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6731U - 车辆用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6731U
CN208456731U CN201820834481.XU CN201820834481U CN208456731U CN 208456731 U CN208456731 U CN 208456731U CN 201820834481 U CN201820834481 U CN 201820834481U CN 208456731 U CN208456731 U CN 208456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urifying device
vehicle air
air purifying
filte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44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智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6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6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201Housings; Ca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Lid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thereof
    • F02M35/0202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terials for air cleaner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22Air cleaners acting by gravity, by centrifugal, or by other inertial forces, e.g. with moistened walls
    • F02M35/0226Air cleaners acting by gravity, by centrifugal, or by other inertial forces, e.g. with moistened walls by gravity or by mass inertia, e.g. labyrinths, d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24Air cleaners using filters, e.g. moisten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8Air cleaners with means for removing dust, particles or liquids from cleaners; with mean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with by-pass means; Regeneration of cleaners
    • F02M35/088Water, snow or ice proofing; Separation or drainage of water, snow or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21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elastic p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在空气净化器的机壳内部,在吸气管与过滤器元件之间具备过滤引导件,从吸气管流入的外部气体得到过滤引导件的引导以形成一方向通道的方式流动,从而外部气体与过滤器元件不直接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气管流入机壳内部的外部气体通过引导件不会与过滤器元件直接碰撞,朝机壳的下端流动,从而包含在上述外部气体中的灰尘以及水分等杂质不会与上述过滤器元件直接碰撞,通过机壳下侧的排泄阀顺利地排出到外部,具有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及其组装方法,更加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组装方法,当外部气体通过吸气管流入机壳内部时,改善上述外部气体通道以避免上述外部气体与机壳内的过滤器元件直接碰撞。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车辆用内燃机的引擎通过吸气系统按照合适的比例混合空气和燃料后使其在汽缸内燃烧,利用燃烧时产生的能量向引擎内部的各构成元件提供驱动力。
上述的吸气系统由在外部气体从吸气管流入的过程中去除包括在外部气体内的杂质的空气净化器、用于调节流入的空气量的节流阀以及在流入的过程中防止外部气体脉动的调压室(surge tank)等构成。
其中,负责过滤外部气体的空气净化器起到过滤掉包括在从车辆外部流入的外部气体中的各种灰尘以及杂质,向引擎侧提供净化空气的作用。作为除此之外的附加作用,具有调节流入的外部气体温度、防止燃料蒸发以及防止雨水流入等功能。
图1示出了现有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示出了现有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组装图。
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6,具备吸气管2以及排出口4,在设有上述吸气管2的一侧形成有开放部8;过滤器元件元件10,在上述机壳6内部位于上述吸气管2与上述排出口4之间;一对侧板12,分别结合于上述过滤器元件10中空气流动方向左右侧;出口侧框架14,结合于上述过滤器元件10中朝向上述排出口4的一侧;盖子16,以覆盖密封上述开放部8的方式结合于上述机壳6;以及排泄阀18,设在上述机壳6下侧,用于向外部排出包含在外部气体中的杂质。
