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1546U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1546U
CN208451546U CN201820991303.8U CN201820991303U CN208451546U CN 208451546 U CN208451546 U CN 208451546U CN 201820991303 U CN201820991303 U CN 201820991303U CN 208451546 U CN208451546 U CN 208451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regulating mechanism
adjustable
hol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13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升
乡华乐
杨融涛
梁耀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angzhou Airlin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uangzhou Airlin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uangzhou Airlin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uangzhou Airlin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13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1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1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1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包括载物平台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第一操作手柄、第一传动机构、第一锁止机构、第二操作手柄、第二传动机构、第二锁止机构、光信号发射器、光信号接收器、控制器以及显示屏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可以调节载物平台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角度以及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调节精确度高,且调节后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幕很直观地知道该载物平台处于哪个角度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主要用于高级珠宝的加工。
背景技术
在高级珠宝加工过程中,珠宝雕刻师需要经常调整珠宝的角度以配合雕刻加工。而珠宝一般体积较小,夹持较难,依靠人手调整角度及重新夹持这一操作费时费力,而且人手调整角度时需要借助角度量度工具,但即便有角度量度工具的辅助,精确度依然比较差。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借由调整加工工作台以达到调整珠宝角度的目的,但现有的加工工作台单人难以完成调整角度的操作,且调整后难以即时知道工作台所处的角度位置。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珠宝加工工作台单人难以完成调整角度的操作,且调整后难以即时知道工作台所处的角度位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包括载物平台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第一操作手柄、第一传动机构、第一锁止机构、第二操作手柄、第二传动机构、第二锁止机构、光信号发射器、光信号接收器、控制器以及显示屏幕;该载物平台机构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可旋转地连接,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可旋转地连接,且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旋转面与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的旋转面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上开设有多个指示其旋转角度的第一刻度结构,该第一操作手柄与该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该第一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该第一锁止机构传动连接,该第一操作手柄用于通过该第一传动机构带动该第一锁止机构选择性地与一第一刻度结构连接从而将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锁死,或者通过该第一传动机构带动该第一锁止机构与该第一刻度结构分离从而将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解锁;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上开设有多个指示其旋转角度的第二刻度结构,该第二操作手柄与该第二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该第二锁止机构传动连接,该第二操作手柄用于通过该第二传动机构带动该第二锁止机构选择性与一第二刻度结构连接从而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锁死,或者通过该第二传动机构带动该第二锁止机构与该第二刻度结构分离从而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解锁;该第一刻度结构和该第二刻度结构内均设置有该光信号接收器,该第一锁止机构和该第二锁止机构靠近该第一刻度结构和该第二刻度结构的端部均设置有该光信号发射器;该控制器与该光信号发射器、该光信号接收器和该显示屏幕通信连接。
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该载物平台机构包括载物平台以及连接筒组件,该连接筒组件设置于该载物平台的下表面,该连接筒组件用于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旋转连接。
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该连接筒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筒、第一导引管以及第一导引组件;该第一连接筒设置于该载物平台的底面上且采用螺栓或者螺钉固定,该第一连接筒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环状的台阶面,该第一导引管的侧壁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连接环以及第二连接环,该第一连接环以及第二连接环分别与该两个间隔设置的环状的台阶面通过螺栓连接;该第一导引管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旋转连接,以及用于供该第二锁止机构穿设于其中;该第一导引组件套设于该第一连接筒的外侧壁上。
