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3898U - 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3898U
CN208423898U CN201821293349.9U CN201821293349U CN208423898U CN 208423898 U CN208423898 U CN 208423898U CN 201821293349 U CN201821293349 U CN 201821293349U CN 208423898 U CN208423898 U CN 208423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terial
material part
permeability magnetic
secondary coil
primary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933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933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3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3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3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初级线圈,初级线圈设在第一外壳内,电子装置包括第二外壳和次级线圈,次级线圈设在第二外壳内,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导磁材料件对应设在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内,当电子装置安装在充电装置上时,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耦合以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和美观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Description

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一些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开始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然而充电效率较低,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和美观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二外壳和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所述导磁材料件对应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或所述第二外壳内,当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充电装置上时,所述次级线圈与所述初级线圈耦合以对所述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系统,通过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内套设导磁材料件,并使得导磁材料件对应设在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内,从而减少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磁漏损耗,提升了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同时避免了导磁材料件的设置影响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外观,保证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完整性和美观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缠绕在对应所述导磁材料件的外周壁上;或者,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与对应所述导磁材料件内外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初级线圈内套设有所述导磁材料件时,所述导磁材料件设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表面上,当所述次级线圈内套设有所述导磁材料件时,所述导磁材料件设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内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初级线圈包括多匝第一绕线,多匝所述第一绕线位于第一平面内,所述次级线圈包括多匝第二绕线,多匝所述第二绕线位于第二平面内,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磁材料件形成为柱状结构,当所述初级线圈内套设有所述导磁材料件时,所述第一平面位于所述导磁材料件的轴向两端之间,当所述次级线圈内套设有所述导磁材料件时,所述第二平面位于所述导磁材料件的轴向两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磁材料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磁材料件分别为第一导磁材料件和第二导磁材料件,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套设在所述初级线圈内,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套设在所述次级线圈内,当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充电装置上时,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与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正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与所述第一外壳粘接相连,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与所述第二外壳粘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初级线圈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次级线圈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第一导磁材料件,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且套设在所述初级线圈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通过在初级线圈内套设第一导磁材料件、并使得第一导磁材料件位于第一外壳内,有效提升了充电效率,同时保证了充电装置的美观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第二外壳;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第二导磁材料件,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且套设在所述次级线圈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在次级线圈内套设第二导磁材料件、并使得第二导磁材料件位于第二外壳内,有效提升了充电效率,同时保证了电子装置的美观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充电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充电装置1、第一外壳11、初级线圈12、
电子装置2、第二外壳21、次级线圈22、
第一导磁材料件31、第二导磁材料件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系统。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1和电子装置2。其中,电子装置2可以为手机、或iPad(平板电脑),但不限于此。
充电装置1包括第一外壳11和初级线圈12,初级线圈12设在第一外壳11内,电子装置2包括第二外壳21和次级线圈22,次级线圈22设在第二外壳21内,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中的至少一个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导磁材料件对应设在第一外壳11或第二外壳21内。
