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1215U - 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1215U
CN208451215U CN201821148958.5U CN201821148958U CN208451215U CN 208451215 U CN208451215 U CN 208451215U CN 201821148958 U CN201821148958 U CN 201821148958U CN 208451215 U CN208451215 U CN 208451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sleeve
block
blocks
trapezoidal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89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湘
王亚平
杜方孟
盛超
包胜军
韩喜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489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1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1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12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削工装,包括磨削套筒和设置在磨削套筒上的多个弹性磨削块,多个弹性磨削块连接在磨削套筒上且多个弹性磨削块的一端均穿过磨削套筒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形成磨削部。本实用新型能对喷涂涂层后的轴端部进行磨削,保证了磨削后轴端部的圆柱度且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工装,尤其涉及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高速通过曲线和道岔或静止停放在设置超高的曲线上时,侧滚增加明显,一侧轮重减载,遇到强横向风时,甚至出现倾覆失稳情况,安全性降低。需要增加车辆的侧滚刚度以限制其侧滚角,但又不能影响车辆的浮沉、横摆、摇头、伸缩和点头等振动特性。
目前在对某些轨道车辆的抗侧滚扭杆装置进行检修时,发现扭杆轴端部有锈蚀现象,其中很多抗侧滚扭杆装置超过检修标准。由于抗侧滚扭杆装置的高报废率,导致该产品检修成本高昂,且目前某些轨道车辆上的抗侧滚扭杆装置是在国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国产化开发的,其结构大部分沿用了国外原型结构,改进难度较大,另外近年来某些轨道车辆上的抗侧滚扭杆装置每年产值约1亿元,产值规模大,特别是产品已陆续达到检修期,检修市场规模也非常可观。
扭杆轴锈蚀后在进行返修时,采用表面喷涂涂层的工艺来对产品局部进行修复和完善。但是,由于采用喷涂工艺容易导致涂层的厚度在扭杆轴端部的分布不均匀,无法保证扭杆轴端部的圆柱度。在现有技术中,是利用砂纸局部打磨的方式进行后续打磨加工的,但是这种方式还是不能很好的将扭杆轴端部的圆柱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且工作强度较大,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经过检索,暂未检索到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的专利文献。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使其能对喷涂涂层后的轴端部进行磨削,保证磨削后轴端部的圆柱度且操作起来方便快捷,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其能对喷涂涂层后的轴端部进行磨削,保证了磨削后轴端部的圆柱度且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磨削工装,其包括磨削套筒和设置在磨削套筒上的多个弹性磨削块,多个弹性磨削块连接在磨削套筒上且多个弹性磨削块的一端均穿过磨削套筒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形成磨削部。
优选的,弹性磨削块包括磨削块和弹性件,在磨削套筒上开有多个限位槽,多个磨削块分别放置在多个限位槽中;限位槽使得磨削块的一端能伸入到磨削套筒中且限位槽能对磨削块的另外一端进行限位,通过弹性件与磨削块的另外一端相接触将磨削块弹性的压紧在限位槽中,使得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从而将多个磨削块弹性的连接在磨削套筒上。
优选的,沿磨削套筒径向,所述限位槽的截面为梯形状,梯形状限位槽的上底边靠近磨削套筒的中心轴线一侧,梯形状限位槽的下底边远离磨削套筒的中心轴线一侧;沿磨削套筒径向,所述磨削块的截面也设置为梯形状,梯形状磨削块的上底边靠近磨削套筒的中心轴线一侧,梯形状磨削块的下底边远离磨削套筒的中心轴线一侧;
梯形状磨削块的上底边小于梯形状限位槽的上底边且梯形状磨削块的下底边大于梯形状限位槽的上底边。
优选的,在所述梯形状磨削块的上底边上开有弧形内凹槽。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一条弹簧一,利用弹簧一缠绕到放置有多个磨削块的磨削套筒外部上,从而利用弹簧一与多个磨削块的另外一端相接触将多个磨削块弹性的压紧在多个限位槽中,使得多个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
