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2319U - 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2319U
CN208382319U CN201821076754.5U CN201821076754U CN208382319U CN 208382319 U CN208382319 U CN 208382319U CN 201821076754 U CN201821076754 U CN 201821076754U CN 208382319 U CN208382319 U CN 208382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reflecting plate
reflection
heating tube
infrared 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767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亓文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oum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oum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496427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8382319(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oum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oum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767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2319U/zh
Priority to US16/216,662 priority patent/US11395374B2/en
Priority to KR2020190000043U priority patent/KR200491825Y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2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2319U/zh
Priority to JP2019000285U priority patent/JP3222080U/ja
Priority to JP2019001568U priority patent/JP3222209U/ja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涉及红外加热装置技术领域,该红外加热机构,包括:红外线加热管,沿红外线加热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射板,反射板上设置有与红外线加热管对应的安装孔,以使反射板套接在红外线加热管侧壁上。红外线加热管通电后,向外发射红外光,红外光照射在反射板上,任意相连的两块反射板之间会发生多次的红外光的反射,然后向四周扩散,经过反射板的多次反射后,可以将红外线加热管散发的能量均匀地向外输送,避免了红外线加热管周围热量的聚集,从而降低了红外线加热管周围的温度,增加了红外线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热量的转化率,热利用率可达95%。

Description

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取暖器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家庭冬季取暖电器,具有使用方便、无污染、无噪音等特点。目前市场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电热取暖器,造型别致、使用方便,成了家庭消费的时尚电器。目前市场上的取暖器主要分为充液式、风扇式、辐射式等几大类。
辐射式电热取暖器,其发射热能的特征是辐射型向四周散发热量。辐射式电热取暖器是利用石英电管通电后在远红外线照到的距离内发热,向外辐射远红外线,通过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热能来取暖的。其外观小巧,移动方便,适合小范围内取暖,电器功率一般在800w~3000w范围内。
现有的红外加热器,均由红外线加热管及反射罩构成,反射罩设置在加热管的一侧,反射罩可以将加热管发出的红外光朝其相对的方向反射。红外线加热管朝反射罩辐射红外线,反射罩一侧的能量聚集,导致该侧温度明显高于红外线加热管一侧的温度,导致红外管附近温度过高,会造成红外管接头、引线的老化受损,同时红外管由于热量的聚集,会产生超高的温度。在加热过程中,热量扩散方向单一,不宜于房间整体升温并伴有灼热感,使人体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以缓解了现有的红外管附近温度过高,会造成红外管接头、引线的老化受损,同时红外管由于热量的聚集,会产生超高的温度。在加热过程中,热量扩散方向单一,不宜于房间整体升温并伴有灼热感,使人体不适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加热机构,包括:红外线加热管,沿所述红外线加热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红外线加热管对应的安装孔,以使所述反射板套接在所述红外线加热管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红外线加热管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多个所述反射板均匀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反射凸起,用于增加所述反射板的反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凸起为半圆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反射凹槽,用于增加所述反射板的反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凹槽为半圆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板正面和背面上分别均设置有反射凸起和反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板正面包括第一反射凸起和第一反射凹槽,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射凸起和第二反射凹槽,且所述第一反射凹槽沿所述反射板的正面向背面凹陷,以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形成第二反射凸起;所述第二反射凹槽沿所述反射板的背面向正面凹陷,以在所述反射板的正面形成第一反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加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红外线加热管。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包括外部框架和上述的红外加热机构,所述红外加热机构位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所述外部框架用于防止使用者意外触碰所述红外加热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加热机构,包括:红外线加热管,沿所述红外线加热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红外线加热管对应的安装孔,以使所述反射板套接在所述红外线加热管侧壁上。红外线加热管通电后,会向外发射红外光,红外光照射在反射板上,间隔设置的多块反射板中,任意相连的两块反射板之间会发生多次的红外光的反射,然后向四周扩散,经过反射板的多次反射后,可以将红外线加热管散发的能量均匀地向外输送,避免了红外线加热管周围热量的聚集,从而降低了红外线加热管周围的温度,增加了红外线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热量的转化率,热利用率可达95%。