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4012U - 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4012U
CN208434012U CN201821354629.6U CN201821354629U CN208434012U CN 208434012 U CN208434012 U CN 208434012U CN 201821354629 U CN201821354629 U CN 201821354629U CN 208434012 U CN208434012 U CN 208434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group
plate
fingerprint mould
loading plate
positio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46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庾健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llegr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egro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egro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Allegro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46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4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4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4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机壳定位装置、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所述机壳定位装置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定位装置的一侧;所述机壳定位装置包括承载板和夹紧装置,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数个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所对应的承载板的侧边设有对应数量的第一容置槽,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指纹模组定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能准确将指纹模组定位到手机壳中指纹孔的中心位置,提高组装准确率,确保产品的质量,保证手机的美观度,减低不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上设置指纹识别功能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好,方便用户开启手机,且能够防止手机的开启密码泄露。现有的指纹模组通常设置在手机壳上,例如可以将指纹模组设置在手机的盖板的下端,也可以将指纹模组设置在手机的背壳的一端上。通常在将指纹模组贴合于手机壳上时,需要先将指纹模组放置于手机的相应的位置,然后再将手机壳合上,使得指纹模组与手机壳通过点胶方式粘合。现有技术中将指纹模组贴合于手机壳上时,通常是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将指纹模组放置于手机上,这样可能导致指纹模组的位置存在偏差,导致指纹模组的中心偏离手机壳上的指纹孔的中心,不仅影响手机的美观,甚至可能对指纹模组的功能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机壳定位装置、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所述机壳定位装置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定位装置的一侧;所述机壳定位装置包括承载板和夹紧装置,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数个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所对应的承载板的侧边设有对应数量的第一容置槽,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指纹模组定位孔。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弹性夹紧组件、连杆机构和把手,所述弹性夹紧组件分别在所述承载板的第一容置槽内,所述连杆机构在所述承载板的第二容置槽内且分别与所述弹性夹紧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把手在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且与所述连杆机构转动连接。
所述承载板右侧设有两个弹性夹紧组件,所述承载板的后侧设有一个弹性夹紧组件;所述弹性夹紧组件包括U型块、夹紧连接片、压缩弹簧和夹紧挡块,所述U型块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挡块在所述U型块内,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分别对应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夹紧挡块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且顶端凸出所述承载板的顶端面;所述夹紧连接片穿过所述夹紧挡块和U型块,所述夹紧挡块与所述夹紧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在所述U型块与夹紧挡块之间。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板的右侧的弹性夹紧组件的夹紧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在所述第一连杆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把手之间还设有相同结构的U型块,所述第二连杆穿过U型块与把手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为L型结构,所述第三连杆的侧边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底边与所述承载板后侧的弹性夹紧组件的夹紧连接片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侧边与底边的交接处通过转轴与所述承载板活动连接。
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包括指纹模组定位底座、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和指纹模组定位板,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固定在所述承载板的一侧,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板固定在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上,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板上设有与指纹模组外形相对应的放置孔。
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上垂直插入有定位销,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的后端对应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销位置相对应。
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板上开有至少一个长型通孔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外侧设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位置相对应,所述放置座的一侧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能准确将指纹模组定位到手机壳中指纹孔的中心位置,提高组装准确率,确保产品的质量,保证手机的美观度,减低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使用状态图;
图3:连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连杆机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具体实施1: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机壳定位装置2、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5,所述机壳定位装置2固设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5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定位装置2的一侧;所述机壳定位装置2包括承载板4和夹紧装置3,所述承载板4上设有三个定位凸台401,所述定位凸台401所对应的承载板4的侧边设有对应数量的第一容置槽403,所述承载板4的底端设有第二容置槽404,所述第一容置槽403与所述第二容置槽404连通,所述承载板4上设有指纹模组定位孔402。
所述夹紧装置3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弹性夹紧组件302、连杆机构303和把手301,所述弹性夹紧组件302分别在所述承载板4的第一容置槽403内,所述连杆机构303在所述承载板4的第二容置槽404内且分别与所述弹性夹紧组件302活动连接,所述把手301在所述连杆机构303的一端且与所述连杆机构303转动连接。
所述承载板4右侧设有两个弹性夹紧组件302,所述承载板4的后侧设有一个弹性夹紧组件302;所述弹性夹紧组件302包括U型块302-2、夹紧连接片302-1、压缩弹簧302-4和夹紧挡块302-3,所述U型块302-2与所述承载板4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挡块302-3在所述U型块302-2内,所述第一容置槽403内分别对应设有限位台阶403-1,所述夹紧挡块302-3在所述第一容置槽403内且顶端凸出所述承载板4的顶端面;所述夹紧连接片302-1穿过所述夹紧挡块302-3和U型块302-2,所述夹紧挡块302-3与所述夹紧连接片302-1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302-4在所述U型块302-2与夹紧挡块302-3之间。
所述连杆机构303包括第一连杆303-1、第二连杆303-2和第三连杆303-3,所述第一连杆303-1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板4的右侧的弹性夹紧组件302的夹紧连接片30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03-2在所述第一连杆303-1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连杆30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03-2的一端与所述把手30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03-2与所述把手301之间还设有相同结构的U型块302-2,所述第二连杆303-2穿过U型块302-2与把手3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03-3为L型结构,所述第三连杆303-3的侧边303-3-1与所述第二连杆303-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03-3的底边303-3-2与所述承载板4后侧的弹性夹紧组件302的夹紧连接片302-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03-3的侧边与底边的交接处通过转轴与所述承载板4活动连接。
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5包括指纹模组定位底座501、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和指纹模组定位板503,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501固定在所述承载板4的一侧,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501转动连接,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板503固定在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上,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板503上设有与指纹模组外形相对应的放置孔503-1。
