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0002U - 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430002U CN208430002U CN201820702420.8U CN201820702420U CN208430002U CN 208430002 U CN208430002 U CN 208430002U CN 201820702420 U CN201820702420 U CN 201820702420U CN 208430002 U CN208430002 U CN 2084300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tank
- tank
- backwash
- water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生化段、深度处理段;所述设备本体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且设备本体由生化段及深度处理段两部分构成;所述深度处理段由絮凝反应池、沉淀池及滤池构成;所述絮凝反应池将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后,反应形成絮凝矾花颗粒,从而便于沉淀池进行沉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在不需要任何动力的条件下实现滤池的反冲洗和过滤状态的循环,节省了机电设备和药剂的投入,同时可实现无人自动操作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设备采用MBR膜进行固液分离的深度处理,处理后水的水质较好,但MBR膜过滤处理需长时间曝气震动膜体,同时需要每9分钟进行气洗,每2小时进行水洗,每2~4周进行在线化学清洗或离线化学清洗。这就需要除MBR膜以外的硬件,如:曝气风机、回流泵、产水泵、反洗泵。这些设备都是长时间运行使用,能耗很大,设备维护工作也较大。同时在MBR膜进行化学清洗时还会消耗次氯酸钠、盐酸等药剂。化学清洗后的水为酸性,还需要投加药剂中和后才能排放。MBR膜的化学清洗也让很多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操作人员,操作困难。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需要机电设备,耗能大,管理维护不便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需要机电设备,耗能大,管理维护不便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生化段、深度处理段、絮凝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操作间、反冲洗水箱、厌氧池、好氧池、电动三通阀、进水口、溢水口、加药设备、消毒设备、流量计、电磁阀、滤池进水管、滤池虹吸管、风机、水泵、排气管;所述设备本体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且设备本体由生化段及深度处理段两部分构成;所述生化段由厌氧池及好氧池构成,且厌氧池采用生物移动床工艺,潜污泵将污水从进水口流入设备进水管,通过进水管流入厌氧池及好氧池的底部,将污水均匀分布在厌氧池的底部;所述厌氧池的水下设置搅拌机,充分搅拌污水,使污水均匀混合,且厌氧池装填生物填料,使厌氧菌繁殖附着在生物填料之上,通过厌氧菌降解各类有机物,厌氧池污水水力停留1.5小时后,污水从厌氧池上部溢流出水口流入好氧池;所述好氧池采用生物移动床工艺,同时好氧池的底部增加了曝气装置,且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5小时;所述深度处理段由絮凝反应池、沉淀池及滤池构成;所述絮凝反应池将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后,反应形成絮凝矾花颗粒,从而便于沉淀池进行沉淀;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管,排泥管通过回流泵将池底活性污泥抽出后泵入生化段的厌氧池内,进行活性污泥回流,提高厌氧池微生物含量,提高生化降解能力,同时沉淀池多余污泥定时通过阀门排放;所述沉淀池溢流出水口处安装滤池进水管,滤池进水管从滤池底部与滤池虹吸管,通过电动三通阀连接;所述滤池顶部设置一根DN20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一个电磁阀,电磁阀后面安装一个流量计;所述反冲洗水箱的上部溢流口为整个设备本体的溢水口;所述操作间内设置有风机,且风机与好氧池相连通;所述操作间内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与厌氧池及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操作间设置有加药设备及消毒设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侧打开,滤池虹吸管出口关闭,且滤池处于过滤状态时,电动三通阀处于此运行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侧关闭,滤池虹吸管出口打开,且滤池处于反冲洗状态时,电动三通阀处于此运行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滤池顶部设置有一根DN20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一个电磁阀,电磁阀后面安装一个流量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反冲洗水箱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且溢水口为整个设备本体的出水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滤池虹吸管过滤状态时作为进水管的一部分,反冲洗时其进水功能通过电动三通阀的切换变更为虹吸排水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所述絮凝反应池分三段,每段内部填装微涡流絮凝反应球,且所述微涡流絮凝反应球为ABS材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所述絮凝反应池的每段底部各设置一个排泥阀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侧打开,滤池虹吸管出口关闭,且滤池处于过滤状态时,电动三通阀处于此运行状态的设置,沉淀后的水通过滤池进水管引入滤池虹吸管,通过滤池虹吸管进入滤池的上部,水流向下进入滤料,水流穿过滤料时,滤料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被拦截了杂质的水经过滤池配水区出口,进入反冲洗水箱。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侧关闭,滤池虹吸管出口打开,且滤池处于反冲洗状态时,电动三通阀处于此运行状态的设置,将反冲洗水箱的清水,通过虹吸作用反抽入滤池内部。
