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9856U - 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9856U
CN208389856U CN201820782800.7U CN201820782800U CN208389856U CN 208389856 U CN208389856 U CN 208389856U CN 201820782800 U CN201820782800 U CN 201820782800U CN 208389856 U CN208389856 U CN 208389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sleeve
shaft
connect
mix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828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宏奎
吴玉杰
袁瑞增
李冉
蒋媛
李思鼎
刘骁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onstruction Quality Testing Center Station Co Ltd
HE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onstruction Quality Testing Center Station Co Ltd
HE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onstruction Quality Testing Center Station Co Ltd, HE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onstruction Quality Testing Center St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828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9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9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9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包括罐体、出料管、进料管、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支撑脚和节流组件,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外侧套接有节流组件,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且罐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搅拌组件;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套筒、隔板、溢流孔和复位弹簧,所述套筒的对应两端均与进料管连接,所述套筒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隔板连接,且隔板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所述套筒的底部对应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与套筒底部内壁连接;该设备,有利于降低流速,防止因物料过多的进入罐体,造成搅拌效率低的事件发生;有利于高效搅拌物料。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是社会发展离不开的原动力。运用于建筑业的环保型建筑浆液需要进行搅拌之后才能使用。
但是现有的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存在以下的缺陷:进入罐体的物料流速过快,造成堆积,似的搅拌的速率和效果降低;同时搅拌的效率低,不能够两组搅拌组件进行工作;针对这种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包括罐体、出料管、进料管、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支撑脚和节流组件,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外侧套接有节流组件,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且罐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搅拌组件;
所述节流组件包括套筒、隔板、溢流孔和复位弹簧,所述套筒的对应两端均与进料管连接,所述套筒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隔板连接,且隔板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所述套筒的底部对应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与套筒底部内壁连接;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侧板、限位板、横板、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转轴、滚珠和卡槽,所述罐体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罐体顶部内壁与横板连接,所述横板的底部对应两端均安装有侧板,且横板的底部对应两侧靠近侧板位置处均粘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卡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侧与侧板一侧接触;
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转轴和搅拌棒,所述罐体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穿过罐体底部内壁与罐体内部空气接触,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安装有搅拌棒。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底部一侧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四周均焊接固定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孔两两之间的距离为2cm。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通过螺栓与横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通过焊接与第二转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到套筒中,物料透过隔板上的溢流孔流出,由于溢流孔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物料下料的流速,进入到套筒中的物料慢慢堆积,对隔板进行挤压,使复位弹簧受力压缩,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对物料有一个反作用力,便于物料通过溢流孔流动,该过程,有利于降低流速,防止因物料过多的进入罐体,造成搅拌效率低的事件发生;
2.打开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控制开关,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横板转动,通过横板带动侧板转动,由于横板的底部对应两侧靠近侧板位置处均粘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卡槽的内部卡接有滚珠,滚珠的外侧与侧板一侧接触,侧板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通过物料的流动,带动滚珠转动,同时滚珠和侧板之间会夹杂有物料,从而对物料进行研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对物料进行搅拌,该过程,有利于高效搅拌物料。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出料管;3、进料管;4、第一搅拌组件;41、侧板;42、限位板;43、横板;44、第一伺服电机;45、第一转轴;46、滚珠;47、卡槽;5、第二搅拌组件;51、第二伺服电机;52、第二转轴;53、搅拌棒;6、支撑脚;7、节流组件;71、套筒;72、隔板;73、溢流孔;7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包括罐体1、出料管2、进料管3、第一搅拌组件4、第二搅拌组件5、支撑脚6和节流组件7,罐体1的顶部一侧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料管3,且进料管3的外侧套接有节流组件7,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4,且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搅拌组件5;
节流组件7包括套筒71、隔板72、溢流孔73和复位弹簧74,套筒71的对应两端均与进料管3连接,套筒71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隔板72连接,且隔板72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73,套筒71的底部对应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74与套筒71底部内壁连接,有利于降低进料的流速,防止因物料过多的进入罐体1,造成搅拌效率低的事件发生;