同时,该红外加热机构的辐射方向不再是单一方向,而是向四周辐射,有利于房屋整体温度的提升,避免了长期的局部照射所产生的灼烧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包括外部框架和上述的红外加热机构,红外线加热管通电后,会向外发射红外光,红外光照射在反射板上,间隔设置的多块反射板中,任意相连的两块反射板之间会发生多次的红外光的反射,然后向四周扩散,经过反射板的多次反射后,可以将红外线加热管散发的能量均匀地向外输送,避免了红外线加热管周围热量的聚集,从而降低了红外线加热管周围的温度,增加了红外线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热量的转化率,热利用率可达95%。同时,该红外加热机构的辐射方向不再是单一方向,而是向四周辐射,有利于房屋整体温度的提升,避免了长期的局部照射所产生的灼烧感。红外加热机构位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外部框架防止使用者意外触碰所述红外加热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红外加热机构的示意图(散热风机未画);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红外加热机构的反射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红外加热机构的反射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红外加热机构的反射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标:100-红外线加热管;200-反射板;210-插槽;220-插板;230-止挡翼;240-反射凸起;250-反射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机构,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加热机构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红外加热机构,包括:红外线加热管100,沿所述红外线加热管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射板200,所述反射板200上设置有与所述红外线加热管100对应的安装孔,以使所述反射板200套接在所述红外线加热管100侧壁上。红外线加热管100通电后,会向外发射红外光,红外光照射在反射板200上,间隔设置的多块反射板200中,任意相连的两块反射板200之间会发生多次的红外光的反射,然后向四周扩散,经过反射板200的多次反射后,可以将红外线加热管100散发的能量均匀地向外输送,避免了红外线加热管100周围热量的聚集,从而降低了红外线加热管100周围的温度,增加了红外线加热管100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红外加热机构的辐射方向不再是单一方向,而是向四周辐射,有利于房屋整体温度的提升,避免了长期的局部照射所产生的灼烧感。
反射板200所在平面与所述红外线加热管100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多个所述反射板200均匀排列。间隔设置的反射板200将红外辐射均匀的反射向四周。同时,反射板200的边沿上设置有对应的连接结构。
例如,在所述反射板200的相对两端的边沿上分别设置有向所述反射板200背面方向弯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反射板200的反射面垂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反射板200的反射面的过渡处设置有插槽210,所述插槽210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槽210对应的插板220,当多个反射板200堆叠时,上一个反射板200上的插板220能够插在下一个反射板200的插槽210内,通过插接的方式能够将完成对个反射板200的堆叠。
同一个反射板200上的,每一个连接部上设置有向与其相对的连接部突出的止挡翼230,止挡翼230与连接部垂直,止挡翼230的数量为两个,止挡翼230与位于插板220和插槽210之间,当插板220插入到插槽210后,止挡翼230能够压在下一个反射板200的正面上,从而增加了相邻两个反射板20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反射板200堆叠的稳定性。
具体的,反射板200的板面上设置有反射凸起240,用于增加所述反射板200的反射面积。红外线加热管100发出的红外光照射在反射板200上的反射凸起240上,一方面,反射凸起240增加了发射板的反射面积,能够盛接更多的红外光,另一方面,反射凸起240可以改变红外线的发射方向,将红外光从相邻两块反射板200之间反射出去,避免红外光在反射板200之间聚集。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凸起240为半圆形凸起,半圆形凸起的元弧形面,具有最大的受光面积,有效地提高光扩散的效率。红外光照射在半圆形凸起上,可能产生较大的反射角,使红外光发射的更远。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加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红外线加热管100。红外线加热管100是通过发出红外光,以光辐射的方式将能量传递出去,而设置在边侧的散热风机,散热风机能够将红外加热机构外侧的冷空气与红外加热机构内部的热空气进行交换,从而可以更好地对房间进行加热。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反射板200的板面上设置有反射凹槽250,用于增加所述反射板200的反射面积。红外线加热管100发出的红外光照射在反射板200上的反射凹槽250上,一方面,反射凹槽250起增加了发射板的反射面积,能够盛接更多的红外光,另一方面,反射凹槽250可以改变红外线的发射方向,将红外光从相邻两块反射板200之间反射出去,避免红外光在反射板200之间聚集。
反射凹槽250为半圆形凹槽,半圆形凹槽的元弧形面,具有最大的受光面积,有效地提高光扩散的效率。红外光照射在半圆形凹槽上,可能产生较大的反射角,使红外光发射的更远。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内容,反射板200上可以均匀地分布了反射凸起240和反射凹槽250,呈矩阵状,凹凸矩阵结构的目的在于增大反射面积,同时照射在聚能反射板200和凹凸矩阵表面的红外线可以进行四周折射,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热量更加均衡。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板200正面和背面上分别均设置有反射凸起240和反射凹槽250。这样,在相邻两个反射板200所形成的出光通道的上下表面上均具有凹凸矩阵结构,从而使红外光经过多次反射向周围辐射。
为了使反射板200的加工更加的方便,反射板200正面包括第一反射凸起240和第一反射凹槽250,所述反射板200的背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射凸起240和第二反射凹槽250,且所述第一反射凹槽250沿所述反射板200的正面向背面凹陷,以在所述反射板200的背面形成第二反射凸起240;所述第二反射凹槽250沿所述反射板200的背面向正面凹陷,以在所述反射板200的正面形成第一反射凸起240。可以采用压铸的方式,正面和背面对应的凸起和凹槽匹配加工,可以减少反射板200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机构,包括:红外线加热管100,沿所述红外线加热管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射板200,所述反射板200上设置有与所述红外线加热管100对应的安装孔,以使所述反射板200套接在所述红外线加热管100侧壁上,在反射板200上设有若干凹凸矩阵,凹凸矩阵的目的在于增大反射面积,同时照射在聚能反射板200和凹凸矩阵表面的红外线可以进行四周折射,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热量更加均衡。红外线加热管100通电后,会向外发射红外光,红外光照射在反射板200上,间隔设置的多块反射板200中,任意相连的两块反射板200之间会发生多次的红外光的反射,然后向四周扩散,经过反射板200的多次反射后,可以将红外线加热管100散发的能量均匀地向外输送,避免了红外线加热管100周围热量的聚集,从而降低了红外线加热管100周围的温度,增加了红外线加热管100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红外加热机构的辐射方向不再是单一方向,而是向四周辐射,有利于房屋整体温度的提升,避免了长期的局部照射所产生的灼烧感。