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7325U -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7325U
CN208417325U CN201820424374.XU CN201820424374U CN208417325U CN 208417325 U CN208417325 U CN 208417325U CN 201820424374 U CN201820424374 U CN 201820424374U CN 208417325 U CN208417325 U CN 208417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isc
caliper
holding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243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芳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Huanjiang Hangr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4243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7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7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7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属于车辆刹车装置领域。所述双制动系统包括后桥和制动盘,制动盘固定在后桥的一端,后桥上还固设有第一制动钳支架,第一制动钳支架的远离后桥的一端设有第一制动钳总成,制动盘的周缘置于第一制动钳总成内;第一制动钳总成上还固设有第二制动钳支架,第二制动钳支架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制动抱刹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桥上设置制动盘,利用碟刹与抱刹组成双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效果更强;同时,刹车盘上开设有散热孔,制动环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制动抱刹蹄和第二磨刹片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更有助于空气流通,以使刹车时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刹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刹车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刹车制动大多采用碟刹,碟刹是由一个与车轮相连的刹车圆盘和圆盘边缘的刹车钳组成,刹车时,液压油推动活塞使刹车片夹紧刹车盘,从而产生制动效果。碟刹重量轻,结构简单,且调整方便,相比于鼓刹,碟刹的散热效果更好。但目前的碟刹系统结构还较为单一,有时单独的一个碟刹制动无法满足大型车辆的需求,从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此外,刹车盘的散热性能还有待提高,并且,当刹车盘发生位移或压力形变时,驾驶人员无法及时获知并进行更换或调整,从而更加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提高车辆的刹车性能,保证行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供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通过在后桥上设置制动盘,利用碟刹与抱刹组成双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效果更强;同时,刹车盘由两个盘体组成,两个盘体上均开设有散热孔,制动环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制动抱刹蹄和第二磨砂片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更有助于空气流通,以使刹车时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刹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包括后桥和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固定在所述后桥的一端,所述后桥上还固设有第一制动钳支架,所述第一制动钳支架的远离后桥的一端设有第一制动钳总成,所述制动盘的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制动钳总成内,所述第一制动钳总成对所述制动盘制动;所述第一制动钳总成上还固设有第二制动钳支架,所述第二制动钳支架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制动抱刹蹄,两个所述制动抱刹蹄的远离所述第二制动钳支架的一端通过回位弹簧连接,两个所述制动抱刹蹄的内侧均固设有若干第二磨砂片;所述后桥上还固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设有第二制动钳总成,两个所述制动抱刹蹄的远离所述第二制动钳支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制动钳总成内,所述第二制动钳总成控制所述制动抱刹蹄对所述制动盘制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动钳总成包括制动钳、两个第一磨砂片、进油口以及两个活塞,所述制动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磨砂片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塞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进油口连通,两个所述活塞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磨砂片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一磨砂片分别位于所述制动盘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盘包括两个盘体,两个所述盘体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盘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盘体上异于所述连接柱处还均间隔开设有若干关于所述盘体圆心中心对称的且从所述盘体圆心向盘体外边缘延伸的散热孔;两个所述盘体的盘缘间还设有一制动环,所述制动环与两个所述盘体一体成型,所述制动环上还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条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抱刹蹄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磨砂片上对应所述第二条形孔处也开设有第三条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钳支架与所述后桥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盘体的厚度均为2.5-3cm。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盘体之间的间距为1-2cm。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的直径为5-6mm,所述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的宽度均为6-8mm。