如上所述构成的现有的空气净化器是从吸气管2流入机壳6的外部气体与过滤器元件10直接碰撞的结构,包含在外部气体中的灰尘以及水分等杂质促进了过滤器元件10的污染,存在无法向机壳6下侧的排泄阀18顺利地排出外部气体中的杂质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072090号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外部气体通过吸气管流入机壳内部时,改善上述外部气体的通道,防止上述外部气体与上述机壳内部的过滤器元件直接碰撞。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中,
在空气净化器的机壳内部,在吸气管与过滤器元件之间具备过滤引导件,从吸气管流入的外部气体得到过滤引导件的引导以形成一方向的通道的方式流动,从而防止外部气体与过滤器元件直接接触。
过滤引导件构成为包括:
板部,在横穿机壳的上下的方向延伸一长度;
导向部,以垂直于板部的后端面的方式从板部的后端面突出形成一长度;
把手,设置在板部的后端侧,用于装卸过滤引导件;以及
过滤器结合部,设置在板部的前端侧,用于结合过滤引导件和过滤器元件。
过滤器结合部形成为板形状,并且构成为包括:
延伸部,分别从板部的两侧朝前端沿竖直方向延伸一长度;以及
固定部,从每个延伸部的端部延伸形成,且固定于过滤器元件的两侧侧板。
固定部形成为在四边形的下端的后端侧棱角部分和上端的前端侧棱角部分形成有一角度的圆弧部的形状。
过滤器结合部形成为从板部的两侧分别向竖直方向延伸一长度的板形状,
形成为上端和下端彼此平行地延伸一定长度,且从该一定长度部分起到端部,上端和下端逐渐靠近的形状。
板部形成为下端的一长度部分以朝过滤器元件形成曲线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导向部横穿板部的上下方向,在板部的宽度方向彼此相隔一定间隔,并形成有多个。
机壳具备吸气管以及排出口,形成为在设置有吸气管的侧面形成有开放部的形状。
位于机壳内侧的过滤器元件是宽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板形状,并且形成为长度方向两端朝向排出口侧且中间部位朝机壳的下侧弯曲的马蹄形状。
过滤引导件结合于过滤器元件的长度方向两端中的开放部一侧的一端。
过滤器元件包括一对侧板,在从吸气管流入的外部气体的流动方向分别结合于左右侧。
各侧板上形成有从侧板突出一长度的圆形的固定突出部。
各侧板上形成有从侧板突出一长度的椭圆形的固定突出部。
固定部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固定孔。
在过滤器结合部形成为上端和下端彼此平行地延伸一定长度,且从该一定长度部分起到端部,上端和下端逐渐靠近的形状时,
在过滤器结合部形成有在长度方向更长的椭圆形的固定孔。
固定突出部插入固定孔内侧,从而过滤器元件和过滤引导件彼此结合。
在圆形的固定突出部插入圆形的固定孔中,从而过滤器元件和过滤引导件彼此结合时,
过滤引导件以固定突出部为旋转轴,在上下方向旋转一角度。
过滤器元件中朝向排出口的一侧结合有出口侧框架。
出口侧框架的边缘部形成有上颚,所述上颚以从过滤器元件的上端向下端围住一长度部分的方式朝下端延伸一长度。
机壳的内侧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形成有朝内侧突出一定长度的下颚。
在过滤器元件结合在机壳内侧时,
下颚位于与上颚隔开一定间隔的下侧。
下颚在横穿机壳的前端和后端的方向上形成一长度。
下颚形成为从机壳的前端起朝向后端的一长度部分与上颚平行,且从该一长度部分起到后端形成为朝机壳的下端弯曲一角度的曲线形。
在固定孔形成为圆形的过滤引导件与过滤器元件结合后组装于机壳内侧时,
过滤引导件的固定部位于上颚与下颚之间,通过上颚以及下颚固定于机壳。
在固定孔形成为椭圆形的过滤引导件与过滤器元件结合后组装于机壳内侧时,
过滤器结合部位于上颚与下颚彼此平行的部分之间,通过上颚以及下颚固定于机壳。
出口侧框架的上表面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过滤器元件和机壳的上侧内壁之间的橡胶密封圈(rubber seal)。
机壳的开放部结合有用于覆盖密封开放部的盖子。
机壳的下侧形成有用于排出外部气体中的杂质的排泄阀。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气管流入机壳内部的外部气体通过引导件不会与过滤器元件直接碰撞,朝机壳的下端流动,从而包含在上述外部气体中的灰尘以及水分等杂质不会与上述过滤器元件直接碰撞,通过机壳下侧的排泄阀顺利地排出到外部,具有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现有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组装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组装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过滤器元件和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结合的详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固定初期示例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固定结束示例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过滤器元件和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结合的详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固定初期示例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固定结束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有多种变形,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下面详细说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是用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提供的。因此,为了强调更加清楚的说明,有时夸张地示出附图中的要素的形状等。需要注意的是,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标注了相同的标记。省略对于判断为有可能混淆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公知功能及构成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及其组装方法,更加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组装方法,当外部气体通过吸气管流入机壳内部时,改善上述外部气体通道以避免上述外部气体与机壳内的过滤器元件直接接触。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组装图。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20,该机壳具有上述吸气管22以及排出口24,并且设置有上述吸气管22的侧面形成有开放部26,在下侧形成有用于排出外部气体中的杂质的排泄阀66;位于上述机壳20内侧的过滤器元件28以及以覆盖密封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26的方式结合的盖子64,在上述机壳20内部在上述吸气管22与上述过滤器元件28之间具备防止从上述吸气管22流入的外部气体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直接接触的过滤引导件34。
