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74578U -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 Google Patents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74578U
CN208374578U CN201820853402.XU CN201820853402U CN208374578U CN 208374578 U CN208374578 U CN 208374578U CN 201820853402 U CN201820853402 U CN 201820853402U CN 208374578 U CN208374578 U CN 208374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pressing
conveying
cell piece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34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
王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534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74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74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74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属于电池串生产领域,该焊带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压紧装置和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将电池片和焊带按照预定叠放方式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上;压紧装置包括压针安装条、弹簧压条、弹簧和压针,弹簧与压针一一对应;压针将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焊带压靠于对应电池片的栅线上,压紧装置与所压住的电池片和焊带同步输送至焊接装置处以便将焊带焊接至电池片上;第二输送装置将焊接装置后方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处的压紧装置反向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端处。通过利用压紧装置上的压针将焊带压紧固定于第一输送装置输送的电池片上,避免了焊带的偏移。

Description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串生产领域,涉及一种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背景技术
在电池串的生产过程中,需先从焊带盘中牵引出焊带,利用切刀切割牵引出的焊带得到定长焊带,在待串接的多个电池片的栅线上铺设定长焊带,最后将该多个电池片、该多个电池片上铺设的定长焊带一同输送至焊接工序进行焊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政策引导,对电池片光转换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串中采用的电池片可以是密栅电池片。在将密栅电池片串焊成电池片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较细的圆柱型焊带,导致在密栅电池片、密栅电池片上铺设的焊带一同输送至焊接工序的过程中焊带容易发生位移,进而影响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因将焊带焊接至电池片主栅线上容易发生移位,进而影响焊接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该焊带定位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电池片和焊带的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压紧装置和上料装置,其中:上料装置将电池片和焊带按照预定叠放方式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上;压紧装置包括压针安装条、弹簧压条、至少一个弹簧和至少一个压针,弹簧与压针一一对应,压针包括压针头和向四周凸起的上端部,压针安装条上设置有压针安装通孔,压针通过压针安装通孔安装在压针安装条上,压针头从压针安装条的下方露出,弹簧压条固定在压针安装条上方,弹簧容纳于压针安装通孔内,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压针的上端部,弹簧的另一端顶压在弹簧压条上;压针将第一输送装置上输送的焊带压靠于对应电池片的栅线上,压紧装置与所压住的电池片和焊带同步输送至焊接装置处以便焊接装置将焊带焊接至电池片上;第二输送装置将焊接装置后方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处输送的压紧装置反向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位置处。
通过在焊接焊带时,利用压紧装置上的压针将焊带压在电池片的主栅线上,由于每个焊条都被至少一个压针压紧,因此当需要压紧的焊带数量较多时,每个焊带均有对应的压针压紧,从而使得每个焊带在焊接时能够贴近电池片的主栅线,避免了焊带的偏移,另外,通过设置第二输送装置,将压紧装置进行回收返回,实现了压紧装置的重复利用,减少了压紧装置的使用数量。
可选的,焊带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搬运装置,第一搬运装置将第二输送装置输出端的压紧装置搬运至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上叠放的焊带和电池片上方并放置。
通过设置第一搬运装置,实现了将第二输送装置回收返回的压紧装置搬运至第一输送装置上重复利用,节省了人工搬运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的,焊带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搬运装置,第二搬运装置将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的压紧装置搬运至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入端,压紧装置在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下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位置处。
通过设置第二搬运装置,将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的压紧装置回收至第二输送装置上,节省了人工搬运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平行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