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该第一导引组件包括套环以及导引座,该导引座设置于该套环的外壁上,该套环用于套设于该第一连接筒的外侧壁上,该导引座上开设有供该第一锁止机构穿过的第一导引孔。
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角度调节盘以及第一轴承;该第一角度调节盘与该连接筒组件的第一导引管旋转连接;该第一轴承包括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该两个第一立板均垂直连接于该第一角度调节盘的底面;该两个第一立板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轴承孔;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安装于该两个第一立板之间,并通过该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轴承孔实现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可旋转连接。
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该第一角度调节盘为圆形板状,其中心处开设有一圆形的第一通孔,且沿着该第一通孔设置有圆环状的第四连接环,该第四连接环用于与该连接筒组件的第一导引管旋转连接;该多个第一刻度结构沿着该第一角度调节盘圆周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该第一角度调节盘的正面。
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角度调节盘以及第二转轴、两个第二限位套环以及两个保护盖;该第二角度调节盘的圆心处开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二转轴穿过该两个第一轴承孔以及该第三通孔从而实现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可旋转连接;且该第二角度调节盘位于该两个第一立板之间,该两个第二限位套环套接于该第二转轴的两端,该两个保护盖分别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于该第一轴承上第一轴承孔处。
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该第二角度调节盘呈半圆形的圆盘状,该第二角度调节盘的圆弧面上均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第二刻度结构。
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该第一刻度结构为刻度孔,该第一锁止机构为插销结构;该光信号接收器设置在该刻度孔的内底面,该光信号发射器设置在该插销结构靠近该刻度孔的一端的端面上。
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中,该第二刻度结构为刻度孔,该第二锁止机构为插销结构;该光信号接收器设置在该刻度孔的内底面,该光信号发射器设置在该插销结构靠近该刻度孔的一端的端面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可以调节载物平台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角度以及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调节精确度高,且调节后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幕很直观地知道该载物平台处于哪个角度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连接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锁止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传动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水平杠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传动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四水平杠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工作时各部件动态示意图。
图13是第一刻度结构和第一锁止机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二刻度结构和第二锁止机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以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包括:载物平台机构10、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第一锁止机构30a、第二锁止机构30b、第一传动机构40a、第二传动机构40b、第一操作手柄50a、第二操作手柄50b、光信号发射器60、光信号接收器70、控制器以及显示屏幕(图中没有画出)。其中,该载物平台机构10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可旋转地连接,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可旋转地连接,且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的旋转面与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的旋转面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的旋转面与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的旋转面相互垂直。
