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4290U -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4290U
CN208424290U CN201821355337.4U CN201821355337U CN208424290U CN 208424290 U CN208424290 U CN 208424290U CN 201821355337 U CN201821355337 U CN 201821355337U CN 208424290 U CN208424290 U CN 208424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upport plate
wall
rotating cylind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53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云
张创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e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e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e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e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53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4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4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42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包括主体、接地柱和转筒,所述主体的顶端内侧贯穿有转轴,且转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活动安置有延伸杆,且延伸杆远离第一支撑板中轴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第二连接轴与延伸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腔室、主体、转筒、接地线和接地柱的设置,且腔室的中轴线与转筒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腔室内侧的转筒外壁活动安置的充电插头能够对使用者的手机进行充电工作,并且当在转筒外壁粘贴上黏性毛刷条,转筒旋转时,则能够对腔室的内壁进行刷除、清洁操作,避免腔室内壁的灰尘对充电插头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时代的进步,太阳能充电设备越来越普及,且一般的太阳能充电设备均能对电动汽车及手机等进行充电工作,太阳能充电设备有着许多的优点,例如:高效、无污染、节约能源损耗等,使得其遍布于人们的生活各处。
现有的太阳能充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太阳能板的调节性能弱,给装置进行充电工作带来不便,并且存在静电现象,时刻危及使用者的安全,造成装置的安全系数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太阳能充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太阳能板的调节性能弱,给装置进行充电工作带来不便,并且存在静电现象,时刻危及使用者的安全,造成装置的安全系数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包括主体、接地柱和转筒,所述主体的顶端内侧贯穿有转轴,且转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活动安置有延伸杆,且延伸杆远离第一支撑板中轴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第二连接轴与延伸杆相连接,且太阳能板靠近第一支撑板中轴线的内侧活动安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主体的内壁安装有通风扇,且主体的内部安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接地柱设置于主体的内部底端,且接地柱的顶部连接有接地线,所述主体的内壁底端安装有防潮圈。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关于主体的中轴线对称,且太阳能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主体的外侧活动设置有充电枪,且主体的外壁内侧开设有腔室,所述转筒活动安装于腔室的内部,且转筒通过活动轴与主体相连接,所述转筒的外壁内侧设置有收纳槽,且转筒的外侧活动安置有充电插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转轴呈垂直状分布,且第一支撑板与延伸杆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外壁安置有齿轮环。
优选的,所述接地柱与接地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接地柱呈垂直状分布于主体的内壁底端,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门轴,且门轴的外壁活动安置有活动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与主体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二支撑板的厚度大于第一支撑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外壁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腔室的截面面积小于主体的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且腔室的中轴线与转筒的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门通过门轴与主体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门的横向轴线与主体的横向轴线相持平。
优选的,所述齿轮环与转轴的顶端外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转轴与第一支撑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通过滑块、滑槽与第二支撑板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与活动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腔室、主体、转筒、接地线和接地柱的设置,且腔室的中轴线与转筒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腔室内侧的转筒外壁活动安置的充电插头能够对使用者的手机进行充电工作,并且当在转筒外壁粘贴上黏性毛刷条,转筒旋转时,则能够对腔室的内壁进行刷除、清洁操作,避免腔室内壁的灰尘对充电插头造成损坏,同时,接地柱与接地线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接地柱与接地线的连接作用下,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性增强,并且通过接地线与接地柱的作用,能够对装置外壁产生的静电进行大地传导操作,防止静电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太阳能板、第一连接轴、第一支撑板和延伸杆的设置,太阳能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构成旋转结构,当延伸杆对太阳能板向远离主体中轴线的外侧进行推动操作时,在第一连接轴的作用下,能够对太阳能板进行连接操作的同时,亦能够对太阳能板的活动方向进行限位处理,提升装置的平稳性,而第一支撑板与延伸杆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第一支撑板与延伸杆的活动连接作用,使得延伸杆在进行延伸工作时,两者之间的阻力减小,避免给工作人员对太阳能板的调节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后期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第二支撑板、主体、活动门、门轴和主体的设置,且第二支撑板的外侧与主体的内壁相贴合,在第二支撑板的作用下,能够对蓄电池工作时需要支撑的地方进行支撑操作,并且通过第二支撑板的作用,使得主体的内部下端构成一个消除静电区,提升装置的工作安全性能,活动门通过门轴与主体构成活动结构,当装置内侧零件出现故障时,通过工作人员人工驱动活动门,并且在门轴的转动作用下,使得活动门与主体进行开启工作,便于工作人员更加快速的对故障零件完成维护工作。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齿轮环、转轴和延伸杆的设置,齿轮环与转轴的顶端外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当需要对延伸杆进行延伸操作时,通过工作人员对第一支撑板进行稳固操作,使得转轴带动齿轮环与延伸杆带有齿牙的一段进行相互啮合操作,便于延伸杆完成对太阳能板的倾斜角度调节工作,提升装置的工作性能。