优选的,所述磨削套筒包括外套筒和设置在外套筒中的内套筒,外套筒和内套筒固接在一起,将多个限位槽设置在内套筒上;所述弹性件为多个弹簧二,将多个弹簧二分别设置在在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多个弹簧二的一端均与外套筒的内壁相接触,多个弹簧二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多个磨削块的另外一端相接触,从而利用多个弹簧二将多个磨削块弹性的压紧在多个限位槽中,使得多个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磨削时,利用分布不均的涂层处所受到的弹性磨削块的不同反作用力来自动调整涂层各处的磨削量,从而对涂层进行弹性磨削,保证了磨削后轴端部的圆柱度且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限位槽对磨削块进行限位,保证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中但又不会全部落入到磨削套筒中,从而保证了磨削工装的顺利进行。在磨削块的上底边上开有弧形内凹槽,能增大与涂层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磨削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轴端部喷涂涂层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磨削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磨削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利用弹性磨削块进行弹性磨削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位于一个限位槽处的磨削套筒径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磨削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磨削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轴端部,2.涂层,3. 弹性磨削块,311. 磨削块,312. 弹性件,4. 磨削套筒,411. 外套筒,412. 内套筒,5. 限位槽,6. 弧形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在进行喷涂修复时,轴端部喷涂后的尺寸大于要求尺寸,这时再利用磨削工装对喷涂有涂层的轴端部进行打磨,使得轴端部的尺寸达到要求尺寸。但是,如图1所示,轴端部1进行喷涂后,附着在轴端部1上的涂层2的厚度是分布不均的,如图中的A处位于涂层厚处,B处位于涂层薄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利用一般的磨削工装进行打磨的话,就很难保证轴端部的圆柱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施例1: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磨削工装,其包括磨削套筒4和设置在磨削套筒4上的多个弹性磨削块3,多个弹性磨削块3连接在磨削套筒4上且多个弹性磨削块3的一端均穿过磨削套筒4伸入到磨削套筒4的内部中形成磨削部;进行磨削时,将喷有涂层的轴端部插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使得多个弹性磨削块3均弹性的与轴端部1上的涂层2相接触,再转动磨削套筒4,利用磨削套筒4上的多个弹性磨削块3对轴端部1上的涂层2进行弹性磨削。在轴端部插入到磨削套筒之前,各个弹性磨削块均处于常态,当轴端部插入到磨削套筒之后,由于弹性磨削块是具有弹性的,因此,受到涂层的挤压会使得各个弹性磨削块处于预压缩状态,此时,在分布不均的涂层处所受到的弹性弹性磨削块的反作用力也是不同的,本实施例在进行磨削时,利用分布不均的涂层处所受到的弹性磨削块的不同反作用力来自动调整涂层各处的磨削量,从而对涂层进行弹性磨削,保证了磨削后轴端部的圆柱度且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4所示,进行磨削时,旋转磨削套筒,利用弹性磨削块对轴端部上的厚涂层处(A处)所产生的较大磨削力加大所述厚涂层处的磨削量以及利用弹性磨削块对轴端部上的薄涂层处(B处)所产生的较小磨削力减小所述薄涂层处的磨削量,从而利用磨削套筒上的多个弹性磨削块对轴端部上的涂层进行弹性磨削。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弹性磨削块3包括磨削块311和弹性件312,在磨削套筒4上开有多个限位槽5,多个磨削块311分别放置在多个限位槽5中;限位槽5使得磨削块311的一端能伸入到磨削套筒4中且限位槽5能对磨削块311的另外一端进行限位,通过弹性件312与磨削块311的另外一端相接触将磨削块311弹性的压紧在限位槽5中,使得磨削块311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4的内部中,从而将多个磨削块311弹性的连接在磨削套筒4上。在本实施例中,磨削块311的长度方向与磨削套筒4的轴向相互平行,多个限位槽5沿磨削套筒4的周向分布在磨削套筒4上且多个限位槽5中,两两相对的限位槽5关于磨削套筒4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这样设置能保证磨削套筒旋转磨削时的动平衡,提高磨削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磨削块311设置有4块,磨削套筒4可由电钻带动低速转动。
磨削步骤为:
1)、进行磨削前,先将多个磨削块311分别放置在多个限位槽5中,限位槽5使得磨削块311的一端(即磨削部)能伸入到磨削套筒4中且限位槽5能对磨削块311的另外一端进行限位,避免磨削块311全部落入到磨削套筒4中;再利用弹簧一缠绕到放置有多个磨削块311的磨削套筒4外部上,从而利用弹簧一与多个磨削块311的另外一端相接触将多个磨削块311弹性的压紧在多个限位槽5中,使得多个磨削块311的一端(即磨削部)伸入到磨削套筒4的内部中;
2)、再拉动多个磨削块311的另外一端,使得多个磨削块311的一端从磨削套筒的内部中回缩一定距离处于收缩状态,这样主要是为了避开带有涂层的轴端部,便于轴端部的插入;
