胜劣汰,提高了交配率和繁育率,增加了幼体的成活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水槽31为上部开口中空结构的槽体,槽口低于栖息台32高于捕食平台33。结构简单,引水从泄水模块2向水槽31内不断补水的过程中,溢出的水从水槽31边沿向外流入到繁育模块4内,保持水槽31内的水不会上溢到栖息台32上将其淹没,使种鲵能够在陆地上活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栖息台32为上侧面平整的块状体,其上侧面设有沟渠、日光板和栖息洞,以及与水槽31倾斜联通的坡道,平整的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31的上方,多个栖息洞位于坡道两侧日光板的下方、洞口与水槽31联通。结构简单,种鲵可以在水槽31和栖息洞内活动栖息,也可以从水槽31内沿倾斜 的坡道活动到栖息台32上,沟渠可以从泄水模块2上引水,沿沟渠周围种植植被,植被内可以放养活体动物,如蛙类供种鲵捕食,增加种鲵活动量和野性,种鲵会根据自身的免疫力或环境温度进入到日光板上晒太阳,日光板为平整的石板,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后不易马上散去,不易生长杂物,种鲵表皮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大,容易杀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体质,提高种鲵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31上方,罩住部分槽口和栖息洞,有利于种鲵适应生活。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捕食平台33横截面为梯形结构的块状体,两倾斜的侧面向两侧延伸到水槽31中。结构简单,梯形结构的捕食平台33结构稳定,从泄水模块2的泄水槽21俯冲下的水流到捕食平台33,被水槽31的槽沿阻挡后向捕食平台33两侧的斜面流动,改变了流动方向和降低了流速,捕食平台33上的水较两侧水槽31内的水浅,种鲵更容易选择此处捕食从泄水槽21流下的活体动物,并逐渐形成了捕食的固定场所,增加了种鲵捕食的成功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繁育模块4为阶梯结构的块状体,凸起部分设有向内伸入的繁育洞41和守护洞42。结构简单,繁育洞41用于种鲵产卵和繁育,守护洞42用于在雌性种鲵产卵时,雄性种鲵在一旁守护,待雌性种鲵产卵后出洞,雄性种鲵进入繁育洞41护卵。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繁育洞41和守护洞42之间由多个联通孔43联通,繁育洞41为多边形结构,守护洞42为弧形结构。结构简单,在雌性种鲵产卵时,雄性种鲵位于另一侧联通的守护洞42内,便于性腺的传递,使雌性种鲵和雄性种鲵性腺成熟趋向同步,提高繁育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繁育模块4底部设有向内深入的幽槽44。结构简单,种鲵通常体型较大,越大体型的种鲵越喜欢在深水幽暗处活动,繁育模块4位于池体1底部,且空间较深较大,适应性更好。
如上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安装使用时,引水至泄水模块2倾斜的泄水槽21,水体沿泄水槽21俯冲入栖息模块3激起浪花、水体流动补充池体1内水体氧含量,通过栖息模块3的水槽31供种鲵在水体中活动,栖息台32提供陆地活动和日光杀菌,通过捕食平台33伏击沿泄水槽21流下的活体动物,通过繁育洞41和守护洞42供种鲵繁育受精,通过池体1的泄水孔11控制水深或排出溢出水,增加种群活动量和野性,提高雌性卵巢发育、雄性精子活动量,自然交配率高,幼体成活率高。
多个泄水孔11沿池体1深度方向布设,可以同时开启排水,也可以部分开启用于溢流,不断替换池体1内的水,保持水体纯净、含氧量充分,便于种鲵在水体中活动,增大活动量,提高种鲵卵巢发育和精子活动量,幼体通道12用于幼体逐渐长大后分散引流到饲养池中饲养,避免幼体被种鲵捕食,提高种鲵成活率,在需要检视、维护或饲养时人体通过巡视门13进入到池体1内。
水体引入到泄水模块2上方,沿倾斜的泄水槽21向下流动注入到栖息模块3为的水槽31中,形成冲击,冲击产生的浪花从水体中上浮,上浮过程时水泡中的氧气与水体融合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下泄的水从泄水槽21边沿向外溢出,保持水体不断更新,更适合种鲵的活动,提高了种鲵的活动量,使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提高。
水槽31保持一定的水深,种鲵在其中捕食和呼吸,种鲵可从水槽31中爬上栖息台32活动,进行捕食陆地上的活体动物,如蛙类,种鲵可从水槽31爬到捕食平台33上,捕食从泄水模块2流下的活体动物,增加其野性,使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提高,水槽31两侧可以分别养殖一对或多对种鲵,在性成熟期,雄性种鲵会进行交配前的决斗,可以在水槽31内或栖息台32上进行,捕食过程还可以在捕食平台33上进行抢食,增加了种群之间的斗争,激发优胜劣汰,提高了交配率和繁育率,增加了幼体的成活率。
引水从泄水模块2向水槽31内不断补水的过程中,溢出的水从水槽31边沿向外流入到繁育模块4内,保持水槽31内的水不会上溢到栖息台32上将其淹没,使种鲵能够在陆地上活动。
种鲵可以在水槽31和栖息洞内活动栖息,也可以从水槽31内沿倾斜 的坡道活动到栖息台32上,沟渠可以从泄水模块2上引水,沿沟渠周围种植植被,植被内可以放养活体动物,如蛙类供种鲵捕食,增加种鲵活动量和野性,种鲵会根据自身的免疫力或环境温度进入到日光板上晒太阳,日光板为平整的石板,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后不易马上散去,不易生长杂物,种鲵表皮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大,容易杀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体质,提高种鲵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31上方,罩住部分槽口和栖息洞,有利于种鲵适应生活。
梯形结构的捕食平台33结构稳定,从泄水模块2的泄水槽21俯冲下的水流到捕食平台33,被水槽31的槽沿阻挡后向捕食平台33两侧的斜面流动,改变了流动方向和降低了流速,捕食平台33上的水较两侧水槽31内的水浅,种鲵更容易选择此处捕食从泄水槽21流下的活体动物,并逐渐形成了捕食的固定场所,增加了种鲵捕食的成功率。
繁育洞41用于种鲵产卵和繁育,守护洞42用于在雌性种鲵产卵时,雄性种鲵在一旁守护,待雌性种鲵产卵后出洞,雄性种鲵进入繁育洞41护卵。
在雌性种鲵产卵时,雄性种鲵位于另一侧联通的守护洞42内,便于性腺的传递,使雌性种鲵和雄性种鲵性腺成熟趋向同步,提高繁育率。
