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0922U - 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0922U
CN208380922U CN201820750988.7U CN201820750988U CN208380922U CN 208380922 U CN208380922 U CN 208380922U CN 201820750988 U CN201820750988 U CN 201820750988U CN 208380922 U CN208380922 U CN 208380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labellum
mounting base
connecting colum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09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Qian He Ke 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Qian He Ke 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Qian He Ke 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Qian He Ke 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09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0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0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0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安装座、扇叶,所述扇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首端固定在扇叶的轴线处,所述连接柱的末端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安装座上开有圆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比连接柱的直径大,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开有和弹性卡扣相配合卡接的卡口,所述第一凹槽的轴线处设有电机轴套;所述扇叶通过弹性卡扣与卡口的卡接可分离地固定在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弹性卡扣与卡口的卡接,使得安装或者拆卸扇叶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风扇主要包括吊扇和落地扇,吊扇一般无扇叶保护罩子,而落地扇基本都有扇叶保护罩子,从而避免伤害到使用者。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些便于携带的迷你风扇已经在市场出现,这些微型风扇大多比较小,主要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马达和扇叶等,内置有电池或可充电的电池,而且扇叶可拆卸收纳在壳体内,从而方便携带和使用。现有的扇叶可拆卸的迷你风扇,一般是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电机轴套,扇叶安装在电机轴套上,电机输出轴带动电机轴套转动,电机轴套带动扇叶转动,一般在电机轴套与扇叶上安装磁铁,通过磁铁异极相吸的原理把扇叶固定在电机轴套上。如此,在安装电机轴套以及扇叶上的磁铁时,磁铁的安装有一定方向的要求,有时候会安装错误,造成扇叶不能吸附在电机轴套上,并且随着扇叶的多次拆卸,磁性会慢慢减少,造成扇叶不能很好吸附在电机轴套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扇叶安装结构,以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安装座、扇叶,所述扇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首端固定在扇叶的轴线处,所述连接柱的末端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安装座上开有圆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比连接柱的直径大,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开有和弹性卡扣相配合卡接的卡口,所述第一凹槽的轴线处设有电机轴套;所述扇叶通过弹性卡扣与卡口的卡接可分离地固定在安装座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柱的末端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缺口,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向外凸起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设在连接柱的末端的外壁上,所述卡接块位于两两所述缺口之间,所述卡接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圆弧过渡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轴套与安装座的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导滑定位板,所述导滑定位板的数目与缺口的数目一致,所述卡口位于两两导滑定位板之间;所述缺口的开口处两侧均设有斜坡,所述斜坡自后往前逐渐向内倾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口开在安装座的底部与侧壁的连接处,所述卡口贯穿安装座的底部。