第一搅拌组件4包括侧板41、限位板42、横板43、第一伺服电机44、第一转轴45、滚珠46和卡槽47,罐体1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44,且第一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45连接,第一转轴45的一端穿过罐体1顶部内壁与横板43连接,横板43的底部对应两端均安装有侧板41,且横板43的底部对应两侧靠近侧板41位置处均粘接有限位板42,限位板42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卡槽47,且卡槽47的内部卡接有滚珠46,滚珠46的外侧与侧板41一侧接触,有利于搅拌;
第二搅拌组件5包括第二伺服电机51、第二转轴52和搅拌棒53,罐体1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51,且第二伺服电机5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52连接,第二转轴52的一端穿过罐体1底部内壁与罐体1内部空气接触,第二转轴52的外侧安装有搅拌棒53,有利于搅拌。
进一步的,罐体1的底部一侧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料管2,罐体1的底部四周均焊接固定有支撑脚6,有利于出料和支撑。
进一步的,溢流孔73两两之间的距离为2cm,有利于溢流。
进一步的,侧板41通过螺栓与横板43连接,有利于连接。
进一步的,搅拌棒53通过焊接与第二转轴52连接,有利于连接。
工作原理:物料通过进料管3进入到套筒71中,物料透过隔板72上的溢流孔73流出,由于溢流孔73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物料下料的流速,进入到套筒71中的物料慢慢堆积,对隔板72进行挤压,使复位弹簧74受力压缩,由于复位弹簧74的弹力作用,对物料有一个反作用力,便于物料通过溢流孔73流动,该过程,有利于降低流速,防止因物料过多的进入罐体1,造成搅拌效率低的事件发生;打开第一伺服电机44和第二伺服电机51的控制开关,第一伺服电机44带动第一转轴45转动,从而带动横板43转动,通过横板43带动侧板41转动,由于横板43的底部对应两侧靠近侧板41位置处均粘接有限位板42,限位板42上卡槽47的内部卡接有滚珠46,滚珠46的外侧与侧板41一侧接触,侧板41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通过物料的流动,带动滚珠46转动,同时滚珠46和侧板41之间会夹杂有物料,从而对物料进行研磨,第二伺服电机51带动第二转轴52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棒53对物料进行搅拌,该过程,有利于高效搅拌物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包括罐体(1)、出料管(2)、进料管(3)、第一搅拌组件(4)、第二搅拌组件(5)、支撑脚(6)和节流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一侧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料管(3),且进料管(3)的外侧套接有节流组件(7),所述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4),且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搅拌组件(5);
所述节流组件(7)包括套筒(71)、隔板(72)、溢流孔(73)和复位弹簧(74),所述套筒(71)的对应两端均与进料管(3)连接,所述套筒(71)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隔板(72)连接,且隔板(72)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73),所述套筒(71)的底部对应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74)与套筒(71)底部内壁连接;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4)包括侧板(41)、限位板(42)、横板(43)、第一伺服电机(44)、第一转轴(45)、滚珠(46)和卡槽(47),所述罐体(1)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44),且第一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45)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5)的一端穿过罐体(1)顶部内壁与横板(43)连接,所述横板(43)的底部对应两端均安装有侧板(41),且横板(43)的底部对应两侧靠近侧板(41)位置处均粘接有限位板(42),所述限位板(42)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卡槽(47),且卡槽(47)的内部卡接有滚珠(46),所述滚珠(46)的外侧与侧板(41)一侧接触;
所述第二搅拌组件(5)包括第二伺服电机(51)、第二转轴(52)和搅拌棒(53),所述罐体(1)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51),且第二伺服电机(5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52)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2)的一端穿过罐体(1)底部内壁与罐体(1)内部空气接触,所述第二转轴(52)的外侧安装有搅拌棒(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一侧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料管(2),所述罐体(1)的底部四周均焊接固定有支撑脚(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73)两两之间的距离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1)通过螺栓与横板(4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53)通过焊接与第二转轴(52)连接。
CN201820782800.7U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 Active CN208389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2800.7U CN208389856U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2800.7U CN208389856U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9856U true CN208389856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7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82800.7U Active CN208389856U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9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4797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搅拌机
CN210358525U (zh) 一种土壤修复环保装置
CN113385072B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预混装置
CN107905125A (zh) 一种桥梁裂缝修补器
CN20619914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化工原料混合机
CN111168847A (zh) 小型便携式水泥搅拌机
CN106863593A (zh) 一种机械式混泥土搅拌装置
CN208389856U (zh) 一种环保型建筑浆液搅拌设备
CN108927055A (zh) 一种涂料生产的高效搅拌设备
CN207509475U (zh) 高效型干粉砂浆搅拌机
CN103147769A (zh) 螺旋变频湿喷机及其下料方法
CN215539798U (zh) 一种玻璃钢高效脱硫塔
CN105195050A (zh) 一种流化床式水溶肥生产用物料混合器
CN209494788U (zh) 一种液压油精密滤芯装置
CN112774894A (zh) 一种铁路煤炭运输喷洒装置
CN202199273U (zh) 一种固液无尘静态混合器
CN208554021U (zh) 一种智能锂电池电子浆料生产线
CN206970616U (zh) 发酵罐浮渣去除装置
CN208526399U (zh) 一种水溶肥料生产设备
CN216223549U (zh) 一种道路工程用临时防尘装置
CN216878792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气液混合装置
CN115400656B (zh) 一种磁力耦合式搅拌反应釜
CN208668420U (zh)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搅拌注浆设备
CN209049095U (zh) 一种用于化工工艺中催化剂拦截过滤的装置
CN210656609U (zh) 一种化学还原处理重金属污泥反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Hongkui

Inventor after: Wu Yujie

Inventor after: Yuan Ruizeng

Inventor after: Li Ran

Inventor after: Jiang Yuan

Inventor after: Li Siding

Inventor after: Liu Xiao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Hongkui

Inventor before: Wu Yujie

Inventor before: Yuan Ruizeng

Inventor before: Li Ran

Inventor before: Jiang Yuan

Inventor before: Li Siding

Inventor before: Liu Xiaof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