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501上垂直插入有定位销504,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的后端对应设有定位孔502-1,所述定位孔502-1与所述定位销504位置相对应,当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往承载板4反向旋转后,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上的定位孔502-1套入指纹模组定位底座501上定位销504,将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进行卡紧定位。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的前端设有拉手506,所述拉手506是螺钉,所述拉手506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固定连接,便于作业人员对于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的翻转时的拿取作业。
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板503上开有两个长型通孔503-1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当指纹模组定位板503位置出现偏移,可通过长型通孔503-1调整指纹模组定位板503在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上的位置,确保指纹模组安装在手机壳的指纹孔中间位置。
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501外侧设有放置座6,所述放置座6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位置相对应,所述放置座6的一侧有挡板7,所述挡板7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当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5定位完成后,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往后翻转放置在所述放置座6上,等待下一次作业。
工作步骤:
1.请参阅图4,将承载板4一侧的把手301压着U型块302-2向外旋转拨动,带动第一连杆303-1向把手301方向移动,第二连杆303-2在第一连杆303-1的移动下带动承载板4右端的夹紧连接片302-1和夹紧块压住弹簧向外位移,第二连杆303-2的底端带动第三连杆303-3的侧边向外移动的同时,第三连杆303-3的底边带动承载板4的后侧的夹紧连接片302-1和夹紧块向外位移,再将手机壳靠着凸台放置在承载板4上,再次拨动把手301,弹性夹紧组件302复位,夹紧块贴着手机壳外壁,弹性压紧。
2.将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翻转到承载板4上方,将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502与指纹模组定位底座501相应卡紧,指纹模组定位板503上的放置孔503-1与承载板4上的指纹模组定位孔402位置相对应,再将指纹模组对应卡在指纹模组定位板503上的放置孔503-1内,完成一次指纹模组定位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能准确将指纹模组定位到手机壳中指纹孔的中心位置,提高组装准确率,确保产品的质量,保证手机的美观度,减低不良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机壳定位装置、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所述机壳定位装置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壳定位装置的一侧;所述机壳定位装置包括承载板和夹紧装置,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数个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所对应的承载板的侧边设有对应数量的第一容置槽,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指纹模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弹性夹紧组件、连杆机构和把手,所述弹性夹紧组件分别在所述承载板的第一容置槽内,所述连杆机构在所述承载板的第二容置槽内且分别与所述弹性夹紧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把手在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且与所述连杆机构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右侧设有两个弹性夹紧组件,所述承载板的后侧设有一个弹性夹紧组件;所述弹性夹紧组件包括U型块、夹紧连接片、压缩弹簧和夹紧挡块,所述U型块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挡块在所述U型块内,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分别对应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夹紧挡块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且顶端凸出所述承载板的顶端面;所述夹紧连接片穿过所述夹紧挡块和U型块,所述夹紧挡块与所述夹紧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在所述U型块与夹紧挡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承载板的右侧的弹性夹紧组件的夹紧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在所述第一连杆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把手之间还设有相同结构的U型块,所述第二连杆穿过U型块与把手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为L型结构,所述第三连杆的侧边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底边与所述承载板后侧的弹性夹紧组件的夹紧连接片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侧边与底边的交接处通过转轴与所述承载板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支架组件包括指纹模组定位底座、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和指纹模组定位板,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固定在所述承载板的一侧,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板固定在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上,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板上设有与指纹模组外形相对应的放置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上垂直插入有定位销,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的后端对应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销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板上开有至少一个长型通孔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底座外侧设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与所述指纹模组定位连接板位置相对应,所述放置座的一侧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CN201821354629.6U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 Active CN208434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4629.6U CN208434012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4629.6U CN208434012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4012U true CN208434012U (zh) 2019-01-25

Family

ID=6509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4629.6U Active CN208434012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40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3703A (zh) * 2019-01-29 2019-04-1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3703A (zh) * 2019-01-29 2019-04-1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
CN109623703B (zh) * 2019-01-29 2020-09-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34012U (zh) 一种新型指纹模组定位装置
KR101677708B1 (ko) 반도체 칩 테스트 소켓
TW201409863A (zh) 夾持裝置及其組件
CN208622119U (zh) 一种指纹模组对位贴装设备
US20230167940A1 (en) Turntable bracket and panel protecting shell using same
JP2003264044A (ja)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CN209354892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8575355U (zh) 一种二极管生产用焊接设备
CN110070813B (zh) 显示屏测试治具
CN107939032A (zh) 便携式检修平台
CN107809019B (zh) 电子设备
CN209414889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08523058U (zh) 柔性线路板弯折治具
CN108921142A (zh) 一种指纹模组对位贴装设备
CN211478491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检测装置
CN210650608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工具箱
US9333437B2 (en) Modular transmit controller
CN206079601U (zh) 移动终端设备支撑座
CN209714265U (zh) 一种手机游戏手柄
CN210380969U (zh) 一种按压联动手机支架
CN208799756U (zh) 一种折叠式触摸游戏枪
CN208723887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通讯装置
CN211195482U (zh) 一种打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959076U (zh) 贴胶治具及贴胶机构
JPH10255943A (ja)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3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301, building 2, No. 16, BAXIN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A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factory building No.2, Beiya, No.3 Industrial Zone, Batou community, Wanjia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LLEGRO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