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6353U - 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6353U
CN208436353U CN201820775328.4U CN201820775328U CN208436353U CN 208436353 U CN208436353 U CN 208436353U CN 201820775328 U CN201820775328 U CN 201820775328U CN 208436353 U CN208436353 U CN 208436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side plate
baffle
helix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753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鑫磊
李瑞洋
张兆刚
马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7753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6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6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63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包括:车体、集球滚轴、导球装置、挡板传送装置、行走装置和驱动装置:车体包括底板、后板和侧板,侧板安装于底板两侧、并与后板形成首端具有开口的壳体;集球滚轴位于壳体首端的开口处,集球滚轴两端与侧板转动搭接,集球滚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刷毛;导球装置包括支架、螺旋线分球装置和风扇,支架固定于侧板上,螺旋线分球装置包括依次连接于支架上的螺旋线盘体和旋扫刷,风扇设置于螺旋线分球装置的底部,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的顶部。挡板传送装置设置在集球滚轴和导球装置之间;通过采用旋扫式收球和螺旋线理球机构实现快速、高精度的羽毛球拾球理球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拾球理球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而初学者在学习羽毛球时需要大量的发球练习,需要学习者耗费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去做与练球无关的拾球理球工作,严重影响练习效果。
因此,人们致力于研究羽毛球拾球理球的设备,但是,目前关于羽毛球的此类设备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是严重匮乏的,究其原因,是因为篮球、乒乓球等都是规则的球体,而羽毛球却是异形的,而且羽毛很脆弱,即使收集到一起也不好整理,因此现有的设备很多都存在着理球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而且由于羽毛球正球需求空间较大,导致研发的此类设备体型偏大,实际操作使用也不方便,给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带来了很大的苦恼。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拾球理球精度高、体积小、使用便捷的拾球理球一体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通过采用螺旋线理球机构和旋扫式收球实现高效、快速、高精度的羽毛球拾球理球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集球滚轴、导球装置、挡板传送装置、行走装置和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后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两侧、并与所述后板形成首端具有开口的壳体;
所述集球滚轴位于所述壳体首端的开口处,所述集球滚轴两端与所述侧板转动搭接,所述集球滚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刷毛;
所述导球装置包括支架、螺旋线分球装置和风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侧板上,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包括依次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螺旋线盘体和旋扫刷,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的底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的顶部;
所述挡板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球滚轴和所述导球装置之间,并且所述挡板传送装置与所述侧板转动搭接;
所述行走装置位于所述车体的底端,驱动所述车体行走;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集球滚轴、所述旋扫刷和所述挡板传送装置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旋扫式毛刷收球和挡板输送机构,实现快速收球和传送功能,通过风扇作用延长羽毛球下落摆正时间,通过单电机驱动三个机构运转,减小设备体积,通过螺旋线分球提升分球精准度,整体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和实用性,节省人力、操作简单。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还包括收球装置,所述收球装置包括换桶盘、集球桶和导球漏斗,所述换桶盘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换桶盘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所述集球桶,所述螺旋线盘体的螺旋线收尾处设置有所述导球漏斗,所述导球漏斗固定于所述侧板上,所述导球漏斗与任意一个所述集球桶对应,所述换桶盘通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换桶驱动电机驱动;羽毛球通过旋扫刷从螺旋线盘体上扫入导球漏斗,进入集球桶,当一个集球桶装满后,换桶驱动电机驱动换桶盘转动,更换集球桶,实现高速、快捷的拾球理球。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还包括扫盘装置,所述扫盘装置包括扫盘杆、扫盘电机和扫盘,所述扫盘杆一端设置有扫盘电机和扫盘,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壳体首端的所述侧板底部,通过扫盘装置旋扫辅助,将散落的羽毛球旋扫至所述集球滚轴的前方,提高了集球效率。