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5742U - 一种穿刺尖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刺尖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435742U CN208435742U CN201721886964.6U CN201721886964U CN208435742U CN 208435742 U CN208435742 U CN 208435742U CN 201721886964 U CN201721886964 U CN 201721886964U CN 208435742 U CN208435742 U CN 2084357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p
- puncture
- puncture tip
- shaft
-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尖端,包括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第一尖端与第二尖端平行;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均包括两个支臂,所述第一尖端的两个支臂相交,所述第二尖端的两个所支臂相交。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尖端的转动灵活,在器械插入时穿刺尖端易于开启,在穿刺器拔出时穿刺尖端易于关闭。并且,穿刺尖端在无芯穿刺器使用之前和插入过程中均不会有不期望的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尖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穿刺器可以建立进入通道,供微创手术器械进入体腔,同时提供气体通道,在体腔内建立气体环境,以便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体腔包括腹腔。
有芯穿刺器与无芯穿刺器均包括密封组件和套管,相同结构的密封组件和套管可适用于无芯穿刺器和有芯穿刺器。本实用新型中无芯穿刺器的密封组件与以及密封组件与套管的连接方式已记载在本申请人之前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包括CN201710216813.8、CN201710216814.2、CN201710299930.5。
本申请人之前提交了数份关于无芯穿刺器的发明专利申请,如CN106333734A、CN106377302A和CN106333733A等。无芯穿刺器的穿刺尖端以及其与套管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对于穿刺器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提出新的穿刺尖端,其可用于无芯穿刺器。
一种穿刺尖端,所述穿刺尖端包括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所述第一尖端与所述第二尖端平行;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均包括两个支臂,所述第一尖端的两个所述支臂相交,所述第二尖端的两个所述支臂相交。
所述第一尖端具有斜向的内表面。
所述第一尖端为内尖端,所述第二尖端为外尖端。
所述穿刺尖端进一步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尖端与所述第二尖端交汇后形成两个臂,每个所述臂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为转轴,
所述转轴为向内延伸的柱形突起。
所述转轴为柱形,其横截面为椭圆。
所述椭圆的长轴与所述穿刺尖端的中心轴线平行。
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臂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穿刺尖端的转动灵活,在器械插入时穿刺尖端易于开启,在穿刺器拔出时穿刺尖端易于关闭。并且,穿刺尖端在无芯穿刺器使用之前和插入过程中均不会有不期望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穿刺尖端开启时无芯穿刺器的示意图;
图2为无芯穿刺器的示意图;
图3为无芯穿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穿刺尖端的示意图;
图5为容置槽与转轴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无芯穿刺器100包括套管2和穿刺尖端1。
套管2为空心管,其具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套管2的第二端由密封组件3进行选择性密封,第一端21由穿刺尖端1选择性开启或闭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套管2的第一端21被穿刺尖端1闭合指的是穿刺尖端1与套管2之间没有相对转动,穿刺尖端1与套2之间共线、相互之间的角度为零,如图2和图3所示。密封组件3的结构以及密封组件3与套管2的连接方式已记载在本申请人之前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包括CN201710216813.8、CN201710216814.2、CN201710299930.5,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4所示,穿刺尖端1包括内尖端、外尖端和两个转轴12。内尖端与外尖端平行,它们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即穿刺尖端1的中心轴线。内尖端和外尖端均包括两个支臂,内尖端的两个支臂相交后形成尖端,外尖端的两个支臂相交后形成尖端。内尖端与外尖端交汇后形成两个臂11,即臂11为内尖端与外尖端共同的部分。穿刺尖端1一体成型。外尖端用于刺穿皮下组织,内尖端用于增加穿刺尖端1整体的强度。内尖端沿穿刺尖端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外尖端。内尖端的除了臂11的内表面之外的内表面是斜向的,所谓“斜向”是指内表面的法线不与穿刺尖端1的中心轴线相交。插入的器械与内尖端的斜向的内表面抵接后,随着器械的继续插入,器械会在斜向的内表面上滑动,促使内尖端进而促使穿刺尖端1以转轴12为轴而转动。一个转轴12位于一个臂11的内表面,另一个转轴12位于另一个臂11的内表面,两个转轴12均为向内延伸的柱形突起,并且转轴12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为椭圆,即转轴12为椭圆柱形突起。并且,在初始状态(包括无芯穿刺器未使用状态和下文中的第一状态)时,转轴12椭圆形外周面的长轴与套管2的中心轴线平行。“内”指的是朝向穿刺尖端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外”指的是远离穿刺尖端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穿刺尖端1与套管2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连接。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套管2的第一端21的外周面的局部为平面,所述平面为配合面,两个配合面对称设置于套管2的第一端21的外周面的直径的两端。两个配合面分别具有容置槽211,两个容置槽211对称设置。如图5所示,容置槽211的上部具有第一宽度W1,下部具有第二宽度W2,第二宽度W2大于第一宽度W1。第一宽度W1略大于转轴12椭圆形外周面的短轴的长度而小于椭圆形外周面的长轴的长度,使得容置槽211的上部可以容置转轴12,同时会限制转轴12在容置槽211的上部内的转动。第二宽度W2大于转轴12椭圆形外周面长轴的长度,因此,容置槽211的下部可以容置转轴12,同时允许转轴12在容置槽211的下部内转动。“上”指的是朝向密封组件3的方向,“下”指的是朝向穿刺尖端1的方向。