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迷你小风扇,包括上述的扇叶安装结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套接在电机轴套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一的一端和所述壳体二的一端通过翻转组件连接;所述电机位于壳体二的另一端,扇叶通过安装座可拆卸地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壳体二的内部还设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为电机进行供电;所述壳体一面向所述壳体二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扇叶拆卸后进行容纳的容纳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轴与轴套,所述壳体一面向所述壳体二的一侧面为主面,所述主面与转轴相平行;所述轴套包括设于壳体一的轴套一与设于壳体二的轴套二,所述转轴穿过轴套二与轴套一轴接;所述轴套二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凸台,所述轴套一面向凸台的一端面上开有第二凹槽,所述凸台与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有过渡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二还设有用于控制风扇转动状态的多档位的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的顶部和壳体二的表面齐平;所述拨动开关的顶部设有长形拨动凸起,所述拨动凸起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拨动开关的拨动方向垂直,并且用于提供所述拨动开关拨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USB连接线;所述壳体二包括设于侧壁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连接锂电池,所述 USB接口还用于提供USB连接线连接,使外置电源通过USB连接线和USB接口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其中风扇在使用时将扇叶装在电机的输出轴的安装座上,此时由于扇叶是裸露的,没有外罩阻挡,因此在确保使用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减小风扇中电机的功率,相应的也可以减小风扇的整体体积,通过利用弹性卡扣与卡口的卡接,很方便地把扇叶固定在安装座上。除此以外,在不使用时将扇叶从安装座上卸下收纳在壳体内,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扇叶安装机构与迷你小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迷你小风扇处于半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迷你小风扇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迷你小风扇处于收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关于翻转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安装座1、扇叶2,所述扇叶2包括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首端固定在扇叶2的轴线处,所述连接柱3的末端设有弹性卡扣31;所述安装座1上开有圆形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直径比连接柱 3的直径大,所述安装座1的侧壁上开有和弹性卡扣31相配合卡接的卡口12,所述第一凹槽11的轴线处设有电机轴套13;所述扇叶2 通过弹性卡扣31与卡口12的卡接可分离地固定在安装座1上。连接柱3的直径比第一凹槽11的直径小,连接柱3的末端设有弹性卡扣 31,连接柱3插入安装座1的第一凹槽11内,由于安装座1的侧壁上开有的卡口12,弹性卡扣31与卡口12卡接,即可把扇叶2可分离地固定在安装座1上,电机输出轴与电机轴套13套接,电机输出轴通过电机轴套13带动安装座1,安装座1带动扇叶2转动。当然了,弹性卡扣31与卡口12的位置可以互换,把弹性卡扣31设置在安装座1上,把卡口12设置在连接柱3上亦可。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柱3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柱3的末端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缺口32,所述弹性卡扣31包括向外凸起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设在连接柱3的末端的外壁上,所述卡接块位于两两所述缺口32之间,所述卡接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圆弧过渡段。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中,优先选择在连接柱3的末端开有三条的缺口32,中空设置的连接柱3,卡接块设置在两两所述缺口32之间,使得连接柱3的末端上的卡接块具有一定的弹性。扇叶2、卡接块与连接柱3一体成型,卡接块设在连接柱3的末端的外壁上,方便卡接块与卡口12的卡接。卡接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圆弧过渡段,卡接块进入第一凹槽11的内壁,以及在拆卸扇叶2时,方便卡接块脱离卡口12。卡接块与卡口12数目一致,扇叶2安装在安装座1上即插即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轴套13与安装座1的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导滑定位板14,所述导滑定位板14的数目与缺口32 的数目一致,所述卡口12位于两两导滑定位板14之间;所述缺口 32的开口处两侧均设有斜坡,所述斜坡自后往前逐渐向内倾斜。缺口32的开口处两侧均设有斜坡,在把扇叶2安装在安装座1上时,斜坡在导滑定位板14上滑行,导滑定位板14与缺口32的配合,方便扇叶2安装在安装座1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口12开在安装座1的底部与侧壁的连接处,所述卡口12贯穿安装座1的底部。卡口12贯穿安装座1的底部,并且开在安装座1的底部与侧壁的连接处,方便卡口 12的加工。