通过将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设置为输送方向相反,可以使得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不再继续使用的压紧装置回收至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入端,并随着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返回至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端继续被使用,从而实现了压紧装置的重复利用,减少压紧装置的使用数量。
可选的,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焊带、电池片和压紧装置的输送带。
可选的,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焊带和电池片的输送带以及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用于输送压紧装置的输送部,输送部与输送带同步输送。通过在输送带两侧设置与输送带同步输送的输送部,以用于输送压紧装置,从而避免对常规的输送带进行重新设计,且避免了压紧装置对输送带的损伤。
可选的,压紧装置为至少一个。
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压紧装置,使至少一处的焊带被压靠固定于栅线上,进而避免该焊带的偏移;在设置多个压紧装置时,可以使得多处的焊带均被压靠固定于栅线上,进而避免多个焊带的偏移,保证了焊接质量。
可选的,压针安装条上相邻两个压针安装通孔之间开设有供焊接用的红外光透过的通光孔,弹簧压条上开设有与压针安装条对应的通光孔。
通过在相邻两个压针安装通孔之间设置通光孔,可以使焊接用的红外光传播到压针压紧的焊带上,对焊带进行焊接。
可选的,压针安装通孔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内径尺寸与压针的上端部对应,下部分的内径尺寸与压针头对应。
通过压针的上端部向外凸起,压针安装通孔包括两部分,上部分的内径尺寸与压针的上端部对应,下部分的内径尺寸与压针头对应,因此在压针通过压针安装通孔进行安装时,压针的上端部会卡在压针安装通孔内,从而防止压针从压针安装通孔内掉落。
可选的,压针的上端部的凸起位置设置有切割平面;压紧装置还包括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固定在压针安装条的侧面,各个压针安装后的各切割平面均朝向限位挡板。
通过在压针的上端部的凸起位置设置切割平面,使用限位挡板紧贴压针的切割平面,将压针卡住,可以防止压针转动,避免压针在压紧焊带时由于转动导致焊带偏离主栅线位置的问题。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串焊机,该串焊机包括焊带供料装置、电池片上料装置、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焊带定位装置和焊接装置,其中:电池片上料装置将电池片上料至焊带定位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上,焊带供料装置将预定长度的焊带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所输送的电池片上,焊带定位装置上的压紧装置将焊带压紧至电池片上,第一输送装置将压放有焊带的电池片输送至焊接装置位置处,焊接装置将焊带焊接至电池片上。
通过在串焊机上设置焊带定位装置,避免了在利用焊带焊接电池片时焊带的偏移,保证了焊接质量。
可选的,该串焊机还包括助焊剂供料装置,助焊剂供料装置为焊带供料装置提供的焊带和/或为电池片上料装置提供的电池片的主栅线涂抹助焊剂。
通过设置助焊剂供料装置,为焊带供料装置提供的焊带和/或电池片上料装置提供的电池片主栅线涂抹助焊剂,加快了焊接效率,提高了焊接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针安装条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弹簧压条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针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挡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针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串焊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第一输送装置;11、输送带;12、主动轮;13、驱动装置;14、从动轮;15、输送部;20第二输送装置;30、压紧装置;31、压针安装条;311、压针安装通孔;312、压针安装条上的通光孔;313、第一螺孔;314、第二螺孔;32、弹簧压条;321、弹簧压条上的通光孔;322、第一通孔;33、弹簧;34、压针;341、压针头;342、压针的上端部;343、切割平面;40、焊接装置;50、第一搬运装置;60、第二搬运装置;70、焊带供料装置;80、电池片上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生产电池串的过程中,需要将焊带焊接至电池片的主栅线上,由于焊带容易偏移,尤其是密栅电池片对应的圆柱型焊带容易偏移滚动,因此对焊带的固定在电池串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针对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其在焊接之前,可以将焊带压靠固定于电池片的主栅线上,避免焊带在输送至焊接装置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了焊接质量。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焊带定位装置进行举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焊带定位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电池片和焊带的第一输送装置10、第二输送装置20、压紧装置30和上料装置(图1中未图示)。
这里所讲的上料装置将电池片和焊带按照预定叠放方式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10上。在利用焊带将电池片串联成电池串的生产中,通常会将预定长度的焊带的前段焊带段对齐放置于相邻电池片中在前电池片的正面主栅线上,然后将相邻电池片中在后电池片的背面主栅线对齐放置于同一焊带的后段焊带段上,也即预定长度的焊带的前段焊带段对齐覆盖在在前电池片正面的主栅线上,同一焊带的后段焊带段对齐位于在后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上。因此,上料装置需要按照上述预定叠放方式将电池片和焊带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10。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料装置可以包括焊带供料装置70和电池片上料装置80,焊带供料装置70用于提供预定长度的焊带,电池片上料装置80用于向第一输送装置10放置电池片。