用于无芯穿刺器100的连接结构包括:配合面、容置槽211和转轴12。
在无芯穿刺器使用的过程中,穿刺尖端1具有三种状态:
在第一状态,穿刺尖端1的转轴12位于容置槽211的上部内,由于容置槽211的上部对于转轴12的限制,穿刺尖端1不能相对于套管2转动。此时,穿刺尖端1与套管2之间保持共线,即穿刺尖端1的中心轴线与套管2的中心轴线重合。穿刺器向患者体腔内行进,穿刺尖端1受到腹腔壁所施加的、与行进方向相反的力,促使穿刺尖端1的转轴12在穿刺过程中保持在容置槽211的上部内。
当器械插入套管2并从第一端21伸出,与穿刺尖端1的内尖端的斜向的内表面抵接后,由于容置槽211的上部对于转轴12的限制,器械与斜向的内表面的抵接不会使得穿刺尖端1转动,器械的继续插入会推动内尖端下降从而使得穿刺尖端1向下移动,进而使得转轴12由容置槽211的上部移动至容置槽211的下部。此时,穿刺尖端1处在第二状态,即可以转动的状态。如图2所示。
随着器械的进一步插入,器械会在斜向的内表面上滑动,促使内尖端以至于穿刺尖端1以转轴12为轴而转动。转动后的穿刺尖端1处于第三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套管2的第一端21完全被开启。
随着无芯穿刺器100的拔出,穿刺尖端1的外尖端的外表面与患者身体上的穿刺孔的孔壁相接触,所产生的力促使穿刺尖端1产生转动,进而使得穿刺尖端1与套管2共线,由第三状态返回至第二状态,此时可将套管2、穿刺尖端1依次从患者体腔内拔出,实现无芯穿刺器100与患者身体的分离。
由于穿刺尖端1与套管2之间采用转轴12而连接,在转动过程中连接结构需要克服的阻力较小,因而穿刺尖端的转动较灵活。并且,由于容置槽211的限制作用,穿刺尖端1在无芯穿刺器100使用之前和第一状态下均不会有不期望的转动。
Claims (9)
1.一种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尖端包括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所述第一尖端与所述第二尖端平行;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均包括两个支臂,所述第一尖端的两个所述支臂相交,所述第二尖端的两个所述支臂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尖端具有斜向的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尖端为内尖端,所述第二尖端为外尖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尖端进一步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尖端与所述第二尖端交汇后形成两个臂,每个所述臂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转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向内延伸的柱形突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柱形,其横截面为椭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的长轴与所述穿刺尖端的中心轴线平行。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臂的内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19438 | 2017-10-12 | ||
CN2017213194381 | 2017-10-1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435742U true CN208435742U (zh) | 2019-01-29 |
Family
ID=65095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86964.6U Active CN208435742U (zh) | 2017-10-12 | 2017-12-28 | 一种穿刺尖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435742U (zh) |
-
2017
- 2017-12-28 CN CN201721886964.6U patent/CN2084357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64051B (zh) | 一种心包穿刺针组件 | |
CN102727262B (zh) | 腹腔镜手术单切口密封装置 | |
CN103491849A (zh) | 引导护套及引导护套系统 | |
US20150359561A1 (en) | Pericardium puncture needle assembly | |
CN105208915B (zh) | 具有可径向张开的凸缘的扩张插管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8435745U (zh) | 一种无芯穿刺器 | |
CN105193479B (zh) | 双针管套叠式神经阻滞穿刺针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8435742U (zh) | 一种穿刺尖端 | |
CN105769301B (zh) | 一种穿刺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穿刺器 | |
CN208435744U (zh) | 一种无芯穿刺器 | |
CN109646086A (zh) | 一种穿刺尖端 | |
CN208065248U (zh) | 一种无芯穿刺器 | |
CN203988265U (zh) | 内镜多用套管针 | |
CN109646084A (zh) | 一种无芯穿刺器 | |
CN109646085A (zh) | 一种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 | |
CN208065249U (zh) | 一种无芯穿刺器 | |
CN105726075B (zh) | 腹腔镜用腹膜外腔可视球囊扩张器 | |
CN209695326U (zh) |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可弯曲穿刺器 | |
CN109965948A (zh) | 一种无芯穿刺器 | |
CN208435743U (zh) | 一种无芯穿刺器 | |
CN109662759A (zh) | 一种无芯穿刺器 | |
CN109662760A (zh) | 一种用于无芯穿刺器的连接结构 | |
CN109965947A (zh) | 一种无芯穿刺器 | |
CN204543230U (zh) | 一种肾造瘘球囊扩张导管 | |
CN202654166U (zh) | 腹腔镜手术单切口密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