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9700U - 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9700U
CN208389700U CN201820827426.8U CN201820827426U CN208389700U CN 208389700 U CN208389700 U CN 208389700U CN 201820827426 U CN201820827426 U CN 201820827426U CN 208389700 U CN208389700 U CN 208389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operation cabinet
cabinet
drying device
power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74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East And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East And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East And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East And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274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9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9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9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分隔板、喷淋装置、增压泵、干燥装置、排气管、固定底座、集水箱、水泵、粉尘收集盘和操作箱体,所述固定底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且固定底座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竖向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之间横向安装有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横向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操作箱体的交接处安装有第一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装有正极发电机、负极发电机、正极电网和负极电网,在使用时粉尘进入箱体内,正极发电机和负极发电机分别给正极电网和负极电网通电,使得接触到正极电网的粉尘附带正离子,与负极电网相互结合,除去气体中的粉尘,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各领域设备不断得到改进和更新,以节省更多的能源和为人们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目前,在复膜铁工艺进行工作时不免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混合在空气中,操作人员通过呼吸这些空气,将对其呼吸器官及身体其它内部器官产生重大影响,且对机械设备和电子元器件产生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工作环境内设置排气孔,这样的方法容易导致粉尘随气体一起冲出来,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分隔板、喷淋装置、增压泵、干燥装置、排气管、固定底座、集水箱、水泵、粉尘收集盘和操作箱体,所述固定底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且固定底座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竖向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之间横向安装有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横向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操作箱体的交接处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操作箱体另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远离操作箱体的一侧安装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远离固定架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横向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上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与固定架之间的操作箱体的一侧安装有侧门,且操作箱体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竖向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靠近第一风机一侧的操作箱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粉尘收集盘,且粉尘收集盘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粉尘收集盘上方的操作箱体内部的顶端靠近第一风机的一侧安装有正极发电机,且正极发电机的底端竖向安装有正极电网,所述粉尘收集盘上方的操作箱体内部的顶端靠近分隔板的一侧安装有负极发电机,且负极发电机的底端竖向安装有负极电网,所述分隔板靠近干燥装置一侧的操作箱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喷淋装置,且操作箱体顶端靠近干燥装置的一侧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喷淋装置下方的操作箱体的内部横向安装有滤网,且滤网下方靠近固定架一侧的操作箱体上安装有导气管与干燥装置相连通,所述固定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集水箱,且集水箱顶端靠近固定架的一侧安装有下水管与操作箱体相连通,所述集水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一侧安装有导水管穿过增压泵与喷淋装置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顶端与操作箱体内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喷孔,且喷孔上均安装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的内部内部填充有圆形干燥剂。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上均安装有碟刹片,且万向轮与固定底座的交接处均匀安装有复位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通过安装有正极发电机、负极发电机、正极电网和负极电网,在使用时粉尘进入箱体内,正极发电机和负极发电机分别给正极电网和负极电网通电,使得接触到正极电网的粉尘附带正离子,与负极电网相互结合,除去气体中的粉尘,方便快捷,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喷淋装置和滤网,在使用时将初次过滤的气体进行冲洗,将气体中剩余的粉尘收集过滤,使得空气净化更加彻底,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集水箱、导水管和增压泵,使得喷洒后的水进行收集,形成了水循环,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第一风机;3-正极发电机;4-负极发电机;5-分隔板;6-喷淋装置;7-增压泵;8-导水管;9-固定架;10-干燥装置;11-第二风机;12-排气管;13-滤网;14-下水管;15-支撑杆;16-固定底座;17-集水箱;18-水泵;19-万向轮;20-粉尘收集盘;21-正极电网;22-负极电网;23-侧门;24-操作箱体;25-导气管;26-固定底板;27-滑块;28-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1、分隔板5、喷淋装置6、增压泵7、干燥装置10、排气管12、固定底座16、集水箱17、水泵18、粉尘收集盘20和操作箱体24,固定底座16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9,万向轮19上均安装有碟刹片,且万向轮19与固定底座16的交接处均匀安装有复位弹簧,且固定底座16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竖向安装有支撑杆15,且支撑杆15的顶端之间横向安装有操作箱体24,操作箱体24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横向安装有进气管1,且进气管1与操作箱体24的交接处安装有第一风机2,操作箱体24另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架9,且固定架9远离操作箱体24的一侧安装有干燥装置10,干燥装置10的内部内部填充有圆形干燥剂,干燥装置10远离固定架9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横向安装有排气管12,且排气管12上安装有第二风机11,第一风机2与固定架9之间的操作箱体24的一侧安装有侧门23,且操作箱体24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