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上开设有多个可指示其旋转角度的第一刻度结构211a,该第一操作手柄50a与该第一传动机构40a的一端传动连接,该第一传动机构40a的另一端与该第一锁止机构30a传动连接,该第一操作手柄50a用于通过该第一传动机构40a带动该第一锁止机构30a选择性地与一第一刻度结构211a连接从而将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锁死,或者通过该第一传动机构40a带动该第一锁止机构30a与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分离从而将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解锁。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上开设有多个指示其旋转角度的第二刻度结构211b;该第二操作手柄50b与该第二传动机构40b的一端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机构40b的另一端与该第二锁止机构30b传动连接,该第二操作手柄50b用于通过该第二传动机构40b带动该第二锁止机构30b选择性与一第二刻度结构211b连接从而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锁死,或者通过该第二传动机构40b带动该第二锁止机构30b与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分离从而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解锁。
当该第一锁止机构30a将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锁死时,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相对于该载物平台机构10固定,无法调整二者的相对角度。当该第一锁止机构30a将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解锁时,该载物平台机构10可相对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旋转。当该第二锁止机构30b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锁死时,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相对于该载物平台机构10固定,无法调整角度。当该第二锁止机构30b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解锁时,该载物平台机构10可相对于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旋转。
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和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内均设置有该光信号接收器70,该第一锁止机构30a和该第二锁止机构30b靠近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和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的端部均设置有该光信号发射器60;该控制器与该光信号发射器60和该光信号接收器70通信连接,以控制该光信号发射器60发出光信号,并根据该光信号接收器70的信号接收情况输出一个角度数据,该显示屏幕与该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实时显示该控制器输出的角度数据。实际使用中,可以对每个设置在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和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内的该光信号接收器70进行编号,该编号与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和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所在的角度位置一一对应,这样当该光信号接收器70接收到光信号时,控制器可以马上转化成角度数据并输出到该显示屏幕上进行实时显示,由此用户可以很直观地知道该载物平台机构10处于哪个角度位置。
具体地,该载物平台机构10包括载物平台11以及连接筒组件12,该连接筒组件12设置于该载物平台11的下表面。该连接筒组件12用于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旋转连接。
其中,请同时参照图1、图2、图3,该连接筒组件12包括第一连接筒121、第一导引管122以及第一导引组件123。该第一连接筒121设置于该载物平台11的底面上且采用螺栓或者螺钉固定。该第一连接筒121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环状的台阶面,该第一导引管122的侧壁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连接环1221以及第二连接环1222,该第一连接环1221以及第二连接环1222分别与该两个间隔设置的环状的台阶面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导引管122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旋转连接,以及用于供该第二锁止机构30b穿设于其中。
该第一导引组件123包括套环1231以及导引座1232,该导引座1232设置于该套环1231的外壁上,且该套环1231以及导引座1232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套环1231用于套设于该第一连接筒121的外侧壁上,该导引座1232上开设有供该第一锁止机构30a穿过的第一导引孔1233。
同时参照图1、图2以及图4,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包括第一角度调节盘21a以及第一轴承22a。该第一轴承22a设置于该第一角度调节盘21a的底面上。
其中,该第一角度调节盘21a大致呈圆形板状,其中心处开设有一圆形的第一通孔212a,且沿着该第一通孔212a设置有圆环状的第四连接环213a。第四连接环213a用于与该连接筒组件12的第一导引管122旋转连接。该多个第一刻度结构211a沿着该第一角度调节盘21a圆周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该第一角度调节盘21a的正面。可以理解地,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可以为凹槽也可以为凸起,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为凹槽,为刻度孔。
该第一轴承22a包括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该两个第一立板均垂直连接于该第一角度调节盘21a的底面。该两个第一立板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轴承孔221a。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安装于该两个第一立板之间,并通过该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轴承孔221a实现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的可旋转连接。