种鲵通常体型较大,越大体型的种鲵越喜欢在深水幽暗处活动,繁育模块4位于池体1底部,且空间较深较大,适应性更好。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它包括池体(1)、泄水模块(2)、栖息模块(3)和繁育模块(4);所述的泄水模块(2)、栖息模块(3)和繁育模块(4)位于池体(1)内;所述的栖息模块(3)位于繁育模块(4)的上部,泄水模块(2)位于栖息模块(3)的上部;所述栖息模块(3)的深度大于泄水模块(2)的深度,繁育模块(4)的深度大于栖息模块(3)的深度,形成逐步向下扩展的阶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池体(1)为上部开口的中空槽体,墙壁上设有多个泄水孔(11)、幼体通道(12)和巡视门(13),巡视门(13)与栖息模块(3)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泄水模块(2)为块状体,从上向下设有倾斜结构的泄水槽(21),泄水槽(21)底部高于栖息模块(3)上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栖息模块(3)为块状体,前侧设有水槽(31),位于水槽(31)后部两侧设有栖息台(32),水槽中间设有捕食平台(33),捕食平台(33)位于泄水槽(21)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水槽(31)为上部开口中空结构的槽体,槽口低于栖息台(32)高于捕食平台(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栖息台(32)为上侧面平整的块状体,其上侧面设有沟渠、日光板和栖息洞,以及与水槽(31)倾斜联通的坡道,平整的日光板向前伸入到水槽(31)的上方,多个栖息洞位于坡道两侧日光板的下方、洞口与水槽(31)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捕食平台(33)横截面为梯形结构的块状体,两倾斜的侧面向两侧延伸到水槽(31)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繁育模块(4)为阶梯结构的块状体,凸起部分设有向内伸入的繁育洞(41)和守护洞(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繁育洞(41)和守护洞(42)之间由多个联通孔(43)联通,繁育洞(41)为多边形结构,守护洞(42)为弧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娃娃鱼繁殖池,其特征是:所述繁育模块(4)底部设有向内深入的幽槽(44)。
CN201820854348.0U 2018-06-04 2018-06-04 娃娃鱼繁殖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2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4348.0U CN208462738U (zh) 2018-06-04 2018-06-04 娃娃鱼繁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4348.0U CN208462738U (zh) 2018-06-04 2018-06-04 娃娃鱼繁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2738U true CN208462738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434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2738U (zh) 2018-06-04 2018-06-04 娃娃鱼繁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2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8766A (zh) * 2020-03-17 2020-06-26 无为县清源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针对娃娃鱼养殖用的活物捕食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8766A (zh) * 2020-03-17 2020-06-26 无为县清源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针对娃娃鱼养殖用的活物捕食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6183B (zh) 孑孓捕获容器
Sifa et al. Culture and capture of fish in Chinese reservoirs
CN105830970B (zh) 兼顾仿生态繁殖和人工繁殖的大鲵繁育方法
CN203027930U (zh) 一种仿生态大鲵驯养繁殖装置
CN104041449B (zh)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育养殖车间系统
CN100484396C (zh) 一种头足类苗种培育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
CN110446429A (zh) 网箱养殖装置
CN103503833B (zh) 一种大鲵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01574067A (zh) 泥鳅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05850807B (zh) 一种拉氏鱥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208462738U (zh) 娃娃鱼繁殖池
CN105052785A (zh) 巴布亚硝水母水螅体的获得方法
CN106358883A (zh) 蟹稻套养方法
CN108719199B (zh) 提高种鲵自然交配产卵率的仿生态繁育池
CN208783573U (zh) 提高种鲵自然交配产卵率的仿生态繁育池
CN105123560A (zh) 一种红尾副鳅鱼苗的繁育方法及用于其受精卵孵化的孵化箱
JP2012165684A (ja) 蛍の飼育設備、及び蛍の飼育設備の施工方法
CN203708986U (zh) 池塘多功能浮萍培育网箱
CN110771557A (zh) 一种水产养殖增氧方法
CN107173298B (zh) 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
CN109673552A (zh) 一种仿天然产卵河流的鲑鱼类多生境人造产卵场
CN205180093U (zh) 蛙类一体化高产养殖池
CN109105310A (zh) 一种淡水龙虾苗种孵化场建设及孵化方法
RU2028049C1 (ru) Мелководный водоем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товарной рыбы
CN210094380U (zh) 一种新型人工养殖娃娃鱼的鱼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