竖向安装有分隔板5,分隔板5的顶端与操作箱体24内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通气孔,分隔板5靠近第一风机2一侧的操作箱体24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底板26,且固定底板26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28,固定底板26的顶端安装有粉尘收集盘20,且粉尘收集盘20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块27与滑轨28滑动连接,粉尘收集盘20上方的操作箱体24内部的顶端靠近第一风机2的一侧安装有正极发电机3,且正极发电机3的底端竖向安装有正极电网21,粉尘收集盘20上方的操作箱体24内部的顶端靠近分隔板5的一侧安装有负极发电机4,且负极发电机4的底端竖向安装有负极电网22,分隔板5靠近干燥装置10一侧的操作箱体24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喷淋装置6,喷淋装置6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喷孔,且喷孔上均安装有防尘罩,且操作箱体24顶端靠近干燥装置10的一侧安装有增压泵7,喷淋装置6下方的操作箱体24的内部横向安装有滤网13,且滤网13下方靠近固定架9一侧的操作箱体24上安装有导气管25与干燥装置10相连通,固定底座16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集水箱17,且集水箱17顶端靠近固定架9的一侧安装有下水管14与操作箱体24相连通,集水箱1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水泵18,且水泵18的一侧安装有导水管8穿过增压泵7与喷淋装置6相连通。
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外界电源,通过第一风机2将带有粉尘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抽入至操作箱体24内,正极发电机3和负极发电机4分别给正极电网21和负极电网22通电,使得接触到正极电网21的粉尘附带正离子,与负极电网22相互结合,除去气体中的粉尘,方便快捷,然后喷淋装置6对初次过滤的气体进行冲洗,将气体中剩余的粉尘收集过滤,使得空气净化更加彻底,最后气体由第二风机11经排气管12排出,并且在排除的过程中进行了干燥,喷洒后的水流入至集水箱17进行收集,再由水泵18抽出,通过导水管8经增压泵7增压之后从喷淋装置6喷出,形成了水循环,节约了资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1)、分隔板(5)、喷淋装置(6)、增压泵(7)、干燥装置(10)、排气管(12)、固定底座(16)、集水箱(17)、水泵(18)、粉尘收集盘(20)和操作箱体(2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6)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9),且固定底座(16)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竖向安装有支撑杆(15),且支撑杆(15)的顶端之间横向安装有操作箱体(24),所述操作箱体(24)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横向安装有进气管(1),且进气管(1)与操作箱体(24)的交接处安装有第一风机(2),所述操作箱体(24)另一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架(9),且固定架(9)远离操作箱体(24)的一侧安装有干燥装置(10),所述干燥装置(10)远离固定架(9)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横向安装有排气管(12),且排气管(12)上安装有第二风机(11),所述第一风机(2)与固定架(9)之间的操作箱体(24)的一侧安装有侧门(23),且操作箱体(24)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竖向安装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靠近第一风机(2)一侧的操作箱体(24)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底板(26),且固定底板(26)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28),所述固定底板(26)的顶端安装有粉尘收集盘(20),且粉尘收集盘(20)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块(27)与滑轨(28)滑动连接,所述粉尘收集盘(20)上方的操作箱体(24)内部的顶端靠近第一风机(2)的一侧安装有正极发电机(3),且正极发电机(3)的底端竖向安装有正极电网(21),所述粉尘收集盘(20)上方的操作箱体(24)内部的顶端靠近分隔板(5)的一侧安装有负极发电机(4),且负极发电机(4)的底端竖向安装有负极电网(22),所述分隔板(5)靠近干燥装置(10)一侧的操作箱体(24)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喷淋装置(6),且操作箱体(24)顶端靠近干燥装置(10)的一侧安装有增压泵(7),所述喷淋装置(6)下方的操作箱体(24)的内部横向安装有滤网(13),且滤网(13)下方靠近固定架(9)一侧的操作箱体(24)上安装有导气管(25)与干燥装置(10)相连通,所述固定底座(16)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集水箱(17),且集水箱(17)顶端靠近固定架(9)的一侧安装有下水管(14)与操作箱体(24)相连通,所述集水箱(1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水泵(18),且水泵(18)的一侧安装有导水管(8)穿过增压泵(7)与喷淋装置(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5)的顶端与操作箱体(24)内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6)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喷孔,且喷孔上均安装有防尘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10)的内部内部填充有圆形干燥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9)上均安装有碟刹片,且万向轮(19)与固定底座(16)的交接处均匀安装有复位弹簧。
CN201820827426.8U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 Active CN208389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7426.8U CN20838970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7426.8U CN20838970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9700U true CN208389700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3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7426.8U Active CN20838970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9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45656U (zh) 一种细纱机用除尘设备
CN211358144U (zh) 一种除尘效果好的纺织除尘装置
CN206539257U (zh) 一种环保型门窗结构
CN108854405A (zh) 一种汽车漆修补过程中的漆雾收集装置
CN208389700U (zh) 一种用于复膜铁的除尘装置
CN208811758U (zh) 一种玻璃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214189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
CN206778160U (zh) 一种工厂用粉尘收集器
CN214486098U (zh)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CN214597980U (zh) 风电叶片芯材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治理设备
CN207763098U (zh) 室外公共空间空气净化塔
CN209237586U (zh) 一种工厂用移动式环保除尘装置
CN205115717U (zh) 一种用于纺纱机的吸尘装置
CN208287677U (zh) 一种脉冲式布袋除尘设备
CN106813330A (zh) 用于空气组合风柜的恒湿系统的回水装置
CN207024922U (zh) 一种吉他打磨车间双层水帘循环除尘系统
CN207356792U (zh) 一种喷淋除尘装置
CN206376140U (zh) 一种新型纺织除尘系统
CN215311221U (zh)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扬尘处理装置
CN217855316U (zh) 一种体育场馆降温除尘设备
CN209423237U (zh) 一种方便二次回流的除废气装置
CN215310804U (zh) 一种工业除湿机用滤芯清洗装置
CN208260457U (zh) 一种玻璃钢打磨粉尘收集装置
CN211159173U (zh) 一种汽车喷烤漆房吸尘装置
CN219482047U (zh) 带回收机构的降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