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包括第二角度调节盘21b、第二转轴22b、两个第二限位套环23b以及两个保护盖24b。该第二角度调节盘21b呈完整的圆盘状,或者不完整的圆盘状,例如半圆形的圆盘状。该第二角度调节盘21b的圆弧面上均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第二刻度结构211b,该多个第二刻度结构211b可以为凹槽也可以为凸起,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为凹槽,为刻度孔。该第二角度调节盘21b的圆心处开设有第三通孔212b。该第二转轴22b穿过该两个第一轴承孔221a以及该第三通孔212b从而实现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的可旋转连接。且该第二角度调节盘21b位于该两个第一立板之间。该两个第二限位套环23套接于该第二转轴22b的两端,该两个保护盖24b分别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于该第一轴承22a上第一轴承孔221a处。
同时参照图1、图2以及图5,该第一锁止机构30a包括第一限位销31a、第一复位弹簧32a以及第一限位座33a。其中,该第一限位座33a安装于该连接筒组件12的第一导引组件123上,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该第一限位销31a的一端与该第一传动机构20a连接,该第一限位销31a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该第一限位座33a以及该第一导引组件123上的第一导引孔1233(图3可见该第一导引孔1233),该第一复位弹簧32a套接在该第一限位销31a上,且该第一复位弹簧32a的一端与该第一限位座33a抵接。
具体地,该第一限位销31a的上端开设有第一缺口312a,该第一缺口312a对应的侧壁面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通孔313a,该第一缺口312a用于供该第一传动机构40a的端部安装于其中,该第四通孔313a用于配合该第一传动机构40a的安装(具体装配关系在后续描述该第一传动机构40a时会详细描述)。
该第一限位销31a的临近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一限位台阶311a,该第一限位台阶311a的下表面与该第一导引组件123上的第一导引孔1233的孔沿抵接,以防止该第一限位销31a伸入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的长度过长。该第一复位弹簧32a的下端与该第一限位台阶311a的上表面抵接,该第一复位弹簧32a的另一端与该第一限位座33a抵接,从而给该第一限位销31a提供一个朝向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方向的回复力。
第一限位座33a包括N形的支架 332a以及设置于该支架332a上的第二限位套管331a,该支架332a的顶壁上开设有供第一限位销31a穿过的穿孔,该第二限位套管331a环绕该穿孔设置,该支架332a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安装在该第一导引组件123的导引座1232上。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图3,该第二锁止机构30b包括第二限位销31b、第二复位弹簧33b。该第二限位销31b的上端穿过该第一导引管122并与该第二传动机构40b的端部连接。该第二限位销31b的下端用于与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配合,以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锁止或者解锁。
该第二限位销31b的上端开设有第二缺口311b,该第二缺口311b对应的侧壁面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五通孔32b,该第二缺口311b用于供该第二传动机构40b的端部安装于其中,该第五通孔32b用于配合该第二传动机构40a的安装(具体装配关系在后续描述该第二传动机构40b时会详细描述)。
该第二限位销31b的临近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二限位台阶34b,该第二限位台阶34b的下表面用于与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抵接,以防止该第二限位销31b伸入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的距离过长。该第二复位弹簧33b的一端与该第二限位台阶34b的上表面抵接,该第二复位弹簧33b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导引管122内的台阶面抵接,以给该第二限位销31b提供一个朝向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的复位力。
具体的,参见图13,该光信号接收器70设置在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刻度孔的内底面,该光信号发射器60设置在该第一限位销31a靠近该刻度孔的一端的端面上。参见图14,该光信号接收器70设置在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刻度孔的内底面,该光信号发射器60设置在该第二限位销31b靠近该刻度孔的一端的端面上。
请同时参照图1、图2、图6以及图7,该第一传动机构40a包括第一竖直传动组件41a、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第一角架结构43a、第一轴承结构45a、第二轴承结构47a以及第一限位块46a。其中,该第一轴承结构45a以及第一限位块46a均设置于该载物平台11的下表面上。第二轴承结构47a设置于该载物平台11的上表面。
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的一端与该第一操作手柄50a连接,具体为垂直连接。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的另一端与该第一竖直传动组件41a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的两端之间的一个预设部位与该第二轴承结构47a旋转连接作为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的支点。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的一端与该第一竖直传动组件41a的另一端传动连接,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的另一端与该第一角架结构43a的一端连接,该第一角架结构43a的另一端与该第一锁止机构30a的第一限位销31a的上端连接。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的两端之间的预设部位与该第一轴承结构45a可旋转连接作为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的支点,该第一角架结构43a的拐角处与该第一轴承结构45a可旋转连接作为该第一角架结构43a的旋转支点。