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盘体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每一所述盘体的表面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驾驶室计算机通过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制动盘的其中一所述盘体的内侧面上还间隔设有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监测两个所述盘体的压力变形以及两个所述盘体之间的间距的位移,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与驾驶室计算机通过无线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桥上设置制动盘,利用碟刹与抱刹组成双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效果更强,当其中一个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制动系统仍可保证有效制动,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制动盘均由两个盘体组成,两个盘体上均开设有散热孔,制动环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制动抱刹蹄和第二磨砂片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更有助于空气流通,以使刹车时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刹车性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盘体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以监测每一盘体的表面温度,从而可得知制动盘的散热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还通过在盘体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以监测两个盘体的压力变形以及两个盘体之间的间距的位移,进一步对盘体进行更换或调整两个盘体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车辆的刹车性能,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的制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的制动盘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的第二磨砂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桥;2-制动盘;21-盘体;211-散热孔;22-连接柱;23-制动环;231-第一条形孔;3-第一制动钳支架;4-进油口;5-第一制动钳总成;6-制动钳;7-活塞;8- 第一磨砂片;9-温度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1-位移传感器;12-第二制动钳支架;13- 制动抱刹蹄;131-第二条形孔;14-支撑架;15-第二制动钳总成;16-第二磨砂片;161- 第三条形孔;17-凸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一种强力双碟刹系统,包括后桥1和制动盘2,制动盘2 固定在后桥1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中,制动盘2均包括两个盘体21,每一盘体21的厚度均为2.5-3cm。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盘体21的厚度均优选为3cm,使盘体21不容易被磨砂片摩擦和挤压而产生变形。两个盘体21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22,连接柱22 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盘体21的内侧固定连接。连接柱22的底面直径为2cm,两个盘体 21之间的间距为1-2cm。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盘体21之间的间距优选为2cm,从而使两个盘体21稳固连接,不容易发生形变和位移。
后桥1上还固设有第一制动钳支架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动钳支架3与后桥 1通过螺栓固定。第一制动钳支架3的远离后桥1的一端还设有第一制动钳总成5,制动盘2的一部分置于第一制动钳总成5内,第一制动钳总成5对制动盘2制动。
本实用新型中制动钳总成5包括制动钳6、两个第一磨砂片8、进油口4以及两个活塞7,制动钳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磨砂片8固定连接,两个活塞7的一端分别与进油口4连通,两个活塞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磨砂片8相接触,两个第一磨砂片8分别位于制动盘2的两侧。本发明中,两个第一磨砂片8分别位于两个盘体21的外侧,制动时活塞7推动第一磨砂片8与盘体21摩擦即可完成制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制动钳总成5上还固设有第二制动钳支架12,第二制动钳支架1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制动抱刹蹄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制动钳支架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制动抱刹蹄13通过凸轮轴17连接。两个制动抱刹蹄13的远离第二制动钳支架12的一端通过回位弹簧18连接,两个制动抱刹蹄13的内侧均固设有若干第二磨砂片16。后桥1上还固设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上固设有第二制动钳总成15,两个制动抱刹蹄13的远离第二制动钳支架12的一端均位于第二制动钳总成15内,第二制动钳总成15控制两个制动抱刹蹄13对制动盘2制动,其中第二制动钳总成15为现有技术。通过在制动盘2上同时设置抱刹制动系统和碟刹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效果更强。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盘体21的盘缘间还设有一制动环23,制动环23与两个盘体21一体成型,制动抱刹蹄13上的第二磨砂片16通过与制动环23接触摩擦实现制动。制动环23上还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条形孔231,制动抱刹蹄13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131,第二磨砂片16上对应第二条形孔131处也开设有第三条形孔161。冷空气从第二条形孔131和第三条形孔161形成的风道进入,然后从第一条形孔231进入两个盘体 21之间,从而更好地对制动盘2散热。第一条形孔231、第二条形孔131和第三条形孔 161的宽度均为6-8mm。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条形孔231、第二条形孔131和第三条形孔161的宽度均优选为7mm。每一盘体21上异于连接柱22处还均间隔开设有若干关于盘体21圆心中心对称的且从盘体21圆心向盘体21外边缘延伸的散热孔211,散热孔211的直径为5-6mm。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孔211的直径优选为6mm,从而更有利于两个盘体21的散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每一盘体21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监测每一盘体21的表面温度,温度传感器21与驾驶室计算机通过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每一制动盘2的其中一盘体21的内侧面上还间隔设有压力传感器10和位移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0和位移传感器11分别监测两个盘体21 的压力变形以及两个盘体21之间的位移,压力传感器10和位移传感器11均与驾驶室计算机通过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桥1上设置制动盘2,利用碟刹与抱刹组成双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效果更强,当其中一个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个制动系统仍可保证有效制动,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制动盘2由两个盘体21组成,两个盘体21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211,制动环23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231,制动抱刹蹄13和第二磨砂片16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条形孔131和第三条形孔161,更有助于空气流通,以使刹车时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刹车性能。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每个盘体21上设置温度传感器9,以监测每一盘体21的表面温度,从而可得知制动盘2的散热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盘体21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0和位移传感器11,以监测两个盘体21的压力变形以及两个盘体21之间的间距的位移,进一步对盘体21进行更换或调整两个盘体21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车辆的刹车性能,保证行车安全。