3、本实用新型通过滤池顶部设置有一根DN20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一个电磁阀,电磁阀后面安装一个流量计的设置,当滤池内部因为滤料拦截污物后,滤池内部液位升高,上部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当滤池内部空气排出完后,滤池内待滤水会通过排气管流出,此时排气管流量计监测到流量信号,通过污水处理设备PLC控制柜,控制排气管上的电磁阀关闭,同时控制电动三通阀切换阀门,使滤池进入反冲洗状态。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在不需要任何动力的条件下实现滤池的反冲洗和过滤状态的循环,节省了机电设备和药剂的投入,同时可实现无人自动操作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冲洗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冲洗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设备本体1、生化段2、深度处理段3、絮凝反应池4、沉淀池5、滤池6、操作间7、反冲洗水箱8、厌氧池9、好氧池10、电动三通阀11、进水口12、溢水口13、加药设备14、消毒设备15、流量计16、电磁阀17、滤池进水管18、滤池虹吸管19、风机20、水泵21、排气管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生化段2、深度处理段3、絮凝反应池4、沉淀池5、滤池6、操作间7、反冲洗水箱8、厌氧池9、好氧池10、电动三通阀11、进水口12、溢水口13、加药设备14、消毒设备15、流量计16、电磁阀17、滤池进水管18、滤池虹吸管19、风机20、水泵21、排气管22;设备本体1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且设备本体1由生化段2及深度处理段3两部分构成;生化段2由厌氧池9及好氧池10构成,且厌氧池9采用生物移动床工艺,潜污泵将污水从进水口12流入设备进水管,通过进水管流入厌氧池9及好氧池10的底部,将污水均匀分布在厌氧池9的底部;厌氧池9的水下设置搅拌机,充分搅拌污水,使污水均匀混合,且厌氧池9装填生物填料,使厌氧菌繁殖附着在生物填料之上,通过厌氧菌降解各类有机物,厌氧池污水水力停留1.5小时后,污水从厌氧池上部溢流出水口流入好氧池;好氧池10采用生物移动床工艺,同时好氧池10的底部增加了曝气装置,且好氧池10水力停留时间为4.5小时;深度处理段3由絮凝反应池4、沉淀池5及滤池6构成;絮凝反应池4将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后,反应形成絮凝矾花颗粒,从而便于沉淀池5进行沉淀;沉淀池5底部设置排泥管,排泥管通过回流泵将池底活性污泥抽出后泵入生化段的厌氧池内,进行活性污泥回流,提高厌氧池微生物含量,提高生化降解能力,同时沉淀池多余污泥定时通过阀门排放;沉淀池5溢流出水口处安装滤池进水管18,滤池进水管18从滤池底部6与滤池虹吸管19,通过电动三通阀11连接;滤池顶部设置一根DN20的排气管22,排气管22上安装一个电磁阀17,电磁阀17后面安装一个流量计16;反冲洗水箱8的上部溢流口为整个设备本体1的溢水口13;操作间7内设置有风机20,且风机20与好氧池10相连通;操作间7内设置有水泵21,且水泵21与厌氧池9及沉淀池5相连通;操作间7设置有加药设备14及消毒设备15。
具体的,电动三通阀11的第一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18侧打开,滤池虹吸管19出口关闭,且滤池6处于过滤状态时,电动三通阀11处于此运行状态,沉淀后的水通过滤池进水管18引入滤池虹吸管19,通过滤池虹吸管19进入滤池6的上部,水流向下进入滤料,水流穿过滤料时,滤料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被拦截了杂质的水经过滤池配水区出口,进入反冲洗水箱8。
具体的,电动三通阀11的第二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18侧关闭,滤池虹吸管19出口打开,且滤池处于反冲洗状态时,电动三通阀11处于此运行状态,将反冲洗水箱8的清水,通过虹吸作用反抽入滤池6内部。
具体的,滤池6顶部设置有一根DN20的排气管22,排气管22上安装一个电磁阀17,电磁阀17后面安装一个流量计16,当滤池6内部因为滤料拦截污物后,滤池6内部液位升高,上部空气通过排气管22排出,当滤池6内部空气排出完后,滤池6内待滤水会通过排气管22流出,此时排气管22流量计监测到流量信号,通过污水处理设备PLC控制柜,控制排气管22上的电磁阀17关闭,同时控制电动三通阀11切换阀门,使滤池6进入反冲洗状态。
具体的,反冲洗水箱8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13,且溢水口13为整个设备本体1的出水口,保证始终有足够的清水用于反冲洗。
具体的,滤池虹吸管19过滤状态时作为进水管的一部分,反冲洗时其进水功能通过电动三通阀11的切换变更为虹吸排水管,排水时产生虹吸效应,将反冲洗水箱8的清水,通过虹吸作用反抽入滤池6内部,清水抽入滤池6内部后,使滤料膨胀,滤料之间相互搓揉碰撞,使滤料表面拦截的污物剥离,剥离后的污物随着排水通过虹吸排水管,排出滤池6。
具体的,絮凝反应池4分三段,每段内部填装微涡流絮凝反应球,且微涡流絮凝反应球为ABS材质,坚固耐腐蚀,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具体的,絮凝反应池4的每段底部各设置一个排泥阀门,在需要对池底进行排泥或放空时,可独立操作,同时避免各段的串水影响絮凝效果。