具体地,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开设有贯穿至远离该第一操作手柄50a的一端的第三缺口441a,且该第三缺口441a的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穿孔442a、相对的两个第二穿孔443a。对应的,该第二轴承结构47a包括第一基板471a以及垂直设置于该第一基板471a上的第一竖板472a,该第一竖板472a上开设有第三穿孔473a,该第一竖板472a的端部穿设在该第三缺口441a中,且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通过穿过该两个第一穿孔442a以及第三穿孔473a的插销实现可旋转地连接。该第一基板471a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该载物平台11的下表面上 。
该第一竖直传动组件41a包括第一轴承座411a、第一限位杆412a、第一弹簧413a、第一竖直框架414a以及第一限位片415a。
其中,第一轴承座411a的底部与该第一竖直框架414a的顶部连接,该第一轴承座411a上设置的轴承孔与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上的两个第二穿孔443a配合,实现与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的旋转连接,当然,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44a与该第一轴承座411a之间通过一穿过该轴承孔以及该两个第二穿孔443a的插销实现旋转连接。
该第一竖直框架414a的底部与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的一端旋转连接。具体地,该竖直框架414a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轴承结构4141a,该竖直框架414a通过该第三轴承结构4141a与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的一端实现旋转连接。该第一竖直框架414a的底部与顶部之间设置有容纳空间4140a,该第一竖直框架414a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面以及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面,该第一侧壁面以及第二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容纳空间4140a连通的条形孔4142a。该第一限位块46a开设有第四穿孔461a,该第一限位块46a的一端与该载物平台连接,该第一限位块46a另一端通过该第一侧壁面上的条形孔伸入该容纳空间4140a内。该第一限位杆412a穿设在该容纳空间4140a内且穿过该第一限位块46a上的第四穿孔461a,该第一弹簧413a套接于该限位杆412上,且该第一弹簧413a的两端分别与该竖直框架414的顶板以及底板弹性抵接,该第一弹簧413a还与该第一限位块46a固定连接。该第一弹簧413a无论是在该第一竖直传动组件41a向下移动或者向上移动均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向上移动时,通过该第一弹簧413a位于该第一限位块46a上面的部分进行缓冲和复位,向下移动时,通过该第一弹簧413a位于该第一限位块46a下面的部分进行缓冲和复位。且该第一限位块46a还可以对该第一竖直传动组件41a起到水平面的X方向的限位作用。该第一限位片415a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连接于该第一限位块的端部上,该第一限位片415a与该竖直框架414a的第一侧壁面抵接,该第一限位片415a的宽度大于该条形孔4142a的宽度。从而使得该第一限位片415a起到对该第一竖直传动组件41a进行水平面上的Y方向进行限位的作用,该X方向与该Y方向垂直。
请参照图8,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包括厚度不同的第一杆部421a以及第二杆部422a,该第二杆部422a的厚度大于该第一杆部421a的厚度。该第二杆部422a的远离该第一杆部421a的一端开设有供第一角架43a的一端安装的第五缺口4221a。该第五缺口4221a对应的两相对的侧壁分别开设有一V形孔4222a,该第五缺口4221a对应的两相对的侧壁分别开设第五穿孔4223a, 该第一杆部421a的远离该第二杆部422a的一端开设有第六穿孔4211a。第六穿孔4211a为条状,或者说呈跑道状,该第六穿孔4211a的长度大于插设于其中的插销的直径,使得该插销不仅可以旋转,还可以沿着该第六穿孔4211a移动。
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通过穿过该第六穿孔4211a以及该第三轴承结构4141a上轴承孔的插销实现与该第三轴承结构4141a旋转连接。第六穿孔4211a呈条形,且该条形的第六穿孔4211a的两端均呈圆弧状。
该第一轴承结构45a包括一第一长轴承452a以及一第一短轴承451a。第一长轴承452a以及第一短轴承451a上均设置有轴承孔。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通过穿过第五穿孔4223a以及该第一长轴承452a上的轴承孔的插销实现与该第一长轴承452a的旋转连接,并以该第一长轴承452a作为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的支点。
该第一角架结构43a包括呈预定夹角连接的第一支板431a以及第二支板432a,优选为垂直连接。该第一支板431a与该第二支板432a为一体结构。该第一支板431a上远离该第二支板432a的一端开设有第七穿孔4321a,该第二支板432a的的远离该第一支板431a的一端开设有第八穿孔4311a,该第一支板431a以及第二支板432a的交界处开设第九穿孔4322a。其中,该第八穿孔4321a为条形孔,例如可以呈跑道状,也即是说,该第八穿孔4321a的长度大于该插设于其中的插销的直径,使得该插销不仅可以旋转,还可以沿着该第八穿孔4321a移动。
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与该第一角架结构43a的第一支板431a通过穿过该第八穿孔4311a以及该V形孔4222a的插销实现旋转连接,该第一角架结构43a通过穿过该第九穿孔4322a以及该短轴承451上的轴承孔的插销实现旋转连接,且该第一短轴承451a作为该第一角架结构43a的支点。该第一角架结构43a的第二支板432a的端部穿设在该第一限位销31a的上端的第一缺口312a中,并通过穿过该两个第四通孔313a以及该第七穿孔4321a的插销实现与该第一限位销31a的铰接。
请同时参照图1、图2、图9以及图10,该第二传动机构40b包括第二竖直传动组件41b、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第二角架结构43b、第四轴承结构45b、第五轴承结构47b以及第二限位块46b。其中,该第四轴承结构45b以及第二限位块46b均设置于该载物平台11的下表面上。第五轴承结构47b设置于该载物平台11的上表面。