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所述刷毛为柔性刷毛,保证收球过程中不伤球。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所述风扇通过风扇座固定于所述后板上,所述风扇座上安装有风扇罩,通过所述风扇作用,缩小球竖直落下的空间,减小了所述车体的整体面积。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所述集球滚轴下方设置有集球铲,所述集球铲两端安装于所述侧板上,通过所述集球铲进行辅助铲球工作,更有利于所述集球滚轴的拾球效果。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所述导球装置顶部设置有导球桶,所述导球桶的边沿固定于所述后板和所述侧板的顶部边沿,所述导球桶限制羽毛球的下落范围,保证羽毛球从所述挡板传送带的最高处掉落后,垂直方向指向所述螺旋线盘体。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所述挡板传送装置包括挡板传送主动轴、挡板传送从动轴和挡板传送带,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两端与所述侧板转动搭接,所述挡板传送从动轴两端与所述侧板转动搭接,所述挡板传送带套装在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和所述挡板传送从动轴上,所述挡板传送从动轴位于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的顶部,所述挡板传送带向所述后板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挡板传送带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挡板,通过所述挡板传送带将将羽毛球运送至所述导球桶顶部,通过挡板的设置,更有利于羽毛球的稳定传送。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两个后车轮、两个车轮驱动电机和万向轮,所述后车轮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所述车轮驱动电机通过车轮传动轴连接所述车轮,所述车轮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中部,通过所述行走装置实现所述一体机的自动行走收球功能。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还包括旋扫刷从动轴和旋扫刷主动轴,所述旋扫刷从动轴一端与所述旋扫刷连接,另一端形成有锥齿轮一,旋扫刷主动轴的一端形成有锥齿轮二,另一端与所述侧板转动搭接,所述锥齿轮一与所述锥齿轮二搭配,通过锥齿轮配合传动,实现单电机驱动,节省空间。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驱动轴固定连接带轮一,所述带轮一通过同步带一带动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通过同步带二带动所述旋扫刷主动轴,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通过同步带三带动所述集球滚轴,采用单电机通过同步带、齿轮传动将动力同时传递给所述挡板传送带、所述集球滚轴和所述旋扫刷,通过不同的传动比达到不同转速,运行效率高且节省空间。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所述旋扫刷为多叶旋翼结构,通过在所述螺旋线盘体上旋转旋扫羽毛球,旋扫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中,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后部顶端的灯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灯柱上的报警灯和灯罩,当出现故障或所述集球桶装满后进行报警提醒,可靠性更强。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带有柔软刷毛的滚轴进行拾球、通过带有挡板的传送带输送到高处,拾球效率高,而且不易伤球;
2、通过在导球桶下方设置风扇,延长羽毛球下落摆正时间,减小设备体积,小巧灵活;
3、通过螺旋线和旋扫刷配合分球,分球效果好,精度高;
4、单电机通过同步带、齿轮传动将动力同时驱动挡板传送带、集球滚轴和旋扫刷,运行效率高且节省空间;
5、通过换桶盘转动多个集球桶更换集球,自动化程度更高、集球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视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线分球装置和风扇的结构线条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装置的主体连接图。
在图1中:
1为车体,21为刷毛,22为集球铲,11为底板,12为后板,51为车轮,52为万向轮。
在图2中:
13为侧板,21为刷毛,3为导球装置,32为支架,4为挡板传送装置,43为挡板传送带,44为挡板,7为收球装置,71为换桶盘,72为通孔,8为扫盘装置,81为扫盘杆,82为扫盘电机,83为扫盘。
在图3中:
2为集球滚轴,5为行走装置,9为报警装置,91为灯柱,92为灯罩。
在图4中:
31为导球桶,32为支架,33为螺旋线分球装置,331为螺旋线盘体,332为旋扫刷,34为风扇,341为风扇座,342为风扇罩,73为导球漏斗。
在图5中:
2为集球滚轴,23为直齿轮一,35为旋扫刷从动轴,351为锥齿轮一,36为旋扫刷主动轴,361为锥齿轮二,362为带轮六,41为挡板传送主动轴,411为带轮二,412为带轮三,413为带轮四,6为驱动装置,61为电机,62为驱动轴,63为带轮一,64为中转轴,641为带轮五,642为直齿轮二,65为同步带一,66为同步带二,67为同步带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1至附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包括:车体1、集球滚轴2、导球装置3、挡板传送装置4、行走装置5和驱动装置6:
其中,车体1包括底板11、后板12和侧板13,侧板13安装于底板11两侧、并与后板12形成首端具有开口的壳体;
集球滚轴2位于车体1首端的开口处,集球滚轴2两端与侧板13转动搭接,集球滚轴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刷毛21;
导球装置3包括支架32、螺旋线分球装置33和风扇34,支架32固定于侧板13上,螺旋线分球装置33包括依次连接于支架32上的螺旋线盘体331和旋扫刷332,风扇34设置于螺旋线分球装置33的底部,风扇34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33的顶部;
挡板传送装置4设置在集球滚轴2和导球装置3之间,并且挡板传送装置4与侧板13转动搭接;
行走装置5位于车体1的底端,驱动车体1行走;