例如,如图1-图3所示,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可以均形成为环状结构,且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1可以均由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制成,初级线圈12可以固定设在第一外壳11内,次级线圈22可以固定设在第二外壳21内;当初级线圈12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时,导磁材料件可以固定设在第一外壳11内,此时导磁材料件的端部可以向外(方向“外”指远离第一外壳11中心的方向)延伸至未超过第一外壳11的外表面,即导磁材料件未穿出第一外壳11,避免导磁材料件的设置影响第一外壳11的外观,保证了第一外壳11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当次级线圈22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时,导磁材料件可以固定设在第二外壳21内,此时导磁材料件的端部可以向外(方向“外”指远离第二外壳21中心的方向)延伸至未超过第二外壳21的外表面,即导磁材料件未穿出第二外壳21,避免导磁材料件的设置影响第二外壳21的外观,保证了第二外壳21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可以理解的是,导磁材料件可以仅设在初级线圈12内,此时次级线圈22内未设置导磁材料件,或者导磁材料件仅设在次级线圈22内,此时初级线圈12内未设置导磁材料件,亦或者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内均设有导磁材料件。
当电子装置2安装在充电装置1上时,第一外壳11的外表面与第二外壳21的外表面可以接触、也可以间隔设置,使得次级线圈22和初级线圈12彼此邻近,初级线圈12适于与外接电源相连,次级线圈22适于与电子装置2的蓄电模块相连,从而次级线圈22与初级线圈12耦合、以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电子装置2进行充电。由于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中的至少一个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导磁材料件具有导磁作用,可以引导对应初级线圈12和/或次级线圈2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减少磁漏损耗,从而提升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提升电子装置2的充电效率。
具体地,当导磁材料件仅设在初级线圈12内时,导磁材料件可以为一个,且导磁材料件可以引导初级线圈1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减小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间隙,减少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漏损耗,增加磁通量,从而提升充电效率;当导磁材料件仅设在次级线圈22内时,导磁材料件可以为一个,且导磁材料件可以引导次级线圈2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减小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间隙,减少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漏损耗,从而提升充电效率;同样,当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内均设有导磁材料件时,导磁材料件可以为两个,初级线圈12内的导磁材料件可以引导初级线圈1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次级线圈22内的导磁材料件可以引导次级线圈2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以提升充电效率。
其中,电子装置2与充电装置1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例如电子装置2与充电装置1之间可拆卸配合相连,当电子装置2与充电装置1分离时,电子装置2可以单独使用,当电子装置2安装在充电装置1上时,充电装置1连接外接电源以对电子装置2进行充电。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装置2安装在充电装置1上时,电子装置2与充电装置1之间可以相对运动、也可以保持相对静止,例如可以直接将电子装置2放置在充电装置1的上表面上以完成安装,或者,将电子装置2通过安装结构等固定安装在充电装置1上,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系统,通过在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中的至少一个内套设导磁材料件,并使得导磁材料件对应设在第一外壳11和/或第二外壳21内,从而减少了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漏损耗,提升了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使得充电系统具有良好的使用便利性,同时避免了导磁材料件的设置影响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的外观,保证了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的完整性和美观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中的至少一个缠绕在对应导磁材料件的外周壁上,从而保证了充电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充电系统的使用可靠性较高。也就是说,当导磁材料件仅设在初级线圈12内时,初级线圈12缠绕在导磁材料件的外周壁上,此时初级线圈12与导磁材料件之间的间隔为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磁材料件可以对初级线圈12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初级线圈12的结构稳定性;当导磁材料件仅设在次级线圈22内时,次级线圈22缠绕在导磁材料件的外周壁上,此时次级线圈22与导磁材料件之间的间隔为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磁材料件可以对次级线圈22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次级线圈22的结构稳定性;同样,当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内均设有导磁材料件时,导磁材料件可以为两个,两个导磁材料件中的其中一个设在初级线圈12内、另一个设在次级线圈22内,初级线圈12可以缠绕在上述其中一个导磁材料件的外周壁上,次级线圈22可以缠绕在上述另一个导磁材料件的外周壁上,从而导磁材料件可以对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保证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充电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充电系统具有良好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中的至少一个与对应导磁材料件内外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当导磁材料件仅设在初级线圈12内时,初级线圈12与导磁材料件内外(方向“外”指远离初级线圈12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内”)间隔设置,此时初级线圈12与导磁材料件之间的间隔大于0,导磁材料件和初级线圈12可以分别单独设置,避免导磁材料件与初级线圈12发生干涉,有利于简化导磁材料件的安装工艺;当导磁材料件仅设在次级线圈22内时,次级线圈22与导磁材料件内外(方向“外”指远离次级线圈22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内”)间隔设置,此时次级线圈22与导磁材料件之间的间隔大于0,避免导磁材料件与次级线圈22发生干涉;同样,当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内均设有导磁材料件时,导磁材料件可以为两个,两个导磁材料件中的其中一个设在初级线圈12内、另一个设在次级线圈22内,初级线圈12可以与上述其中一个导磁材料件内外间隔设置,次级线圈22可以与上述另一个导磁材料件内外间隔设置。