设置散热风机能够将红外加热机构外侧的冷空气与红外加热机构内部的热空气进行交换,从而可以更好地对房间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机构的优点在于加热快、热传递迅速、能够有效降低热量损耗、可提高热能利用率、避免产生局部高温导致的火灾风险,局部无灼热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包括外部框架和上述的红外加热机构,红外线加热管100通电后,会向外发射红外光,红外光照射在反射板200上,间隔设置的多块反射板200中,任意相连的两块反射板200之间会发生多次的红外光的反射,然后向四周扩散,经过反射板200的多次反射后,可以将红外线加热管100散发的能量均匀地向外输送,避免了红外线加热管100周围热量的聚集,从而降低了红外线加热管100周围的温度,增加了红外线加热管100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红外加热机构的辐射方向不再是单一方向,而是向四周辐射,有利于房屋整体温度的提升,避免了长期的局部照射所产生的灼烧感。红外加热机构位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外部框架防止使用者意外触碰所述红外加热机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红外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加热管,沿所述红外线加热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红外线加热管对应的安装孔,以使所述反射板套接在所述红外线加热管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红外线加热管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多个所述反射板均匀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反射凸起,用于增加所述反射板的反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凸起为半圆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反射凹槽,用于增加所述反射板的反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凹槽为半圆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正面和背面上分别均设置有反射凸起和反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正面包括第一反射凸起和第一反射凹槽,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射凸起和第二反射凹槽,且所述第一反射凹槽沿所述反射板的正面向背面凹陷,以在所述反射板的背面形成第二反射凸起;所述第二反射凹槽沿所述反射板的背面向正面凹陷,以在所述反射板的正面形成第一反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红外线加热管。
10.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加热机构,所述红外加热机构位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所述外部框架用于防止使用者意外触碰所述红外加热机构。
CN201821076754.5U 2018-07-06 2018-07-06 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Ceased CN208382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6754.5U CN208382319U (zh) 2018-07-06 2018-07-06 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US16/216,662 US11395374B2 (en) 2018-07-06 2018-12-11 Infrared heating mechanism and device
KR2020190000043U KR200491825Y1 (ko) 2018-07-06 2019-01-03 적외선 가열기구 및 장치
JP2019000285U JP3222080U (ja) 2018-07-06 2019-01-30 赤外線加熱機構及び装置
JP2019001568U JP3222209U (ja) 2018-07-06 2019-05-07 赤外線加熱機構及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6754.5U CN208382319U (zh) 2018-07-06 2018-07-06 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2319U true CN208382319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76754.5U Ceased CN208382319U (zh) 2018-07-06 2018-07-06 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2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329A (zh) * 2021-06-28 2021-10-01 铜陵昌满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容器塑壳加工的原料预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329A (zh) * 2021-06-28 2021-10-01 铜陵昌满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容器塑壳加工的原料预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604473A (en) Electric cooking stove
CN208382319U (zh) 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CN201242288Y (zh) 光波热水器
CN201740106U (zh) 一种采用抛物线镜面反射板的远红外线取暖器
CN209856076U (zh) 一种冷暖两用风扇灯
KR200458891Y1 (ko) 열풍 토출형 나노 카본 히터
CN202818646U (zh) 一种用于电暖炉的红外线陶瓷发热管
CN202253903U (zh) 一种电取暖炉
CN205909491U (zh) 浸入式隔爆加热器
CN206488342U (zh) 加热装置
KR200491825Y1 (ko) 적외선 가열기구 및 장치
CN204665660U (zh) 一种暖风机
CN208704017U (zh) 红外加热机构及装置
CN202056952U (zh) 一种光热风热复合取暖器
CN203323223U (zh) 辐射对流式电暖器
CN202858886U (zh) 多士炉
CN211584909U (zh) 一种直热式电磁波治疗器
CN204084550U (zh) 远红外线取暖器结构及带该结构的快装远红外线取暖器
KR200455553Y1 (ko) 열풍 토출형 나노 카본 히터
CN210345621U (zh) 一种气道式墙暖
CN211345481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
CN217402656U (zh) 一种发热体
CN201599869U (zh) 取暖器
CN216814612U (zh)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JP3240993U (ja) 電気ヒー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10204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4777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