位于上述机壳20内侧的上述过滤器元件28形成为宽度方向是朝向左右方向的板形状,并且形成为长度方向两端朝向上述排出口24侧且中间部位朝上述机壳20的下侧弯曲的马蹄形状。
上述过滤器元件28构成为包括一对侧板30,一对侧板30在从上述吸气管22流入的外部气体的流动方向分别结合于左右侧。
当如上所述形状的过滤器元件28位于上述机壳20内侧时,上述过滤引导件34结合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长度方向两端中上述开放部26侧的一端,当设在上述机壳20内侧时,位于上述过滤器元件28与上述吸气管22之间。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过滤器元件和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结合的详细图。
第一实施例的上述过滤引导件34构成为包括:在横穿上述机壳20的上下的方向上延伸一定长度的板部36、与上述板部36的后端面垂直地从上述板部36的后端面突出一定长度而形成的导向部38、为了装卸上述过滤引导件34而设在上述板部36的后端侧的把手40以及为了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结合而设置于上述板部36的前端侧的过滤器结合部46。
上述板部36具有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相同的尺寸以及方向的宽度,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即,上端部是竖直地横穿上述机壳20的上下的形状,下端部的一定长度部分朝上述过滤器元件28形成曲线,形成弯曲的形状。
如上所述,形成为曲线的上述板部36的下端部形成为,与作为上述过滤器元件28侧的前面的长度相比,作为上述吸气管22侧的后面的长度更短,即,形成为翼型。
形成在上述板部36的后端面的上述导向部38形成为横穿上述板部36的上下方向,并且在上述板部36的宽度方向彼此隔开一定间隔并形成有多个。
上述把手40形成为包括分别从上述板部36的两侧朝后端延伸一定长度的连接部44以及彼此连接两侧的上述连接部44后端且位于与上述板部36的后端面分开一定距离的部分的把手部42。
对于上述把手40,只要操作者能够握住后从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侧简单地推拉,则可以以任意形状代替。
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为板形状,形成为包括分别从上述板部36的两侧朝前端在竖直方向延伸一定长度的延伸部48以及从各上述延伸部48的端部延伸形成且分别固定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两侧侧板30的固定部50。
上述固定部50形成为,在四边形的板中,下端的后端侧棱角部分和上端的前端侧棱角部分形成有一定角度的圆弧部52的形状,形成为上端的后端侧棱角与下端的前端侧棱角之间的直线长度比两侧的圆弧部52之间的直线长度更长的菱形形状。
上述固定部50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固定孔54。上述固定孔54用于结合上述过滤器元件28和上述过滤引导件34,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各侧板30形成有从上述侧板30突出一定长度的圆形的固定突出部32,上述固定突出部32插入上述固定孔54内侧,从而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过滤器元件28彼此结合。
当圆形的上述固定突出部32插入圆形的上述固定孔54中从而上述过滤器元件28和上述过滤引导件34彼此结合时,上述过滤引导件34以上述固定突出部32为旋转轴在上下方向旋转一定角度。
上述过滤器元件28中朝向上述排出口24的一侧结合有出口侧框架56。
上述出口侧框架56的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长度方向两端之间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以使经过上述过滤器元件28过滤的空气通过上述出口侧框架56。
上述出口侧框架56的边缘部形成有朝下端延伸的上颚58,上颚围住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上端起朝向下端的一定长度部分。
在上述机壳20的内侧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内侧突出一定长度的下颚60。
上述下颚60在横穿上述机壳20的前端和后端的方向上形成一定长度,在上述过滤器元件28结合在上述机壳20内侧时,上述下颚60位于与上述上颚58隔开一定间隔的下侧,上述上颚58和上述下颚60彼此平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固定初期示例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固定结束示例图。
第一实施例的具备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空气净化器的组装方法依次进行如下步骤来完成:
上述过滤器元件28插入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两侧过滤器结合部46之间的步骤;
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两侧固定突出部32分别插入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两侧固定孔54中,从而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过滤器元件28彼此结合的过滤器元件结合步骤;