驱动装置6驱动集球滚轴2、旋扫刷332和挡板传送装置4转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收球装置7,收球装置7包括换桶盘71、集球桶和导球漏斗73,换桶盘71设置于底板11上,换桶盘71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72,通孔72内设置有集球桶,螺旋线盘体331的螺旋线收尾处设置有导球漏斗73,导球漏斗73固定于侧板13上,导球漏斗73与任意一个集球桶对应,换桶盘71通过设置于底板11上的换桶驱动电机驱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扫盘装置8,扫盘装置8包括扫盘杆81、扫盘电机82和扫盘83,所述扫盘杆81一端设置有扫盘电机82和扫盘83,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壳体首端的所述侧板13底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风扇34通过风扇座341固定于后板12上,风扇座341上安装有风扇罩34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集球滚轴2下方设置有集球铲22,集球铲22两端安装于侧板13上。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导球装置3顶部设置有导球桶31,导球桶31的边沿固定于后板12和侧板13的顶部边沿。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挡板传送装置4包括挡板传送主动轴41、挡板传送从动轴42和挡板传送带43,挡板传送主动轴41两端与侧板13转动搭接,挡板传送从动轴42两端与侧板13转动搭接,挡板传送带43套装在挡板传送主动轴41和挡板传送从动轴42上,挡板传送从动轴42位于挡板传送主动轴41的顶部,挡板传送带43向后板12方向倾斜设置,挡板传送带4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挡板4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旋扫刷332为多叶旋翼结构。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行走装置5包括两个后车轮51、两个车轮驱动电机和万向轮52,后车轮51安装于侧板13上,车轮驱动电机通过车轮传动轴连接车轮51,车轮驱动电机设置于底板11上,万向轮52设置于底板11中部,车轮41为尼龙车轮。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线分球装置33还包括旋扫刷从动轴35和旋扫刷主动轴36,旋扫刷从动轴35一端与旋扫刷332连接,另一端形成有锥齿轮一351,旋扫刷主动轴36的一端形成有锥齿轮二361,另一端与侧板13转动搭接,锥齿轮一351与锥齿轮二361搭配。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1,电机61通过驱动轴62固定连接带轮一63,驱动轴62通过轴承五与侧板13连接,挡板传送主动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二4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的带轮三412和带轮四413,集球滚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一23,集球滚轴2和挡板传送主动轴41之间设置于中转轴64,中转轴64通过轴承六与侧板13连接,中转轴64同轴固定连接带轮五641和直齿轮二642,旋扫刷主动轴36靠近侧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轮六362,带轮一63与带轮二411通过同步带一65连接,带轮三412通过同步带二66与带轮六362连接,带轮四413通过同步带三67与带轮五641连接,直齿轮一23与直齿轮二642搭配。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61启动,驱动轴62带动带轮一63转动,带轮一63通过同步带一65带动带轮二411转动,带轮二411带动挡板传送主动轴41转动,驱动挡板传送带43传动;挡板传送主动轴41带动带轮三412和带轮四413,带轮三412通过同步带二66带动带轮五641转动,带轮五641带动旋扫刷主动轴36和锥齿轮二361转动,锥齿轮二361带动锥齿轮一351和旋扫刷从动轴35转动,旋扫刷从动轴35带动旋扫刷332转动;带轮四413通过通过同步带三67带动带轮六362和直齿轮一23转动,直齿轮一23带动直齿轮二642转动,直齿轮二642带动集球滚轴2转动。
电机61选用额定电压12V、额定电流0.3A的直流减速电动机,额定转速50转/分钟,最大功率为3.6W;电机61与挡板传送主动轴41的中心距是90.7mm,同步带一65、同步带二66和同步带三67使用S2M、60齿节径38.197mm、齿宽5mm型号。挡板传送主动轴41的设计转速是每分钟62.5转。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报警装置9,报警装置9包括设置于侧板13后部顶端的灯柱91,以及设置于灯柱91上的报警灯和灯罩9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车轮驱动电机驱动车轮51运行前进,电机61启动,集球滚轴2、挡板传送带43和旋扫刷332转动,扫盘电机82驱动扫盘83转动,扫盘83将周边散落的羽毛球扫至车体1前方,集球滚轴2转动,将前方的羽毛球通过刷毛21带入车体1内的挡板传送带43上,通过挡板传送带43输送至导球桶31顶端后掉入导球桶31内,通过风扇34的风力作用,延长羽毛球下落时间,使羽毛球摆正,球头向下落入螺旋线盘体331上,通过旋扫刷332旋扫进入导球漏斗73后,最后进入集球桶,当一个集球桶集满后,换桶驱动电机驱动换桶盘71转动,更换集球桶再次进行集球。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集球滚轴(2)、导球装置(3)、挡板传送装置(4)、行走装置(5)和驱动装置(6):
其中,所述车体(1)包括底板(11)、后板(12)和侧板(13),所述侧板(13)安装于所述底板(11)两侧、并与所述后板(12)形成首端具有开口的壳体;
所述集球滚轴(2)位于所述壳体首端的开口处,所述集球滚轴(2)两端与所述侧板(13)转动搭接,所述集球滚轴(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刷毛(21);
所述导球装置(3)包括支架(32)、螺旋线分球装置(33)和风扇(34),所述支架(32)固定于所述侧板(13)上,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33)包括依次连接于所述支架(32)上的螺旋线盘体(331)和旋扫刷(332),所述风扇(34)设置于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33)的底部,所述风扇(34)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33)的顶部;
所述挡板传送装置(4)设置在所述集球滚轴(2)和所述导球装置(3)之间,并且所述挡板传送装置(4)与所述侧板(13)转动搭接;
所述行走装置(5)位于所述车体(1)的底端,驱动所述车体(1)行走;