该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的一端与该第二操作手柄50b连接,具体为垂直连接。该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的另一端与该第二竖直传动组件41b的一端连接,该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的两端之间的一个预设部位与该第五轴承结构47b旋转连接作为该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的支点。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的一端与该第二竖直传动组件41b的另一端传动连接,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的另一端与该第二角架结构43b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角架结构43b的另一端与该第二锁止机构30b的第二限位销31b的上端连接。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的两端之间的预设部位与该第四轴承结构45b可旋转连接作为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的支点,该第二角架结构43b的拐角处与该第四轴承结构45b可旋转连接作为该第二角架结构43b的旋转支点。
具体地,该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开设有贯穿至远离该第二操作手柄50b的一端的第十三缺口,且该第十三缺口的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十一穿孔442b、相对的两个第十二穿孔443b。对应的,该第五轴承结构47b包括第二基板471b以及垂直设置于该第二基板471b上的第二竖板472b,该第二竖板472b上开设有第十三穿孔473b,该第二竖板472b的端部穿设在该第十三缺口中,且该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通过穿过该两个第十一穿孔442b以及第十三穿孔473b的插销实现可旋转地连接。该第二基板471b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该载物平台11的下表面上 。
该第二竖直传动组件41b包括第二轴承座411b、第二限位杆412b、第二弹簧413b、第二竖直框架414b以及第二限位片415b。
其中,第二轴承座411b的底部与该第二竖直框架414b的顶部连接,该第二轴承座411b上设置的轴承孔与该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上的两个第十二穿孔443b配合,实现与该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的旋转连接,当然,该第三水平杠杆结构44b与该第二轴承座411b之间通过一穿过该第二轴承座411b上的轴承孔以及该两个第十二穿孔443b的插销实现旋转连接。
该第二竖直框架414b的底部与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的一端旋转连接。具体地,该第二竖直框架414b的底部设置有第六轴承结构4141b,该第二竖直框架414b通过该第六轴承结构4141b与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的一端实现旋转连接。该第二竖直框架414b的底部与顶部之间设置有容纳空间4140b,该第二竖直框架414b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三侧壁面以及两个相对的第四侧壁面,该第三侧壁面以及第四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容纳空间4140b连通的条形孔4142b。该第二限位块46b开设有第十四穿孔461b,该第二限位块46b的一端与该载物平台连接,该第二限位块46b另一端通过该第三侧壁面上的条形孔伸入该容纳空间4140b内。该第二限位杆412b穿设在该容纳空间4140b内且穿过该第二限位块46b上的第十四穿孔461b,该第二弹簧413b套接于该第二限位杆412b上,且该第二弹簧413b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二竖直框架414b的顶板以及底板弹性抵接,该第二弹簧413b还与该第二限位块46b固定连接。该第二弹簧413b无论是在该第二竖直传动组件41b向下移动或者向上移动均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向上移动时,通过该第二弹簧413b位于该第二限位块46b上面的部分进行缓冲和复位,向下移动时,通过该第二弹簧413b位于该第二限位块46b下面的部分进行缓冲和复位。且该第二限位块46b还可以对该第二竖直传动组件41b起到水平面的X方向的限位作用。该第二限位片415b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连接于该第二限位块的端部上,该第二限位片415b与该第二竖直框架414b的第三侧壁面抵接,该第二限位片415b的宽度大于该条形孔4142b的宽度。从而使得该第二限位片415b起到对该第二竖直传动组件41b进行水平面上的Y方向进行限位的作用,该X方向与该Y方向垂直。
请参照图11,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包括厚度不同的第三杆部421b以及第四杆部422b,该第四杆部422b的厚度大于该第三杆部421b的厚度。该第四杆部422b的远离该第三杆部421b的一端开设有供第二角架结构43b的一端安装的第十五缺口4221b。该第十五缺口4221b对应的两相对的侧壁分别开设有一V形孔4222b,该第十五缺口4221b对应的两相对的侧壁分别开设第十五穿孔4223b, 该第三杆部421b的远离该第四杆部422b的一端开设有第十六穿孔4211b。
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通过穿过该第十六穿孔4211b以及该第六轴承结构4141b上轴承孔的插销实现与该第六轴承结构4141b旋转连接。第十六穿孔4211b呈条形,且该条形的第十六穿孔4211b的两端均呈圆弧状。第十六穿孔4211b为条状,或者说呈跑道状,该第十六穿孔4211b的长度大于插设于其中的插销的直径,使得该插销不仅可以旋转,还可以沿着该第十六穿孔4211b移动。
该第四轴承结构45b包括一第二长轴承452b以及一第二短轴承451b。第二长轴承452b以及第二短轴承451b上均设置有轴承孔。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通过穿过第十五穿孔4223b以及该第二长轴承452b上的轴承孔的插销实现与该第二长轴承452b的旋转连接,并以该第二长轴承452b作为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的支点。
该第二角架结构43b包括呈预定夹角连接的第三支板431b以及第四支板432b,优选为垂直连接。该第三支板431b与该第四支板432b为一体结构。该第三支板431b上远离该第四支板432b的一端开设有第十七穿孔4311b,该第四支板432b的的远离该第三支板431b的一端开设有第十八穿孔4321b,该第三支板431b以及第四支板432b的交界处开设第十九穿孔4322b。其中,该第十八穿孔4321b为条形孔,例如可以呈跑道状。