上述过滤器元件28通过机壳20的开放部26插入上述机壳20的内侧,以使上述过滤引导件34位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后端的机壳插入步骤;
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过滤器结合部46固定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上颚58与上述机壳20的下颚60之间,从而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机壳20彼此结合的机壳结合步骤;以及
将覆盖并密封上述开放部26的盖子34结合在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26上的盖子结合步骤。
上述过滤器元件28插入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两侧过滤器结合部46之间,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两侧固定突出部32分别插入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两侧固定孔54,由此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过滤器元件28彼此结合。
如上所述结合的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过滤器元件28通过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26插入到上述机壳20的内侧,以使上述过滤引导件34位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后端。
在上述机壳插入步骤,上述过滤引导件34以上述把手40朝向上述机壳20的下侧、上述固定部50位于上述上颚58以及上述下颚60之间从而上述固定部50的两侧圆弧部52以与上述上颚58以及上述下颚60彼此平行的状态插入上述机壳20内侧。
完全插入到上述机壳20内侧的上述过滤引导件34与上述机壳20结合,上述机壳20与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结合步骤包括并进行如下步骤:
向上方旋转上述把手40的步骤;
旋转上述把手40的同时旋转上述固定部50的步骤;以及
在上述固定部50旋转时上述固定部50的下端面紧贴于上述下颚60,上述固定部50的上端面紧贴于上述上颚58,从而上述固定部50固定于上述上颚58与上述下颚60之间的步骤。
在上述机壳插入步骤,将朝向上述机壳20的下侧的上述把手40朝上述机壳20的上侧旋转一定角度,则上述把手40旋转时上述固定部50也旋转。
通过上述固定部50的旋转,形成在上述固定部50的下端的后端侧的圆弧部52紧贴于上述下颚60,形成在上述固定部50的上端的前端侧的圆弧部52紧贴于上述上颚58。
上述固定部50紧贴于上述上颚58以及上述下颚60之间,同时上述固定部50产生按压上述下颚60的同时上推上述上颚58的力,使上述过滤器元件28与上述机壳20彼此结合。
这时,通过设置于上述出口侧框架58上表面边缘的橡胶密封圈(rubber seal)62,密封上述过滤器元件28与上述机壳20的上侧内壁之间,从而可以维持气密状态。
如上所述,过滤器元件28、过滤引导件34以及机壳20彼此结合后,将上述盖子64结合于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26,由此完成上述空气净化器的组装。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的过滤器元件和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结合的详细示意图。
具备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34的过滤器元件28以及机壳20的形状与具备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34的过滤器元件28以及机壳20的形状相同,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34在上述机壳20内侧设置于与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34相同的位置。区别仅在于形状以及组装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34不同。
下面,对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34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例的上述过滤引导件34形成为包括:在横穿上述机壳20的上下的方向上延伸一定长度的板部36、与上述板部36的后端面垂直地从上述板部36的后端面突出一定长度而形成的导向部38、为了装卸上述过滤引导件34而设置于上述板部36的后端侧的把手40以及为了上述过滤引导件34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结合而设置于上述板部36的前端侧的过滤器结合部46。
上述板部36、上述导向部38以及上述把手40的形状形成为与第一实施例的上述过滤引导件34相同。
形成于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34的过滤器结合部46是从上述板部36的两侧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一定长度的板形状,形成为上端和下端彼此平行地延伸一定长度,从一定长度部分起到端部,上端和下端逐渐靠近的形状。
上述形状的过滤器结合部46形成有在长度方向更长的椭圆形的固定孔54。上述固定孔54可以形成在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的任何部分,但是,为了增强上述过滤引导件34与上述过滤器元件28之间的结合力度,优选地,与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的前端相比更加靠近后端形成。
当形成在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的上述固定孔54是椭圆形时,形成在上述侧板30的固定突出部32也形成为椭圆形。