具体实施步骤:
在使用该装置时,电动三通阀11的第一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18侧打开,滤池虹吸管19出口关闭,且滤池6处于过滤状态时,电动三通阀11处于此运行状态,沉淀后的水通过滤池进水管18引入滤池虹吸管19,通过滤池虹吸管19进入滤池6的上部,水流向下进入滤料,水流穿过滤料时,滤料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被拦截了杂质的水经过滤池6配水区出口,进入反冲洗水箱8,另外反冲洗水箱8上部溢流口13为整个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口,处理后的水经溢流口13,流出经消毒后排放或回用,在反冲洗水箱8上设置溢流口13的目的是保证始终有足够的清水用于反冲洗,当滤料拦截污物到一定周期,滤料饱和,滤料之间的缝隙会越来越小,当滤料缝隙小到不足以时进水过滤完时,滤池内液位会逐步增高,当滤池6内被水充满,滤池虹吸管19内没有空气时,反冲洗程序被触发,滤池6顶部设置有一根DN20的排气管22,排气管22上安装一个电磁阀17,电磁阀17后面安装一个流量计16,当滤池6内部因为滤料拦截污物后,滤池6内部液位升高,上部空气通过排气管22排出,当滤池6内部空气排出完后,滤池6内待滤水会通过排气管22流出,此时排气管22流量计监测到流量信号,通过污水处理设备PLC控制柜,控制排气管22上的电磁阀17关闭,同时控制电动三通阀11切换阀门,使滤池6进入反冲洗状态,滤池虹吸管19过滤状态时作为进水管的一部分,反冲洗时其进水功能通过电动三通阀11的切换变更为虹吸排水管,排水时产生虹吸效应,将反冲洗水箱8的清水,通过虹吸作用反抽入滤池6内部,清水抽入滤池6内部后,使滤料膨胀,滤料之间相互搓揉碰撞,使滤料表面拦截的污物剥离,剥离后的污物随着排水通过虹吸排水管,排出滤池6,当虹吸排水管将反冲洗水箱8的水抽到虹吸排水管管口液位时,虹吸排水管停止排水,同时倒吸空气进入虹吸排水管内,导致虹吸破坏,整个反冲洗完成,滤料得到清洗。反冲洗完成后,切换电动三通阀11,使滤池虹吸管19关闭,滤池进水管18打开,滤池6重新开始进水,进入正常过滤状态。
综上所述:该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侧打开,滤池虹吸管出口关闭,且滤池处于过滤状态时,电动三通阀处于此运行状态的设置,沉淀后的水通过滤池进水管引入滤池虹吸管,通过滤池虹吸管进入滤池的上部,水流向下进入滤料,水流穿过滤料时,滤料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被拦截了杂质的水经过滤池配水区出口,进入反冲洗水箱;通过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侧关闭,滤池虹吸管出口打开,且滤池处于反冲洗状态时,电动三通阀处于此运行状态的设置,将反冲洗水箱的清水,通过虹吸作用反抽入滤池内部;通过滤池顶部设置有一根DN20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一个电磁阀,电磁阀后面安装一个流量计的设置,当滤池内部因为滤料拦截污物后,滤池内部液位升高,上部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当滤池内部空气排出完后,滤池内待滤水会通过排气管流出,此时排气管流量计监测到流量信号,通过污水处理设备PLC控制柜,控制排气管上的电磁阀关闭,同时控制电动三通阀切换阀门,使滤池进入反冲洗状态;通过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在不需要任何动力的条件下实现滤池的反冲洗和过滤状态的循环,节省了机电设备和药剂的投入,同时可实现无人自动操作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生化段(2)、深度处理段(3)、絮凝反应池(4)、沉淀池(5)、滤池(6)、操作间(7)、反冲洗水箱(8)、厌氧池(9)、好氧池(10)、电动三通阀(11)、进水口(12)、溢水口(13)、加药设备(14)、消毒设备(15)、流量计(16)、电磁阀(17)、滤池进水管(18)、滤池虹吸管(19)、风机(20)、水泵(21)、排气管(2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且设备本体(1)由生化段(2)及深度处理段(3)两部分构成;所述生化段(2)由厌氧池(9)及好氧池(10)构成,且厌氧池(9)采用生物移动床工艺,潜污泵将污水从进水口(12)流入设备进水管,通过进水管流入厌氧池(9)及好氧池(10)的底部,将污水均匀分布在厌氧池(9)的底部;所述厌氧池(9)的水下设置搅拌机,充分搅拌污水,使污水均匀混合,且厌氧池(9)装填生物填料,使厌氧菌繁殖附着在生物填料之上,通过厌氧菌降解各类有机物,厌氧池污水水力停留1.5小时后,污水从厌氧池上部溢流出水口流入好氧池;所述好氧池(10)采用生物移动床工艺,同时好氧池(10)的底部增加了曝气装置,且好氧池(10)水力停留时间为4.5小时;所述深度处理段(3)由絮凝反应池(4)、沉淀池(5)及滤池(6)构成;所述絮凝反应池(4)将絮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后,反应形成絮凝矾花颗粒,从而便于沉淀池(5)进行沉淀;所述沉淀池(5)底部设置排泥管,排泥管通过回流泵将池底活性污泥抽出后泵入生化段的厌氧池内,进行活性污泥回流,提高厌氧池微生物含量,提高生化降解能力,同时沉淀池多余污泥定时通过阀门排放;所述沉淀池(5)溢流出水口处安装滤池进水管(18),滤池进水管(18)从滤池底部(6)与滤池虹吸管(19),通过电动三通阀(11)连接;所述滤池顶部设置一根DN20的排气管(22),排气管(22)上安装一个电磁阀(17),电磁阀(17)后面安装一个流量计(16);所述反冲洗水箱(8)的上部溢流口为整个设备本体(1)的溢水口(13);所述操作间(7)内设置有风机(20),且风机(20)与好氧池(10)相连通;所述操作间(7)内设置有水泵(21),且水泵(21)与厌氧池(9)及沉淀池(5)相连通;所述操作间(7)设置有加药设备(14)及消毒设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三通阀(11)的第一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18)侧打开,滤池虹吸管