参考图2-图4,在上述风扇安装结构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迷你小风扇,包括上述的扇叶安装结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套接在电机轴套13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壳体一4和壳体二5,所述壳体一4的一端和所述壳体二5的一端通过翻转组件6连接;所述电机位于壳体二5的另一端,扇叶2通过安装座1可拆卸地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壳体二5的内部还设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为电机进行供电;所述壳体一4面向所述壳体二5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扇叶2拆卸后进行容纳的容纳槽41。在不使用时扇叶2是不裸露的,扇叶2可收纳在容纳槽41内;风扇在使用时扇叶2是裸露的,并且具有三种状态,壳体二5通过翻转组件6可以绕一轴线相对所述壳体一4翻转,并且具有和壳体一4重叠的收回状态、和壳体一4展开呈一字的打开状态、以及和壳体一4展开呈一定角度的半打开状态;并且在半打开状态时,壳体一4竖卧并且作为壳体二5的支架。
参考图3-图5,所述翻转组件6包括转轴与轴套,所述壳体一4 面向所述壳体二5的一侧面为主面,所述主面与转轴相平行;所述轴套包括设于壳体一4的轴套一61与设于壳体二5的轴套二62,所述转轴穿过轴套二62与轴套一61轴接;所述轴套二62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凸台621,所述轴套一61面向凸台621的一端面上开有第二凹槽611,所述凸台621与第二凹槽611的两侧均设有过渡段。通过转轴穿过轴套二62与轴套一61轴接,壳体二5可绕壳体一4进行翻转。当壳体二5处于和壳体一4重叠的收回状态时,凸台621与第二凹槽 611卡接,即可保证壳体二5不会绕壳体一4进行翻转,如此收纳在容纳槽41内的扇叶2就不会丢失;由于凸台621与第二凹槽611的两侧均设有过渡段,当壳体二5和壳体一4展开呈一字的打开状态、以及和壳体一4展开呈一定角度的半打开状态时,凸台621与第二凹槽611错位,由于凸台621抵住轴套一的一端面,提供一定的摩擦力,因此可以保持壳体二5和壳体一4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在扇叶2 工作时,通过转动壳体二5绕壳体一4进行翻转,壳体一4面向壳体二5的一侧面为主面,由于所述主面与转轴相平行,因此扇叶2送风的高度和角度均可调节。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二5还设有用于控制风扇转动状态的多档位的拨动开关51,所述拨动开关51的顶部和壳体二 5的表面齐平;所述拨动开关51的顶部设有长形拨动凸起,所述拨动凸起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拨动开关51的拨动方向垂直,并且用于提供所述拨动开关51拨动。拨动开关51控制电机输出轴的转速,从而控制风扇的转动状态,用户可根据需要来调节风扇的风速。拨动开关 51的顶部设有长形拨动凸起,且凸起和拨动开关51的拨动方向垂直,方便用户对拨动开关51进行拨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USB连接线;所述壳体二 5包括设于侧壁的USB接口52,所述USB接口52连接锂电池,所述USB接口52还用于提供USB连接线连接,使外置电源通过USB 连接线和USB接口52对锂电池进行充电。风扇可以通过自带的锂电池的供电进行工作,当锂电池需要充电时,外置电源通过USB连接线和USB接口52即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需要风扇工作的时候,通过弹性卡扣31与卡口12的卡接,即可把扇叶2可分离地固定在安装座1上,并且具有三种状态,壳体二5 通过翻转组件6可以绕一轴线相对所述壳体一4翻转,并且具有和壳体一4重叠的收回状态、和壳体一4展开呈一字的打开状态、以及和壳体一4展开呈一定角度的半打开状态;并且在半打开状态时,壳体一4竖卧并且作为壳体二5的支架。同时,由于壳体一4和壳体二5 呈一字形,当两者处于打开状态时,壳体一4可以用作手柄供用户手持;当两者处于半打开状态时,壳体一4可以用作支架供壳体二5支撑,这个状态分别用在两个场合,第一个场合是在使用时用户手持风扇,第二个场合是在使用时风扇放置在桌面上,由于凸台621与第二凹槽611的存在,通过转动壳体二5绕壳体一4进行翻转,壳体一4 面向壳体二5的一侧面为主面,由于所述主面与转轴相平行,因此扇叶2送风的高度和角度均可调节。当风扇工作完成后,把扇叶2从安装座1上拆卸下来,收纳在容纳槽41内即可,方便迷你小风扇的携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安装座(1)、扇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包括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首端固定在扇叶(2)的轴线处,所述连接柱(3)的末端设有弹性卡扣(31);所述安装座(1)上开有圆形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直径比连接柱(3)的直径大,所述安装座(1)的侧壁上开有和弹性卡扣(31)相配合卡接的卡口(12),所述第一凹槽(11)的轴线处设有电机轴套(13);所述扇叶(2)通过弹性卡扣(31)与卡口(12)的卡接可分离地固定在安装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柱(3)的末端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缺口(32),所述弹性卡扣(31)包括向外凸起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设在连接柱(3)的末端的外壁上,所述卡接块位于两两所述缺口(32)之间,所述卡接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圆弧过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套(13)与安装座(1)的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导滑定位板(14),所述导滑定位板(14)的数目与缺口(32)的数目一致,所述卡口(12)位于两两导滑定位板(14)之间;所述缺口(32)的开口处两侧均设有斜坡,所述斜坡自后往前逐渐向内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扇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12) 开在安装座(1)的底部与侧壁的连接处,所述卡口(12)贯穿安装座(1)的底部。