3)、再将喷有涂层的轴端部1插入到磨削套筒4的内部中,然后再松开多个磨削块311的另外一端,在弹簧一的回复力作用下,使得多个磨削块311的一端重新伸入到磨削套筒4的内部与轴端部1上的涂层2相接触,再旋转磨削套筒4进行磨削。
在进行磨削时,控制磨削套筒4旋转磨削的同时,还控制磨削套筒4沿轴端部的轴向来回移动磨削,这样能进一步保证磨削后轴端部的圆柱度。
如图5所示,沿磨削套筒径向,所述限位槽5的截面为梯形状,梯形状限位槽5的上底边靠近磨削套筒4的中心轴线一侧,梯形状限位槽5的下底边远离磨削套筒4的中心轴线一侧;沿磨削套筒径向,所述磨削块311的截面也设置为梯形状,梯形状磨削块311的上底边靠近磨削套筒4的中心轴线一侧,梯形状磨削块311的下底边4远离磨削套筒的中心轴线一侧;
梯形状磨削块311的上底边L1小于梯形状限位槽5的上底边L2且梯形状磨削块311的下底边L3大于梯形状限位槽5的上底边L2。这样设置能对磨削块进行限位,保证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中但又不会全部落入到磨削套筒中,从而保证了磨削工装的顺利进行。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弹性件312为一条弹簧一,利用弹簧一缠绕到放置有多个磨削块的磨削套筒4外部上,再将弹簧一的头部和尾部连接起来,从而利用弹簧一与多个磨削块311的另外一端相接触将多个磨削块311弹性的压紧在多个限位槽5中,使得多个磨削块311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4的内部中。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弹簧一分别捆住磨削块的头部、尾部和中间部,这样能进一步提高磨削质量。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磨削步骤为:
S1、先将喷有涂层的轴端部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
S2、再将多个磨削块放置到多个限位槽中;
S3、再将弹簧一缠绕到放置有多个磨削块的磨削套筒外部上,从而利用弹簧一与多个磨削块的另外一端相接触将多个磨削块弹性的压紧在多个限位槽中,使得多个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与轴端部上的涂层相接触,再旋转磨削套筒进行磨削。
实施例3: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梯形状磨削块311的上底边上开有弧形内凹槽6。这样能增大与涂层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磨削质量。
实施例4: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磨削套筒4包括外套筒411和设置在外套筒411中的内套筒412,外套筒411和内套筒412固接在一起,将多个限位槽5设置在内套筒412上;所述弹性件312为多个弹簧二,将多个弹簧二分别设置在在外套筒411和内套筒412之间,多个弹簧二的一端均与外套筒411的内壁相接触,多个弹簧二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多个磨削块311的另外一端相接触,从而利用多个弹簧二将多个磨削块311弹性的压紧在多个限位槽5中,使得多个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4的内部中。在本实施例中,每块磨削块上均设置有三根弹簧二,分别分布在磨削块的头部、尾部和中间部的位置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磨削时,利用分布不均的涂层处所受到的弹性磨削块的不同反作用力来自动调整涂层各处的磨削量,从而对涂层进行弹性磨削,保证了磨削后轴端部的圆柱度且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限位槽对磨削块进行限位,保证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中但又不会全部落入到磨削套筒中,从而保证了磨削工装的顺利进行。在磨削块的上底边上开有弧形内凹槽,能增大与涂层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磨削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磨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削套筒和设置在磨削套筒上的多个弹性磨削块,多个弹性磨削块连接在磨削套筒上且多个弹性磨削块的一端均穿过磨削套筒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形成磨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工装,其特征在于:弹性磨削块包括磨削块和弹性件,在磨削套筒上开有多个限位槽,多个磨削块分别放置在多个限位槽中;限位槽使得磨削块的一端能伸入到磨削套筒中且限位槽能对磨削块的另外一端进行限位,通过弹性件与磨削块的另外一端相接触将磨削块弹性的压紧在限位槽中,使得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从而将多个磨削块弹性的连接在磨削套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沿磨削套筒径向,所述限位槽的截面为梯形状,梯形状限位槽的上底边靠近磨削套筒的中心轴线一侧,梯形状限位槽的下底边远离磨削套筒的中心轴线一侧;沿磨削套筒径向,所述磨削块的截面也设置为梯形状,梯形状磨削块的上底边靠近磨削套筒的中心轴线一侧,梯形状磨削块的下底边远离磨削套筒的中心轴线一侧;