可选的,焊带供料装置70可以包括焊带盘、牵引部和切断部,焊带盘上卷绕有焊带,牵引部从焊带盘牵引出焊带,切断部将牵引部牵引出的焊带进行切断,得到预定长度的焊带。
进一步的,焊带供料装置70还可以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位于焊带盘与切断部之间,切断部切断后得到的预定长度的焊带的一端仍旧被牵引部夹持,另一端则为切断端,为了保证从焊带盘牵引出的不属于上述预定长度的焊带能够被固定住,以保证牵引部能继续牵引,固定部会在切断部切断焊带之前夹持住焊带,被夹持的部位即下一被牵引的预定长度的焊带被夹持端。
进一步的,切断部包括上切刀、下切刀以及驱动上切刀运动的驱动部,该驱动部驱动上切刀下降,实现对通过上切刀和下切刀之间通过的焊带的切断。
一般来讲,牵引部可以在固定部与切断部以及切断部后续的预定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牵引部在该预定位置时,切断部切断焊带后,会得到预定长度的焊带。
请参见图2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压紧装置30可以包括压针安装条31、弹簧压条32、至少一个弹簧33和至少一个压针34,弹簧33与压针34一一对应。结合参考图3,压针34包括压针头341和向四周凸起的上端部342,压针安装条31上设置有压针安装通孔311,压针34通过压针安装通孔311安装在压针安装条31上,压针头341从压针安装条31的下方露出,即压针34从压针安装通孔311的上方放入,穿过压针安装通孔311露出压针头341,弹簧压条32固定在压针安装条31上方,弹簧33容纳于压针安装通孔311内,弹簧33的一端抵压在压针34的上端部342,弹簧33的另一端顶压在弹簧压条32上,压针34将第一输送装置10上输送的焊带压靠于对应电池片的栅线上,压紧装置30与所压住的电池片和焊带同步输送至焊接装置处以便焊接装置将焊带焊接至电池片上;第二输送装置20将焊接装置后方第一输送装置10的输出端处输送的压紧装置30反向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10的输入端位置处。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压紧装置30上设置的压针34将焊带压紧固定于第一输送装置10输送的电池片上,避免了焊带的偏移,另外,通过设置第二输送装置20,将压紧装置30进行回收返回,实现了压紧装置30的重复利用,减少了压紧装置30的使用数量。
一般来讲,每段焊带均会通过预定叠放方式与两个电池片之间关联,为了保证每条焊带部产生偏移,可以根据第一输送装置10上放置的焊带的数量来设置压紧装置30的数量,也即压紧装置30为至少一个。
可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输送装置10包括输送焊带、电池片和压紧装置的输送带11,压紧装置的输送带11上被放置了多个压紧装置30。第一输送装置10通常还包括主动轮12、从动轮14以及用于驱动主动轮12转动的驱动装置13,主动轮12在驱动装置13的驱动下转动,以带动输送带11向前输送,并带动从动轮14转动。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输送装置10除了包括主动轮12、从动轮14以及用于驱动主动轮12转动的驱动装置13以外,第一输送装置10的输送带11可仅用于承接焊带和电池片的重量,为了减少压紧装置30对输送带11的下压损伤,本申请中还在输送带11的两侧设置了用于输送压紧装置30的输送部15,结合参考图4,该输送部15与输送带11同步输送,一般是在主动轮12和驱动装置13的驱动下同步输送。通过在输送带11两侧设置与输送带11同步输送的输送部15,以用于输送压紧装置30,从而避免对常规的输送带11进行重新设计,且避免了压紧装置30对输送带11的损伤。
这样,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压紧装置30,使至少一处的焊带被压靠固定于栅线上,进而避免该焊带的偏移;在设置多个压紧装置30时,可以使得多处的焊带均被压靠固定于栅线上,进而避免多个焊带的偏移,保证了焊接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结合参考图5,压针安装条31上相邻两个压针安装通孔311之间开设有供焊接用的红外光透过的通光孔312,结合参考图6,弹簧压条32上开设有与压针安装条31对应的通光孔321。
弹簧压条32和压针安装条31的对应位置上均设置通光孔,可以通过焊接灯箱发出的红外线,减少遮光,提高焊接的质量。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5,压针安装通孔311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内径尺寸与压针34的上端部342对应,下部分的内径尺寸与压针头341对应。
由于压针34的上端部342是向四周凸起的,也就是说,压针34的上端部342的直径大于压针头341的直径,因此,压针34在安装到压针安装通孔311内时,压针34的上端部342无法通过压针安装通孔311的下部分,可以将压针34的上端部342卡在压针安装通孔311的内部,从而防止压针34从压针安装通孔311内掉落;另外,由于弹簧33抵压在压针34的上端部342,因此压针34的上端部342还可以用来传递弹簧33的弹力。
在电池片焊接过程中,焊带输送到焊接装置的下方,压针安装条31带动压针34下降,压针头341的底部压住焊带后,对压针34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压针34的上端部342挤压弹簧,压针34向压针安装通孔311内回缩,可以避免因压针的加工误差造成电池片碎片的问题,而弹簧压条32向下挤压弹簧33,弹簧33对压针34施加向下的力,可以将压针34紧紧压在焊带上。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5,压针安装条31上开设有第一螺孔313,结合参考图6,弹簧压条32上与第一螺孔313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322,弹簧压条32通过螺钉与第一螺孔313的协同作用固定在压针安装条31上。
在安装弹簧压条32时,将弹簧压条32与压针安装条31对齐后,通过螺钉穿过第一通孔32旋进第一螺孔313内。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弹簧压条32的固定方式还可以采用卡扣等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7,压针34的上端部342的凸起位置设置有切割平面343,结合参考图8,焊带压紧装置还包括限位挡板35,结合参考图9,限位挡板35固定在压针安装条31的侧面,各个压针安装后的各切割平面均朝向限位挡板35。
可选的,在安装过程中,限位挡板35在各个压针34的切割平面343均朝向压针安装条31的同一侧面后固定在压针安装条31的侧面上,固定后的限位挡板35紧贴切割平面343。