5.一种迷你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扇叶安装结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套接在电机轴套(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迷你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一(4)和壳体二(5),所述壳体一(4)的一端和所述壳体二(5)的一端通过翻转组件(6)连接;
所述电机位于壳体二(5)的另一端,扇叶(2)通过安装座(1)可拆卸地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壳体二(5)的内部还设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为电机进行供电;
所述壳体一(4)面向所述壳体二(5)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扇叶(2)拆卸后进行容纳的容纳槽(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迷你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6)包括转轴与轴套,所述壳体一(4)面向所述壳体二(5)的一侧面为主面,所述主面与转轴相平行;所述轴套包括设于壳体一(4)的轴套一(61)与设于壳体二(5)的轴套二(62),所述转轴穿过轴套二(62)与轴套一(61)轴接;所述轴套二(62)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凸台(621),所述轴套一(61)面向凸台(621)的一端面上开有第二凹槽(611),所述凸台(621)与第二凹槽(611)的两侧均设有过渡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迷你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二(5)还设有用于控制风扇转动状态的多档位的拨动开关(51),所述拨动开关(51)的顶部和壳体二(5)的表面齐平;所述拨动开关(51)的顶部设有长形拨动凸起,所述拨动凸起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拨动开关(51)的拨动方向垂直,并且用于提供所述拨动开关(51)拨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迷你小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连接线;所述壳体二(5)包括设于侧壁的USB接口(52),所述USB接口(52)连接锂电池,所述USB接口(52)还用于提供USB连接线连接,使外置电源通过USB连接线和USB接口(52)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CN201820750988.7U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Active CN208380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0988.7U CN208380922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0988.7U CN208380922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0922U true CN208380922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71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0988.7U Active CN208380922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0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80922U (zh) 一种扇叶安装结构及采用该安装结构的迷你小风扇
US10504394B2 (en) Smart phone fan and LED display
CN210225702U (zh) 蓝牙耳机充电盒
WO2019205808A1 (zh) 户外手持风扇
JP2016125598A (ja) バッテリ内蔵支持装置及び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CN203560115U (zh) 一种夹持式风扇
CN210829798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风扇
CN201292969Y (zh) 便携式风扇
CN208417008U (zh) 小风扇
CN208932710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数据线放置盒
CN203098331U (zh) 一种迷你风扇
CN218598431U (zh) 一种可快拆三脚架的电风扇
CN212508904U (zh) 一种集成蓝牙耳机充电盒的手持风扇
CN207282802U (zh) 一种带手机支架的插座面板
CN205015600U (zh) 一种电动式云台转动驱动装置、云台及三脚架
KR20160067417A (ko) 탈부착이 용이한 분리형 선풍기
JPH01117995A (ja) 充電・交流両用扇風機
CN217011015U (zh) 一种直播补光灯
CN208817331U (zh) 一种应急灯
CN213690183U (zh) 一种手机壳的发光装置及手机壳
CN109462263B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13272431U (zh) 一种节能型新能源台灯
CN218715435U (zh) 一种工程支撑装置
CN105372910A (zh) 一种电动式云台转动驱动装置、云台及三脚架
CN210343779U (zh) 一种便携式手持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