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9174U - 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9174U
CN208429174U CN201821047706.3U CN201821047706U CN208429174U CN 208429174 U CN208429174 U CN 208429174U CN 201821047706 U CN201821047706 U CN 201821047706U CN 208429174 U CN208429174 U CN 208429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ock
support leg
bar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77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春阳
胡晨
吴家乐
方振江
李理
吴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JIN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JI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JIN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JI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77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9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9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91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脚撑,旨在提供一种不仅提供支撑方便停车还能方便骑行时搁脚的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它包括横架、支撑架、横杆,所述横架包括第一长杆和第二长杆,横架与摩托车车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所述横杆一端与第一长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长杆连接,横杆内部设有与横杆转动连接的销轴,销轴穿过横杆,销轴一端与第一支撑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脚连接,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可以绕着销轴同步旋转一定角度。当用户骑行摩托车时,两个支撑脚水平横置,脱离地面;当用户停放车辆时,两个支撑脚由水平横置变为竖直布置状态,两个支撑脚与地面接触,作为车辆的支撑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脚撑。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摩托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在使用摩托车时常常会使用脚撑停车。现在市面上的摩托车的脚蹬和脚撑是两个独立的结构,通常是将脚撑设置在前脚蹬和后脚蹬之间。所以不仅要分开生产脚蹬和脚撑,还要在摩托车车架上分别预留给脚蹬和脚撑的安装空间,带来诸多不便,提高了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 203544200 U,授权公告日为2014.04.16,名称为“一种摩托车的辅助脚架”,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辅助脚架,它涉及的支撑脚架的支撑杆为拱形,使支撑稳定,同时在支撑脚加了防滑凸起提高了抓地能力。但是这个摩托车支撑脚架只是作为脚撑的作用,功能略显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提供支撑方便停车还能方便骑行时搁脚的多功能摩托车脚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包括横架、支撑架、横杆,所述横架包括第一长杆和第二长杆,横架与摩托车车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所述横杆一端与第一长杆连接,横杆另一端与第二长杆连接,横杆内部设有与横杆转动连接的销轴,销轴穿过横杆,销轴一端与第一支撑脚连接,销轴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脚连接,第一长杆上设有第一拉杆弹簧,第一拉杆弹簧一端连接第一长杆,第一拉杆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脚,第一长杆上设有第一收起卡槽,第一支撑脚上设有可卡入第一收起卡槽的第一卡扣,第二长杆上设有第二拉杆弹簧,第二拉杆弹簧一端连接第二长杆,第二拉杆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脚,第二长杆上设有第二收起卡槽,第二支撑脚上设有可卡入第二收起卡槽的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卡入第一收起卡槽时,第二卡扣也卡入第二收起卡槽,且此时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均与地面分离。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可以绕着销轴同步旋转一定角度。当用户骑行摩托车时,第一支撑脚与第一长杆卡接,第二支撑脚与第二长杆卡接;当用户停放车辆时,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均由水平横置变为竖直布置状态,第一支撑脚由第一拉杆弹簧支撑提供限位作用,第二支撑脚由第二拉杆弹簧支撑并提供限位作用,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均与地面接触,作为车辆的支撑点。目前市面上摩托车撑脚的收放装置常采用拉杆弹簧的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架上设有嵌槽,横杆嵌设在嵌槽上,横杆位于第一长杆和第二长杆之间。由于第一长杆和第二长杆之间增加了一个横杆,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承受更大的外力,不容易发生变形。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长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后脚蹬,所述第二长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后脚蹬。后脚蹬方便坐在后座的乘客搁脚,增加乘坐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后脚蹬上设有防滑垫,第二后脚蹬上设有防滑垫。防滑垫的设计是为了增强乘坐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脚包括第一前脚蹬和第一支撑杆,第一前脚蹬与第一支撑杆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前脚蹬和第一支撑杆连接处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销轴的一端嵌设在第一铰接孔内;所述第二支撑脚包括第二前脚蹬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前脚蹬与第二支撑杆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前脚蹬和第二支撑杆连接处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销轴的另一端嵌设在第二铰接孔内。