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当初级线圈12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时,导磁材料件设在第一外壳11的内表面上;当次级线圈22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时,导磁材料件设在第二外壳21的内表面上,从而充电系统内无需再设置其他部件来实现导磁材料件的安装,减少了充电系统的部件的数量,简化了充电系统的结构,同时方便了导磁材料件的设置,而且进一步保证了导磁材料件的设置不会破坏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的完整性。
当然,当初级线圈12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时,导磁材料件还可以与第一外壳11的内表面间隔设置;当次级线圈22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时,导磁材料件还可以与第二外壳21的内表面间隔设置,只需保证导磁材料件不会破坏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的完整性即可。其中,当电子装置2为手机时,第二外壳21可以为手机的后(手机的显示面为手机前表面,用户使用手机时,手机前表面朝向用户设置,方向“后”为用户使用手机时、背离用户的一侧)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初级线圈12包括多匝第一绕线,多匝第一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多匝第一绕线位于第一平面内,从而减小了初级线圈12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充电装置1的占用空间;次级线圈22包括多匝第二绕线,多匝第二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多匝第二绕线位于第二平面内,从而减小了次级线圈22在垂直与第二平面的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电子装置2的占用空间。其中,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使得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可以更好地耦合,进一步保证充电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平面可以为在初级线圈12的轴向上、初级线圈12的中心面,第二平面可以为在次级线圈22的轴向上、次级线圈22的中心面;其中,初级线圈12的轴向与第一平面垂直,次级线圈22的轴向与第二平面垂直,初级线圈12的轴向与次级线圈22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导磁材料件形成为柱状结构,当初级线圈12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时,第一平面位于导磁材料件的轴向两端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平面穿过该导磁材料件,即第一平面与该导磁材料件的外表面之间存在交线;当次级线圈22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时,第二平面位于导磁材料件的轴向两端之间,也就是说,第二平面穿过该导磁材料件,即第二平面与该导磁材料件的外表面之间存在交线。由此,有效保证了导磁材料件对磁场方向的引导作用,有效减少磁漏损耗,保证充电效率。其中,导磁材料件的轴向可以与第一平面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当导磁材料件的轴向与第一平面垂直时,导磁材料件的轴向长度、初级线圈12的轴向厚度、次级线圈22的轴向厚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例如,当初级线圈12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时,该导磁材料件的轴向长度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初级线圈12的轴向厚度,只需保证第一平面位于导磁材料件的轴向两端之间即可。此外,导磁材料件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与初级线圈12的形状、次级线圈22的形状相同或不相同,例如,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可以均形成为圆环形,此时导磁材料件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导磁材料件为两个,两个导磁材料件分别为第一导磁材料件31和第二导磁材料件32,第一导磁材料件31套设在初级线圈12内,第二导磁材料件32套设在次级线圈22内,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引导初级线圈1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引导次级线圈2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当电子装置2安装在充电装置1上时,第一导磁材料件31与第二导磁材料件32正对设置,此时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正对设置,第一导磁材料件31和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有效减小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间隙,减少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漏损耗,从而提升了充电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导磁材料件31与第一外壳11粘接相连,第二导磁材料件32与第二外壳21粘接相连,例如,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粘接在第一外壳11的内表面上,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粘接在第二外壳21的内表面上,从而方便了第一导磁材料件31和第二导磁材料件32的设置,便于充电系统的组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磁材料件31与第一外壳11之间的连接方式、第二导磁材料件32与第二外壳21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例如,第一外壳11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过盈配合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外壳21上形成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过盈配合在第二安装槽内。
具体地,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形成为柱状结构,第一导磁材料件31的中心轴线与初级线圈12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形成为柱状结构,第二导磁材料件32的中心轴线与次级线圈22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有效引导初级线圈1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有效引导次级线圈2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保证了充电效率。
可选地,导磁材料件为导磁铁芯;当然,导磁材料件还可以为其他可以引导磁场方向的材料件,而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包括第一外壳11、初级线圈12和第一导磁材料件31。