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34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上述固定突出部32插入上述固定孔内侧从而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过滤器元件28彼此结合。
作为上述过滤引导件34,应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形状时,形成在上述机壳20的下颚60的从上述机壳20的前端朝向后端的一定长度部分形成为与上述上颚58平行,从一定长度部分起到后端,形成为朝机壳20的下端弯曲一定角度的曲线形状。
当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结合的上述过滤引导件34插入上述机壳20内侧时,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得到形成在上述下颚60后端的曲线形状的引导,插入到上述上颚58与上述下颚60之间。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固定初期示例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引导件固定结束示例图。
具备第二实施例的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空气净化器的组装方法依次进行如下步骤来完成:
过滤器元件28插入过滤引导件34的两侧过滤器结合部46之间的步骤;
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两侧固定突出部32分别插入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两侧固定孔54,从而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过滤器元件28彼此结合的过滤器元件结合步骤;
上述过滤器元件28通过机壳20的开放部26插入上述机壳20的内侧,以使上述过滤引导件34位于上述过滤器元件28后端的机壳插入步骤;
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过滤器结合部46固定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上颚58与上述机壳20的下颚60之间,从而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机壳20彼此结合的机壳结合步骤;
将覆盖并密封上述开放部26的盖子64结合在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26上的盖子结合步骤。
上述过滤器元件28插入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两侧过滤器结合部46之间,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两侧固定突出部32分别插入上述过滤引导件34的两侧固定孔54,从而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过滤器元件28彼此结合。
如上所述结合的上述过滤引导件34和上述过滤器元件28通过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26插入到上述机壳20内侧,以使上述过滤引导件34位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的后端。
在上述机壳插入步骤,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以平行于上述上颚58以及上述下颚60的状态位于上述上颚58以及上述下颚60之间。
上述机壳结合步骤包括并进行如下步骤:
推压上述把手40,将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推向上述机壳20的前端侧的步骤;
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的上端与下端平行的部分插入到上述上颚58与上述下颚60平行的部分的步骤;
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的两端面紧贴于上述上颚58以及上述下颚60,从而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固定于上述上颚58与上述下颚60之间的步骤。
将上述过滤引导件34推入上述机壳20内侧,当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的平行部分插入到上述上颚58与上述下颚60彼此平行的部分时,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的两端面紧贴于上述上颚58以及上述下颚60。
上述过滤器结合部46紧贴于上述上颚58以及上述下颚60之间,同时产生按压上述下颚60并上推上述上颚58的力,从而使上述过滤器元件28与上述机壳20彼此结合。
这时,通过设置于上述出口侧框架56上表面边缘的橡胶密封圈62,密封上述过滤器元件28与上述机壳20的上侧内壁之间,从而可以维持气密状态。
如上所述,过滤器元件28、过滤引导件34以及机壳20彼此结合后,将上述盖子64结合于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26,从而完成上述空气净化器的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中,从上述吸气管22流入的外部气体得到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板部36以及导向部38的引导,形成从机壳20上侧向下侧的一个方向的通道流动,到达上述板部36的下端部后由于下端部的形状形成乱流。
通过如上所述的外部气体的流动,包含在上述外部气体中的杂质中相对较重的物质通过上述过滤引导件34向机壳20的下侧移动,相对较小的物质在上述机壳20的下侧即使向上述过滤器元件28流动,由于上述板部36下端的形状导致的乱流,也无法向上述过滤器元件28流动,而是向上述排泄阀66流动。
即,通过在吸气管22与过滤器元件28之间具备过滤引导件34,从而从上述吸气管22流入的外部气体不会与上述过滤器元件28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外部气体中杂质导致空气净化器性能下降,能够提高杂质分离效率。