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集球滚轴(2)、所述旋扫刷(332)和所述挡板传送装置(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球装置(7),所述收球装置(7)包括换桶盘(71)、集球桶和导球漏斗(73),所述换桶盘(71)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换桶盘(71)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72),所述通孔(72)内设置有所述集球桶,所述螺旋线盘体(331)的螺旋线收尾处设置有所述导球漏斗(73),所述导球漏斗(73)固定于所述侧板(13)上,所述导球漏斗(73)与任意一个所述集球桶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扫盘装置(8),所述扫盘装置(8)包括扫盘杆(81)、扫盘电机(82)和扫盘(83),所述扫盘杆(81)一端设置有扫盘电机(82)和扫盘(83),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壳体首端的所述侧板(13)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34)通过风扇座(341)固定于所述后板(12)上,所述风扇座(341)上安装有风扇罩(3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球滚轴(2)下方设置有集球铲(22),所述集球铲(22)两端安装于所述侧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球装置(3)顶部设置有导球桶(31),所述导球桶(31)的边沿固定于所述后板(12)和所述侧板(13)的顶部边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传送装置(4)包括挡板传送主动轴(41)、挡板传送从动轴(42)和挡板传送带(43),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41)两端与所述侧板(13)转动搭接,所述挡板传送从动轴(42)两端与所述侧板(13)转动搭接,所述挡板传送带(43)套装在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41)和所述挡板传送从动轴(42)上,所述挡板传送从动轴(42)位于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41)的顶部,所述挡板传送带(43)向所述后板(12)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挡板传送带(4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挡板(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扫刷(332)为多叶旋翼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分球装置(33)还包括旋扫刷从动轴(35)和旋扫刷主动轴(36),所述旋扫刷从动轴(35)一端与所述旋扫刷(332)连接,另一端形成有锥齿轮一(351),旋扫刷主动轴(36)的一端形成有锥齿轮二(361),另一端与所述侧板(13)转动搭接,所述锥齿轮一(351)与所述锥齿轮二(361)搭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1),所述电机(61)通过驱动轴(62)固定连接带轮一(63),所述带轮一(63)通过同步带一(65)带动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41),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41)通过同步带二(66)带动所述旋扫刷主动轴(36),所述挡板传送主动轴(41)通过同步带三(67)带动所述集球滚轴(2)。
CN201820775328.4U 2018-05-23 2018-05-23 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36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5328.4U CN208436353U (zh) 2018-05-23 2018-05-23 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5328.4U CN208436353U (zh) 2018-05-23 2018-05-23 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6353U true CN208436353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92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7532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36353U (zh) 2018-05-23 2018-05-23 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63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5678A (zh) * 2019-03-18 2019-05-14 许昌学院 一种体育用羽毛球快速收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5678A (zh) * 2019-03-18 2019-05-14 许昌学院 一种体育用羽毛球快速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2224B (zh) 一种半自动网球捡球和发球车的发球装置
CN207708447U (zh) 一种羽毛球收集筛选整理装置
CN108744438A (zh) 一种乒乓球捡球装置
CN208436353U (zh) 一种羽毛球拾球理球一体机
CN208097277U (zh) 一种羽毛球捡拾装置
CN114011038A (zh) 一种无拍网球陪练装置
CN112891873A (zh) 一种网球发球捡球一体机
CN109621360A (zh) 一种循环式篮球投接球训练装置
CN105942927A (zh) 吸尘器刷头及包括其的吸尘器
CN109847302A (zh) 一种乒乓球陪练机器人
CN105709380B (zh) 一种飞盘式自动捡球装置以及自动捡球机
CN104472113A (zh) 一种核桃收集用手推车
CN207137276U (zh) 一种半自动网球捡球器
CN208809403U (zh) 一种机械式乒乓球收集装置
CN208031787U (zh) 一种羽毛球捡球机
CN109568917A (zh) 一种乒乓球训练用自主旋球发球装置
CN112999621B (zh) 一种网球收集机器人
CN209984888U (zh) 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捡球装置
CN212854546U (zh) 网球拾取装置
CN211097427U (zh) 一种体育教育用乒乓球发球器
CN219251593U (zh) 自动拾球装置
CN203440777U (zh) 社区娱乐健身清洁机
CN210992866U (zh) 一种网球训练用便捷式网球收集装置
CN208491970U (zh) 吸尘器地刷以及吸尘器
CN214415565U (zh) 一种体育网球发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