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与该第二角架结构43b的第三支板431b通过穿过该第十八穿孔4321b以及该V形孔4222b的插销实现旋转连接,该第二角架结构43b通过穿过该第十九穿孔4322b以及该短轴承451上的轴承孔的插销实现旋转连接,且该第二短轴承451b作为该第二角架结构43b的支点。该第二角架结构43b的第四支板432b的端部穿过设置在该第一连接筒121的侧壁上的缺口伸入该第一连接筒121中,且该第四支板432b的端部位于该第二限位销31b的上端的第二缺口311b中,该第四支板432b通过穿过该两个第五通孔32b以及该第十八穿孔4321b的插销实现铰接或者可旋转连接。其中,该第十八穿孔4321b为条形孔,例如可以呈跑道状,也即是说,该第十八穿孔4321b的长度大于该插设于其中的插销的直径,使得该插销不仅可以旋转,还可以沿着该第十八穿孔4321b移动。
请参照12,当将该第一操作手柄50a向上提时,该第一水平杠杆结构顺时针旋转,推动该第一竖直传动组件41a向下移动,该第一竖直传动组件41a推动该第二水平杠杆结构42a顺时针旋转,使得该第一角架结构43a的第一支板431a的端部沿着该V形孔4222a移动至该V形孔4222a的底部,从而使得该第一角架结构43a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该第一锁止机构30a的第一限位销31a朝向远离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的方向移动,从而与该第一刻度结构211a分离,进而将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解锁,此时,可以调整该载物平台机构10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的相对角度。
当将该第二操作手柄50b向上提时,该第二水平杠杆44b结构逆时针旋转,推动该第二竖直传动组件41b向下移动,该第二竖直传动组件41b推动该第四水平杠杆结构42b逆时针旋转,使得该第二角架结构43b的第三支板431b的端部沿着该V形孔4222b移动至该V形孔4222b的底部,从而使得该第二角架结构44b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该第二锁止机构30b的第二限位销31b朝向远离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的方向移动,从而与该第二刻度结构211b分离,进而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解锁,此时,可以调整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20b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20a的相对角度。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以及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调整该载物平台机构在两个平面上的角度,可以满足对承载于该载物平台机构上的器件的位置进行精确调整的效果,并且由于该两个锁止机构的存在,可以避免出现误操作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平台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第一操作手柄、第一传动机构、第一锁止机构、第二操作手柄、第二传动机构、第二锁止机构、光信号发射器、光信号接收器、控制器以及显示屏幕;该载物平台机构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可旋转地连接,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可旋转地连接,且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旋转面与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的旋转面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上开设有多个指示其旋转角度的第一刻度结构,该第一操作手柄与该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该第一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该第一锁止机构传动连接,该第一操作手柄用于通过该第一传动机构带动该第一锁止机构选择性地与一第一刻度结构连接从而将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锁死,或者通过该第一传动机构带动该第一锁止机构与该第一刻度结构分离从而将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解锁;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上开设有多个指示其旋转角度的第二刻度结构,该第二操作手柄与该第二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该第二锁止机构传动连接,该第二操作手柄用于通过该第二传动机构带动该第二锁止机构选择性与一第二刻度结构连接从而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锁死,或者通过该第二传动机构带动该第二锁止机构与该第二刻度结构分离从而将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解锁;该第一刻度结构和该第二刻度结构内均设置有该光信号接收器,该第一锁止机构和该第二锁止机构靠近该第一刻度结构和该第二刻度结构的端部均设置有该光信号发射器;该控制器与该光信号发射器、该光信号接收器和该显示屏幕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物平台机构包括载物平台以及连接筒组件,该连接筒组件设置于该载物平台的下表面,该连接筒组件用于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筒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筒、第一导引管以及第一导引组件;该第一连接筒设置于该载物平台的底面上且采用螺栓或者螺钉固定,该第一连接筒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环状的台阶面,该第一导引管的侧壁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连接环以及第二连接环,该第一连接环以及第二连接环分别与该两个间隔设置的环状的台阶面通过螺栓连接;该第一导引管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旋转连接,以及用于供该第二锁止机构穿设于其中;该第一导引组件套设于该第一连接筒的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引组件包括套环以及导引座,该导引座设置于该套环的外壁上,该套环用于套设于该第一连接筒的外侧壁上,该导引座上开设有供该第一锁止机构穿过的第一导引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角度调节盘以及第一轴承;该第一角度调节盘与该连接筒组件的第一导引管旋转连接;该第一轴承包括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该两个第一立板均垂直连接于该第一角度调节盘的底面;该两个第一立板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