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0316U - 移动收尘罩 - Google Patents

移动收尘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0316U
CN208390316U CN201820391689.9U CN201820391689U CN208390316U CN 208390316 U CN208390316 U CN 208390316U CN 201820391689 U CN201820391689 U CN 201820391689U CN 208390316 U CN208390316 U CN 208390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on
collection cover
guide rail
cavity
slip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16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曾浩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W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W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W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W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16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0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0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0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收尘罩,属于喷涂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导轨、相对的夹紧盘以及喷漆机械手,导轨的一侧设置有抽风管,机械手通过滑移座滑移连接在抽风管上,抽风管的上端面开设有矩形口,滑移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滑移座朝向导轨的一端设置有收尘罩,收尘罩包括滑移座的空腔相通的壳体,吸尘口处设置有若干排角钢,壳体的内部插接有回收盒,壳体侧壁上开设有插口,抽风管的上端面设置密封皮带,空腔内设置有支撑密封皮带,使滑移座的空腔与排风管的内部相通的支撑结构,抽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出风端设置有伸出室外的排风管。具有随着喷漆机械手的移动同步进行移动,从而将散落在空气中的漆雾进行收集的优点。

Description

移动收尘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漆喷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收尘罩。
背景技术
喷漆房广泛应用于汽车、冰箱、空调、手机外壳及笔记本配件等的表面喷涂。在自动喷漆机器人及手动喷枪喷涂物件过程中,部分油漆直接作用于喷涂物件的表面,剩余的油漆以漆雾形式形成落漆,不仅严重污染周围的空气和环境,而且会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收尘罩,其具有随着喷漆机械手的移动同步进行移动,从而将散落在空气中的漆雾进行收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移动收尘罩,包括导轨,在导轨的两端固定有相对的夹紧盘,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喷漆的机械手,导轨的一侧设置有与导轨平行相对的抽风管,机械手通过滑移座滑移连接在抽风管上,抽风管的上端面开设有通长的矩形口,矩形口的长度方向与抽风管的长度方向相同,滑移座的内部设置有与排风管内部相通的空腔,滑移座朝向导轨的一端设置有与滑移座内部空腔相通的收尘罩,收尘罩包括顶端带有吸尘口的壳体,壳体与滑移座的空腔相通,吸尘口处设置有若干排角钢,角钢的尖角朝向吸尘口的外侧,壳体的内部插接有回收盒,壳体远离滑移座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供回收盒插入的插口,抽风管的上端面设置有将矩形口封住的密封皮带,密封皮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排风管的两端,空腔内设置有支撑密封皮带,从而使密封皮带与抽风管的上表面分离,从而使滑移座的空腔与排风管的内部相通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与密封皮带滑动连接,抽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出风端设置有伸出室外的排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尘罩、滑移座以及抽风管内部相连通,通过抽风机进行抽风,使收尘罩的内部形成负压,通过压力差从而将喷洒到空气中的漆雾吸入到收尘罩内进行处理,避免漆雾散落在空气中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壳体内部位于吸尘口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倾斜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使凝结在角钢上的油漆沿着挡板滴落到回收盒内进行回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挡板为多块,挡板之间交错设置从而形成一个连续弯曲的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交错设置的挡板,使漆雾在收尘罩内的流通时间加长,从而使大量的漆雾附着在挡板上,减小油漆进入到排风管中的量,从而减小油漆排出室外的量,避免对外界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壳体、角钢、挡板、回收盒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不锈钢材质,增加收尘罩的使用寿命,使其不易被漆雾腐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壳体的顶端表面为圆弧凹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凹面,增大吸尘口的吸尘面积,从而能全面的将散落在空气中的漆雾吸入到收尘罩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回收盒的端面自插口露出,回收盒露出插口的端面上固定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方便将回收盒从壳体的内部抽出,从而方便定期的对回收盒进行清理,防止油漆在收尘罩内进行堆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收尘罩的底端设置有移动座,移动座呈“U”形,移动座的开口朝向导轨方向,移动座相对的壁板位于导轨的两侧,导轨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同,移动座相对的侧壁内部回转连接有伸入到滑槽内的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与滑槽之间的滚动连接,从而使收尘罩随着滑移座移动时能够在导轨上滑动的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空腔呈倒“U”形,支撑结构包括回转连接在空腔的四角位置的转轴,密封皮带依次绕过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四角转轴,密封皮带依次绕过转轴,从而使位于空腔内的密封皮带被撑成一个倒“U”形的形状,从而将密封皮带与抽风管之间分离,使滑移座内的空腔与抽风管的内部一直处于连通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收尘罩、滑移座以及抽风管内部相连通,通过抽风机进行抽风,使收尘罩的内部形成负压,通过压力差从而将喷洒到空气中的漆雾吸入到收尘罩内进行处理,避免漆雾散落在空气中造成污染;