(19)出口关闭,且滤池(6)处于过滤状态时,电动三通阀(11)处于此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三通阀(11)的第二种运行状态为滤池进水管(18)侧关闭,滤池虹吸管(19)出口打开,且滤池处于反冲洗状态时,电动三通阀(11)处于此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6)顶部设置有一根DN20的排气管(22),排气管(22)上安装一个电磁阀(17),电磁阀(17)后面安装一个流量计(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水箱(8)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13),且溢水口(13)为整个设备本体(1)的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虹吸管(19)过滤状态时作为进水管的一部分,反冲洗时其进水功能通过电动三通阀(11)的切换变更为虹吸排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4)分三段,每段内部填装微涡流絮凝反应球,且所述微涡流絮凝反应球为ABS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4)的每段底部各设置一个排泥阀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02420.8U CN208430002U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02420.8U CN208430002U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430002U true CN208430002U (zh) | 2019-01-25 |
Family
ID=6510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70242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30002U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4300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42146A (zh) * | 2019-03-01 | 2019-06-28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一体化控制的人工湿地尾水组合处理装置 |
-
2018
- 2018-05-11 CN CN201820702420.8U patent/CN20843000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42146A (zh) * | 2019-03-01 | 2019-06-28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一体化控制的人工湿地尾水组合处理装置 |
CN109942146B (zh) * | 2019-03-01 | 2021-06-15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一体化控制的人工湿地尾水组合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29011U (zh) | 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 | |
JP2008100123A (ja) | 水処理機器 | |
CN205773828U (zh) | 一种新型的农村净水机 | |
CN208430002U (zh) | 无动力反洗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5923821A (zh) | 一种除藻设备及其除藻方法 | |
CN205740568U (zh) | 一种除藻设备 | |
CN208541845U (zh) | 一种用于过滤悬浮物的活性砂过滤器 | |
CN208327677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再生装置 | |
CN215602562U (zh) | 一种自清洁循环过滤奶牛饮水槽 | |
CN209322674U (zh) | 节能型深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8561942U (zh) | 一种给水处理装置 | |
CN108083507A (zh) | 一种集成式给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211999321U (zh) |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 |
CN208898701U (zh) | 玻璃钢生化池 | |
CN209537179U (zh) | 一种一体化可移动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 |
CN113647339A (zh) | 一种自清洁循环过滤奶牛饮水槽 | |
CN107029477A (zh) | 反压式过滤净水器 | |
CN106365339A (zh) | 一种净水及中水处理一体机 | |
KR100816714B1 (ko) | 고도정수처리장치 | |
CN221420816U (zh) | 一种自来水生产用沉淀装置 | |
CN20495855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6255897U (zh) | 一种净水及中水处理一体机 | |
CN210419653U (zh) | 一种具有mbr池反冲洗装置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8327594U (zh) | 一种集成式给水处理装置 | |
CN213266146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溢流应急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