由于压针34在压针安装通孔311内伸缩时可能会发生转动,从而导致压针34压住的焊条偏移主栅线位置造成虚焊,因此,通过在压针34的上端部342的凸起位置切割出平面,并通过限位挡板35贴紧切割平面343,从而可以使得压针34在伸缩时避免发生转动。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压针34的上端部342也可以做成截面为多边形的形状,通过限位挡板35贴紧多边形的一条边进行位置限定。
结合参考图5和图8,压针安装条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螺孔314,限位挡板35上与第二螺孔31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351,限位挡板35通过螺钉与第二螺孔314的协同作用固定在压针安装条31上。
在安装限位挡板35时,可以将限位挡板35与压针安装条31对齐,通过螺钉穿过第二通孔351旋进第二螺孔314内。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限位挡板35的固定方式还可以采用卡扣等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3,压针头341为圆柱体。可选的,压针头341的底面为圆形平面或向上凹陷的曲面。在实际应用中,压针头341的底面还可以是向上凹陷的V型面。
在实际应用中,压针头341的截面的直径大于焊带的直径或宽度。
将压针头341的底面做成向上凹陷的曲面或V型面,可以使压针头341将焊带卡住,从而使得焊带的位置固定,不易发生偏移。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7,压针头341为板状体。可选的,压针头341的底面为矩形平面或向上凹陷的曲面。结合参考图10,压针头341的底面还可以是向上凹陷的V型面。
将压针头341做成板状体,不仅可以减少压针头的重量,还可以缩小压针头遮挡焊带的面积,从而增大焊带上的光照面积,实现更好的焊接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压针安装条31上安装的压针34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电池片的主栅线的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焊带压紧装置还包括中部区域镂空的矩形支撑板,一个支撑板上可以并列安装多个压针安装条31,当压针安装条31上的压针34的数量大于1时,每个压针安装条31上第i个压针34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i为正整数。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支撑板上安装的压针安装条31的数量需要综合考虑固定效果和透光效果,数量过少则可能影响对焊带的固定,数量过多则可能影响红外光的透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各条焊带不偏移,需要通过压紧装置30对第一输送装置10上输送的各条焊带进行压紧,而一旦焊带没有被下压固定则会容易偏移,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常不会等多个焊带均铺设好之后才进行下压,而是采用边铺设焊带边利用压紧装置30对最后铺设好的焊带进行下压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多个压紧装置30。而由于生产线上随着电池串的生产,会需要非常多的压紧装置30,为了减少压紧装置30的数量,降低成本,申请中考虑对压紧装置30进行循环利用。此时,本申请则设置了上述第二输送装置20。
为了实现压紧装置30的循环,本申请提供的焊带定位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搬运装置50,第一搬运装置50将第二输送装置20输出端的压紧装置30搬运至第一输送装置10的输入端上叠放的焊带和电池片上方并放置。通过设置第一搬运装置50,实现了将第二输送装置20回收返回的压紧装置30搬运至第一输送装置10上重复利用,节省了人工搬运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为了实现压紧装置30的回收循环,本申请提供的焊带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搬运装置60,第二搬运装置60将第一输送装置10输出端的压紧装置30搬运至第二输送装置20的输入端,压紧装置30在第二输送装置20的输送下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20的输出端位置处。
通过设置第二搬运装置60,将第一输送装置10输出的压紧装置30回收至第二输送装置20上,节省了人工搬运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所讲的第一搬运装置50和第二搬运装置60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搬运装置(即第一搬运装置50或第二搬运装置60)可以为夹爪式搬运装置,进一步的,搬运装置也可以根据压紧装置30的尺寸和构造进行设置,以匹配且能够稳定搬运压紧装置30。搬运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压紧装置30的尺寸和构造可以容易实现的,因此本申请中不对搬运装置的具体结构部进行过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输送装置10和第二输送装置20平行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
通过将第一输送装置10和第二输送装置20设置为输送方向相反,可以使得第一输送装置10输出端不再继续使用的压紧装置30回收至第二输送装置20的输入端,并随着第二输送装置20的输送,返回至第一输送装置10的输入端继续被使用,从而实现了压紧装置30的重复利用,减少压紧装置30的使用数量。
显然,第二输送装置20的输送面还可以为非直线型的结构,比如可以为弧形的输送面,或其他异形的输送面,以避免对其他部件的干扰,这种情况下,第一输送装置10可以不与第二输送装置20平行设置。但需要保证第一搬运装置50可以将第二输送装置20输出端的压紧装置30搬运至第一输送装置10的输入端上叠放的焊带和电池片上方并放置,第二搬运装置60可以将第一输送装置10输出端的压紧装置30搬运至第二输送装置20的输入端,以实现有压紧装置30的循环。