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均包括了用于搁脚的脚蹬和用于支撑的支撑杆,实现了两个功能。脚蹬和支撑杆做成一体成型结构,中间没有通过别的方式连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强度,不易发生变形损坏。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竖直体和用于与地面接触的第一水平杆,第一竖直体一端与第一前脚蹬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水平杆连接,第一水平杆与第一竖直体之间的夹角为70至85度;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竖直体和用于与地面接触的第二水平杆,第二竖直体一端与第二前脚蹬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杆连接,第二水平杆与第二竖直体之间的夹角为70至85度。第一水平杆和第二水平杆平行布置。因为摩托车车身会比较重,当使用支撑杆时,用脚先作用在支撑杆的水平杆上,先使水平杆和竖直体连接处的弯角先接触地面,通过杠杆作用,可以用较小的力继续向下踩水平杆,使水平杆最后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对摩托车支撑的功能。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前脚蹬上设有防滑垫。前脚蹬做了防滑装置为司机提供了驾车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脚撑和脚蹬为一体成型结构,节省了材料,简化了结构,使用方便;
由于长杆固定在车身两侧,起到等同于保险杠的保护作用,避免车身直接受撞击;
脚蹬和支撑杆共同构成的支撑脚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满足支撑车身和提供搁脚的地方,实现了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支撑杆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杆放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横架1、第一长杆11、第二长杆12、支撑架2、第一支撑脚21、第一前脚蹬211、第一支撑杆212、第一竖直体2121、第一水平杆2122、第二支撑脚22、第二前脚蹬221、第二支撑杆222、第二竖直体2221、第二水平杆2222、横杆3、销轴4、第一后脚蹬51、第二后脚蹬52、第一铰接孔61、第二铰接孔62、第一收起卡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包括横架1、支撑架2、横杆3,所述横架1包括第一长杆11和第二长杆12,横架1与摩托车车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脚21和第二支撑脚22,所述横杆3一端与第一长杆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长杆12连接,横杆3上设有与横杆3转动连接的销轴4,销轴4穿过横杆3,销轴4一端与第一支撑脚21连接,销轴4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脚22连接,第一长杆11上设有第一拉杆弹簧,第一拉杆弹簧一端连接第一长杆11,第一拉杆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脚,第一长杆11上设有第一收起卡槽7,第一支撑脚21上设有可卡入第一收起卡槽7的第一卡扣,第二长杆12上设有第二拉杆弹簧,第二拉杆弹簧一端连接第二长杆12,第二拉杆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脚22,第二长杆12上设有第二收起卡槽,第二支撑脚22上设有可卡入第二收起卡槽的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卡入第一收起卡槽7时,第二卡扣也卡入第二收起卡槽,且此时第一支撑脚21和第二支撑脚22均与地面分离。第一个支撑脚21和第二支撑脚22可以绕着销轴4同步旋转一定角度。当用户骑行摩托车时,第一支撑脚21与第一长杆11卡接,第二支撑脚22与第二长杆12卡接;当用户停放车辆时,第一支撑脚21和第二支撑脚22均由水平横置变为竖直布置状态,第一支撑脚21由第一拉杆弹簧支撑提供限位作用,第二支撑脚22由第二拉杆弹簧支撑并提供限位作用,第一支撑脚21和第二支撑脚22均与地面接触,作为车辆的支撑点。
如图3所示,此时为支撑架2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支撑脚21和第二支撑脚22均与地面分离。如图4所示,此时为支撑架2放下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支撑脚21和第二支撑脚22均与地面接触。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架1上设有嵌槽,所述横杆3嵌设在嵌槽上。第一长杆11和第二长杆12之间增加了一个横杆3,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承受更大的外力,不容易发生变形。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长杆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后脚蹬51,所述第二长杆1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后脚蹬52。两个后脚蹬方便坐在后座的乘客搁脚,增加乘坐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后脚蹬51上设有防滑垫,第二后脚蹬52上设有防滑垫。防滑垫的设计是为了增强乘坐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脚21包括第一前脚蹬211和第一支撑杆212,第一前脚蹬211与第一支撑杆21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前脚蹬211和第一支撑杆212连接处设有第一铰接孔61,所述销轴4的一端嵌设在第一铰接孔61内;所述第二支撑脚22包括第二前脚蹬221和第二支撑杆222,第二前脚蹬221与第二支撑杆22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前脚蹬221和第二支撑杆222连接处设有第二铰接孔62,所述销轴4的另一端嵌设在第二铰接孔62内。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均包括了用于搁脚的脚蹬和用于支撑的支撑杆,实现了两个功能。脚蹬和支撑杆做成一体成型结构,中间没有通过别的方式连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强度,不易发生变形损坏。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212包括第一竖直体2121和用于与地面接触的第一水平杆2122,第一竖直体2121一端与第一前脚蹬2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水平杆连接,第一水平杆2122与第一竖直体2121之间的夹角为80度;所述第二支撑杆222包括第二竖直体2221和用于与地面接触的第二水平杆2222,第二竖直体2221一端与第二前脚蹬2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杆2222连接,第二水平杆2222与第二竖直体2221之间的夹角接近80度。