上述记载的前端表示从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26朝向机壳20内侧的方向,后端表示从上述机壳20的开放部26朝向机壳20外侧的方向。
以上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及其组装方法的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由此得到各种变形以及等同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面详细说明的方式。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真正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来限定。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基于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例、等同物以及代替物。
附图标记
2:现有的吸气管
4:现有的排出口
6:现有的机壳
8:现有的开放部
10:现有的过滤器元件
12:现有的侧板
14:现有的出口侧框架
16:现有的盖子
18:现有的排泄阀
20:机壳
22:吸气管
24:排出口
26:开放部
28:过滤器元件
30:侧板
32:固定突出部
34:过滤引导件
36:板部
38:导向部
40:把手
42:把手部
44:连接部
46:过滤器结合部
48:延伸部
50:固定部
52:圆弧部
54:固定孔
56:出口侧框架
58:上颚
60:下颚
62:橡胶密封圈
64:盖子
66:排泄阀。

Claims (28)

1.一种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净化器的机壳内部,在吸气管与过滤器元件之间具备过滤引导件,从所述吸气管流入的外部气体得到所述过滤引导件的引导以形成一方向通道的方式流动,从而所述外部气体与所述过滤器元件不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引导件构成为包括:
板部,在横穿所述机壳的上下的方向延伸一长度;
导向部,以垂直于所述板部的后端面的方式从所述板部的后端面突出形成一长度;
把手,设置在所述板部的后端侧,用于装卸所述过滤引导件;以及
过滤器结合部,设置在所述板部的前端侧,用于结合所述过滤引导件和所述过滤器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结合部形成为板形状,并且构成为包括:
延伸部,分别从所述板部的两侧朝前端沿竖直方向延伸一长度;以及
固定部,从每个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延伸形成,且固定于所述过滤器元件的两侧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形成为在四边形的下端的后端侧棱角部分和上端的前端侧棱角部分形成有一角度的圆弧部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结合部形成为从所述板部的两侧分别向竖直方向延伸一长度的板形状,并且
形成为上端和下端彼此平行地延伸一定长度,且从该一定长度部分起到端部,上端和下端逐渐靠近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部形成为下端的一长度部分以朝所述过滤器元件形成曲线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形成为横穿所述板部的上下方向,并且在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彼此相隔一定间隔,并形成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具备所述吸气管以及排出口,并形成为在设置有所述吸气管的侧面形成有开放部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机壳内侧的所述过滤器元件是宽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板形状,并且形成为长度方向两端朝向所述排出口一侧且中间部位朝所述机壳的下侧弯曲的马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引导件结合于所述过滤器元件的长度方向两端中的所述开放部一侧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元件包括一对侧板,在从所述吸气管流入的外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分别结合于左右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侧板上形成有从所述侧板突出一长度的圆形的固定突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侧板上形成有从所述侧板突出一长度的椭圆形的固定突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固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滤器结合部形成为,上端和下端彼此平行地延伸一定长度,且从该一定长度部分起到端部,上端和下端逐渐靠近的形状时,
在所述过滤器结合部形成有在长度方向上更长的椭圆形的固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突出部插入所述固定孔内侧,从而所述过滤器元件和所述过滤引导件彼此结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形的固定突出部插入圆形的所述固定孔中,从而所述过滤器元件和所述过滤引导件彼此结合时,
所述过滤引导件以所述固定突出部为旋转轴,在上下方向旋转一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元件中朝向所述排出口的一侧结合有出口侧框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侧框架的边缘部形成有上颚,所述上颚以从所述过滤器元件的上端向下端围住一长度部分的方式朝下端延伸一长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的内侧沿宽度方向在两侧面形成有朝内侧突出一长度的下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结合在所述机壳内侧时,