显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搬运装置50和第二搬运装置60,第二输送装置20直接实现将第一输送装置10输出端位置处的压紧装置30搬运至第一输送装置10的输入位置处,这种实现中,第二输送装置20可以为搬运装置,比如常见的机器搬运手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通过在焊接焊带时,利用压紧装置30上的压针34将焊带压在电池片的主栅线上,由于每个焊条都被至少一个压针34压紧,因此当需要压紧的焊带数量较多时,每个焊带均有对应的压针34压紧,从而使得每个焊带在焊接时能够贴近电池片的主栅线,避免了焊带的偏移,另外,通过设置第二输送装置20,将压紧装置30进行回收返回,实现了压紧装置30的重复利用,减少了压紧装置30的使用数量。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串焊机,该串焊机是利用焊带将电池片焊接串联形成电池串的设备。下面结合图11对串焊机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见图11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提供的串焊机的结构示意图,串焊机包括焊带供料装置70、电池片上料装置80、焊带定位装置和焊接装置,其中,焊带定位装置的结构可以参见对图1至图10中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另外,电池片上料装置80用于将电池片上料至焊带定位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10上,焊带供料装置70用于将预定长度的焊带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10所输送的电池片上,焊带定位装置上的压紧装置30将焊带压紧至电池片上,第一输送装置10将压放有焊带的电池片输送至焊接装置位置处,焊接装置将焊带焊接至电池片上。
通过在串焊机上设置焊带定位装置,避免了在利用焊带焊接电池片时焊带的偏移,保证了焊接质量。
可选的,该串焊机还可以包括助焊剂供料装置,助焊剂供料装置为焊带供料装置70提供的焊带和/或为电池片上料装置80提供的电池片的主栅线涂抹助焊剂。
通过设置助焊剂供料装置,为焊带提供焊带供料装置70提供的焊带和/或电池片上料装置80提供的电池片的主栅线涂抹助焊剂,加快了焊接效率,提高了焊接质量。
本申请中,助焊剂供料装置可以包括助焊剂涂抹机构和助焊剂风干机构,助焊剂涂抹机构为焊带供料装置70提供的焊带涂抹助焊剂,助焊剂风干机构设置于助焊剂涂抹机构的后道,将焊带上的助焊剂进行风干,以避免助焊剂对工作台的污染。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定位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电池片和焊带的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压紧装置和上料装置,其中:
所述上料装置将电池片和焊带按照预定叠放方式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针安装条、弹簧压条、至少一个弹簧和至少一个压针,所述弹簧与所述压针一一对应,所述压针包括压针头和向四周凸起的上端部,所述压针安装条上设置有压针安装通孔,所述压针通过所述压针安装通孔安装在所述压针安装条上,所述压针头从所述压针安装条的下方露出,所述弹簧压条固定在所述压针安装条上方,所述弹簧容纳于所述压针安装通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压针的上端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顶压在所述弹簧压条上;所述压针将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输送的焊带压靠于对应电池片的栅线上,所述压紧装置与所压住的电池片和焊带同步输送至焊接装置处以便所述焊接装置将所述焊带焊接至所述电池片上;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将所述焊接装置后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处输送的压紧装置反向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搬运装置,所述第一搬运装置将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出端的压紧装置搬运至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上叠放的焊带和电池片上方并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搬运装置,所述第二搬运装置将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的压紧装置搬运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所述压紧装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下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平行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焊带、电池片和所述压紧装置的输送带;或者,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焊带和电池片的输送带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用于输送所述压紧装置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与所述输送带同步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为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焊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针安装条上相邻两个压针安装通孔之间开设有供焊接用的红外光透过的通光孔,所述弹簧压条上开设有与所述压针安装条对应的通光孔。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焊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针安装通孔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压针的上端部对应,下部分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压针头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焊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针的上端部的凸起位置设置有切割平面;
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固定在所述压针安装条的侧面,各个压针安装后的各切割平面均朝向所述限位挡板。
9.一种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焊机包括焊带供料装置、电池片上料装置、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焊带定位装置和焊接装置,其中:
所述电池片上料装置将电池片上料至所述焊带定位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焊带供料装置将定长焊带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输送的电池片上,所述焊带定位装置上的压紧装置将所述焊带压紧至所述电池片上,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将压放有焊带的电池片输送至所述焊接装置位置处,所述焊接装置将焊带焊接至电池片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串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焊机还包括助焊剂供料装置,所述助焊剂供料装置为所述焊带供料装置提供的焊带和/或为所述电池片上料装置提供的电池片的主栅线涂抹助焊剂。