第一水平杆和第二水平杆平行布置。因为摩托车车身会比较重,当使用支撑杆时,用脚先作用在支撑杆的水平杆上,先使水平杆和竖直体连接处的弯角先接触地面,通过杠杆作用,可以用较小的力继续向下踩水平杆,使水平杆最后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对摩托车支撑的功能。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前脚蹬211上和第二前脚蹬221上均设有防滑垫。前脚蹬做了防滑装置为司机提供了驾车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脚撑和脚蹬做成一体成型结构,节省了材料,简化了结构,使用方便。由于长杆固定在车身两侧,起到等同于保险杠的保护作用。脚蹬和支撑杆共同构成的支撑脚能够根据使用需要发生转动,操作方便。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包括横架、支撑架、横杆,其特征是,所述横架包括第一长杆和第二长杆,横架与摩托车车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所述横杆一端与第一长杆连接,横杆另一端与第二长杆连接,横杆内部设有与横杆转动连接的销轴,销轴穿过横杆,销轴一端与第一支撑脚连接,销轴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脚连接,第一长杆上设有第一拉杆弹簧,第一拉杆弹簧一端连接第一长杆,第一拉杆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脚,第一长杆上设有第一收起卡槽,第一支撑脚上设有可卡入第一收起卡槽的第一卡扣,第二长杆上设有第二拉杆弹簧,第二拉杆弹簧一端连接第二长杆,第二拉杆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脚,第二长杆上设有第二收起卡槽,第二支撑脚上设有可卡入第二收起卡槽的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卡入第一收起卡槽时,第二卡扣也卡入第二收起卡槽,且此时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均与地面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其特征是,所述横架上设有嵌槽,所述横杆嵌设在嵌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长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后脚蹬,所述第二长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后脚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后脚蹬上设有防滑垫,所述的第二后脚蹬上设有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脚包括第一前脚蹬和第一支撑杆,第一前脚蹬与第一支撑杆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前脚蹬和第一支撑杆连接处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销轴的一端嵌设在第一铰接孔内;所述第二支撑脚包括第二前脚蹬和第二支撑杆,第二前脚蹬与第二支撑杆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前脚蹬和第二支撑杆连接处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销轴的另一端嵌设在第二铰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竖直体和用于与地面接触的第一水平杆,第一竖直体一端与第一前脚蹬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水平杆连接,第一水平杆与第一竖直体之间的夹角为70至85度;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竖直体和用于与地面接触的第二水平杆,第二竖直体一端与第二前脚蹬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杆连接,第二水平体与第二竖直体之间的夹角为70至85度,第一水平杆与第二水平杆平行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前脚蹬上设有防滑垫,所述的第二前脚蹬上设有防滑垫。
CN201821047706.3U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29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7706.3U CN208429174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7706.3U CN208429174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9174U true CN208429174U (zh) 2019-01-25

Family

ID=6509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770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29174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9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29174U (zh) 一种多功能摩托车脚撑
KR200456510Y1 (ko) 자전거용 보조바퀴 승강장치
CN203315684U (zh) 一种可拆式两用跳跳鞋
CN210661129U (zh) 刹车结构
CN205952135U (zh) 一种电动车中置折叠儿童座椅
CN104724234B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独轮车
CN220842800U (zh) 一种防滑电瓶车后座踏板
CN109572896B (zh) 一种驾驶省力的独轮电动平衡车
CN203142866U (zh) 新型自行车后座
CN201558499U (zh) 多功能滑板
CN207257887U (zh) 可伸缩调节的自行车脚踏
CN207173827U (zh) 拉杆箱电动车
CN201816695U (zh) 一种舒适型电动车
CN210455066U (zh) 一种防滑电动车
CN214875319U (zh) 可调节靠背的电动摩托车
CN219565355U (zh) 一种平衡车辅助骑行装置
CN211844706U (zh) 一种新型儿童自行车车座
CN210047567U (zh) 滑板车座椅快折结构
CN202054098U (zh) 助力车后座防滑踏板
CN2685187Y (zh) 雪上爬犁
CN203372339U (zh) 一种多功能脚踏滑板车
CN201161107Y (zh) 骑乘式运动玩具
CN208233218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停放支撑装置
CN206391428U (zh) 底座隐藏式跑步机
CN201343121Y (zh) 多功能中间形态箱式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