具体地,如图1所示,初级线圈12可以固定设在第一外壳11内,初级线圈12可以形成为环状结构,例如圆环、或多边形环等,第一导磁材料件31套设在初级线圈12内,且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固定设在第一外壳11内,此时第一导磁材料件31的端部可以向外(方向“外”指远离第一外壳11中心的方向)延伸至未超过第一外壳11的外表面,即第一导磁材料件31未穿出第一外壳11,避免第一导磁材料件31的设置影响第一外壳11的外观,保证了第一外壳11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充电装置1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与相应的电子装置2配合以对电子装置2进行无线充电。当充电装置1与电子装置2完成安装后,初级线圈12可以与外接电源相连,以产生电磁场,电子装置2内的次级线圈22可以通过感应初级线圈12产生的电磁场而产生感应电流,实现电子装置2的充电;在电子装置2的充电过程中,由于初级线圈12内套设有第一导磁材料件31,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引导初级线圈1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减小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间隙,减少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漏损耗,从而提升充电效率;当电子装置2充电完成后,初级线圈12可以与外接电源断开连接,电子装置2可以与充电装置1分离以单独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与充电装置1配合的电子装置2内可以设有导磁材料件,使得充电装置1与电子装置2配合时、电子装置2的导磁材料件与充电装置1内的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正对设置,以进一步提升充电效率。当然,与充电装置1配合的电子装置2内还可以不设置导磁材料件,同样可以提升无线充电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通过在初级线圈12内套设第一导磁材料件31、并使得第一导磁材料件31位于第一外壳11内,使得充电装置1用于给电子装置2充电时、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同时保证了充电装置1的美观性,且充电装置1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具体地,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形成为柱状结构、且第一导磁材料件31可以设在第一外壳11的内表面上,初级线圈12包括多匝第一绕线,多匝第一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初级线圈12可以缠绕在第一导磁材料件31的外周壁上,或者初级线圈12与第一导磁材料件31内外间隔设置,第一导磁材料件31的中心轴线与初级线圈12的中心轴线可以重合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包括第二外壳21、次级线圈22和第二导磁材料件32。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次级线圈22可以固定设在第二外壳21内,次级线圈22可以形成为环状结构,例如圆环、或多边形环等,第二导磁材料件32套设在次级线圈22内,且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固定设在第二外壳21内,此时第二导磁材料件32的端部可以向外(方向“外”指远离第二外壳21中心的方向)延伸至未超过第二外壳21的外表面,即第二导磁材料件32未穿出第二外壳21,避免第二导磁材料件32的设置影响第二外壳21的外观,保证了第二外壳21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当电子装置2需要充电时,可以将电子装置2与相应的充电装置1配合以实现无线充电。当电子装置2与充电装置1完成安装后,充电装置1内的初级线圈12可以与外接电源相连,以产生电磁场,次级线圈22可以通过感应初级线圈12产生的电磁场而产生感应电流,实现电子装置2的充电;在电子装置2的充电过程中,由于次级线圈22内套设有第二导磁材料件32,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引导次级线圈2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减小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间隙,减少初级线圈12和次级线圈22之间的磁漏损耗,从而提升充电效率;当电子装置充电完成后,初级线圈12可以与外接电源断开连接,电子装置可以与充电装置分离以单独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与电子装置2配合的充电装置1内可以设有导磁材料件,使得电子装置2与充电装置1配合时、充电装置1的导磁材料件与电子装置2内的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正对设置,以进一步提升充电效率。当然,与电子装置2配合的充电装置1内还可以不设置导磁材料件,同样可以提升无线充电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通过在次级线圈22内套设第二导磁材料件32、并使得第二导磁材料件32位于第二外壳21内,使得电子装置2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实现充电时、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同时保证了电子装置2的美观性,且电子装置2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具体地,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形成为柱状结构、且第二导磁材料件32可以设在第二外壳21的内表面上,次级线圈22包括多匝第二绕线,多匝第二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次级线圈22可以缠绕在第二导磁材料件32的外周壁上,或者次级线圈22与第二导磁材料件32内外间隔设置,第二导磁材料件32的中心轴线与次级线圈22的中心轴线可以重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装置2”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电子装置2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2。
电子装置2可以是各种能够从外部获取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备,或者,电子装置2可以是各种内置有电池,并能够从外部获取电流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例如,手机(如图1-图3中所示实施例)、平板电脑、计算设备或信息显示设备等。手机仅为一种电子装置2的举例,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本申请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2,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存储器、输入单元、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显示组件、传感器、音频电路、处理器、指纹识别组件、电池等部件。
其中,射频电路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处理;另外,将手机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具体地,输入单元可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显示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
可选地,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并能接收处理器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除了触控面板,输入单元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组件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地,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单元(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进一步的,触控面板可覆盖显示面板100,当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音频电路、扬声器和传声器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处理后,经射频电路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但是可以理解的是,WiFi模块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申请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处理器安装在电路板组件上,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传感器(比如姿态传感器、光传感器、还可配置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