Claims (10)

1.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包括后桥和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固定在所述后桥的一端,所述后桥上还固设有第一制动钳支架,所述第一制动钳支架的远离后桥的一端设有第一制动钳总成,所述制动盘的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制动钳总成内,所述第一制动钳总成可对所述制动盘制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钳总成上还固设有第二制动钳支架,所述第二制动钳支架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制动抱刹蹄,两个所述制动抱刹蹄的远离所述第二制动钳支架的一端通过回位弹簧连接,两个所述制动抱刹蹄的内侧均固设有若干第二磨砂片;所述后桥上还固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设有第二制动钳总成,两个所述制动抱刹蹄的远离所述第二制动钳支架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制动钳总成内,所述第二制动钳总成控制两个所述制动抱刹蹄可对所述制动盘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钳总成包括制动钳、两个第一磨砂片、进油口以及两个活塞,所述制动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磨砂片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塞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进油口连通,两个所述活塞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磨砂片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一磨砂片分别位于所述制动盘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包括两个盘体,两个所述盘体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盘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盘体上异于所述连接柱处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相对所述盘体圆心对称且从所述盘体圆心向盘体外边缘延伸分布;两个所述盘体的盘缘间还设有一制动环,所述制动环与两个所述盘体一体成型,所述制动环上还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抱刹蹄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磨砂片上对应所述第二条形孔处也开设有第三条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支架与所述后桥通过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盘体的厚度均为2.5-3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盘体之间的间距为1-2c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的直径为5-6mm,所述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的宽度均为6-8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盘体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盘体的表面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驾驶室计算机通过无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制动盘的其中一所述盘体的内侧面上还间隔设有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监测两个所述盘体的压力变形以及两个所述盘体之间的间距,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与驾驶室计算机通过无线连接。
CN201820424374.XU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Active CN208417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4374.XU CN208417325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4374.XU CN208417325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7325U true CN208417325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9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24374.XU Active CN208417325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7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7749B1 (ko) 철도 차량용 브레이크 라이닝
CN108374851A (zh)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CN105587803A (zh) 制动钳弹簧片和制动钳总成
CN104334906A (zh) 用于车辆的盘式制动器
CN204942331U (zh) 一种汽车用双钳盘式制动器
CN108425966A (zh) 一种强力双碟刹系统
CN208181029U (zh) 一种碟刹分组制动系统
WO2016174533A3 (ja) 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及び、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CN208417325U (zh) 一种抱刹与碟刹双制动系统
US7331430B2 (en) Multi-disc brake with fixed center brake pad assembly
CN202500929U (zh) 一种应用于轻卡制动系统中液压制动的制动钳
AU2015276964B2 (en) Reduced-diameter brake rotor for heavy-duty vehicles
CN208417329U (zh) 一种强力双碟刹系统
CN201095358Y (zh) 断开式轮边减速驱动桥装配盘式制动器
CN108407779A (zh) 一种碟刹分组制动系统
CN107830084B (zh) 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
CN107477112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盘式制动器
WO2022222014A1 (zh) 一种碟刹分组制动系统
TW201918644A (zh) 模組式煞車卡鉗
CN104895966B (zh) 驻车卡钳用带弹性压脚挡圈
CN209083866U (zh) 整体散热式制动钳
CN204828385U (zh) 钳盘式汽车制动器的刹车片回位装置
CN220687893U (zh) 一种制动卡钳
CN206703843U (zh) 一种制动型牵引车前桥轮边结构
CN209115579U (zh) 一种液压碟刹的制动卡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6

Address after: No. 1, South Lane 4, Xinjian Road, Sien Town, Huanjiang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7199

Patentee after: Guangxi Huanjiang Hangr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47100 Room 202, Unit 1, Building 2, Printing Factory, No. 199, Luoyang Street, Luoyang Town, Huanjiang Maonan Autonomous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Liang Fangw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