5、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活动板、滑块、滑槽和第二支撑板的设置,且活动板通过滑块、滑槽与第二支撑板构成滑动结构,当需要对主体内部底端的防潮圈进行拆卸、更换工作时,能够推动活动板,通过其外壁的滑块在滑槽内侧的滑动作用,使得活动板更加便捷的完成开启工作,加快工作人员对防潮圈的更换工作,而在防潮圈内侧的防潮物质的作用下,能够保证装置整体的防潮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的主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的第一支撑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的第二支撑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转轴;3、太阳能板;4、第一支撑板;5、第一连接轴;6、延伸杆;7、第二连接轴;8、伺服电机;9、通风扇;10、蓄电池;11、接地柱;12、接地线;13、防潮圈;14、第二支撑板;15、充电枪;16、腔室;17、充电插头;18、转筒;19、收纳槽;20、活动轴;21、门轴;22、活动门;23、齿轮环;24、活动板;25、滑块;2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包括主体1、转轴2、太阳能板3、第一支撑板4、第一连接轴5、延伸杆6、第二连接轴7、伺服电机8、通风扇9、蓄电池10、接地柱11、接地线12、防潮圈13、第二支撑板14、充电枪15、腔室16、充电插头17、转筒18、收纳槽19、活动轴20、门轴21、活动门22、齿轮环23、活动板24、滑块25和滑槽26,主体1的顶端内侧贯穿有转轴2,且转轴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4与转轴2呈垂直状分布,且第一支撑板4与延伸杆6之间为活动连接,通过第一支撑板4与延伸杆6的活动连接作用,使得延伸杆6在进行延伸工作时,两者之间的阻力减小,避免给工作人员对太阳能板3的调节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后期使用;
转轴2的顶端外壁安置有齿轮环23,齿轮环23与转轴2的顶端外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转轴2与第一支撑板4之间为活动连接,当需要对延伸杆6进行延伸操作时,通过工作人员对第一支撑板4进行稳固操作,使得转轴2带动齿轮环23与延伸杆6带有齿牙的一段进行相互啮合操作,便于延伸杆6完成对太阳能板3的倾斜角度调节工作,提升装置的工作性能,第一支撑板4的内侧活动安置有延伸杆6,且延伸杆6远离第一支撑板4中轴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太阳能板3,太阳能板3关于主体1的中轴线对称,且太阳能板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5构成旋转结构,当延伸杆6对太阳能板3向远离主体1中轴线的外侧进行推动操作时,在第一连接轴5的作用下,能够对太阳能板3进行连接操作的同时,亦能够对太阳能板3的活动方向进行限位处理,提升装置的平稳性;
主体1的外侧活动设置有充电枪15,且主体1的外壁内侧开设有腔室16,腔室16的截面面积小于主体1的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且腔室16的中轴线与转筒18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腔室16内侧的转筒18外壁活动安置的充电插头17能够对使用者的手机进行充电工作,并且当在转筒18外壁粘贴上黏性毛刷条,转筒18旋转时,则能够对腔室16的内壁进行刷除、清洁操作,避免腔室16内壁的灰尘对充电插头17造成损坏,转筒18活动安装于腔室16的内部,且转筒18通过活动轴20与主体1相连接,转筒18的外壁内侧设置有收纳槽19,且转筒18的外侧活动安置有充电插头17,太阳能板3通过第二连接轴7与延伸杆6相连接,且太阳能板3靠近第一支撑板4中轴线的内侧活动安置有第一连接轴5,转轴2的底端设置有伺服电机8,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通风扇9,且主体1的内部安置有第二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4的外侧与主体1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二支撑板14的厚度大于第一支撑板4的厚度,在第二支撑板14的作用下,能够对蓄电池10工作时需要支撑的地方进行支撑操作,并且通过第二支撑板14的作用,使得主体1的内部下端构成一个消除静电区,提升装置的工作安全性能;
第二支撑板1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板24,且活动板24的外壁安装有滑块25,活动板24通过滑块25、滑槽26与第二支撑板14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25与活动板24之间为固定连接,当需要对主体1内部底端的防潮圈13进行拆卸、更换工作时,能够推动活动板24,通过其外壁的滑块25在滑槽26内侧的滑动作用,使得活动板24更加便捷的完成开启工作,加快工作人员对防潮圈13的更换工作,第二支撑板14的内侧设置有滑槽26,第二支撑板14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10,接地柱11设置于主体1的内部底端,且接地柱11的顶部连接有接地线12,接地柱11与接地线1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接地柱11呈垂直状分布于主体1的内壁底端,在接地柱11与接地线12的连接作用下,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性增强,并且通过接地线12与接地柱11的作用,能够对装置外壁产生的静电进行大地传导操作,防止静电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门轴21,且门轴21的外壁活动安置有活动门22,活动门22通过门轴21与主体1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门22的横向轴线与主体1的横向轴线相持平,当装置内侧零件出现故障时,通过工作人员人工驱动活动门22,并且在门轴21的转动作用下,使得活动门22与主体1进行开启工作,便于工作人员更加快速的对故障零件完成维护工作,主体1的内壁底端安装有防潮圈1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太阳能充电设备,首先通过将充电枪15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头进行对接工作,当使用者在对汽车充电的同时,能够通过转筒18外侧活动设置的充电插头17为手机进行充电,而在转筒18内侧的收纳槽19的作用下,能够对手机进行存储操作,并且当在转筒18外壁粘贴上黏性毛刷条,转筒18旋转时,则能够对腔室16的内壁进行刷除、清洁操作,避免腔室16内壁的灰尘对充电插头17造成损坏,而当需要对装置内侧的太阳能板3的角度进行调节工作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8(型号:MPM1141),使得转轴2带动第一支撑板4、延伸杆6等进行旋转操作,便于太阳能板3进行转动工作,确保太阳能板3以最优异的角度接收太阳的照射,加快装置的储电速度,而需要对太阳能板3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工作时,通过工作人员对第一支撑板4进行稳固操作,在伺服电机8的作用下,使得转轴2带动齿轮环23与延伸杆6带有齿牙的一段进行相互啮合操作,便于延伸杆6完成对太阳能板3的倾斜角度调节工作,而当延伸杆6对太阳能板3向远离主体1中轴线的外侧进行推动操作时,在第一连接轴5的作用下,能够对太阳能板3进行连接操作的同时,亦能够