CN201820853402.XU 2018-06-01 2018-06-01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Active CN208374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3402.XU CN208374578U (zh) 2018-06-01 2018-06-01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3402.XU CN208374578U (zh) 2018-06-01 2018-06-01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74578U true CN208374578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9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3402.XU Active CN208374578U (zh) 2018-06-01 2018-06-01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7457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5307A (zh) * 2019-05-24 2019-11-05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相叠电池片用焊带复位装置及复位方法
CN110560821A (zh) * 2019-08-30 2019-12-13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针机构、焊接压紧装置和串焊机
CN114700661A (zh) * 2022-04-28 2022-07-05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夹持牵引机构及焊带夹持牵引方法
WO2023197764A1 (zh) * 2022-04-15 2023-10-19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串焊接机及电池串焊接方法
CN117317066A (zh) * 2023-11-28 2023-12-29 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导体光伏电池模组的装配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5307A (zh) * 2019-05-24 2019-11-05 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相叠电池片用焊带复位装置及复位方法
CN110560821A (zh) * 2019-08-30 2019-12-13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针机构、焊接压紧装置和串焊机
CN110560821B (zh) * 2019-08-30 2024-03-01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针机构、焊接压紧装置和串焊机
WO2023197764A1 (zh) * 2022-04-15 2023-10-19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串焊接机及电池串焊接方法
CN114700661A (zh) * 2022-04-28 2022-07-05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夹持牵引机构及焊带夹持牵引方法
CN114700661B (zh) * 2022-04-28 2024-04-19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夹持牵引机构及焊带夹持牵引方法
CN117317066A (zh) * 2023-11-28 2023-12-29 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导体光伏电池模组的装配设备及方法
CN117317066B (zh) * 2023-11-28 2024-02-09 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导体光伏电池模组的装配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74578U (zh)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CN208374525U (zh)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CN104401782B (zh) 一种用于瓦楞纸的全自动整料、堆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23654A (zh) 电池片串焊机
CN207852642U (zh) 焊带压紧装置及串焊机
CN208772768U (zh)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以及串焊机
CN109277734A (zh) 焊带牵引压紧设备和方法以及串焊机
CN208374607U (zh) 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及串焊机
CN109277733A (zh) 焊带牵引压紧设备和方法以及串焊机
CN209453022U (zh) 焊带压紧装置、可循环的焊带定位装置以及串焊机
CN205086402U (zh) 半自动钉箱机送纸装置
CN207183126U (zh) 琴键开关的按挚上料组装机构
CN102132946A (zh) 烟叶分选平台
CN208961283U (zh) 焊带压紧装置和焊带焊接设备和可循环的焊带压紧装置
CN109352220A (zh) 焊带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串焊机
CN110137311A (zh) 一种电池片串焊装置及串焊方法
CN206895129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配件自动组装设备
CN102711431B (zh) 链式供料插件机
CN103802523A (zh) 一种胶订包本机新型翻转机构
CN205416795U (zh) 一种凭证装订机
CN109277735A (zh) 焊带牵引压紧设备和方法以及串焊机
CN205057254U (zh) 一种压敏电阻器组焊用二合一装配装置
CN209439641U (zh) 焊带牵引压紧设备和串焊机
CN210497273U (zh) 一种残管分拣装置
CN208385375U (zh) 治具循环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