2、通过设置在吸尘口处的角钢,从而使吸入到壳体内的漆雾附着在角钢上凝结,减小油漆从排风管排出的量;
3、通过交错设置的挡板,使漆雾在收尘罩内的流通时间加长,从而使大量的漆雾附着在挡板上,减小油漆进入到排风管中的量;
4、通过设置在四角转轴,密封皮带依次绕过转轴,从而使位于空腔内的密封皮带被撑成一个倒“U”形的形状,从而将密封皮带与抽风管之间分离,使滑移座内的空腔与抽风管的内部一直处于连通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收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移动收尘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排风管、密封皮带以及滑移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导轨;11、滑槽;2、夹紧盘;3、机械手;4、抽风管;41、矩形口;5、滑移座;51、空腔;6、收尘罩;61、壳体;62、吸尘口;63、角钢;64、挡板;65、回收盒;651、把手;66、插口;67、移动座;68、滚轮;69、转轴;7、密封皮带;8、抽风机;9、排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移动收尘罩,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呈水平状的导轨1。在导轨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相对的用于将轴类零件夹紧的夹紧盘2。在导轨1的一侧,设置有抽风管4,抽风管4固定在地面上且抽风管4与导轨1平行相对。在抽风管4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给轴类零件进行喷漆的机械手3,机械手3通过滑移座5滑移连接在抽风管4上。在滑移座5朝向导轨1的一侧,设置有收尘罩6,收尘罩6与滑移座5固定相连。收尘罩6位于导轨1的上方且收尘罩6的下端端面与导轨1的上端面相抵触并与导轨1滑动连接。
如图2所示,抽风管4的上端面开设有通长的矩形口41,矩形口41的长度方向与抽风管4的长度方向相同。在滑移座5的内部设置有底端开口的呈倒“U”形的空腔51空腔51内抽风管4之间通过抽风管4上的矩形口41相连通。
收尘罩6包括顶端开口吸尘口62的壳体61,壳体61连接滑移座5的一端与滑移座5的内部空腔51相连通。壳体61的顶端端面为圆弧凹面。在壳体61的吸尘口62处设置有若干排将开口封闭的角钢63,角钢6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61相对的侧壁上。角钢63的尖角朝向吸尘口62的外部。在相邻的角钢63之间,留有供漆雾流过的间隙。
在壳体61的内部,位于角钢6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两块倾斜设置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挡板64,挡板64的两端固定在壳体61的内部相对的侧壁上。倾斜的挡板64自吸尘口的两端向壳体61的中间位置高度逐渐降低,两块挡板64之间交错设置,从而使挡板64之间形成一个弯曲的通道。
在壳体61的底端,设置有回收盒65,回收盒65放置在壳体61内部的底端。在壳体61远离滑移座5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供回收盒65插入到壳体61内部的插口66,回收盒65通过插口66插入到壳体61的内部。当回收盒65插入到壳体61中,回收盒65靠近插口66的一端表面露出插口66并与壳体61的外侧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在回收盒65露出插口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651。其中壳体61、角钢63、回收盒65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如图2、图3所示,在壳体61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座67,移动座67呈“U”形且开口朝向导轨1的上表面方向。移动座67相对的壁板位于导轨1的两侧并与导轨1两侧的侧壁相对设置。在导轨1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与导轨1的长度方向相同。在移动座67相对的壁板上,其靠近导轨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伸入到滑槽11内的滚轮68,滚轮68回转连接在移动座67的壁板上并在滑槽11内滚动。
如图4、图5所示,在抽风管4的上表面设置有将矩形口41封闭的密封皮带7,密封皮带7的两端固定抽风管4的两端。在滑移座5的空腔51内部的四角位置,回转连接有四根转轴69。密封皮带7依次绕过转轴69从而使皮带位于空腔51的一段同样呈倒“U”形。通过密封皮带7呈倒“U”形,从而使位于滑移座5内部的密封皮带7与抽风管4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使滑移座5的空腔51与抽风管4之间一直处于相通的状态。
在抽风管4的一端设置有抽风机8,抽风机8固定在抽风管4上,在抽风机8的出风口端,设置有伸出室外的排风管9,排风管9与抽风机8固定相连。
由于收尘罩6的壳体61与滑移座5的内部空腔51相连通,滑移座5的内部空腔51通过矩形口41与抽风管4的内部相连通。当进行喷漆作业的时候,打开抽风机8进行抽风,通过收尘罩6的吸尘口62将喷洒到空气中的漆雾吸入到收尘罩6的壳体61内,并通过一次连通的空腔51、抽风管4,最后通过排风管9排出室外。
通过在吸尘口62设置若干角钢,使漆雾在接触到角钢63的时候进行附着凝结,减少油漆从排风管9的排出量。凝结的油漆沿着角钢63的两边流入到位于壳体内部的挡板64上,通过倾斜的挡板64最后流入到回收盒65内部,对油漆进行回收处理。
当滑移座5在抽风管4上进行移动的时候,通过设置在空腔51四角位置的转轴69,将密封皮带7撑起,使位于空腔51内部的密封皮带7一直处于倒“U”型,从而使密封皮带7与矩形口41之间留有空间,使空腔51与抽风管4之间一直处于连通状态。