所述下颚位于与所述上颚隔开一定间隔的下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颚在横穿所述机壳的前端和后端的方向上形成一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颚形成为从所述机壳的前端起朝向后端的一长度部分与所述上颚平行,且从该一长度部分起到后端形成为朝所述机壳的下端弯曲一角度的曲线形。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的中央部形成有固定孔,
在所述固定孔形成为圆形的所述过滤引导件与所述过滤器元件结合后组装于所述机壳内侧时,
所述过滤引导件的固定部位于所述上颚与所述下颚之间,通过所述上颚以及所述下颚固定于所述机壳。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的中央部形成有固定孔,
在所述固定孔形成为椭圆形的所述过滤引导件与所述过滤器元件结合后组装于所述机壳内侧时,
所述过滤器结合部位于所述上颚与所述下颚彼此平行的部分之间,通过所述上颚以及所述下颚固定于所述机壳。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侧框架的上表面边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过滤器元件和所述机壳的上侧内壁之间的橡胶密封圈。
2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的开放部结合有用于覆盖密封所述开放部的盖子。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的下侧形成有用于排出外部气体中的杂质的排泄阀。
CN201820834481.XU 2017-09-19 2018-05-31 车辆用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20845673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20536A KR102429055B1 (ko) 2017-09-19 2017-09-19 차량용 에어클리너 및 이의 조립방법
KR10-2017-0120536 2017-09-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6731U true CN208456731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4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4481.XU Active CN208456731U (zh) 2017-09-19 2018-05-31 车辆用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29055B1 (zh)
CN (1) CN20845673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57017A (ko) 2020-10-29 2022-05-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에어클리너의 커버 강성 보강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어클리너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8366A (ja) * 1994-10-31 1996-05-21 Tsuchiya Mfg Co Ltd エアクリ−ナ
KR101072090B1 (ko) 2005-08-19 2011-10-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에어클리너
KR101204100B1 (ko) * 2010-09-13 2012-11-22 대지금속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 클리너
JP5998993B2 (ja) * 2013-03-13 2016-09-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KR101531342B1 (ko) * 2014-05-19 2015-06-24 말레동현필터시스템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에어클리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29055B1 (ko) 2022-08-04
KR20190032060A (ko) 2019-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7545B (zh) 用于作业车辆的具有改进的风扇通风性的进气系统
CN208456731U (zh) 车辆用空气净化器
CN104847462B (zh) 用于作业车辆的柴油氧化催化剂系统的安装组件
CN104997463A (zh) 用于吸尘器的进气装置和吸尘器
DE60334103D1 (de) Panelartiges luftfilterelement mit integriertem deflektor
CN104128072B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变压吸附塔
CN105201681B (zh) 一种罩盖
CN204799007U (zh) 车辆前置氧化性机械式空气过滤系统
CN201057075Y (zh) 一种汽车防熄火装置
CN206285649U (zh) 处理废气的结构
CN203614173U (zh) 一种dpf失效模拟装置
CN105056688A (zh) 一种生物质能锅炉烟道除尘器
CN207212443U (zh) 低温型尾气处理装置
CN206016908U (zh) 一种柴油机油气分离器
JP2003227425A (ja) エアクリーナ
CN205401175U (zh) 一种风机及采用该风机的吸油烟机
CN203425660U (zh) 家用火炉脱硫除尘器
CN208943752U (zh) 一种水力除尘装置
CN207546123U (zh) 柴油机中冷后气水分离装置
CN206439077U (zh) 一种包边铆合式的涡道
CN100432413C (zh) 引擎用空气滤清器装置
CN206587708U (zh) 一种喷雾造粒塔的分风器
CN204003190U (zh) 发动机进气管道
CN204246994U (zh) 布袋除尘器进风管
CN107806383A (zh) 一种进气道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