对太阳能板3的活动方向进行限位处理,提升装置的平稳性,并且在接地柱11与接地线12的连接作用下,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性增强,并且通过接地线12与接地柱11的作用,能够对装置外壁产生的静电进行大地传导操作,防止静电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包括主体(1)、接地柱(11)和转筒(1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内侧贯穿有转轴(2),且转轴(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内侧活动安置有延伸杆(6),且延伸杆(6)远离第一支撑板(4)中轴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太阳能板(3),所述太阳能板(3)通过第二连接轴(7)与延伸杆(6)相连接,且太阳能板(3)靠近第一支撑板(4)中轴线的内侧活动安置有第一连接轴(5),所述转轴(2)的底端设置有伺服电机(8),所述主体(1)的内壁安装有通风扇(9),且主体(1)的内部安置有第二支撑板(14),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10),所述接地柱(11)设置于主体(1)的内部底端,且接地柱(11)的顶部连接有接地线(12),所述主体(1)的内壁底端安装有防潮圈(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3)关于主体(1)的中轴线对称,且太阳能板(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5)构成旋转结构,所述主体(1)的外侧活动设置有充电枪(15),且主体(1)的外壁内侧开设有腔室(16),所述转筒(18)活动安装于腔室(16)的内部,且转筒(18)通过活动轴(20)与主体(1)相连接,所述转筒(18)的外壁内侧设置有收纳槽(19),且转筒(18)的外侧活动安置有充电插头(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转轴(2)呈垂直状分布,且第一支撑板(4)与延伸杆(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轴(2)的顶端外壁安置有齿轮环(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柱(11)与接地线(1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接地柱(11)呈垂直状分布于主体(1)的内壁底端,所述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门轴(21),且门轴(21)的外壁活动安置有活动门(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外侧与主体(1)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二支撑板(14)的厚度大于第一支撑板(4)的厚度,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板(24),且活动板(24)的外壁安装有滑块(25),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内侧设置有滑槽(2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16)的截面面积小于主体(1)的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且腔室(16)的中轴线与转筒(18)的中轴线相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22)通过门轴(21)与主体(1)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门(22)的横向轴线与主体(1)的横向轴线相持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环(23)与转轴(2)的顶端外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转轴(2)与第一支撑板(4)之间为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4)通过滑块(25)、滑槽(26)与第二支撑板(14)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25)与活动板(24)之间为固定连接。
CN201821355337.4U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24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5337.4U CN208424290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5337.4U CN208424290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4290U true CN208424290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2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533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24290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42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7337A (zh) * 2018-08-16 2018-12-21 宁波神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7337A (zh) * 2018-08-16 2018-12-21 宁波神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1960A (zh) 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
CN206756209U (zh) 一种节能型环境监测装置
CN208424290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CN206485218U (zh) 一种节能交流充电桩
CN209545515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发电板
CN105227095A (zh) 一种带有回转功能的扇形展开式太阳能板
CN20979523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保护装置
CN207140840U (zh) 一种新型广告牌汽车充电桩
CN109067337A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设备
CN209964000U (zh)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
CN107947705A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939560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装置
CN207543036U (zh) 一种光伏组件稳固支撑装置
CN213927342U (zh) 一种人防工程防护门的安装辅助结构
CN20909650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
CN210245662U (zh) 一种铅蓄电池铸焊极群定位工装
CN107028363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创客用办公桌
CN208226396U (zh) 一种供电器工程用电力箱
CN208961692U (zh) 一种蓄电池外壳用打磨装置
CN207691740U (zh) 一种带有转动盘的光伏组件支架
CN106091620A (zh) 一种密封件晾晒架
CN206547062U (zh) 一种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于一体的装置
CN204967726U (zh) 一种带有回转功能的扇形展开式太阳能板
CN204948003U (zh) 一种带有倾动和回转功能的抽拉展开式太阳能发电站
CN206683018U (zh) 一种油烟机遮挡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