当抽风机8进行抽风工作时,使抽风管4的内部形成负压,通过压力差使密封皮带7贴合在抽风管4的上端面从而将矩形口41进行密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移动收尘罩,包括导轨(1),在导轨(1)的两端固定有相对的夹紧盘(2),所述导轨(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喷漆的机械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的一侧设置有与导轨(1)平行相对的抽风管(4),所述机械手(3)通过滑移座(5)滑移连接在抽风管(4)上,所述抽风管(4)的上端面开设有通长的矩形口(41),所述矩形口(41)的长度方向与抽风管(4)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滑移座(5)的内部设置有与排风管(9)内部相通的空腔(51),所述滑移座(5)朝向导轨(1)的一端设置有与滑移座(5)内部空腔(51)相通的收尘罩(6),所述收尘罩(6)包括顶端带有吸尘口(62)的壳体(61),所述壳体(61)与滑移座(5)的空腔(51)相通,所述吸尘口(62)处设置有若干排角钢(63),所述角钢(63)的尖角朝向吸尘口(62)的外侧,所述壳体(61)的内部插接有回收盒(65),所述壳体(61)远离滑移座(5)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供回收盒(65)插入的插口(66),所述抽风管(4)的上端面设置有将矩形口(41)封住的密封皮带(7),所述密封皮带(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排风管(9)的两端,所述空腔(51)内设置有支撑密封皮带(7),从而使密封皮带(7)与抽风管(4)的上表面分离,从而使滑移座(5)的空腔(51)与排风管(9)的内部相通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密封皮带(7)滑动连接,所述抽风管(4)的一端设置有抽风机(8),所述抽风机(8)的出风端设置有伸出室外的排风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收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内部位于吸尘口(62)的下方依次设置有倾斜的挡板(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收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4)为多块,所述挡板(64)之间交错设置从而形成一个连续弯曲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收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角钢(63)、挡板(64)、回收盒(65)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收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的顶端表面为圆弧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收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盒(65)的端面自插口(66)露出,所述回收盒(65)露出插口(66)的端面上固定有把手(6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收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罩(6)的底端设置有移动座(67),所述移动座(67)呈“U”形,所述移动座(67)的开口朝向导轨(1)方向,所述移动座(67)相对的壁板位于导轨(1)的两侧,所述导轨(1)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与导轨(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移动座(67)相对的侧壁内部回转连接有伸入到滑槽(11)内的滚轮(6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收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51)呈倒“U”形,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回转连接在空腔(51)的四角位置的转轴(69),所述密封皮带(7)依次绕过转轴(69)。
CN201820391689.9U 2018-03-21 2018-03-21 移动收尘罩 Active CN208390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1689.9U CN208390316U (zh) 2018-03-21 2018-03-21 移动收尘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1689.9U CN208390316U (zh) 2018-03-21 2018-03-21 移动收尘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0316U true CN208390316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4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1689.9U Active CN208390316U (zh) 2018-03-21 2018-03-21 移动收尘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03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6936A (zh) * 2020-07-31 2020-10-30 苏州卓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翻转电子元器件夹持机构
CN114871573A (zh) * 2022-04-24 2022-08-09 佛山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随动抽风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6936A (zh) * 2020-07-31 2020-10-30 苏州卓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翻转电子元器件夹持机构
CN114871573A (zh) * 2022-04-24 2022-08-09 佛山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随动抽风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90316U (zh) 移动收尘罩
CN109675752A (zh) 一种离心泵泵壳加工用喷涂装置
CN205201260U (zh) 一种除锈机吸尘装置
CN209418695U (zh) 一种电池壳体封胶系统
CN203155402U (zh) 下旋旋风除尘器以及烟气雾化脱硫设备
CN203508285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喷漆净化设备
CN216173386U (zh) 一种建筑用环保高效喷涂机
CN209665131U (zh) 移动式除锈装置
CN204817033U (zh) 一种吸收漆雾装置
CN207463528U (zh) 抛丸喷漆一体机
CN109865643A (zh) 一种电池壳体封胶系统
CN209418681U (zh) 一种电池壳体封胶系统
CN209418694U (zh) 一种电池壳体封胶系统
CN206104225U (zh) 一种用于板材喷漆工艺的环保式水帘喷漆装置
CN205342828U (zh) 一种喷砂装置
CN208260453U (zh) 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雾炮机
CN201500611U (zh) 涂装室
CN21070076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用喷漆设备
CN105382702A (zh) 一种喷砂装置
US7763091B1 (en) Distributed vacuum debris collector
CN220346294U (zh) 一种车辆配件喷漆装置
CN206094240U (zh) 缩口进烟快吸式抽油烟机
CN214077426U (zh) 一种涂塑复合钢管加工用收集结构的喷涂线
CN213033236U (zh) 一种开炼机防尘结构
CN215843763U (zh) 一种环保型工件喷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