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二外壳和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内套设有导磁材料件,所述导磁材料件对应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或所述第二外壳内,
当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充电装置上时,所述次级线圈与所述初级线圈耦合以对所述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缠绕在对应所述导磁材料件的外周壁上;或者,
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与对应所述导磁材料件内外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初级线圈内套设有所述导磁材料件时,所述导磁材料件设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表面上,
当所述次级线圈内套设有所述导磁材料件时,所述导磁材料件设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内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线圈包括多匝第一绕线,多匝所述第一绕线位于第一平面内,所述次级线圈包括多匝第二绕线,多匝所述第二绕线位于第二平面内,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材料件形成为柱状结构,
当所述初级线圈内套设有所述导磁材料件时,所述第一平面位于所述导磁材料件的轴向两端之间,
当所述次级线圈内套设有所述导磁材料件时,所述第二平面位于所述导磁材料件的轴向两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材料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磁材料件分别为第一导磁材料件和第二导磁材料件,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套设在所述初级线圈内,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套设在所述次级线圈内,
当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充电装置上时,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与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正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与所述第一外壳粘接相连,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与所述第二外壳粘接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初级线圈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次级线圈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
9.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壳;
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
第一导磁材料件,所述第一导磁材料件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且套设在所述初级线圈内。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外壳;
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
第二导磁材料件,所述第二导磁材料件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且套设在所述次级线圈内。
CN201821293349.9U 2018-08-10 2018-08-10 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Active CN208423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3349.9U CN208423898U (zh) 2018-08-10 2018-08-10 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3349.9U CN208423898U (zh) 2018-08-10 2018-08-10 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3898U true CN208423898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2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93349.9U Active CN208423898U (zh) 2018-08-10 2018-08-10 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3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4092B (zh) 移动终端
CN207818883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785353B (zh) 终端的导电盖体组件及终端
CN107888813B (zh) 摄像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08769303A (zh) 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装置、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65531A (zh) 电子设备
CN106453715A (zh) 一种封闭的移动终端
CN108712693A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7543153U (zh) 移动终端
CN208386735U (zh) 摄像头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8423898U (zh) 充电系统、充电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6657470A (zh) 终端的外壳组件及终端
CN207491154U (zh) 电子设备的外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782865U (zh) 电子装置
CN108965532A (zh) 电子设备
CN107800933A (zh) 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KR20140132882A (ko) 터치 센서부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CN109639856B (zh) 一种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207782906U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427278U (zh) 电子设备的外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646464B (zh) 背光源、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820360U (zh) 电子装置
CN208112669U (zh) 电子设备的外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410473U (zh) 电子设备的电声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782907U (zh) 电子设备的外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