梯形状磨削块的上底边小于梯形状限位槽的上底边且梯形状磨削块的下底边大于梯形状限位槽的上底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削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梯形状磨削块的上底边上开有弧形内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磨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一条弹簧一,利用弹簧一缠绕到放置有多个磨削块的磨削套筒外部上,从而利用弹簧一与多个磨削块的另外一端相接触将多个磨削块弹性的压紧在多个限位槽中,使得多个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磨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套筒包括外套筒和设置在外套筒中的内套筒,外套筒和内套筒固接在一起,将多个限位槽设置在内套筒上;所述弹性件为多个弹簧二,将多个弹簧二分别设置在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多个弹簧二的一端均与外套筒的内壁相接触,多个弹簧二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多个磨削块的另外一端相接触,从而利用多个弹簧二将多个磨削块弹性的压紧在多个限位槽中,使得多个磨削块的一端伸入到磨削套筒的内部中。
CN201821148958.5U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51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8958.5U CN208451215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8958.5U CN208451215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1215U true CN208451215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7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8958.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51215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12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7633A (zh) * 2018-07-20 2018-11-0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端部磨削方法及磨削工装
CN109955156A (zh) * 2019-05-06 2019-07-02 苏州辰晟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管件内表面进行精加工的治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7633A (zh) * 2018-07-20 2018-11-0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端部磨削方法及磨削工装
CN108747633B (zh) * 2018-07-20 2023-09-2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端部磨削方法及磨削工装
CN109955156A (zh) * 2019-05-06 2019-07-02 苏州辰晟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管件内表面进行精加工的治具
CN109955156B (zh) * 2019-05-06 2019-12-31 日照铸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对管件内表面进行精加工的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51215U (zh) 一种轴端部磨削工装
CN209394451U (zh) 一种钣金喷漆用漆面抛光机
CN108972354B (zh) 一种叶片喷丸表面数控磨削光整加工方法
CN103769984B (zh) 一种砂带打磨机
CN108747633A (zh) 一种轴端部磨削方法及磨削工装
CN103737473A (zh) 一种基于抛光机磨砂轮的抛光装置和抛光方法
CN108789001B (zh) 一种钢管内壁毛刺去除方法
CN201760821U (zh) 一种安装于木工砂光机的磨片
CN211103146U (zh) 轮辋精加工装置
CN206795543U (zh) 一种毛化轧辊表面抛光装置
CN105328582A (zh) 曲轴磨削装置
CN105127867A (zh) 一种机械抛光系统
CN111451911B (zh) 超硬砂轮修复工具及使用方法
CN112792654A (zh) 轮辋精加工装置
CN209191395U (zh) 一种防护式涂胶辊
CN205817603U (zh) 一种用于轮毂轴承单元外法兰滚道磨削的砂轮的修整装置
CN2625106Y (zh) 汽车后桥外圆端面专用磨床
CN207387471U (zh) 一种复合成型砂轮
CN205950495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多条打磨机头
CN205310076U (zh) 曲轴磨削设备
CN202114635U (zh) 喷砂房
CN110788767A (zh) 一种镜片抛光用复合型金刚石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CN2925742Y (zh) 大型矫直机辊面修磨器
CN108312048A (zh) 一种3c产品充电接口壳高光工艺
CN203993508U (zh) 柔性研磨网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