轴承孔;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安装于该两个第一立板之间,并通过该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轴承孔实现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可旋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角度调节盘为圆形板状,其中心处开设有一圆形的第一通孔,且沿着该第一通孔设置有圆环状的第四连接环,该第四连接环用于与该连接筒组件的第一导引管旋转连接;该多个第一刻度结构沿着该第一角度调节盘圆周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该第一角度调节盘的正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角度调节盘以及第二转轴、两个第二限位套环以及两个保护盖;该第二角度调节盘的圆心处开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二转轴穿过该两个第一轴承孔以及该第三通孔从而实现与该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的可旋转连接;且该第二角度调节盘位于该两个第一立板之间,该两个第二限位套环套接于该第二转轴的两端,该两个保护盖分别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于该第一轴承上第一轴承孔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角度调节盘呈半圆形的圆盘状,该第二角度调节盘的圆弧面上均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第二刻度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刻度结构为刻度孔,该第一锁止机构为插销结构;该光信号接收器设置在该刻度孔的内底面,该光信号发射器设置在该插销结构靠近该刻度孔的一端的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刻度结构为刻度孔,该第二锁止机构为插销结构;该光信号接收器设置在该刻度孔的内底面,该光信号发射器设置在该插销结构靠近该刻度孔的一端的端面上。
CN201820991303.8U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Active CN208451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1303.8U CN208451546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1303.8U CN208451546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1546U true CN208451546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70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1303.8U Active CN208451546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15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8434A (zh) * 2018-06-26 2018-11-16 广东广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8434A (zh) * 2018-06-26 2018-11-16 广东广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51546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US9250054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and positioning method
CN103116043B (zh) 曲柄摇杆复合式俯仰角度调整天线测试架
CN108544438A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451569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457486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451568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108818434A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629695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451566U (zh) 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624457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026284U (zh) 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垂直度检测尺
CN108789312A (zh) 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451567U (zh) 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457480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629373U (zh) 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108748022A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451561U (zh) 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08451565U (zh) 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JP4123271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輝度測定装置
CN100463014C (zh) 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盲文书写装置
CN21931809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测绘用测绘仪
CN108466237A (zh) 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CN210111777U (zh) 一种多角度联动装置
CN108687728A (zh) 可调节角度的载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